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非常叛逆的孩子該怎麼辦?究竟是體罰好呢,還是放任自流?

好郝問情


對待一個有較嚴重叛逆心理和行為的孩子,體罰和放任自流都是不合適的。正確的方式是“從心開始"!

叛逆是每一個孩子在成長中一個必然的心理過程。它是孩子心理逐步發展成熟並渴望獨立、自主的一種心理特徵,在行為上通常表現為:頻繁地大發脾氣;與父母過度爭吵;明顯地對抗和拒絕大人的要求和原則;故意使人痛苦和不安……

孩子的叛逆期,從2、3歲開始,10來歲呈現一個高峰期,較晚的可能會持續到20多歲才結束。 孩子的“叛逆”性不僅持續時間長,而且受孩子成長環境及個性差別影響很大而表現出複雜性的特點。


對處於叛逆期孩子的教育問題,長期以來成為家庭及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關切點。針對題主的苦惱,“三味”提幾點參考意見:

一、“處事先正心”!家長千萬別對孩子的叛逆心理大驚小怪。

叛逆心理及行為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正常現象。不僅僅是你家孩子這樣,別家孩子也如此!孩子出現叛逆心理,表明孩子開始形成自主和獨立的人格,說明孩子在長大,在走向成熟。家長應為孩子的成長變化感到高興才是!

叛逆期的孩子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在家長看來“不可理喻"的言行,但家長要沉住氣,切不可粗暴應對。


二、“解鈴還須繫鈴人"!家長要想處理好孩子的叛逆問題,須先弄清孩子因何叛逆。

雖然說叛逆是每個孩子成長中必然經歷的心理現象,但由於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因此,他們在叛逆的原因、特點及程度上也會不一樣。

比如:有些孩子的叛逆較隱性,而有些則較外露;孩子叛逆的對象也不一樣,有些針對父母,有些主要針對老師,也有針對同學的;另外,孩子所叛逆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總之,家長應充分了解孩子在叛逆上的個性特點,才可能做到對症下藥。

一般來講,導致孩子產生叛逆的原因,除了上面所提到“生理心理成長原因"外,還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一貫的、無節制的順從。一方面,隨著孩子自我、獨立等意識的增強,孩子的需求和要求也隨之提高;另一方面,家長的能力和家庭的條件畢竟有限。雙方發生衝突出時,孩子就會任性地予以抵抗和叛逆。

二是,孩子對事物事理的認知有誤。比如:很多孩子對自身學習的意義並不清楚,因此,當學習和玩遊戲相沖時,往往會選擇遊戲。再如,一些早戀的孩子,並不清楚“早戀”有什麼危害,當老師或家長反對時,他會認為這是干涉他的自由和權利。

三是,親子之間因處事方法不當而造成雙方關係惡化。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越不融洽或矛盾越深,孩子的叛逆性心理和行為就越強烈。親子間不能平等友好溝通,十之八九,家有嚴重叛逆性的孩子。

三、“以心換心”!加強與孩子的心理溝通,是父母處理孩子叛逆問題的鑰匙。

孩子一顆“叛逆”的心,對父母而言,往往就是一扇關閉的大門。要解決孩子的問題,前提是必須讓孩子樂意與家長面對面地坐下來,既願意聽家長講,也願意開口說才行。

1、家長應給孩子一個平等的地位,給予孩子尊重和信任。

2、逆反心理也是一種壓抑心理,給孩子一個適度發洩的機會。

3、給孩子一個充分發表見解的機會。無論對錯,先別打斷,也別反駁,做個忠實的傾聽者就好。

4、對孩子有道理的看法和建議,應多加肯定和鼓勵。

四、“我好想說”!針對孩子的看法和實情,請孩子聽聽父母的想法。對孩子進行說教,必不可少。

前面我們講到,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和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對事件事理缺乏正確的認知。因此,家長就應懂事理、明是非,並對孩子的錯誤認知進行評析和糾正。

1、對孩子的錯誤認知,儘量能從理論和實際中加以分析、論證。最好能通過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威信的人、事、語等加以論證。

2、家長應儘量避免從自身角度看待問題。讓孩子自己多問問“我這麼做有什麼意義?”。

3、家長別總是拿別的孩子來攀比。這樣做,傷的不僅是孩子的自信,而是孩子的心。


結束語:

對待孩子的叛逆心理,如果缺乏正確引導,就會產生許多病態性格,比如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對抗社會等,這些性格如果進一步發展的話,還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態心理轉化。

孩子進入叛 逆期之後,獨立心、自尊心空前的強烈,所以打罵等體罰行為,他會覺得父母在控制自己,自尊心受到傷害。同樣,放任自流是對孩子的冷漠、鄙視、甚至放棄,孩子就會自暴自棄,也會嚴重傷害孩子。

歡迎關注頭條號【三味聊教育】, 讓我們一起從新角度看教育老問題!

