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士節,走進石家莊市婦產醫院的“男丁格爾”們

在石家莊市婦產醫院,有這樣一些被戲稱為“男丁格爾”的男護士——他們平均年齡二十多歲,每天迎接新生命、為患者解除病痛。雖然和女護士相比,他們在工作中會遇到更多的不被理解甚至“惡意”,然而這些小夥子們用自己精湛的技術和耐心細緻的服務態度為自己正名——“我是合格的護士”。在5月12日國際護士節這一天,燕趙都市報記者走進他們中間,對這些“男丁格爾”進行了採訪。

“男護士體力會更好”

今年31歲的張澤揚是石家莊市婦產醫院手術室副護士長。大學時學的護理專業,畢業後分到醫院實習,然後成為醫院的一名護士——說起當初會選擇護士行業的原因,張澤揚的回答非常樸實,“當時男生學習護理專業的相對少一些,考慮到就業機會多一些,所以選擇了這一行業。”

國際護士節,走進石家莊市婦產醫院的“男丁格爾”們

▲張澤揚(左二)指導低年資護士練習擺放手術體位。張澤揚供圖

如今張澤揚已經從業十幾年,對於自己的工作,張澤揚表示,“每一場手術都是一次考驗,一定要全力以赴。”對於男護士,張澤揚形象地說到,“力氣活要頂上,細緻活要精通,面對危險緊急時刻更要冷靜有擔當”。

國際護士節,走進石家莊市婦產醫院的“男丁格爾”們

▲張澤揚(左三)在給其他護士培訓腹腔鏡器械安裝。張澤揚供圖

張澤揚告訴記者,相對於女護士,男護士的體力會更好一些,“尤其是遇到大手術的時候,站立時間會比較長,好的體力在這種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手術室是該院男護士最多的科室。

國際護士節,走進石家莊市婦產醫院的“男丁格爾”們

▲高焱在調試加溫毯。高焱供圖

90後男護士高焱也同樣是手術室的護士,他告訴記者,工作時,男護士在轉運患者、設備儀器調試等方面比女護士會更加方便,“在面對急危重症患者時,男護士可以承擔起手術器械等搶救物資的轉運,為搶救手術爭分奪秒”,說這些話時,高焱的語氣中滿是自豪。

工作中曾因為性別遭遇尷尬

在公眾的眼裡,護理貌似一直是女性的專用名詞,提起護士,很多人頭腦中會自動和女性劃上等號。張澤揚和他的男同事們在工作中,便會遇到類似情況的尷尬。“剛剛工作的時候,有時候會有患者認為男護士不如女護士工作細緻,因此不自覺會對男護士的護理產生牴觸情緒。”張澤揚告訴記者,面對這種情況,他用精湛的技術為自己正名。“在接受過我的護理操作後,患者們都會改變此種看法。”張澤揚告訴記者,隨著他經驗的積累和個人能力提升,現在很少會遇到這種情況了,“性別和技術相比,患者大多數更在意技術是不是好,只要專業能力過硬就會解除患者的顧慮。”

國際護士節,走進石家莊市婦產醫院的“男丁格爾”們

▲高焱在調試腹腔鏡設備。高焱供圖

而對於從業兩年、只有24歲的高焱來說,工作中遇到的尷尬似乎要更多一些。“在最初進入臨床工作時,確實感覺有些尷尬,因為女護士太多了,我顯得格格不入。同時面對患者的隱私,一開始也是不適應的。”好在,高焱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就是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醫護人員不論性別。他漸漸適應了周圍的工作環境,用心投入對患者的護理和服務中。“在手術室,我遇到很多次患者認為男護士扎針會很疼,想要求換女護士進行輸液和其他的一些操作。”面對這些不被信任的要求,高焱在理解的同時,會微笑的安撫患者緊張情緒,“在患者能接受的情況下,我會用實際行動證明男護士也是非常‘心細手軟’的”。

新生寶寶令男護士感概生命神奇

國際護士節,走進石家莊市婦產醫院的“男丁格爾”們

▲丁龍強(左一)在手術前清點手術器械。丁龍強供圖

作為婦產醫院的手術室護士,這些男護士們迎接了一個又一個的新生命。今年32歲的丁龍強從事護理工作十年,他迎接的新生兒已經數不勝數。然而曾迎接的第一個新生寶寶至今讓他記憶猶新。“那是2009年剛入職的時候上的第一臺剖宮產手術。當孩子從媽媽肚子裡取出來的那一刻,他的每一個動作以及每一次的發聲都很震撼我,當時腦子忍不住就想‘一個小生命就這樣誕生了啊’,感覺生命好神奇啊”,丁龍強笑著回憶說。那是他第一次見到新生兒,第一次聽到新生兒的哭聲。

如今已是兩個孩子父親的丁龍強對迎接新生命的誕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觸,“感覺自己的工作非常神聖與有價值”。

家人的理解令他們踏實工作

護士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在採訪中,幾位男護士都告訴記者,因為工作比較忙,平時很難照顧到家裡。好在家人的理解與支持讓他們能夠繼續自己熱愛的工作。

國際護士節,走進石家莊市婦產醫院的“男丁格爾”們

▲張澤揚懷抱著新生女兒。張澤揚供圖

兩個多月前,張澤揚的寶寶誕生了,因為手術室工作比較忙,他平時不能很好地照顧母女倆,張澤揚的愛人帶著孩子回到老家休養。“我的愛人是我們醫院的一位助產士,平時工作也很忙,所以很能理解我,”他告訴記者。

雖然有兩個孩子,但是丁龍強因為工作原因對家裡幾乎照顧不到。“早晨走的時候孩子們還沒醒呢,晚上回來有時兩個孩子都已經睡了,週末還有各種會議跟學習,也沒有很多時間陪他們”,說到這些時,丁龍強語氣中充滿了歉意。因為陪伴家人的時間太短,丁龍強曾經想過換一份工作,“跟愛人深聊了這件事,她表示很能理解與支持我的工作,因此我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繼續踏實工作了”,丁龍強告訴記者。

“相信男護士未來會更好”

曾有調查報告數據顯示,92%的護士認為“護士工作的社會地位太低”,83.3%的護士不能明顯感受到病人對護士的尊重,90%的護士不能明顯感受到社會大眾對護士的尊重。而對於男護士來說,受到的質疑則會更多一些,甚至被當作護理行業的“另類”。在採訪中高焱就告訴記者,,從他開始實習的第一天起,就遭受到一些“惡意”。“個別患者的各種懷疑甚至是諷刺、嘲笑讓我很難接受,極個別患者還會故意刁難男護士。還有人背後議論男護士‘沒出息,沒前途,娶不上媳婦’”。對於這些遭遇,高焱也曾感覺非常憤懣,“不是因為這個職業在別人嘴裡被惡意醜化,而是因為社會的不認同。”張澤揚也告訴記者,因為一些現實的問題,他的身邊也有男同事改行或者男同學畢業後就沒從事護理工作。

不過令這些男護士們欣慰的是,社會不斷髮展,新思想新觀念也在漸漸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更加在乎醫療技術和服務的質量,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接受男護士,尊重男護士”,高焱表示。張澤揚則告訴記者,現在從事護理工作的男性也越來越多起來,“相信男護士只要更加努力,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就會爭取獲得更大的展示自己的平臺,實現自己更大的價值。”

(燕趙都市報記者馬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