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升初的銜接班要上嗎?

用戶1746120347508


作為今年小升初的參與者,今天正好是片區學校初驗的日子。小升初銜接不只是補兩堂課亦或者是超前學習,從熟悉的小學到陌生的新學校,孩子面臨的轉變會很多。經調查和統計,小升初銜接期,僅18%的學生能夠比較順暢進入初中學習生活,30%的學生成績會直線下降,併產生厭學情緒,50%的學生有於學習方法問題,在初二爬坡時跌下來。很多小學成績中上的學生到初中後成績平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呢?家長應該清楚銜接的重點,而不是全部推給機構。以下詳解,供您參考!

小升初銜接

初一是很重要的!比的是快速適應的能力,不管小學取得多麼驕人的成績和榮譽,都應該有歸零的心態來面對嶄新的初中生活。

① 新環境的適應

換了新的學校,住宿,飲食,時間安排等生活學習習慣都會相應發生變化。初一是重要的小學到初中的磨合期,首先要適應這種變化,作為大後方,這些需要家庭的溝通和關懷。

② 學習內容的適應

從升入初中起,中,高考的備戰已經開始。提前瞭解小學與初中的差異,正確調整學習的方法和習慣,對於準初一的新生還是很重要的。拿數學來講,兩者還是存在很多不同之處。

→ 知識的差異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學科。相對於小學數學,初中知識量更多,層次更深,知識面更廣,難度更大。不變的是都重視概念的理解內化,重視思考的過程!

→ 學習時間的差異

小學課堂教學容量比較小,進度慢,一個知識點可能要講反覆講解,而初中首先開設的課程比較多,每天最少7節課,這樣各科的學習時間將會大大壓縮,基本上都是新內容。這樣更加考驗課堂理解內化的效率以及預習複習總結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 學習能力的差異

小學生自學能力差,我一直建議到了高年級要逐步放手,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不管是課內內容,或一個課外興趣。初中再也不是熟記結論就能考高分了,題型更具有開放性和探索性特點,需要通過幾道例題來融匯貫通運用到一類題型上去。單純靠老師的課上講解時不夠的,更多靠學生自學去深刻理解領悟延申,才能適應可能的變化。

→ 思維習慣的差異

從數的計算到式的計算,數域也大幅度擴展,從常量到變量。

小學對知識到解釋通過直觀、動手操作、歸納、猜想、簡單地說明即可,而初中數學將培養學生全面、細緻、深刻、準確、嚴密的分析和邏輯推理解決問題,培養高素質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遞進性。不再是設個數就能解題,也不只是注重答案,而是推理的過程。

綜上,初中學習內容更廣泛,更抽象,知識體系具有連接性。學習方法的調整和適應才是銜接的主要方向,我建議可以利用暑假提前接觸下初一的課程內容,另一方面梳理總結小學知識體系,特別是方程和幾何的內容。以應對可能到來的分班考試,爭取更好的教育資源。逐步捨棄小學的慣用思路,培養初中學習習慣。另外第一次期中考試要充分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以上!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學堂王老師


到底該不該上小學初中銜接班?我先給你講一個事實。現在即使是四五線城市或者縣城都有很多這樣的班,而且每班的人數還不少!

有需求就有市場,或者是說,這個市場已經顯示出很大的吸引力。

當然,該不該上這樣的班還是要自己決定的,根據我知道的情況,有很多上這樣的班的孩子,到初中的時候就能比較容易適應初中的教學,他們在剛上初中的前三個月,也就是說,在初一段考之前,他們的優勢會比較強。有些學生能夠把這樣的優勢持續下去。

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他們儘管也上了小學升初中的銜接班,而且也學得不差,但是到初中之後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的優勢就沒有了。相反,一些來自鄉下或者山區的小孩,由於他們比較聽話,比較能夠自律,學習比較用功,所以在初中一年級段考之後,他們的優勢也顯現出來了。他們也許很快就會超過那些曾經上小學初中銜接班的孩子。

小孩到底要不要上這種班呢?我們認為如果有條件,讓小孩去體驗一下還是可以的。但是不要什麼班都想報,在漫長的一個假期中都不給小孩一些自由時間。

在銜接班小孩可以體現到下面的東西:

數學方面,小孩會體驗到後者更加深入地體驗到正負數和數軸知識,簡單的代數知識,一元一次方程,平方,倒數,有理數和無理數的知識,有理數的加減,加法定律和乘法定律等等。

語文方面,小孩可能會體驗到語文的修辭和運用知識,比如說 比喻,排比,擬人,對仗。語法方面的知識,比如說簡單的主謂賓知識。文章的知識,比如說怎麼開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寫作知識,比如說各種文體的寫作方法。