三味聊教育


我兒子上小學五年級時,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那時他迷上了電腦遊戲,我要求他把作業處理完之後再玩。後來的一段時間裡,他的作業寫得很快,寫完後就爬在電腦上,我還為此高興了幾天,直到有一天,我得知,他每天的英語作業讓一女生給作。那次我是真生氣了,狠狠地收拾了他一頓,然後告訴他:以後不要寫作業了,放學就玩電腦。每天放學後,他想寫作業,我都不讓,就讓他玩遊戲。一段時間後,他妥協了,承諾每天先把作業完成,從那以後,英語居然學得非常好。或許是我的方法管用了!

我們這裡有一名人,也是在初中時,說什麼都不上學了。他父親聽後,也沒說什麼,只讓他下午出去跟他鋤地。他在前面,父親在後面,沒有幾分鐘他就腰疼的又行了,他一直腰,父親就是一鋤柄。晚上回去後,父親告訴他明天早點起,再去鋤地。第二天一早,不等父親起來,他就偷偷地揹著書包去了學校。

我上初中的時候,他是我們縣教育局的局長。現在的孩子,叛逆心理更重,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三個,一個是父母的溺愛,第二是父母要求得太嚴,第三是從小沒有出過力流過汗。

大家認為對嗎?



大漠綠海和諧音


孩子的個性化發展,是從10歲或11歲開始,晚的會在18歲或19歲開始。個性化往往被父母看成是叛逆,其實這是十幾歲孩子在試探家庭的價值觀。你們想探索自己和家人有哪些不同,他們的獨立意識已經非常強了。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個性化的特徵有哪些?

1、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很想搞清楚自己是誰。

2、他們經歷著巨大的身體和情感的變化。

3、他們與同齡人的關係是優先於家庭關係的。

4、他們非常需要父母保留隱私。

5、他們認為自己是全能的、無所不知的。

如果這些孩子能在一種支持與信任的氛圍中完成自己的個性化發展時,他們到了二十幾歲時,就能很順利地迴歸家庭的價值觀。如果他們遇到了不尊重的對待、評判或懲罰,則這個時期就會延長。他們會一直停在這個個性化的發展中,不願迴歸家庭。不願與父母建立真正的感情上的連接,因為你不併不理解他。

我們首先要找出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裡?孩子是不是沒有得到尊重?孩子是不是沒有得到信任?要告訴自己,孩子已經長大了,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是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尊重孩子的一些想法。只要不是違法和不道德的行為,孩子有權做出他的選擇。比如:不要隨便動孩子的東西;不要隨便進入孩子的房間;不要嘲笑他的一些想法。

體罰孩子只會讓孩子產生憤恨、報復、叛逆或自暴自棄。父母可以在體罰完孩子後問問孩子的感受。我們通常很少在意孩子的感受如何,而只管自己想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在短時間內聽話。對長期來說,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放任自流是忽視孩子的做法。這種方法會導致孩子有太多的自由而缺少規則,是縱容孩子的表現。以後若再想教育孩子,孩子根本不會再聽你的。


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權力,並支持他。比如:有的孩子很想和同學出去玩,父母會擔心和一些成績不好的同學玩,和一些沒有禮貌的孩子玩,會帶這些孩子帶壞,總是限制孩子,不信任他。他們在長大,有些事情我們必須要學會放手。在放手的同時帶著我們對孩子的愛和關心,教會孩子如何去做。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即可。當我們讓孩子做出一些選擇時,他也就不會這麼叛逆了。每個人都想要獲得一些權力,正在長大的孩子更需要有自己的空間。我的孩子在讀高中時,我們也曾擔心過孩子,我們會告訴孩子,媽媽希望你能開心的玩,但是不能太晚回家,要注意安全。並把具體的注意事項告訴孩子。孩子是很願意接受的。

不要把孩子的一些“叛逆”的行為當做是針對你的。有的父母認為,我叫孩子做什麼,他就是不聽,他就是與我對著幹,是和我過不去。其實不是這樣的,孩子們只是想做他自己喜歡的事而已,並不是和父母過不去。一旦父母有了這種想法,就會感到非常氣憤。因此,父母要改變這種認知。要知道您的孩子把同學關係放在比家庭關係還要重要的位置是一種正常現象。

無論如何,父母要站在孩子的這一邊。用和善與堅定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告訴你的孩子你很愛他,把父母對孩子的愛傳遞給孩子。要知道,我們不能主宰孩子,控制孩子。我們只能做一個副駕駛坐在自己孩子的人生飛機上。他的飛機最終是由他來駕駛的。但是在孩子有困難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父母一定會在他的身邊。

我的孩子是非常有個性的,我們父母的話也經常不愛聽。我會告訴孩子,媽媽理解你的想法,爸爸媽媽永遠都愛你,如果你以後有什麼事,我們很希望你能告訴我們,我們一定會在你的身邊。

我是雨後山林靜,一位正面管教講師。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歡迎大家在文下方留言,談談自己的看法。也感謝您的關注!


