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親戚自豪地說,自家兩個女兒都考了一本,在他們村中只有他們一家,對此你怎麼看?

歷史漫談君


說實話,如果一個農村家庭的兩個女兒都考上一本大學,確實值得自豪的。雖說現在的高考上大學相對比較容易,但考一本大學也並不是那麼輕鬆,更何況是農村家庭,還是兩個女孩,為你點贊。你的兩個女兒的人生之路會更加精彩,這絕對是值得驕傲與自豪的。

一、農村家庭孩子成才難。本人是從農村出來的,我深刻體會到農村家庭的孩子成才比城裡的孩子要難得多。當年我們的家也應該可以自豪一把的,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全大隊(現在叫村)也難考上幾個大學生,而我們家就佔了兩個本科。姐姐早我五年上的大學,而我成了全大隊第二個上大學的,雖說很榮耀的,但其中的艱辛也只有我們自己能體會。我家是全大隊最窮的家庭之一,當年的學費不高,伙食費也不貴,但就是拿不出,所以經常自己帶一罈鹹菜去學校。真的吃鹹菜吃膩了,以至於幾十年過去了,依然對鹹菜不感冒。所以如果不是父母比較開明,在當年那樣的家境下,很可能會綴學的,也就很難上大學的。父母是舉全家之力來供我們上學,我們才有了上大學的機會。

當然,現在的條件相對來說好多了,但同樣也不容易,要想賺比較多的錢,可能就要去打工,而去打工,可能就沒辦法陪孩子,管孩子。在現今電子新產品這麼多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比較好的引導和陪伴,很可能會走偏,一旦走偏就根本沒機會上大學了。

二、農村家庭重男輕女現象比較嚴重。我們不得不承認,農村人重男輕女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所以農村女孩子成才比男孩子更難。如果家裡有男孩和女孩子,一般會優先培養男孩子。因為很多農村人認為女孩子是別人家的,嫁人了就是別人家的了。當然現在這種觀念相對來說要淡了些,因為有不少家庭生的是女孩子,也只能培養女兒了。這個家庭能培養出兩個女兒上大學,可見父母還是比較有眼光的,也是比較有能力的。

三、一本大學並不好考。雖說現在大學錄取率高達80%,但其中一半都是高職高專生,很多地方把高職高專不看能大專的。而一本錄取率除了北京、天津、上海外,都不到25%,要知道,這還是在初中考高中時有近50%的學生分流到職業學校後的錄取率。所以真正的一本學生佔同齡人口比例就更低了,在大部分省都不到10%,因此能考上一本大學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兩個女孩肯定是非常努力去學習,並且有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一個農村家庭能出兩個一本大學生,真的可喜可賀,女兒將來的路肯定會不一樣,因此我覺得這是一件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你們認為是這樣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在農村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能有大學生還是很值得驕傲的,祝福這個家庭出了二隻金鳳凰。

我的父親50年代的中專生(1937年,副縣級,現身體棒棒噠),兄弟姐妹5人父親最小集全家之力供出一箇中專生是全家人全村人驕傲。父親當年縣農委工會主席給我們村農資、化肥、農機、煤炭、煤油幫助不少。父親的同學初中畢業後來都上升到縣農行行長,市農行副行長。常聽父親講他的一位同學當年被參選國家原子彈工程,當年國家動員他同學談話不能告訴任何人如果項目實驗不成功永遠消失不能通知家人,他同學是獨生子就一個老母親在家,他同學很孝順結果沒去,後來感到很後悔如果去了也會成為功臣。2010年父親的同學聚會在北京,軍界的幾位同學介紹了我們的原子彈可比當年的原子彈威力強大多了。

我大伯父家的二位哥哥70年代的高中中專一位教育系統退休(高教)另一位市水利局(正縣級)都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上高中中專(都以下學6年)

我兄弟姐妹三人(初中畢業)學習都不太好也都不愛學習也不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都不太成材但受父親的教育人品影響,也各自通過自己努力在單位都有點小成績,我們兄弟姐妹三人都是80年代初農轉非父親給安排就業。

可喜的是2015年我兒子與弟弟家的孩子都雙雙考入211重點本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藥學),中國石油大學,我的兒子當年山東全省位次7500名646分(985山東大學644分)姐姐家的孩子也是一本畢業2010年考入本市公務員。