英語方面,小孩可能會體驗到英語的更全面的語法知識。比如說名詞的單複數,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的進行時,完成時等等。小孩可能還會體驗到怎麼樣進行單詞記憶和複習。 有些銜接班可能還會教小孩怎麼樣進行會話方面的練習。有些銜接班還會教學生音標和拼寫。如果有這樣的銜接班,我期望還是去體驗一下。因為很多小學的英語是不學音標的。在初一老師也未必會教音標和拼寫。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有時間,又有這個願望,我們去參加十天左右的這種銜接班的體驗還是可以的。特別是一些拿起手機或者是坐在電腦旁邊,就不能控制自己的小孩,更應該換個環境。



逃出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小升初上不上完全看個人,但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你的孩子是什麼水平,他的成績是否優秀?他的基礎如何?

如果說你的孩子成績特別差,在小學三年級之後,平均分沒有達到85分以上,那麼他必須參加小升初的銜接班。一般情況下,初一的時候,各學科都會較快重新梳理一遍小學的基礎知識。並且從這些基礎知識裡面延伸到初中的知識,如果小學的知識沒有掌握好,那初中的知識就更沒有辦法掌握,別人是學習從小學的知識裡延伸到初中的認識,他還在努力搞懂小學的知識。

2.你希望你的孩子能學到什麼水平?

如果你只是希望你的孩子能夠順利地讀完初中,至於未來後期的發展是讀職高還是高中都不那麼重要,那麼可以不參加銜接班。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能讀一個重點高中,未來讀一個好的大學,那麼就一定要參加銜接班,別人都在學,只有你孩子不學,一分甩掉多少人,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3.孩子的學習習慣

很多家長問我現在小學的題初中的題都那麼難嗎?其實並不是難,而是孩子沒有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自然沒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拖延又馬虎。很多家長忙於賺錢沒有時間輔導孩子學習,如果不參加一個好的銜接班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課程增加,難度加大,更是無法跟上。但是如果孩子的學習習慣非常好,非常有自控力,能夠抵制誘惑,安安心心地寫作業,那麼相信他不去上銜接班,他也能夠跟得上。

4.經濟水平

現在的培訓機構特別多,現在班型有一對一,一對多,小班教學,大班教學。不同類型的輔導有會有不同的價格,所以在這個基礎上還需要考慮一些經濟因素,如果家裡很有錢,那麼可以考慮一對一,如果家裡經濟實力不是那麼好,可以考慮大班教學。

5.孩子是否抵制學習?

其實,這個說的就是孩子的心理,如果說孩子特別抵制學習,那麼這個時候上補習班只是適得其反,讓孩子更加討厭學習與其讓他上銜接班,不如讓他參加一些可以培養學習習慣的興趣班,如畫畫鋼琴,與孩子交心,使其不再抵抗學習,漸漸地引導她對學習產生興趣。孩子的心理健康遠大於學習。


小Y的學習小屋


我覺得這個沒標準答案。

如果我是家長,肯定不會給孩子報名去上這樣的班。

小學畢業,其實就一個暑假就上初一,孩子肯定不喜歡去上的,他們好不容易等到放假,可以跟同學去玩,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現在被動的去上課,不開心不樂意,學習效果未知的。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成績差,怕上初中後和別的學生差距更大,想著笨鳥先飛,初衷是好的,但你經得孩子同意了嗎?

12歲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進入判逆期,不再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年齡。

如果家長覺得非常有必要,最好和孩子商量,與情與理都要講清楚,讓孩子自願很重要。

今天正好陪孩子來圖書館看書,我也看了這一本,有點小感悟。孩子和家長的交流也要講情商。



不惑之爭2018


我也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小升初的銜接班我連聽都沒聽說過。

小學到初中有一個過渡階段不假,難道不正是因為六年級的知識可以銜接初中才允許進入初中的嗎?難道我們國家教育部不是比所有的家長專業才這樣設置小學學年制和初中學年制的嗎?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如果所有過渡階段都要家長煞費苦心的做銜接,何不如每個階段再加個半年一年的。

中國的家長真是為孩子操碎了心,每年還有那麼多不爭氣的娃出各種么蛾子。瘋子太多了,正常人也許就會變得不正常了。


種豆得福


很有必要 初中不僅學習強度增加 而且內容變得更加多而且難 銜接班是保證小朋友不吃力 如果你的小朋友畢業考不在年級前十 那麼銜接還是很有必要的 也不必說是什麼大的培訓班 讓一些學姐補補課 鞏固小學 預習初一就好


一起親子營


個感覺沒必要上,對於孩子學習是個長久過程,初三 和高中是用力的時候,過早拔苗助長可能對孩子產生厭倦學習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