雨後山林靜


每個孩子都有過叛逆期,其實,進入叛逆期家長應該高興,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但進入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是家長最頭疼的時候,如果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處理不好,很多家庭就會成為硝煙四起的“戰場”,這樣一來,不但對孩子的性格產生不利的影響,也會造成孩子跟父母的隔閡進一步加深。也有許多父母,會快速平穩的和孩子一起度過這個“過渡期”,下面就我的經驗來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勸阻無效後,選擇直接放手

這裡說的放手,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變換一下方式,不再追著孩子的壞習慣不放。比如有一段時間,女兒迷戀上了手機,每天做完作業就捧著手機不放,我和妻子每次勸說她的時候,她總有一千個理由在等著你,比如你們大人都玩手機,我為什麼不能玩。聽了女兒的話,我和妻子也反思了一下,確實,孩子說的沒錯,孩子很多看起來不好的習慣,不正是我們的言傳身教嗎?於是,我和妻子不再批評她,而是嚴於律己,每次回到家,主動把手機放下,故意在孩子面前人手一本書,看的津津有味,同時也在觀察著女兒的反應,剛開始的時候,她不以為然,時間一長,她也覺得自己玩手機無趣了,也慢慢的拿起了書。

二、同理心,真的很重要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做父母的最擔心孩子“早戀”,尤其是女孩子,比如女兒15歲的時候,喜歡上了同班的一位男生,經常在扣扣聊天中,說了一些略帶曖昧的話語,對於父母的詢問,經常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當時我和妻子就發現,女兒進入了最難相處的叛逆期。

在此種情況下,妻子聯想到自己年輕的時候,對照女兒的現在,不正是自己那個時候的縮影嗎?想到這些,我和妻子就坦然了很多,不再怨怪女兒了,而是靜下心來,推心置腹的跟女兒分享一些自己年輕時候的小秘密,以及跟男生一些相處的技巧,慢慢的引導女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告訴女兒作為一個女孩子該有的道德底線,這樣一來,母女相處的很融洽,女兒也不再跟母親隱瞞什麼。

三、培養共同語言

很多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抱怨和自己的父母沒有共同語言,談不到一起,簡直就是兩個不同星球的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代溝”。其實,有“代溝”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知道有“代溝”卻還是高高的站在父母的位置去評判孩子,這是不明智的。我們要做的就是俯下身去,坦然的接受孩子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並站在她的位置或者她同學的角度,跟她溝通,交流,慢慢的,孩子覺得跟你有共同語言了,也就喜歡跟你交流了,然後你再付之以正確的引導,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四、讓孩子去經歷,承擔相應的後果

有人說,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能真正的感受。對孩子叛逆期教育也是一樣。拿女兒睡懶覺來說,初中的時候,幾乎每天早上都是起床困難戶,我和妻子屢次勸說無效後,選擇了放手,結果一次因上學遲到,被老師批評後,再沒出現過類似的事情。有些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只有經歷了才能有所感受,錯誤也是,只有經歷了,才能真正的痛徹和改正。

其實,孩子進入叛逆期後,我們作為父母不但要包容孩子,還要時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陪著孩子一起成長,愉快的和孩子做朋友,努力的讓自己成為和孩子的同齡人,和他們溝通,交流,跟他們和諧的相處,不要總是站在家長的位置頤指氣使。


踏雪無痕7654381


我感覺應該以教育為主,輔之體罰。放任自流肯定是不行的。做為父母教育好子女是時代賦予的使命,是一種責任,不管怎樣都要努力做好。方法很多,有很多好的先例。你可在網上找一下教育叛逆孩子的典範文章。我只能給你幾點建議。

第一,孩子教育應該多鼓勵,激發上進心。對成績和閃光點要多鼓勵,增強他的自信心,激勵機制也要有。比如口頭上表揚以外,適當地給予物資上獎勵。

第二,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要先做到、做好。比如不打遊戲、不迷戀網絡。再如讀書學習。你做好了會感染孩子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

第三,以平等地位,講道理。叛逆期孩子都有,怎樣克服呢?就是要和孩子交朋友,避免盛氣凌人而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和你對著幹。

