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人寧願買簡配合資車,也不買高配國產車?

WdLsp_緲


做為一個消費者 同樣價錢誰的東西好買誰的 甚至貴點能買到好東西也行 為啥不買國產車 口碑不好 這跟面子沒啥關係 如果國產的東西好了 我也買國產 奶粉 疫苗這麼重要的東西都敢做假 何況是車 國人自己把自己坑怕了

在一個車就跟房子一樣 動不動水龍頭漏水了 地板翹起來了 下水堵了 你說鬧心不鬧心 然而國產車各種毛病各種有

還有一點你不得不承認 不管德系 日系 還是其他幾家 開的人就是多 中國人這個從眾心裡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一說買車 不是德系就是日系 不需要任何理由 開的人多就是最好的理由

說什麼崇洋媚外的人 就在別可笑了 還是開頭那句誰的東西好我買誰的 至於觀念轉變 如果國產車也口碑好的話 大家都會買國產車 我想每個中國人都有一顆中國心 革命尚未成功 國產還需努力


來點零花錢吧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在買車的時候往往更多會選擇考慮國產車。在他們看來,國產車價格實惠,性價比也比較高,當然更加的實用。

不過,目前國內汽車市場,賣的最好的還是合資品牌。還是有很多人,寧願多花3萬考慮低配的合資,也不考慮國產。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存在呢?

小編的親戚有10萬的預算,準備買車的。想了很久後,他們決定加3萬入手一輛低配的合資車型。而10萬的價格,國產都可以拿到頂配車型了。

他們後面貸款3萬,入手了一輛日系合資,我問他們原因。他們表示聽人家說國產車毛病多,開不久,自己還是加點錢買輛低配合資算了,應該比國產開的久。

現在的汽車市場,八萬多的吉利帝豪,在配置方面比12萬的豐田卡羅拉還要豐富,並且吉利車確實做得也不錯,尤其是收購沃爾沃之後,正慢慢吃透他們的技術。

而那些選擇加加買低配合資,也不買頂配國產的人,主要是因為國產車的名聲。國產車中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那些只想著賺錢的沒良心國產車企,就是一顆老鼠屎,搞得國產的名聲不好。當然,也有部分車企車商,故意黑國產車。

最後親戚也說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國產車沒面子。他們覺得合資和國產比較,當然合資更顯面子。說到底,這些人的觀念有問題,沒看到國產車的優點,只是放大了其缺點,同時忽視了合資的缺點,只看到其優點。如果你要買車,你會考慮國產嗎?


車底特工


今天打車,和老一輩的出租車司機聊天,聊起來現在的國產車。司機大哥說,老一代的捷達,寶來等車真是好車,可見根深蒂固的合資思想。

確實,長城,奇瑞,江淮,比亞迪等自主品牌雖然越來越受到咱們國人心中的信任,但是不像德系車有那麼悠久的歷史。

很大一部分人買國產自主品牌的車,都是因為預算有限,同時又希望車子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舒適和便利。這時候同樣花10萬塊錢,買一輛自主品牌的車可能會享受到合資車15萬左右的配置。

