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壓力導致的抑鬱症如果壓力源消失了,抑鬱症是否會康復?

假如時光倒流_


有壓力導致的抑鬱症,如果壓力源消失,抑鬱症是否會康復?我說不會,我相信所有的醫生都會這麼說。


聽我來幫你分析

你說壓力導致的抑鬱症,那就是由精神壓力作為發病誘因之一,精神壓力只能是發病誘因之一,因為抑鬱症的發病原因本身就不是單純的精神壓力下發病,而是經過遺傳因素、生物因素、社會心理因素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成。這一點早已得到廣大醫學界的共識。

知道了抑鬱症真正的病因,我們再來看抑鬱症的表現?一個情感持續低落,做任何事情都了無生趣的人,悲觀厭世的人,會因為之前困擾自己的所謂壓力消失而好轉嗎?當然不會!


不同於單純的心理問題,抑鬱症是真真切切的醫學疾病,不經過治療自愈的幾率有,但極小,與抑鬱症帶來的生命財產安全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有規範的醫學治療才有可能治癒真正的醫學疾病。

抑鬱症要如何康復?

可以說,抑鬱症的規範醫學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聯合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就是抗抑鬱藥物規範治療,心理治療則是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主的多種心理治療方式。

抗抑鬱藥物的選擇主要是SSRI類,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通過阻斷神經細胞突出間隙的5-羥色胺再吸收,提高五羥色胺濃度,進而提高患者的愉悅感,減少抑鬱症狀。

認知行為治療(CBT)主要是通過心理治療改善患者對於疾病的錯誤認知,學習情緒的管理,最終改變患者的行為模式。這裡要說明一下,單獨的心理治療對於中度以上的抑鬱症患者是完全無效的,更別說沒有醫學背景的心理諮詢法律上是禁止用於治療抑鬱症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於你的疑問有所幫助,很樂意幫助你,有疑問可以私信留言,手打不易,謝謝關注!


我說精神


抑鬱症既然得了,不管是輕還是重,一般很少會痊癒的。我見過幾十個人,沒有見一個真正康復的,還聽說一個不到中年的人,已經死亡。

對於輕度抑鬱症,如果是情緒問題,這有可能好。然而,其次要症狀失眠幾乎好不了。有人拒絕吃藥,自己去難受吧,別人沒法幫助您;有人接受藥物,但是,離不開勞拉西泮、氯硝西泮等鎮靜類藥物。

我只見過一個單純失眠症患者,她50歲,抵抗了半年,終於奇蹟發生,失眠痊癒。就是不知以後還復發不?!

對於中度、重度抑鬱症患者,您可能焦慮好了,失眠又復發了;您可能失眠好了,焦慮又復發。還有恐懼、強迫症狀等,時時有小發作、大發作。即便是老病號,各方面控制的很好,還是遇不了個事,一有事,經常見誘發焦慮!患者之間有句口頭禪,“今天您焦慮了沒?”

古人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個心靈的寧靜,患者是沒有的,其慮和正常人的慮也是不一樣的,那是痛苦的、恐懼的、和死亡掛鉤的焦慮!還有,就是患者心理障礙有所減輕,軀體障礙就又來了。反正總這樣:不是這裡不舒服,就是那裡不舒服!像頭暈、胃腸紊亂、血壓升高、木訥、胸疼……等等。

總之,雖然有好多心理大神對於理論挖掘的很深入,我看後,雲山霧罩,一頭霧水,沒有一個論述抑鬱症具體的、完整的、康復的、現實好方法,即便有這方面的內容,大多還是侷限於理論層面、高大上。

因此,題主說的壓力源消失,抑鬱症是不是會消失?我肯定地告訴您,假如患者到了世外桃源,照樣焦慮、抑鬱!


花草公子


很多人都是因為失戀、失業或是遭遇人生重大變故而引發抑鬱症。理論上來講,人一旦扛過目前的困境,抑鬱症狀就會消失。因為表面上看,這種類型的抑鬱症,是由具體情況和特定情境引發,順著這個思路去推導,那麼當誘發事件和情境消失,那麼抑鬱症也會隨即消失。

但真實情況可能沒有那麼樂觀。

基因傾向導致情緒免疫力較低

如果說,特殊事件和重大變故,讓人患上了抑鬱症,那麼由此我們會想到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失戀、失業、破產了卻依然能撐得住,而另外一部分人卻無法承受而導致抑鬱?

