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會把說實話的行為當做傳播負能量?

醉眼閱世


很多讀者表示支持,有的讀者則認為<strong>,觀點片面,滿篇的負能量,作者沒有正確區分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

經濟學家茅於軾曾在一次報告會中說道:一定程度的貧富差距不是壞事,沒有貧富差距,就相當於大家一起吃大鍋飯,幹多幹少都一樣,你會發現缺失了激勵你上進的力量。

一時間,他的言論引發了討論,罵聲不斷,有的人甚至對他發出了威脅,他的言論被認為是社會負能量,我們先來看一看網友的討論。

“茅教授,你頂著“經濟學家”的桂冠 ?遭到網民們如此的批評辱罵!好受嗎?”

“這種謬論等於說把人分成等級,然後你們各自去拼殺……”

“胡言亂語,去看看高檔房,有幾個真正勞動者住的,可以說沒有。”

其實,對於社會負能量這個概念,我們的理解並不準確,首先,我們弄明白,為什麼說實話的行為會被當作傳播負能量?

觸動了某方的利益

其實,很多大實話是具有參考意義的,但是,為什麼又會被冠上“傳播負面能量”的帽子呢?歸根到底是因為這些實話觸動了某方的利益,你碰到了別人的奶酪,別人能不反駁你嗎?

就像古代朝堂之上,皇帝會使用縱橫捭闔之術平衡朝堂關係,不會讓一方做大。皇帝知道誰是貪汙奸佞之人,卻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原因在於,如果滿堂都是說實話的人,又有誰可以維護自己的利益呢?

現實生活中也是同樣的道理,實話維護一方利益的同時,也會損害另一方的利益,因此,它們經常會被冠以“傳播負能量”的帽子。

實話往往思考得更深、更遠

從原則上來說,實話是有著深遠的意義的。在千篇一律的虛假謊言中,實話往往會引發人們更多的思考和交流。也是切實解決問題的觸發點和開端,也會讓人們更懂得反思自己,更長遠的看問題,走得更遠。

但是,當下的現實情況是,人們聽慣了謊言和華美的虛假,不願意也不適應再聽一些能夠引發思考的實話了。這就是人們的思考惰性,寧可在虛假繁榮中糊弄,也不願意費心思反思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社會上,很多的面子工程、好大喜功、表面功夫都是在虛假中縱生的,而那些習慣於耍花腔的人,根本聽不進實話,更不敢聽實話。所以,當人們說實話的時候,總是讓他們感覺恐懼,充滿負能量。

華美的虛假容易維護自我

實話是難聽的,因為它往往如同打蛇七寸一般精準,實話一出也會讓很多現象的遮羞布和很多人的面子遭到威脅和攻擊。

於是,很多人鼓吹說話的藝術,就是為了用華美的言辭來維護自我、維護面子和尊嚴,這樣也不至於讓每個人難堪。

但是,這種情況下的自我維護其實本身就是墮落的象徵,一個脆弱到需要泯滅實話,抬高虛假來掩飾的人和群體怎麼願意讓自己受到一丁點的傷害呢?這個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這些實話弱化為傳播負能量。


第一心理


這句話在職場比較流行。

在員工的心裡會出現這個問題。一個同事說了公司的真實情況,結果傳到領導哪裡了,被領導幹掉了。我相信職場人士會見到這種情況。當然了我們身邊有老同事或者親人也會告誡我們,不要說公司的問題,踏實幹活就好。

這其實和我們小時候傳遞的實話實說的價值觀是想違背的。所以才有了說實話和傳播負面的討論。

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人會說業績,有人說管理,有人說財務。其實這些都不對。最重要的是上下一條心啊。人心穩定才是一個企業的核心。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尚且有很多的問題,更何況是企業呢。而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最重要的不是說讓企業沒有問題,而是把問題控制在可控範圍之內。如果有下面員工試圖去放大問題,或者影響其他人的工作狀態,那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一定是把這個人幹掉,這是沒有錯的。