在三大件方面國產車和合資車仍然存在著差距,到現在,少部分自主車甚至已經達到普通合資品牌的品質了,但是也只是少部分。有些三四線自主品牌質量的確不穩定。

總之,不能一杆掃倒一條船,優秀的產品也應該肯定,國貨當自強。

這種寧願買簡配合資車,也不買高配國產車的思想轉變,也需要些時間的。


66號車坊


大家,之所以不選擇國產車的主要原因我覺得還是觀念上的問題,現在合資車跟國產車真的差別不大!沒必要寧願選擇低配合資也不選擇高配國產。





酷卡品車


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家裡買了第一輛車,一汽嘉寶是個麵包車,服役多年,質量就不說了,毛病多,但是能跑。五年級的時候,家裡買了一輛日產風度給老媽開,也第一次知道了推背感是啥感覺畢竟v6 3.0。當時小也沒覺得是好車,但是從來沒壞過。後來老爸敢上08金融危機,生意一落千丈,但是抵賬得來一輛豐田銳志2.5v6。上高三的時候,老媽的車被高爾夫超速撞了,車頭沒了一半,氣囊彈開,人輕度腦震盪,問題不大。重新買車,由於家裡條件已經困難了,只有十萬多點的預算,買了一輛中華v5。當時我建議老媽買逍客或者三菱勁炫,我說國產車不行,後來被網上水文洗腦,那時候我也不是特別懂,就覺得說不定國產真的越來越好,也支持老媽買。直到我學會開車,我開才發現毛病越來越多,空調製冷特別慢,中控亂觸,胡亂點,剎車異響,提速慢操控差就不提了。更牛的是有一次我沒開車門,我朋友拉車門一使勁把門把手拉掉了。弄得我到現在就覺得國產車是垃圾。有時候開銳志,已經30萬公里了,也沒有毛病,操控加速給我的感覺真的是天差地別,今年我買車,選了很久,選了歐藍德,說實話這個價位我什麼車都沒看好,我想買ats或者英菲尼迪q50l。奈何預算有限,現在很後悔,加速沒勁,操控虛位。

還有,2004年,我爺爺買了一輛馬自達323 1.8進口發動機,現在還在就役,當然現在爺爺歲數大了已經不開了,我叔在開,發動機沒修過,除了燒機油沒別的毛病。2005年我姥爺買的吉利優吉歐,10年開始就天天壞,15年進了修理廠就再沒出來過。

國產?除了新能源有錢誰他媽買國產?


臭寬


最近一場碰撞測試的結果引發了熱議,本來是一次純粹的碰撞測試,卻引發了眾多網友對於合資車型減配的熱議。由於該組織的特殊性,8家保險公司參與出資成立,在性質上與傳統汽車廠商具有利益上的博弈,因此其測試的公平公正性也得到一些認可。在這次測試中,途觀L、思域、科雷傲等車型測試表現與國外大相徑庭,懷疑國內版本進行了減配。

碰撞測試成績為一般的車型有三家,途觀L、思域、科雷傲,這個成績甚至不如國產的VV5和領克01,僅僅稍好於售價遠低於它們的寶駿510。其中思域側面碰撞成績為P(較差),B柱直接被撞斷。網上部分媒體披露,美版思域B柱採用熱成型鋼,強度可達1500Mpa,而國內的車型並未採用熱成型鋼,官方數據只有980Mpa。

其他兩臺車,途觀L的側面碰撞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正面25%偏置碰撞甚至只取得了P(較差)。雷諾科雷傲同樣表現不佳,在車內乘員保護中取得了M(一般)的成績,在輔助安全中取得了P(較差)的成績,要知道這三款車在國外的碰撞測試中每一項都是全優的成績。國外碰撞測試要更加嚴格,這裡外裡的差距可想而知。

事實上中國已經成了公認的減配聖地,很多引入的車型一旦合資,都會減配。減配的方向主要如下圖所示,安全類的部件是合資車型減配的重災區。這主要是廠商追逐利潤,鑽政策空子以及國人喜歡長軸距和“面子性”配置有關,因此合資廠商在消費者不易察覺的地方進行偷工減料,把成本都花在了加長軸距、全景天窗等等上面。日產陽光美版車型全系標配車身穩定系統,中國版車型卻基本不配,美國版6個氣囊在中國版上卻變成了2個。豐田卡羅拉、凱美瑞等中國版中低端車型均減配了車身穩定系統和氣囊。除此以外,很多洋品牌在美國版上標配的胎壓監測、倒車影像等安全配置,也在中國版車型上消失。在中國汽車市場,往往是二三十萬元級別以上的高配車型,才有這些配置。

反駁以下兩個觀點:

1、“為什麼這些車企在國外不減配,合資車減配都是國內廠商的鍋,國人坑國人!”