2019年4月我的兒子與弟弟家的孩子又同時都考入中國藥科大學研究生(藥物代謝動力學,第一志願),弟弟孩子上海大學研究生(第一志願)。

我哪位正縣級的哥哥家孩子也碩士畢業分到國家水利部工作多年了。

我一個堂哥也是1979年的中專生市財政局退休,孩子研究生畢業考到教育系統工作。

另一個堂哥家兒子軍校研究生畢業空軍正團級,北京工作安家多年了。

一個小家族(總人口不足100人)出了5個碩士,9個本科生,4箇中專生(70年代)2箇中專生(50年代)我們村1980年時4500多人,2017年時聽自己的同學村長說5600多人了通過發選票獲知,有二大家族都過千人。我們村前前後後走出去1000多人,北京三人空軍司令部一人,水利部一人,最高檢一人。

我二位舅舅從未上過學,5位老表也多隻是上過小學農民工,但他們的孩子個個也都是本科。

大表侄本科(曲阜師範大學)碩士(南京師範大學)博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後(韓國延世物理研究方向)2012年被評為(國家傑出)青年學術帶頭人。

其他表侄北京國企工作一位,本省國企工作二位,縣國企工作一位。全都離開了農村老家老表們也都各自跟著他們孩子工作的城市享受晚年了。

以下是我83歲父親寫的








源清茶社滕州


上學無用論都是嘴上說說,你敢說你不羨慕學歷高的,反正我是羨慕,雖然我掙錢也不少,但是就是羨慕嫉妒,我也上了可惜是不入流的大學,我老家村裡有幾個學習超級好的,其中一個直接保送國外留學了,待客的時候村裡都去巴結去了,出去的時候村裡都把那姑娘的學業拿出去吹吹,覺得自己村裡出人才,自己也很有面子,我初中同桌研究生畢業直接去澳大利亞工作加進修,總之一句話你自己感覺自己掙錢挺多的,其實人家說出來自己的年薪的話你可能只是人家的零頭,只是人家不想吹罷了


丟失的戒指4


別說兩個一本,就普通本科在我們那已經是很不容易了,這麼多年來就從13年開始我們這大學生才開始多起來,早知道我們村不管紅事白事,禮金只要五塊,但只要大學生升學宴,得五十,你想想,我姐考大學那年,村裡順風順水,一年一次性出了五個大學生,一個一本,一個985.211(我姐),其他普通本科,連續大賀三天。後來還有一個念蘭交大的,後保送北京交通大學。

要知道,在一窮二白的農村,大學真的是年輕人唯一的出路了。


不一樣的大學體驗


農村裡,一家出一個一本大學生都是很不容易的事,何況自家兩個女兒都考上了一本,肯定是一件值得高興和自豪的事情。


我家也是農村的,姐姐考上了二本,我考上了一本,今年又考上了研究生。每次寒暑假回家,親戚朋友們總會說,我家風水好,老祖宗為什麼單單隻照顧我們一家人,七大姑八大姨,整個家族加起來三四百多家人,就你家除了大學生,還是兩個。爸爸每次聽到別人這麼說,總是樂呵呵的,略微有點尷尬地笑笑。

爸爸偶爾也會語氣平靜地跟我說,你們小時候靠父母給你們掙面子,父母老了就得靠你們給我們掙面子了,我們家出了兩個大學生,雖說幾年下來花銷有點大,我們比較辛苦,但是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全村有多少人家能培養出大學生?你們考上了大學,我走在路上,腰桿子都硬得多。


蕭蕭說法


一個農村家庭,兩個女兒都考了一本,就算在村中不是隻有一家,也是值得自豪的事情。作為親戚,題主理應為他們感到高興。

我們村是比較閉塞的,三十幾戶人家,十七八個姓氏,三十年前基本就靠幾畝薄田度日。大家的日子過得都比較悽惶。近些年來,許多人家外出打工,孩子紛紛考出農村,這才一改原本的貧困面貌,只不過村裡老宅還在,人卻越發稀少了。

說起來,我們村最早考出去的是一箇中專生,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他頓時成了我們村的偶像級人物,我們一干讀書的兒童無不以他為榜樣,因為,考上了中專,意味著他率先走出了農村,從此要過上公家人的生活了。

十年之後,我們長大了,又一個考上了師專,緊接著是我第二年也考上了師專。那時候我們家的條件在村裡算好的,因為父親在鄉政府有一份公事。所以,我考上的時候,家裡面擺了三天酒席。對於農村人家來說,這真的是一件特別值得慶幸的大事啊!