那如果從員工的生存法則來說。要想在一個企業更好的生存,第1個把活兒幹好。第2把關係處理好。

人最討厭的就是說一套做一套。你既然覺得不好,那你直接走人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待在這個地方?本身來說和公司人探討公司的問題就是一個情商低的表現。

一個情商低的人被淘汰是很正常的現象。

那我們該怎麼聊天兒呢?這裡有一個原則。叫聊外不聊內,聊不聊近。

不管是在公司還是在公司以外的地方,儘量不要和同事探討,公司內的事情我們可以聊聊行業外的。這樣哪怕是一些心術不正的人也抓不到你的小辮子。同時呢,你也不會跟同事傳遞壓力和負面信息。

聊天兒呢,也儘量不要聊當前的內容,包括對時事的看法,儘量聊以前或者是舊聞舊事。如果你聊當前的事,好多都是沒結果的,老是跟朋友說老是說錯老是說錯,別人會覺得你是一個不靠譜的人,這是給自己做減分的。

職場水很深,所以這些生存法則一定要具備。不然…………



四梁八柱按上樁


當社會上充滿假話,慌話,空話的時候。說真話,實話就非常難能可貴了,久而久之,實話實說也就不存在了。人們對假話,慌話,空話也就慢慢適應了,反而對敢說真話,實話的反而不適應了。這時,如果有誰敢說真話,認為是“負能量”,也就沒有必要大驚小怪了。想想《紅樓夢》一書中的“太虛幻境”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再想想古人說的“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是同一個道理。想明白了,再看現實,不就什麼都明白了吧。前些年為什麼崔永元先生有個“實話實說”欄目?至到現在,為什麼像崔永元先生敢說真話的反而成了鳳毛麟角了?所以,認為說真話的是“負能量”就不感到奇怪了。但願社會上人人都做一個“負能量”的傳播者。讓那些“好說”假話,慌話,空話的“專家”“學者”“達官顯貴”們見鬼去吧。


老兵4200


正能量的提法官方最喜歡。原因無他,這個詞威力無窮。

大難興邦,多正能量。

雖然xx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多正能量。

員工為了保護菸葉不被洪水沖走,連媽被洪水沖走了,多正能量。

為了修好廠裡機器,連續xx天不回家照顧病重的老婆,老婆去世都沒來得及見最後一面,多正能量。

正能量一方面用來洗腦和麻痺,一方面用來作為棍子打人——凡是和我意見一樣的,就是正能量,要表揚;反之,是負能量,要消滅。


偷懶改變世界


講真話的負能量常常對社會推動的意義是積極的

現在關於所謂正能量、負能量的說法已經越來越普遍,一般認為能夠激發人積極向上的事物為正能量,反之是負能量。但是世界上的事物是複雜的,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既可能產生正能量的光輝,也可能產生負能量的火花。

講一個我們社會的典型案例:

一個90多歲的年邁老人,靠撿垃圾為生。可是他還資助一個上不起學的兒童上學。這件事情被媒體廣泛報道,整個社會為之感動得落淚,都稱讚這位老人的行為。這是毫無疑問的“正能量”。它激勵著更多比老人的境遇好的多的普通人為社會多做好事。

但是如果有個人看了這件事情在感動之餘增加了一點點思考,他對我們的社會居然發生這樣的事情感到十分氣憤。他質疑我們的社會:一個90多歲高齡的老年人為什麼還只能以撿垃圾為生?為什麼我們社會還會有學齡兒童上不起學,需要一名撿垃圾的90多歲老人資助?誰該為這件事情負責?由於這種質問揭開了社會的陰暗面,是別有用心地為我們美好的社會抹黑,常常被認定為“負能量”。因為它與我們的主流宣傳背道而馳。

只要你還是生活在我們這個社會正常思維的人,你就會相信這樣的案例是存在的。我們的央視連續十多年都有一臺受到觀眾歡迎的節目,叫感動中國。評選出來的感動中國人物中肯定有類似這樣的人物報道。它總是催動人的淚腺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的處境很慘,但是他們的行為卻很高尚。高尚的正能量在激發人向上的同時,為什麼少有人思考,如何改變這些人處境的慘狀?