第四,認識不到錯誤,可以體罰讓他冷靜思考,但是結果必須是認識了錯誤有保證。也就是體罰要達到目標,不能罰了之。

第五,白臉黑臉兼之。可採取軟硬適中、鬆緊得當等方式。父親嚴厲的教育,母親苦口婆心對導,不達目的不罷休。

第六,反覆強調,杜絕反彈。善於發現孩子問題,提醒他注意事項,不怕孩子說嘮叨,學習是反覆記憶的過程,教育子女更需要反覆努力才能有收穫。

第七,教育孩子是門藝術和學問。作為家長應該努力學習,提高教育水準。不僅使孩子消除叛逆行為,更要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讓他(她)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棟樑之才。


葦塘REEDPOND


那要看孩子有多大,十二三歲以上的孩子不能再用體罰方式了,更不能用放任自流。

只能耐心的接近孩子,掌握孩子叛逆的心裡叛逆的理由,才能有效的說服引導叛逆的錯誤和厲害關係,把世間叛逆的孩子所造成的惡果講給孩子聽,把好孩子要應該怎麼做怎麼成家立業,父母為什麼要管教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別人等理由,打通孩子叛逆的心裡。



華至尊


既然知道是一個非常叛逆的孩子,體罰有用嗎!如果體罰,孩子逆反心理更嚴重,就會更叛逆。

對非常叛逆的孩子放任自流更不可取,這樣家長沒盡到責任,就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有個寓言是這樣講的,北風和東風打賭,誰能讓人身上的衣服穿得少。北風呼嘯,人們只能把衣服裹得更緊。東風微暖,人們逐漸脫掉了冬衣。

這個寓言啟迪人們,對這樣非常叛逆的孩子,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用愛心溫孩子冷漠的心,讓孩子敞開心扉,解開心結,做一個聽話的、有理想、有抱負的孩子。

體罰和放任自流的做法都不可取。


英子1164


孩子有叛逆這很正常,家長不必焦慮,這說明孩子已進入我們常說的“青春叛逆期。

由於孩子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完全聽命於家長,父母似乎早已習慣了孩子的做法。

而孩子到了青春期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不想再受到約束,往往跟家長對著幹。作為父母好像還沒意思到孩子已悄悄長大了。

青春叛逆期是每孩子成長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明白了這些,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就要以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孩子的叛逆。

我女兒再有一個月就要高考了,可她的叛逆期剛剛過去半年。

由於當時不瞭解一些正確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方法,孩子的爸爸對女兒管教很嚴,凡事都想管,結果女兒凡事都和老爸對著幹,她的叛逆期長達六年。

到底是什麼讓孩子那麼叛逆呢?我一直在反思,終於在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寫的《家為何會傷人》一書中找到了答案。

他在書中寫了給叛逆期父母的建議分享一給你:

一、不要渴望徹底瞭解青春期的孩子,只要孩子守住了"好好學習不做壞事”這一底線,就不要凡事總想管著孩子。

二、不要總把眼睛盯在兒女的"問題"上,青春期的孩子自然會出現許多問題,這是青春期的發展特點決定的。

三 、尊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假若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發展,給他們充分獨立成長空間,他們的叛逆行為往往會減少。

作為父母,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既不可放任自流,也不可凡事都管,但必須得守住底線。


扉扉細雨


普通的問題,極端的假設。

第一個問題,非常叛逆的孩子。

其實這世上,就不存在非常叛逆的孩子。每一個叛逆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兇狠的家長。如果家長真的善待孩子,沒有一個孩子會非常叛逆。

別說孩子,你就是養一隻寵物,你真的善待它,也不會有一隻叛逆的寵物。

第二個問題,體罰。

體罰絕對是錯的,體罰是解決問題的最後的辦法。所有的辦法都用完了,沒辦法了,才可以體罰孩子。如果體罰成了你教育孩子的常用方法,你肯定失敗。

別說孩子,你就是養一隻寵物,你試試動不動就打人家,看有沒用。

第三個問題,放任自流。

放任自流的另一個說法,是不負責任。

別說孩子,你就是養一隻寵物,你也不可以放任自流吧?

那應該怎麼做?

四句話。

第一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第二句,將心比心,合理期望。

第三句,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第四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要孩子不叛逆,關鍵,不是管好孩子,是管好家長。


春暖花開003



孩子有叛逆是很正常的心理,孩子長大了不光是為了吃飽穿暖,說明他有別的需求,這是他脫離父母獨立成長的必然階段,是成人感,自主感,自尊感,社會感形成的一種行為,他需要尊重,需要平等,需要社會交往和認可。那些在叛逆期很“聽話”的孩子反而可怕,看看近期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多聽話多完美的孩子,


孩子包括大人都不可能完美,所謂的完美都是在某些地方以變態為代價。叛逆期孩子要多給父親交流,不要體罰也絕對不能放任自流,用你包容的語言,明媚的笑臉,溫柔的眼神,欣賞的眼光,體貼的關心去和他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