這要從基因傾向說起。大腦掃描技術EEG其實已經可以看到,有些人具有很高的焦慮、抑鬱、煩躁等特徵,而有些人此類特徵並不明顯。這一特徵也有遺傳因素,在此我們不討論為什麼一部分人會有較高的抑鬱特徵。我們只說明這種特徵和引發抑鬱的聯繫。

那麼當具有抑鬱基因傾向的人,遭遇特殊事件,比如失戀、失業、破產等情況時,就更容易引起抑鬱症的爆發。打個比方,基因傾向好比是易燃物,人生低谷就是火源。當兩者微妙結合,抑鬱症也會更容易爆發。當然,基因傾向和人生低谷的關係,絕對不會和易燃物與火源的關係那麼絕對。只能說,很多抑鬱症患者本身就有焦慮抑鬱特質,因此,特殊事件不過是引爆點,所以追根溯源,問題不只出在表面事件上,所以當表面事件消失,我們的抑鬱症狀很可能不會因此一同消失。

抑鬱症已經破壞了情緒調控功能

如果真的患上了抑鬱症,顯然會時刻處於焦慮和情緒失控的狀態。因此大腦和身體裡負責調節情緒,的功能區域遭到破壞。也就是說,生理系統已經和之前正常的情形,有所不同。因此如果想回到從前的狀態,我們可能需要更長久更加專業的治療方式。打個比方,因為中暑導致身體難受,那麼現在你不用在外忍受炎熱酷暑了,可是病還是不太可能突然好起來,同樣是需要輸液打針接受治療才能痊癒的。

抑鬱症也是一樣的,當你生病時,調節心理情緒的功能已經很差甚至是壞掉了,所以即使誘發源消失了,你也同樣不太會開導自己,調節自己,幫助自己走抑鬱。

親身經歷

我自己在患上抑鬱症之後,生理特徵非常明顯。當時的工作環境,讓我不負重堪。嚴重失眠,坐立不安,心悸心慌,出汗發抖……反正類似的症狀我都有。但是我辭職以後,壓力源消失了,抑鬱症狀卻絲毫沒有減輕。後來,四處求醫,輾轉幾家醫院,才找到了合適地藥物,結果吃了藥第二天,身體上令人難以忍受的病徵,就得到了明顯改善。

所以,如果真的得了抑鬱症而且病情較為嚴重,不要盲目自行調節,一定要選擇正規醫院進行治療。自我調節如果沒有效果,一是會耽誤治療時間,讓自己更加痛苦。二是會打擊自己的治療信心,因為患者此時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脆弱。


我是泰迪抱枕,喜歡用鉛字對流年,笑目望深淵。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想法,那麼關注我,我們一起做夢吧!


泰迪抱枕


你好,我是一個五年重度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康復者!

如果壓力源消失,抑鬱症會不會好!答案肯定是不會,雖然不排除輕度可能會好,但是這個幾率很小,但是對於中重度來說,根本不可能!


從我徹底治癒心理疾病來看,心理疾病的本質是由於遇到事情釋放了負能量出去,導致吸引來無數的負能量回來,這一次釋放負能量會加大下一次釋放的負能量,長此以往,陷入到惡性循環之中,產生不了正能量!

這個時候會出現很多錯誤的思想觀念,越積越多,負面的思維模式,導致越來越多!

壓力源雖然消失了,而人已經變成患者,變成了負能量體!

那麼如何治癒呢?

必須從根本上轉變,只有轉向正能量,改變錯誤的思維模式,這相當於是改命,雖然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還是能夠改變的,這個過程可能不會太容易,但也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就在於你自己的選擇與努力了!

只有從根本上治癒,還會因禍得福,變成一個完全正能量的正面思維的人!

本文由劉滿倉原創,想了解更多關於徹底治癒心理疾病的經驗,文章或者方法,可以點關注後查看或者直接私信我!


用戶66787152562


你好,如果按問題,去除壓力源,抑鬱症就緩解消失的話,這些情況就不一定達到抑鬱症的標準的,而是因為工作壓力或者各種不良的生活應激而且導致情緒的低落,或者不良情緒,或者自認為的的抑鬱症。而不是經過系統診斷治療的抑鬱症。

事實上,抑鬱症的發病有很多的假說,假說不是胡說,而是因為體內各種佐證而推敲的最可能原因,這個可能就是根本原因,或者至是沒有被完全應證的基本或部分原因。根據假說進行的對症治療有效就是證明。比如情感障礙的“點燃假說”,就是強調重大的社會心理應激因素在情感障礙的發病起始階段起至關重要作用,簡單理解就是社會心理應激因素“點燃”症狀。而行為的敏感性在疾病的復發、快速循環研究中也也較為常見。於是又學長在“點燃學說”基礎上提出“敏感作用學說”,在點燃效應模型中存在應激敏感作用這一原件,認為對應激源的敏感性可以促使情感障礙的初發及快速循環。根據這一假說,之前發病或者治療的次數高度預測之後疾病復發的可能性。




抑鬱症狀緩解後,患者一般可恢復到病前的功能水平。但實際在臨床治療過程發現,仍有20%-35%的患者會有殘留的症狀和社會功能、職業能力的影響。如果部分緩解,緩解不徹底的情況下會增加復燃和復發風險,其中焦慮和軀體化是最常見和突出的抑鬱障礙殘留症狀。因此,不存在離開壓力源,抑鬱症狀消失的說法;而是在沒有發病之前,適當的自我調節,遠離壓力源或者社會心理應激,可以避免抑鬱症的發生。一旦罹患抑鬱症還是需要綜合干預的,當然離開壓力源是調節一個方面。

望有幫助!