我們再繼續思考,是讚美這些處於慘狀的高尚行為的人更重要呢?還是改變他們的慘狀更重要?那麼,如何才能改變他們的慘狀呢?筆者覺得首先要思考我們社會為什麼還存在這種現狀?這是什麼?就是質疑。就是負能量。回到我們上面的案例,就是質疑並追問一個90多歲高齡的老年人為什麼還只能以撿垃圾為生?為什麼我們社會還會有學齡兒童上不起學,需要一名撿垃圾的90多歲老人資助?這種情況到底還有多少?誰該為這件事情負責?只有這樣做,才有可能找到根源,才能看到原來我們的養老、教育都還存在很大的問題,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從這個角度看,負能量比正能量更重要。

這個負能量表面看起來是給社會抹黑了。但是由於它講了真話,提及要害,最終對社會推動的意義是積極的。因此我們的社會應該正視人們的疑惑,檢視社會應該承擔的職責,不要簡單把我們不喜歡的話都視為負能量。即便對那些很消極的負能量的話,也應當正視它,吸取其中有些可以借鑑的,這樣才是實實在在的正能量。

我們以朱鎔基總理的一句話來結束我們的問答:講真話,這是我一生堅持的原則。

(注:此回答曾經在另一個類似提問“為什麼說真話會被認為是負能量?”回答過,該提問不知道為什麼被刪除了,故在此再次回答。)


晨霧


不願意聽實話,願意聽假話,這樣的人自古以來就有。

為什麼不願意讓別人說實話呢?

因為他愛說假話,別人說實話,就會把他的假話戳穿。

古代的皇帝就是假話大王。

封建皇帝都是非常殘暴,貪婪的。

但是他們不會允許別人說他們殘暴貪婪。

手下的大小官員就拍皇帝的馬屁,說皇帝多麼仁慈,多麼愛惜百姓。皇帝聽了,心裡會非常舒服。

皇帝也不願意聽到別人提意見,特別是揭皇帝短的意見。

古代有多少耿直的大臣就因為揭皇帝的短,或者提的意見過於尖銳被殺頭。

中國古代的皇帝們,都願意講仁義道德,他們做的事情卻一點兒也不仁義,一點兒也不道德。

所以說,中國古代的皇帝是最大的假話大王。

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也是個假話大王。

據美國媒體統計,他上任以來說了4000多個假話。

這也算是一個人間奇聞了。

他說假話,也不許別人說真話。

特朗普上任以來,手下官員一茬接一茬的換。

那些不同意他意見,指出他問題的官員,往往很快就會換掉。

特朗普競選美國總統成功以後,面臨通俄門,招妓門,逃稅門等一系列負面報道。

對此他十分惱火,反覆強調他沒有做這些事。

但在調查機關已經披露的部分材料中,初步證實了特朗普是在說假話。

如果這幾個門過不去,特朗普的下場會很慘。

我們有的單位開民主生活會,有的領導要求大家發言提批評意見。

有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實打實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領導表面上虛心接受,接下來就會給這個年輕人穿小鞋,找麻煩。

可見,有的時候說實話是要付出代價的。

在現實生活中,凡是搞傳銷,搞電話詐騙,推銷假冒偽劣產品的人,說的都是假話,都是在騙人。

當那些人大姨大媽的親切叫著,噓寒問暖時,那些老人錢包裡的錢就危險了。

所以說,凡是天下愛說假話,不願意聽真話的人,都是為了個人私利。


用戶59041315599


良藥苦口利於病

忠言逆耳利於行


趙本山老師在小品裡說過,你瞎說啥大實話啊


國人,現在有個問題,尤其在網絡上,那就是自尊心特別的強,還特別的脆弱。

接受不了現實,或者不願意接受現實。

就像這次華為的事,說實話的帖子都被幹掉了,或者被噴成狗。


大家都沉浸別人給你創造的夢裡,或者自己的夢裡不願醒來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對吧


偉大領袖毛主席說過,要事實就是

可惜,現在的風氣卻越來越不事實就是了


你說實話,就是傳播負能量,你說實話,就是不愛國

不看某狼就是不愛國,不買華為就是不愛國


其實越是這樣,越是說明自己的懦弱和渺小

越是大肆的歌頌正能量,說明現實中真正的正能量越少

如果是常態,有什麼可值得過分讚美的呢


就像愛情,因為沒有天長地久,所以才會被人一遍一遍的演繹


時尚娛樂雲


臣1:陛下,請保重龍體安康,千萬以社稷為重,不要沉迷酒色之中,否則,吾皇壽數將恐不及一年啊!

