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什麼時候才能存到200萬?

農村深山小文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普通家庭需要存到200萬,也是需要非常非常大的毅力的,而且還要收入非常穩定,要非常會過日子,會划算才有機會有可能存到200萬

第一點,一個家庭每個月需要的開支是非常大的,如果有小朋友的家庭開支會更大,無論是吃住都需要用錢,方方面面都是需要用錢,現在而且物價不斷的上漲,青菜都好幾塊錢一斤,真心吃不起啊!更何況,普通家庭一般收入一個人4千到5千都算挺高收入了兩個人加起來就過萬,如果假設一年省吃儉用存十萬,一年下來不用去旅行,存十萬塊錢,十年才100萬,如果這樣子一直下去,沒有什麼意外支出的話,需要整整20年的時間才可以存到200萬

第二點,人在一生當中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磕磕碰碰,所以一年存十萬,也只是短時間的能存到長時間是不可能每個月都可以存到的

就以我個人的家庭狀況來說一下吧!前提還沒有,不包括車貸,房貸

我們兩夫妻在二線城市工作,月收只不過月入一萬不到,另外兩個女兒也需要吃住,有時生病去醫院,並有時帶他們出去,遊玩一下,這些全部都需要錢,所以一個月下來能存到3千到5千已經很不容易了,我相信大多數普通家庭如果不是高收入,都會是我們這樣子的情況,每個月需要學費,生活費,養老費,父母的養老費,再除去個人的必用經費,比如女人用的化妝品,男人抽的煙,還有各種聚會,其實這樣子下來,想要存到200萬,真的是非常非常艱難的,只有兩個人一起努力,一起節約,才有可能存下200萬,但前提是沒有供車貸房貸

大家同意我的觀點嗎?如果同意我的觀點,請點贊,轉發,並且附上你的留言與評論!

感謝大家的閱讀👏





東張西望o九皇子


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一輩子想要存下200萬元幾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艱苦任務。尤其是在高房價的槓槓之下,目前國內大多數家庭的可支配收入80%以上都用於還貸了,能夠真正用於儲蓄及消費的部分早已被嚴重擠壓。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年底,國內住戶存款餘額為74.22萬億元,按照當前13.95億的總人口計算,平均每人儲蓄存款為51931元。顯而易見,以此類推可以發現絕大多數家庭的存款不可能超過20萬元。

另外,我們從國務院頒佈並實施的《存款保險條例》就可見一斑,根據存款保險將一般性存款納入保險保障範圍,對50萬元以內進行100%的保護。大家可曾想過為什麼要設置50萬元的限額賠付標準呢?

因為,根據國內銀行業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之前我國居民儲蓄存款超過50萬元以上的約0.37%,達到100萬元以上的僅為0.1%。換句話說,我國居民存款在50萬元以內的佔到了99.63%,那麼50萬元就已經成功覆蓋99.63%的居民。


結合以上各項數據來看,我國居民的普通家庭存款並不盡如人意,特別是房價過快增長的近些年來,大多數普通家庭為了首付款都已經花光了積蓄,甚至有些家庭連首付款都需要通過現金貸等方式融資。也就是說,從一開始就背上了“房奴”的命運。在工資漲幅遠遠低於物價上漲的年代裡,大多數普通家庭恐怕都要為此付出20-30年的償還之路。說實話,等幾十年後幾乎都已經熬到了快要退休年齡。甚至有些人恐怕退休後都可能還繼續要還房貸。

總之,我個人覺得在國內綜合情況下,大多數的普通家庭中都是無法實現200萬存款的。相信很多人應該和我一樣的看法,200萬元這個標準在有錢人來看,不過就是一部車而已。可是對普通家庭來說,就算是兩口子不吃不喝一年下來賺20萬元以上的都是少數人。何況每年的通貨膨脹率遠遠高於銀行存款利率,存錢就是虧本,且存的越久虧的越多。


東震木


普通家庭存到200萬是有可能的,不過時間需要很長,基本可以說存到200萬都差不多已經是退休的年紀了,其實存200萬可以放到香港,因為香港200萬左右是房屋首期的價錢,香港平均工資比一線城市高一點,畢竟香港發展相對早,雖然香港工資相對高,但是很多年輕人甚至事業有成的人都買不起樓,主要原因是存首期需要很長的時間。

回到國內,可以看看2018年一線城市秋季求職期平均薪酬分佈情況,超過8000的人數都不算少,佔比30%,不過按照8000元是一個家庭的月均家庭剩餘資金,存200萬也需要250個月,即是10年多的時間,當然不用10年的時間,畢竟存款時候會產生利息,複利的情況下是縮短時間,不過前提是這筆錢一直都不用。