國外汽車廠商都這樣了,還給其洗地,據我所知,國內的合資廠商在產品上還是國外企業佔據主導地位,因為這些車型基本上都是全球車型,國內版本將在全球車型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廠商美其名曰適應不同的市場需求。既然是合資廠商,雙方在產品的設計上都有一定的話語權,說是國內廠商執意減配,國外廠商一概不知,這話你信嗎?如果你相信並且一直傳播這樣的言論,說明你要麼不聰明要麼你不善良。

2“這些車既然取得了合格證,就證明這車是符合國家標準的,國家是准許其進入市場的,廠商沒有責任”

首先國內的法規政策絕對有責任,法規政策的不健全導致部分車企有恃無恐進行減配,但是並不能說廠商可以把鍋甩給國家。高於國家標準並不等於高於平均標準!國家標準是最低准入門檻,5萬塊錢的車都可以符合國家標準,那麼你十幾萬的合資車,你跟5萬塊的車一樣的標準?還有途觀L、思域等車型有什麼勇氣賣十幾萬甚至二十幾萬?

寫在最後:有一句話叫做“法無禁止皆可為”,但是這句話並不是合資廠商減配的理由!,“法無禁止皆可為”是為了保障自由、鼓勵創新,但並不意味可以為所欲為,不意味著可以損害國內消費者利益,可以國內國外雙重標準。作為與消費者人身與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的特殊消費品,汽車的質量安全尤為重要,不可以一般商品的最低標準進行衡量。如果不重視國內消費者的安全質量訴求,繼續漠視國人的生命安全,相信消費者終有一天會回覆理性用腳投票。我們也期待國內能夠早日出臺完備的政策標準,讓國內購車者的權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證。

關注老司機侃侃車,瞭解更多選車用車新知識,雖然我們可能是粉絲最少的汽車自媒體,但我們是一個堅持說真話的汽車自媒體。


老司機侃侃車兒


第一輛比亞迪F3,用了4年9萬多公里賣了,大毛病沒有,小毛病有一點,維修也便宜,保養也便宜,經濟實惠,賣給一個修車老闆了,當時車況一樣很好,質量還是不錯的,就是別人看不上我的車,去年第一次買車的一個親戚,比我大6歲,我比他先買車4年,他兩公婆在深圳工廠上班,去年買了一輛三菱歐藍德最低配落地16萬,把他高興得跟我說“等你過兩年有錢了也買一輛”,其實我夫妻當時有五十萬存款,也覺得車又沒有壞沒有必要換,尤其前兩年跟風買車的人也多,寧可貸款也要買合資車,酒桌上也喜歡提車,想想我的比亞迪都不好意思插嘴,後來和媳婦商量一下提了一輛寶馬320LI,也許有的人又認為我裝逼了,我夫妻的年存款12萬到15萬之間,也許有點不自量力,但作為一個男人,沒有一輛好車人生是有點遺憾的,等老的時候收入少了,再買個性價比高的國產車開開,相信那時候的國產質量可以超過合資車


娛樂行業


首先,我理解的高配和簡配都是縱向比較,是相對而言。

合資車簡配了,減掉是人家在其他地區在售車型上有的配置,比如大家都在吐槽的日系車美規版和中規辦區別對待。

國產車高配了也是在自己本身水平不行的基礎上增加了配置,那是因為我們的起點低。但此高配真的能和人家的簡配車一較高下嗎?不見得。

老有人說國產車已經接近合資車的品質了(我這裡說的是整個國產車範疇),接近這個詞用的好,有多近?真的是你們理解的能夠望其項背了嗎?國外車企動輒幾十上百年的底蘊你真的這麼快就趕上了嗎?別意淫了。

個別車型已經接近合資車的水準,這個沒錯。有些國產車確實很不錯,甚至已經和同價位的合資車不相上下,比如領克,但也只是現階段。他必須要接受時間的考驗,等待第一批車十年八年之後再看,如果那個時候他依然能夠像今天這樣不輸給同樣時間段的合資車,那國產車就真的趕上合資車了。

車是工具,對於普通人來說,安全可靠耐用經濟才是王道。為什麼那麼多人買合資車,往前想10年,或者你就先在站在大街上看看,超過10年的都是什麼車,有多少是國產車,也有人說那麼多超過10年的國產車在大街上跑你眼瞎嗎?如果你要非要拿少數個例說事我也沒啥好說的。不,還是要說,超過10年的國產家用車,你的鋼板爛沒爛?除了喇叭不響以外其他地方都很響吧?路邊的修理廠的修理工是不是都和你兄弟相稱了?

