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一年多了,每天都是自己練琴,練著練著就沒了興趣,有沒有提高興趣的方法啊?

吳昊焱422


興趣分兩種,一種是天然的興趣,一種是培養的興趣。天然的興趣就不說了,這東西需要很多因素,機緣巧合,慢慢養成。下面主要說說培養的興趣。

題主說到孩子練著練著就沒了興趣,我想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方法不對,另一個是沒有成就感。

題主有沒有了解孩子是怎麼練琴的呢?多年前看過一個電視劇,一位年輕媽媽帶她孩子去練琴,鋼琴。練了有大半年。有一回她孩子練琴,中間進來一位先生,這先生是個鋼琴大師,看到練琴的孩子十根手指在琴鍵上刨來刨去,驚問是在幹啥?這年輕媽媽說是在練鋼琴啊。這先生就說有這樣練琴的?手指頭就跟刨地一樣,指法錯了!又問練了多久了?年輕媽媽回答說大半年了。這先生就說,廢了,以後別練了,選個別的課練吧。她這個指法改不過來了。就算改過來,樂感啥的也沒辦法彌補了。

這個例子有點極端,但是我覺得可能對題主有點幫助。方法錯了,就和走路走岔道一樣,越走越不對勁,最後能有好結果麼?我想沒有的。相反,正確的方法就會讓孩子體驗到更多,掌握更多,因而能更多的體驗到音樂的美,也就能更有興趣的去練習。

另一個就是沒有成就感。所謂成就感,就是願望與現實達到平衡產生的一種心理感受,如果現實超出了願望,那就是喜出望外了。學習也是如此。學習為什麼要有考試呢?就是為了檢驗一下學習的效果。學琴也是如此。孩子在學琴的過程中,需要大大小小的成就感的激勵,得到的激勵多了,孩子才會激發更強的興趣。這個成就感可以是孩子完全彈出了某段曲譜,也可以是參加某個比賽得了某某獎,也可以是達到某個目標然後得到了家長的某種獎勵。等等。

總之,成就感可以讓興趣更持久,正確的練習方法可以讓孩子更有興趣的學習。


花美童


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孩子是否喜歡琴?學琴是出於一時衝動,還是真的喜歡琴?這個問題很重要,作為家長,要了解清楚這個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對很多好奇的東西,難免會出現一時衝動。一時衝動孩子只有三分鐘的熱度,慢慢的就原本好奇、喜歡的東西失去興趣。如果孩子是真的喜歡。那就要多鼓勵孩子,多抽時間去陪孩子,或者用獎勵的形式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練琴本就是一個枯燥、乏味的事情。特別是孩子在遇到自己很難演奏的曲目時,孩子更是走馬觀花,心不在焉。作為家長這時候就應該多用鼓勵和獎勵的方式去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多引導孩子,鼓勵孩子樹立信心。

加油,寶貝!!!!!!


叫我小南音


有時候讓孩子練琴還不想練發小脾氣。給孩子找過線下的陪練,興趣是上來了但是價格太高,後來朋友介紹的柚子練琴,服務非常好,老師認真負責,相對來也說價格也要少的多。


歷程205


帶孩子去聽一場精彩的音樂會吧!像莫扎特的、肖邦的就很好,最好是老外演奏的,不要挑太晦澀的,比如巴赫的,孩子不太能接受。

如果孩子確實對音樂有感覺,聽了以後一定會渾身充滿力量,自己也想彈出這種效果,興趣和動力就來了。


夏一非


首先練琴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家長要有耐心和信心,家長的堅持也很重要。可以給孩子講成功的鋼琴家的成長故事,可以給他設定短時間的練習目標,達到了可以給個獎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