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歷史名將被嚴重高估,並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那樣傳奇

中華民族自春秋戰國開始,經歷了興衰更迭、朝代更替,有過大唐盛世的繁華,也有五代十國的戰亂時期。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更是出現了很多傑出的人才,有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等等。在傑出人才當中,軍事家讓人們更為感興趣,因為這些軍事將領給我們帶來太多的奇蹟,讓我們感嘆不已。但是有些歷史典故流傳下來的並不準確,大部分歷史名將的故事是真的,但是有一些將領被嚴重高估,今天就讓我們看看這幾位被嚴重高估的歷史名將。

這些歷史名將被嚴重高估,並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那樣傳奇

陳慶之

陳慶之出身寒門,年輕的時候是蕭衍的隨從,後來成為梁朝的將領。陳慶之曾經率領七千人,攻破北魏三十多座城池,創下了戰爭史上不可多得的神話。說起陳慶之可能有人不太熟悉,但是有句話應該有很多人聽說過,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陳慶之在書中幾乎被神話,難道在歷史上他真的是這樣的麼?

這些歷史名將被嚴重高估,並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那樣傳奇

在北魏烽火連天的年代,起義軍遍佈各地,北魏元顥因為朝廷大亂向梁朝投降,並請求梁朝派兵幫助他奪回洛陽,出於當時戰略需要,梁朝才決定派陳慶之去幫助元顥。因為當時北魏所有的兵力正在和以邢果為首的起義軍交戰,所以陳慶之率領七千人馬,一路上幾乎沒有任何困難地殺到洛陽,只不過這些在南朝的史書中被過度地誇讚。在《魏書·元天穆傳》中有記載,陳慶之其實是趁著北魏洛陽兵力空虛,才能攻到城裡。

這些歷史名將被嚴重高估,並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那樣傳奇

在《梁書》一類的南朝史書中,誇大其詞的現象很嚴重,當中有記載陳慶之的首勝是以二千兵力戰勝二萬的敵軍。這些數字到了《南史》中更加的誇張,雖然沒有具體記錄陳慶之有多少人,但是記載敵軍的兵力有十萬,這些是在《魏書》裡壓根都沒有的戰鬥。《梁書》中記載最誇張的是陳慶之北伐路上,在滎陽城外圍用三千兵力打敗敵軍三十幾萬兵力的神話戰績,這些數字在《南史》裡更是進一步誇大,變成陳慶之以三千兵力對抗四十幾萬的敵軍。

這些歷史名將被嚴重高估,並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那樣傳奇

關羽

關羽是忠義的化身,一直被後人讚譽,並尊奉為“武聖”,在民間被普遍稱為“關公”。在《三國演義》中,關羽非常的神勇,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典故,像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等等。關羽實際上沒有那麼厲害,只是被小說《三國演義》誇大了。在《三國志》裡,其實關羽一生都是勝少敗多的戰績,敗投曹操,敗麥城、敗荊州、敗徐州等等敗績。水淹齊軍是關羽最出名的一場戰役,可沒過多久就被呂蒙打敗,奪走了荊州。在《三國志》中壓根就沒有關羽決堤水攻的記錄,這可以說明水淹七軍並不是關羽做的,只是恰巧趕到決堤的時候。

這些歷史名將被嚴重高估,並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那樣傳奇

李廣

李廣武藝高強,擅長騎射,能夠和士兵一塊吃苦,但是他帶出來的軍隊人人自便,不成規矩,戰績更是敗多勝少,一生都沒達到封侯的標準。可能有人認為李廣就是龍城飛將,其實李廣只擁有飛將軍的名頭,但跟龍城並沒有關係。龍城是匈奴的中心要地,李廣守邊境不可能守到龍城。歷史上著名的河西之戰中霍去病戰績輝煌,李廣卻損兵折將,最後功過抵消,沒有任何獎賞。李廣確實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也親身經歷了漢朝和匈奴戰爭中最重要的三場戰役,但他在這幾場戰役中並沒有立下太多的戰績。

這些歷史名將被嚴重高估,並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那樣傳奇

李廣的名聲在歷史上那麼響亮,有一部分是因為司馬遷。司馬遷是李廣的好朋友,不僅在《史記》裡吹捧李廣,還專門為他做了一個單傳《李將軍列傳》。司馬遷用感人至深的話語,把李廣寫的生不逢時,懷才不遇,而在《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把衛青寫的平淡無奇,這才導致後人對衛青總是保持懷疑,對李廣反而更加地讚美。

這些歷史名將被嚴重高估,並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那樣傳奇

關於這樣被神化的歷史名將還有很多,雖然他們的事蹟典故有誇張的成分,但是他們還是有一定的能力,在武將當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只不過慢慢地被史書過度神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