之後,我畢業回到本鄉當了一名老師,我本家的兩位孩子,特別厲害,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及過他們倆,竟然一前一後考上了全國重點大學,在我們村乃至全鄉都成了美談,他們的父親去世較早,只見到大兒子上了名大;小兒子上名大時,已經去世數年。他們的母親一說起兩個兒子來,那是自豪到沒邊的!現在這兩個孩子都在市裡上班,對母親特別孝順,他們的命運完全是因為讀了好大學改變的。

這麼一梳理,我發現我們村三十幾戶人家裡,考上好學校的還就是我們本家的四五戶,現在都在外面工作,最次的恐怕就是我了,也在縣城的一所學校裡任教。第一個考出來的已經在縣局當局長了。更關鍵的是,我們這些從農村裡考出來的人,對於子女的教育也更加註重。我們的孩子都是一本以上,還有全國重點的。

舉這些例子,是想說,農村人家,尋求一條出路,讓孩子接受教育的父母都是值得佩服的!尤其是題主的親戚,兩個女孩也仍然盡心盡力,讓她們都上了一本,確實是了不起的。

真的不應該再宣揚讀書無用論了,讀書就算不能謀到一份出人頭地的工作或職位,也一定能開闊視野,看到不讀書的人永遠也看不到的東西。


劍客談教育


在農村能考上大學的確是件高興的事。我們家三姐弟,都沒有讀過大學,我爸兄弟姐妹的小孩都還在讀大學,所以我們三姐弟老是被我叔啊,奶奶,爺爺看不起,覺得我們笨,沒用,我是最大的(女的),已經結婚了,嫁的很遠,是外省,所以就更讓我家裡的親戚看不起了,我老公自己做包工頭,但是我家裡人就覺得我老公是在工地幹活的,也看不起,都覺得自己家小孩讀大學了,以後有出息的,所以都看不起我們家,但是我想說,雖然我們沒有讀過大學,不過掙的錢不一定比讀了大學的人掙的少。


曉敏mm1


我是80後!好有同感!想起當年我上高中的時候,親戚家的,鄰居家的都初中畢業就開始幹活了!我父母堅持讓我上了高中,考大學!別人都說,閨女上學有什麼用?還不如早點掙點錢呢!

當時家庭條件也不好,父母說,我們沒有文化,一輩子再地裡種地,幹活,我們再苦再累供你上大學,將來不求出人頭地,只要不受種地的累!所以,我讀了高中,大學,走上了講臺!感謝父母!

我是老大,後面的妹妹弟弟也都上了大學!現在在城市紮根,做5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買了房子,車子,還有一個幸福的小家庭!我們都沾了讀書的光!

現在村子裡,也會說你看誰誰家,人家三個孩子都上了大學,到城市去了,多好!知識改變命運!

一個家庭培養出來大學生不容易!是值得驕傲的事情!父母的遠見,孩子的刻苦一起圓了這個夢!!





肖老師英語課堂


這確實是值得自豪的。我家是我們村第一個家裡出兩個大學生的,第二家是我三叔家。我奶奶很驕傲,村裡一共出了八個大學生,有五個都是她的孫子孫女。我媽也很驕傲,說村裡有人娶媳婦兒一般都讓她去鋪床,因為她兒女雙全,老公健在,夫妻和睦(看起來,實際上也有爭吵)。一次聽見男友的媽媽跟她們親戚說我爸爸媽媽很了不起,培養了兩個大學生。後來跟男友說起,男友說那是還沒結婚,我媽巴結你。上學期間父母有多辛苦我就不說了,但畢業了很快就苦盡甘來了。雖然大學畢業也一樣打工掙錢,工資並不高,但父母基本不用再為我們兄妹花錢。種地都是機械化,就農忙時辛苦一些。


新星178678750


我家兄妹兩,我們小時候我爸就希望我們兩個上大學,那個年代大學生是包分配,鐵飯碗。後來我家兄妹兩人都是大學畢業,在村子裡也是人盡皆知。從大學那會,村裡人遇到我爸媽,都會說,你管了。兩個大學生。我爸喜歡顯擺,我媽不顯擺。我媽知道別人的奉承只有是嫉妒。其實大學生現在不值幾毛錢,別人家孩子初中畢業就打工賺錢,我家不但沒賺錢還繼續花家裡錢直到二十多歲。家裡真是被唸書唸的窮啊。人家問我爸我工資多少(我在外打工,我哥老家當老師,所以不問我哥),我爸都是往高了說。偶爾問到我,我不直接回答,人家說多少我都說差不多。我不喜歡張揚。過了那種窮酸並且被人瞧不起的年頭。現在我只希望家人開心幸福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