也不是說合資車就一味的好,簡配也是為了適應市場需求,那些亂七八糟的所謂車內科技配置對有些人來說真的一點用都沒有,真不如減掉把價格降下來,你看鋒範都減成什麼樣了,連TM收音機都省了,但還是有很多人買。

合資車有一點簡配是要好好考慮的,就安全配置,這個決不能容忍,本田和大眾的好多車型到了國內安全簡配嚴重,碰撞測試與歐美版本嚴重不同,現在IIHS和中保研的碰撞測試都可以查得到,大家可以參考。但話又說回來,這種簡配還是和他本身的縱向比較,安全性降低是不假,但大部分國產車連人家已經降低了的分數都達不到,你讓消費者怎麼辦?大罵合資車的同時還是隻能打著燈籠去找其他合資車,甚至進口車。

我也並不是說國產車都不行,越來越好這個沒錯,但還真沒到好到那個程度,希望像領克這樣的品牌越來越多。


觀車點


用切身體會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家裡有兩輛車,都不是什麼好車,一輛大眾,一輛哈弗系列的SUV,各有優點。都是同一時期的車。

不過明顯體會到我那輛大眾的車在手動變速箱上要比我的哈弗好太多!我那輛大眾的換擋時很舒服,感覺咔塔,齒輪到位,齧合的很好,我的那輛哈弗就不行了,換起擋來有點生硬,偶爾還掛不上倒檔,變速箱打齒概率高,這樣總體換擋體驗下去了。

再說發動機,我的兩輛車整備質量差不多,兩個發動機功率差不多,同樣都是自然吸氣發動機,但是耗油大不一樣。大眾的省油太多,我覺得這種油耗差異是發動機性能導致的

內飾,反倒是我的哈弗贏了。我的那輛大眾內飾非常普通,到了夏天,車裡有塑料味。我的哈弗還不錯,沒有異味,總體內飾好於我的大眾。

還有ABS,也就是你在溼滑路面上急剎車會感到咯噔咯噔的,我的那輛大眾很自然,那輛哈弗就不行了,第一次觸發ABS,我慌了,我以為新車這麼快就壞了,咯噔的特別厲害,後來我想了一下,又在雪路面上剎了幾次車,發現只有在光滑的路面上才會“壞”,最後我才猜出來這是哈弗他家的ABS!

總體來說,我覺得合資車,時下新研發的合資車,不是那種很老的合資車換個馬甲當新車買的,搞什麼幾代同堂的那種。合資車發動機性能好,變速箱好,底盤調教好。這是大多數國產車做不到的。內飾平平,外加配置沒有國產車那麼厚道。


喵先生703


這個問題問得並不嚴謹,說的好像國產車沒有人買似的,近些年國產車憑藉價格的優勢在銷量上表現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現在市場上極為受歡迎的SUV領域,也出現了像哈弗H6這樣的神車,當然說到神車五菱宏光必須得提一下。


國產車的價格優勢在於和同級別車合資型間對比,如果就同價位而言,配置方面一直以來幾乎都是全面勝出,要比合資車型豐富太多,而且車身尺寸往往也更大,所以就會有人不理解花同樣的錢,為什麼不買外觀看起來更大氣、內部各種配置更豐富的國產車,而去選擇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合資車,如果買車真是以這些為主的話,那合資車看起來真的有些沒法賣了,但為何現實是合資車相當受歡迎呢?

其實配置只是選車的一方面,還遠不能成為決定性因素,有些新手往往很在意各種各樣的電子配置,因為第一次買車之前沒什麼經驗,比如分區空調,看起來兩側空調溫度能分開設定很高端,尤其是女朋友再有些怕冷就更合適不過了,可實際上就車內這小小的空間而言,真能起到溫度分區的效果嗎?不是說國產車這個配置不實用,合資、進口車型同樣如此,即使再高端再豪華也一樣華而不實,選擇合資車主要是想後期更省心保值一些,從出現故障的概率上來看合資品牌確實要低一些,而且保值率方面現在幾乎所有的國產車都不理想。


綜上所述,配置低的合資車之所以會有很多消費者選擇,一是有著質量和保值等方面的優勢,二是配置並不能成為一輛車的核心,買車最主要的還是看三大件以及具體的市場表現怎麼樣。

希望以上分析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