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工人一個月只能省下500,銀行允許買理財產品嗎?

理財迦


每月只能省下500塊錢,想買銀行理財能行嗎?

不允許的,不過還是有個別選擇的。

理財之前要分析一下自身情況,才能做出正確選擇。每月的500元,一年也就6000元,一年到頭存6000,年底回家過個春節要花一半,平時再有個大一點的消費一年積蓄就差不多了。

因此這筆錢不能買定期理財,也不能買高風險理財,甚至都不能買銀行活期理財。這些理財的起投額度已經把我們擋在門外了,以前銀行理財5萬元起投,現在雖然降低好多,但也得1萬元起投,沒戲了。如下圖招商銀行的活期理財,購買人數超過千萬,1萬元起投,每月存500是夠不著了。

不過也還有選擇的,在招商銀行APP上翻了一圈,發現一款一分錢起投的產品,如下圖招商現金增值A,風險比上面1萬元起投的活期產品還要低,為理財產品最低級別風險,收益率比上面低也就很正常了。。其實仔細看會發現這款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是貨幣基金,支持當天快速贖回,每日上限1萬元,符合我們靈活性需求,當天可全額贖回。

還有各家銀行的寶寶類產品,當初為應對餘額寶,幾乎每家銀行都有類似產品,比如招商銀行的朝朝盈、工商銀行的薪金寶和中國銀行的活期寶等,起投金額都比較低。其實每月存的這點錢,不宜花太多精力去打理,收益再高也多不了幾塊錢。


財來不會晚


理財產品不是允許不允許買,只要你想買,都可以買。

而且無論是對於哪個人群,理財都是需要列入自己的考慮範疇的,因為即使你的存款很少,在理財範疇中,也可以有一定得收益,雖然收益會少,但總比一點都沒有的強。

比如說你每月500,一年就是6000,那麼假如存入一些比較小的銀行,利率按3%計算,也是180塊。看起來並不多,但是長年累月下來,總是一點收益。

只不過,從你的收入來說,恐怕很難承受風險比較高的理財產品,因此如果你在銀行做風險評估,銀行的理財經理應該會強烈建議你只買保本保收益型的理財產品。

而且,我建議你先買入一些消費型的保險產品,用於對個人和家庭的健康保險,一是有備無患,減少醫療開支,二是理財沒有留下流動資金,這是解決後顧之憂的關鍵。



諮詢師天生


1.可以考慮買低風險的貨幣型、純債基金任何時候隨意投,不必在乎進場點位,類似餘額寶、微信理財...本金安全,流動性相當好,急需用錢可隨時贖回T+2到賬,但收益略低,年化收益3%-5%。

2.現可定投1-3支中高風險指數、股票、混合型基金,基金定投注意股指3500以上高位拐點必須止盈,調倉到貨幣型等低風險的品種避險,定投基金投資門檻低10-100元起投,年化收益10%-20%,缺點是有一定的操作難度,時間跨度大,一般3年以上,短期效果不明顯。

3.銀行理財理財因門檻太高,流動性不如基金,急需用錢無法轉讓,到期才能變現,一般1萬起投。年化收益4%-5.5%,可以先辦一個1年或2年期的零存整取,每月存500元,到期湊夠5千-1萬,再買國債或銀行理財,國債收益和銀行理財差不多,安全性、流動性比理財好。


世事無常145473013


可以的,現在銀行有很多理財產品門檻都很低,五百、一千甚至一百塊錢都可以購買,而且大部分的基金公司也會藉助銀行的平臺發售基金。

但是在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銀行的理財產品也不是都安全無風險的。最好能知道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是否保本等各項指標。


玩遍天下不亂


多少錢都可以買,不過每個月500收益很小,因為資本有限,所以與其把心思放在這方面,倒不如想想做點什麼副業比較好,建議夜市擺地攤。


一根大青瓜


可以,比如買基金定投等都是可以的。


老廣東0755


能不能買理財產品跟你是不是工人沒關係。

銀行和各種基金公司在自己理財產品的說明裡面都有明確說明多少錢可以買。

你只要對照就行。

不存在銀行允許不允許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