一盞茶的恬靜


《誘發抑鬱症的因素決定不了抑鬱症是否康復》

因為壓力導致產生的抑鬱症,當壓力源消失時,抑鬱症是否康復的正確說法是 :壓力源消失有利於抑鬱症康復。而不是壓力源不存在了,抑鬱症也消失了。

這會讓人很困惑,既然是壓力過大造成的抑鬱症,壓力源消失了,為什麼抑鬱症狀還存在呢?

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比如在寒冷冬天,一個人因衣著單薄被凍感冒,扁桃腺發炎而高燒,而這時你就是穿再厚再暖和也不能消除扁桃腺的炎症和退燒,只有靠藥物治療才能康復,也就是這個時候穿衣保暖只是康復的一個有利條件了。所以壓力源消失,抑鬱症狀還存在也是這個道理。

那麼壓力是怎樣導致產生抑鬱症的呢?

當人面對壓力的時候,心理壓力的反應通常表現有三個階段。

一,警覺階段。是身體在壓力之下進入覺醒狀態,也就是喚醒了身體對壓力的防禦,機體開始準備對抗壓力了。

二,抵抗和耐受階段。也就是機體在高度警覺緊張狀態下調整並想法適應壓力,避免壓力給人的身心帶來傷害。這個階段也是機體對抗壓力的操作實施階段。

三,耗竭階段。當機體無力應付這種慢性長期的高度壓力下的緊張狀態時,對超負荷的心理能量、精力、體力會逐漸不能耐受,因能量耗竭而使身心交瘁,精神崩潰。

此時就會因人而異出現各類身心疾病,有的人因壓力過大就會患上抑鬱症。但如果這時候壓力源消失了,抑鬱症狀卻不會消失,仍會存在,接下來仍需按照正規治療方法治療,但壓力源消失比壓力源存在更有利於抑鬱症的康復。





胡文生心理諮詢師


首先,抑鬱症都和壓力有關,壓力是很重要的觸發因素。其次,壓力源消失,抑鬱的症狀會得到緩解,但是能否完全康復,需要打個問號。因為任何人都無法保證在今後的生活中不再出現這樣的壓力。焦慮、抑鬱等神經症,從內在的心理因素講,就是心智無法處理從外界接收的信息,也就是心理的自我調節,化解壓力的能力不足。因此要想康復,必須改變認知思維,提高控制情緒的能力,獲得內在的成長。這樣,即使在今後的生活中遇到更大的壓力,也能承受和化解。這才是真正的身心健康。

三道身心整合療愈,從感受、情緒、認知、行為等各個方面同時入手,使身心狀態恢復平衡,從而消除症狀。在此基礎上,探索內心深處的想法,改變固有的認知思維習慣,提高心理調節能力,標本兼治,從而徹底康復。

三道身心整合療愈,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實戰派,身心健康專家!



三道身心整合療愈


題主,您好,我來回答一下您提出的這個問題。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一些人患上抑鬱症呢?通過查找資料發現,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方面;與抑鬱症關係密切的心理學易患素質是病前性格特徵,如抑鬱氣質。成年期遭遇應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導致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鬱發作的重要觸發條件。

上述因素不是單獨起作用,而是互相作用,共同導致了抑鬱症的發生。至於題主所說的壓力,只是導致患上抑鬱症的因素之一,並不能說只要壓力源消失了,抑鬱症就痊癒了。

相反,對於抑鬱症痊癒的確定,更是一個嚴肅的醫學診斷過程,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多相檢查,當各方面的結論都顯示患者的抑鬱症症狀都表現為正常狀態後,精神科醫生方能做出抑鬱症已經治好的結論。


至於我們普通人,甚至是像我這樣有心理資格證書也有一定的諮詢經驗的專業心理工作者,都是不可以隨意做出抑鬱症已經治癒的結論的。


題主,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清風說心理


“心理治療就是以認知行為療法為主的多種心理治療”這句話說得不妥,因為CBT只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方法,而改變對疾病的認識和情緒管理起不了很大作用,更不能以它為主。只有搞清楚抑鬱的原因,並相應改變三觀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所以得了抑鬱症必須採用綜合治療法即看精神科醫生並吃藥+看心理醫生+做七個動。同時進行,不可偏頗。臨床治癒後,七個動還要天天做,終身做以避免復發!


友益多


你這間題,問的非常有水平,生活的壓力來於自我,有希望是日光,無希望是黑暗。人人都想奮鬥和拼博,成功和失敗,是人生奮鬥目標,一旦失敗精神上受到 刺激,人的心病就來了,吃不下,睡不著,精神就會倒下,人就抑有症了。如果壓力源消失了,那麼你的人生,放下了一切,成功失敗並不重要,說明你有一個好心態,一切並不重要,那麼你的抑鬱症自然來自然也會消失,也沒什麼壓力,心理和心靈的健康是最最重要,一切來於自我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