另外再看看城市住戶存款餘額,到2018年底,國內住戶存款餘額一共為74.22萬億元,住戶存款餘額破萬億的城市只有6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和深圳,不過城市平均薪酬上萬的只有北京,要知道北京是國內房價最高的城市,北京家庭存200萬人數應該是最多的,北京家庭可以說是已經不是普通家庭了。

最後,我認為存國內大多數家庭存200萬是比較困難,畢竟是一個不少的數目,中途又要不花這筆錢,難度系列是有一定的,加上現在通脹率這麼高,存款在銀行就是虧錢,大家要把資金充分利用起來投資理財才行,畢竟存200萬很難,賺200萬會相對容易一點。


財經樂少


很多人心中對普通家庭的概念都不同吧,以目前國民的生活水平,普通家庭的毛收入應該在人均5-6萬左右,低於這個標準就屬於貧困家庭了。



如果按一個五口之家來算(兩個老人一個小孩),也就是每年25-30萬的毛收入。一年下來再怎麼節約也要開支15萬以上,即使這個時候已經有房有車也需要20年才能存夠200萬,如果加上其他不確定因素估計得3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已經是超出一代人的時間了。即使那個時候有了200萬還是等於沒有錢,因為孩子結婚又要買房買車還有結婚的費用,最後還是一貧如洗。要是兩老兩小的六口之家那就更難了,普通家庭沒有大的收入來源,那一代一代都會是這樣。所以說普通老百姓靠基本工資真的很難存到錢,在這樣的社會很難生存啊!





閱歷也是一種財富


對於國內絕大多數的普通家庭來說,一輩子省吃儉用可能都無法存到200萬元,即使你可能存了200萬元,也會在通貨膨脹的作用下感覺到不值錢了,這就好比2000年的1萬元和現在是1萬元相比,未來20年之後也依然會有這樣的感覺。

存到200萬元難嗎?

可以說,普通人存到200萬元超級困難,2018年人均GDP大約是9900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66300元,即6.63萬元,普通人的實際的收入水平一般都是在人均GDP以下。即使我們按照一年6.63萬元計算,那麼需要30.2年才可以攢足200萬元,當你攢足200萬元之後,可能這200萬元就面臨著大幅度的貶值縮水。

實際是情況拋出掉衣食住行,子女教育等各種各樣的支出之後,普通人可以攢到50萬元已經算是不錯的,也有一些人可以攢到100萬元,但是想要攢到200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普通家庭很難存到200萬元呢?

就我而言,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以工資性收入為主,沒有投資理財收入,不普通的家庭致富一般不會靠著死工資,二是消費支出多,雖然工資可能會高一些,但是個不得不消費支出啊,支出之後餘額也所剩無幾。三是可能會遭受天災人禍,一場大病足以使得一個家庭變得極為普通,更不要談存到200萬元了。

如何才可以早日存到200萬元呢?

一,開闢第二條收入來源,在原本的工資上在增加一個副業,副業和主業可以讓你得到兩份的收入來源,這樣算下來收入會提高,還給了後續的投資理財提供了更多的資金。二,學會學好投資理財,利用投資理財實現資產的增值和保值,如此來,才我可以儘快讓資產達到200萬元,但是這對於普通人來說依然存款,或許很難實現,但是不嘗試,一定不可以實現。


財商來啦


一二三線大把房子就是三四五百萬起步,首付就是一百多兩百萬,這幾年去看不少樓盤,都是一開盤就要靠搶,看抽籤選房,難道他們都不是普通家庭?全是土豪?全是投機倒把的炒房客?我看未必,很多都是工薪階層普通老百姓買來的自住房,都是剛需為主,他們隨便就能拿一二百萬買房交首付,而且都是開著私家車過來看房,還有未來一二三百萬+的貸款,證明現在存個一二百萬的家庭非常非常普遍,可以用滿大街來形容。


用戶2620678815050


基本上不存在可能性,如果有一天物價飛漲,人民幣像韓元一樣不值錢了另算。以我自己為例,一個月1萬多的工資。沒有房貸,沒有車貸,不該花的錢從來不花,扶養一個孩子,基本每個月只能剩下5000塊錢,現在的社會,一個月掙6-7千,根本剩不下錢。


用戶2402386881591


下輩子吧,這輩子都不可能的。無厘頭問題。一年存5萬要40年。問題是誰能一年純收入5萬,從大學畢業22,23歲開始存到63歲。不結婚了,不養老婆孩子了,不交朋友嗎,不贍養老人了嗎?不生病了嗎?房子啊,車啊,快洗澡去吧!明天還要上班呢!


穿了馬甲的春


當了官以後很快就能成為現實,普通百姓掙工資還是做夢吧


手機用戶52988461081


普通家庭想存200萬難的很,難於上青天。不管是中國還是發達國家,都很難。就是用發展的眼光去看也很難,因為你收入高了,物價也會上漲,消費也會增加,還有你特指的是普通家庭,不是高收入家庭。所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