皇帝:tmd,這貨出言大不敬,是想咒我早死呀,來人,推出,斬立決。

……

臣2:陛下,請以社稷江山為重,善保龍體安康,切莫過於勞累損耗,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愛卿平身,所言甚是,賞三眼花翎,黃馬褂,賞金百兩,宮女六名。

未半載,皇帝崩。

臣1、臣2,大家願做哪個? 選完,問題答案立現。


相逢19175


在中國歷史上,講實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我們常常弄不清楚講實話和講真話的區別。講實話是指講與實際情況相符的話。這其實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實際情況不容易掌握,你要深入群眾調研,你要深入實踐體驗才能比較全面掌握情況。

講真話,也叫講心裡話,就是把自己怎麼想的講出來。這看似好做到,其實你看看周圍的人,馬上心就會涼半截。也就是在屈指可數的幾個人的親密圈子裡能做到。人們常說禍從口出,就是提醒我們要慎言。

其實,說話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重要。鄧小平不怎麼愛說話,但他的偉大讓我們沒的說。說實話和真話的負面作用和影響太大,讓我們不得不思考說話的藝術,當然是有保留的說和適當的作假,

說話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和交流思想。我們不能圖一時之快,把與他人的關係鬧僵了,把問題反而搞砸了。那就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彭德懷的萬言書,正如題主所說的情況,其實也沒推動社會進步,反而最終讓我黨失去一位元老和戰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這句大實話和真話,則打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

說真話和實話雖然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誌,但解決問題更具有更本質的價值和意義,就讓說話為我們解決問題服務吧。


一句話文章


無用的實話,堅決不要說,說出了就是負能量!

古代,有個男子叫張三,很不會說話,有天,他的鄰居家生兒子了,喊了張三去他家吃酒席,去之前,張三媳婦說了:“你去只管喝酒吃菜,可別多說話!”

張三很聽話,果然,喝酒吃菜沒說廢話。 臨走時,男子對鄰居說:“今天我可啥話也沒說。你這兒子將來有啥三長兩短,可別怨我呀!”

當然,這是個笑話!張三的晦氣的話,自然不該說,但在張三看來,肯定是大實話!

有些實話,說了也沒啥用,況且大家都不是傻子,有的實話,誰說誰倒黴!

《宰相劉羅鍋》中,晚年的劉鏞有次在浴池,和乾隆,赤裸裸平等對待。


劉鏞有點飄了,竟然對乾隆直呼其名:“我說,弘曆呀,做個假神可不如做個真人啊!……”

這在封建時代,絕對犯大忌的! 這也為日後,乾隆因為小事情,就把劉鏞關進大牢,甚至動了殺機,埋下了伏筆,不是也把劉羅鍋嚇得在牢裡嗷啕大哭!

無用的實話,是不能說的,說出來往往就是負能量!

有用的實話,要等到火候到了再說

而劉鏞年輕時,倒是很會把握火候: 汪仲植剛挑起文字獄,乾隆大發雷霆,劉鏞當時沒有強諫,劉鏞若違聖意,強行反對文字獄,肯定連劉鏞一起拿下!


劉鏞憋了一肚子火,從此再不出聲! 等到文字獄在大清國整的烏煙瘴氣,無人敢說,無人敢寫,大臣們上朝也不敢吭聲,乾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的時候,開始恨汪仲植的時候!

說實話的火候到了!

劉鏞慷慨陳詞,奏了汪仲植一本,一舉彈賅了汪仲植,乾隆直接命武士把汪仲植拉出午門斬首!

試想,若劉鏞在乾隆剛興文字獄的時候,劉鏞說實話,極力反對,那在別人看來,肯定就是負能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