國內旅遊:咸陽“昭陵”——濃厚的唐代政治文化氣息

國內旅遊:咸陽“昭陵”——濃厚的唐代政治文化氣息

禮泉昭陵修建於九嵕山,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文德皇后長孫氏的合葬陵墓。“昭”體現了對唐太宗李世民文功武德的歌頌讚美。昭陵持續修建了百來餘年,佔地面積數百平方米,陪葬墓也有百來餘座,被人們稱為“天下名陵”。昭陵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規模,陪葬陵最多的陵園,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代陵墓,見證唐代逐漸走向繁榮,更是現在考古學家考察瞭解研究唐代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思想體系、文化體制的文物寶庫。

國內旅遊:咸陽“昭陵”——濃厚的唐代政治文化氣息

唐太宗選擇九嵕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是虞世南“因山為陵”的思想啟迪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九嵕山山勢險峻,海拔比較高,且位於涇河之南,渭河之北,南面靠著關中平原,與太白山、終南山諸峰遙相呼應,東西兩面,山峰連綿,層巒疊嶂。之所以叫九嵕山,是因為主峰周圍分佈著九道山樑,溝壑縱橫,因此人們稱其為九嵕山。唐太宗根據中國古代風水之說及陰陽五行之說的原理,覺得九嵕山是塊風水寶地,符合帝王陵墓的所有條件,於是選擇了此地。

九嵕山風景獨具一格,地勢高懸,南陡北緩,溝壑幽深,懸崖峭壁,但是卻有天然灌木叢。在九嵕山河流兩岸樹木鬱鬱蔥蔥,枝陰如蓋,鳥語花香,有著豐富的物產。一到昭陵,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塊石牌,石碑是唐代風格,設計簡潔大方,碑上對陵內做了簡單介紹,讓人對昭陵有了大概瞭解。“昭陵遠眺”更是一絕,當遊客置於昭陵,遠遠望去可見藍天白雲之下,山峰連綿不絕,綠水長流,滿眼都是大自然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怡,心情舒暢。

國內旅遊:咸陽“昭陵”——濃厚的唐代政治文化氣息

昭陵的整個工程設計都出自閆氏兄弟之手。其整體佈局仿照唐朝長安城的建築結構,與秦漢時期坐西朝東的走向和南北朝時期潛葬制度都有所不同。昭陵主陵位於陵園的最北部,也就是九嵕山山上,可以與太極宮相比,其他百來餘座陪葬墓都以主陵為中心,呈扇面均勻分佈在陵山周圍,彷彿眾星捧月般般一樣圍著主陵。其陵墓排列形式象徵著封建專制制度下帝王權力的至高無上性,也體現了濃厚的宗法思想。

昭陵主陵迄今為止都還沒有發掘出來,所以我們對陵內的情況並不是很清楚,所知道的情況只是在一些史料文獻上搜集到的。文獻《五代史》與《唐會要》中記載,昭陵通過開鑿山石而成,經過長長的墓道,墓道內陳列著許多鐵匣,匣子內裝著許多珍貴的陪葬品,據傳王羲之的真跡《蘭亭集序》就在其內,再跨過五道石門,就到了中室,也就是放棺槨的地方。主陵墓室內非常豪華壯觀,不亞於九重宮。

國內旅遊:咸陽“昭陵”——濃厚的唐代政治文化氣息

棧道遺蹟在長孫皇后陵墓石洞口處,此處修建了殿堂,房屋,目的是為了墓主人提供遊玩的場所。長孫皇后最開始葬於玄宮,後與唐太宗合葬,但是棧道並沒有拆除,而是在棧道旁邊修建房屋讓宮人居住,以望侍奉墓主人。不過後來棧道還是拆除了,我們現在去哪可以看到的只是遺留下來的棧道遺蹟。修建陵墓的閆立德曾上奏說陵墓內並沒有侍衛之儀。後來朝廷大臣又根據《禮經》的侍奉之制,勸說唐太宗拆除棧道,後來最終拆除了。

北司馬門遺址修建於九嵕山北邊,位於陵山北玄武門內,此處是進行重大祭祀的地方。從現存的遺址可以看出北司馬門呈長方形,由五階臺階構成,。第三臺階兩側林立著著名的“昭陵六駿”浮雕石屏和圓雕石刻像“十四國酋長”。“昭陵六駿”整體設計簡潔大方,雕刻精美,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採用“高肉雕”雕刻技藝,使六駿顯得更加威武雄壯,顯示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偉大成就。六駿的名字更是氣勢雄偉,有“什伐赤”、“青騅”、“拳毛騧”、“特勒驃”、“颯露紫、”“白蹄烏”、”拳毛馬咼”讓人一聽,就能感受到六馬奔騰的策馬奔騰之勢。據傳石壁上原來刻有唐太宗自己撰寫的馬贊詩。但是現在已經消失不見,但是原文可從《全唐文》中考察到。六駿中有兩具被盜運到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剩下的現珍藏於西安市博物館,供人們觀賞,體會古代雕刻技藝的高超。

國內旅遊:咸陽“昭陵”——濃厚的唐代政治文化氣息

西闕門遺址位於陵山正南方向的一道山嶺上,與山嶺主峰相距大約有800米。西闕門內有獻殿遺址,門外有雙闕臺。現在遺留下來的有東闕,西闕兩個遺址,殿堂設計獨特,精美絕倫,依稀可見當時的富麗堂皇。

上文說過的獻殿遺址,再詳細說說。獻殿背靠陵山,修建於朱雀門內,是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所,裡面主要供奉的是太宗的靈位。根據考古得到的位於獻殿屋脊上的陶鴟尾,按其尺寸和重量來推算,獻殿應該有數十米高。獻殿內是用磚鋪的地面,雖然現在已經有殘缺,但是仍然不缺古香味道,牆面上刻有精美壁畫,栩栩如生。

寢宮遺址整體呈長方形,寬達數百米,長達數百米 非常寬闊宏亮,外圍的城牆至少有3米厚,體現了古代城牆易守難攻的特點。寢宮遺址大部分都在南側的宮城內,建築由南到北共有三組建築,建築風格是傳統的唐朝建築,設計獨特,都體現了古代建築的對稱式分佈。

國內旅遊:咸陽“昭陵”——濃厚的唐代政治文化氣息

唐昭陵根據考古發現,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國內第一個寢宮遺址,建築內供奉著唐太宗的靈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園。不過昭陵寢宮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經遭受過火災,所以有著“下宮”遺址,如乾陵等陵園便有下宮遺址。

禮泉昭陵體現了唐代政治文化的氣息,在觀賞途中可以感受歷史滄海桑田斗轉星移的轉變,是感受歷史文化,體驗歷史發展的地方,大家可以去欣賞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