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你,對曾經嚴厲批評過你的老師,是感恩,還是怨恨?

很看見了這個世界


當學生時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至今回憶起來我是隻有感恩,沒有怨恨。

年少無知,輕狂無羈,言行失規,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理當服氣。記不得有多少次自己不對,記不得有多少位老師責罰自己。雖想不清記不明,但不論何時何地,不論何種原因,不論是哪位老師,既然在批評你總是你有多不對;既然在嚴厲批評你總是你做得太過分,才讓老師不容忍你,就是打了你又有何妨?

在我十多年的讀書生涯中,我記不清受過老師的多少批評,甚至嚴厲的教訓,但我就是沒有享受到老師的打手板、打屁股、揪耳朵的特殊照顧!至今回憶起來,很不是滋味!

我清楚地記得,70年代中期我正在讀四、五年級,是在本大隊讀。有一次和本隊的幾個夥伴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因路稀沒走正路,而是從路邊莊稼地裡踩出了一條新路,踩壞了許多株禾苗,幾乎把葫豆苗和小麥苗踩進了泥土裡。這事被當時的貧協主任發現了,對我們臭罵了一頓不說,還給學校老師反映了。第二天,老師把我們幾個損壞莊稼的叫到辦公室,問清問明後狠狠訓了一頓,還責成我們寫了檢討,在當天放學集合會上唸了檢討做了保證。

於是我們對貧協主任懷恨在心,經商量要報復他。有一天,我們得知他要到學校開會,於是我和另兩個同學搶先一步在他必經之路上的一段沙坡上隱埋了很多藤刺。完後我們迅速躲在路旁的灌木叢中等他上鉤。不一會兒,打著赤腳板的他哼哼唱唱過來了,毫無防備的他像往常一樣大步踩過那段沙路。只聽“哎喲”“哎喲”“哎喲”的痛苦聲傳來,並看到他坐在地上捏住腳一邊罵娘一邊取刺。我們忍不住的笑聲和勝利的歡樂聲被他察覺到了。經過後查看被刺得還不輕,地上流血痕跡都還不少。這下我們害怕了,藏了一天學。

俗話說躲脫不是禍,是禍躲不脫。貧協主任被刺腳一事傳遍學校,家長也知道了。為了怕捱打我們扯了個謊說貧協主任給老師亂告狀,老師把我們給打了。一向溫順的媽媽與另兩個家長怒氣衝衝趕到學校質問老師,還在學校大鬧了一場,影響了上課和開會。後經三君子對六面查清了問題,老師沒打沒罵我們,貧協主任也沒打我們。家長們臨走時還怒懟老師:“還是個教書匠!跟學生一般見識?!”並狠狠罵了貧協主任一頓:“幾十歲了,還老不死?!”當然後來我們還是給貧協主任賠禮道了歉,被迫寫了檢討書,受了公開批評。

這事雖然過去幾十年了,雖然寫了檢討,捱了批評,但我內心依然不是滋味,總有一種愧疚感。

我在反思:

我犯了那麼多紀律規定,損壞了莊稼,冤枉了老師,害苦了貧協主任,為什麼只捱了個批評、寫檢討?當年老師為什麼不狠狠揍我一頓?那怕是揪一揪耳朵,踢一下我腳,用教棍打幾下屁股我也心甘情願,也心安理得,也不會讓我至今心也不安?

我在想,

當時損壞了莊稼這是嚴重違犯紀律,要是老師查清後把我狠狠打一頓,也許不會有刺貧協主任一事,也不會有家長到學校大鬧一事。

唉,教育不責罰,教師手木麻,學生如閘閥。老師嚴厲批評學生違紀違規,這是負責和疼愛雙飛,沒有什麼怨恨,只有加倍感恩!


東方G819


自身而言,會想起當時嚴厲批評過我的老師,滿滿都是感恩。

都有年少輕狂時,有過青春期,有過叛逆,那個年紀,我們覺得對的事情就去做,很多事情不是我們錯了,出發點沒錯,而是我們的三觀和看待問題的角度還不夠完整,所以當時批評我的老師是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出發去替我考慮的。

即使當時滿滿的怨恨,但正因為一次次怨恨的批評,讓我避免了很多傷害。現在回想起來,都是走過的青春,也是一次次可以積累的教訓。謝謝當時對我嚴厲過的老師們。嗯


vicsxb



大家好,我是校園微觀察。對曾經嚴厲批評過自己的老師究竟是該感恩還是怨恨,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老師沒有違犯法律和道德,不論怎樣寬容還是必須的。

我又想起了一次頗為奇葩的同學聚會。 那次是中學同學相聚,由本地發展得此較好的一位男同學召集,來的有在本地見面較多的同學,更有從外地回來過年的同學。

按程式,先聊天娛樂照相然後聚餐,出人意料的一幕就出現在餐桌上。 酒過三巡之後,同學們都已耳酣腦熱,聊的話題也多起來了,其中自然會聊到當初教我們的老師,有位男同學讀書時就是個話嘮,現在三四十歲了還如此,酒已下肚就又聽起他絮絮叨叨了,先是說起有一回數學老師在黑板上解題卡殼了,在同學幫助才做出來,又說語文老師把"老嫗(yu)"念成"老嫗(ou)",還說英語老師讀英語就像嘴巴里含個蘿蔔,也說政治老師把伊麗莎白念成伊麗白莎……

本來,這個同學話多喜歡挑毛病我們瞭解,也沒誰附和,誰知道他最後提高嗓門說,這些老師哪能教書啊,簡直是誤人子弟!我作為老師正要辯白幾句,"啪"一聲旁邊一位平時比較仗義的同學酒杯往桌上一拍,似乎也帶著酒意說:"你就是個畜生,他們都是六七十的人了,說話還這樣缺德!"這位同學的話一出口,酒桌上似乎沉默了,很尷尬,有人見氣氛不對,趕緊岔開話題,於是氣氛又緩和了。之後完成其他項目,大家就散了。

只是我後來想:我們那時讀農村中學,由於客觀原因師資是不盡如人意,老師的確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並沒有什麼特別大不了的地方。現在他們早已退休都是六七十歲的人,我們同學也是四十過了,為什麼還這麼苛求就不能多一份包容和感恩呢?畢竟,人無完人,師生一場也是一生的情份呀!


校園微觀察


不恨,但是很可怕,敬畏。不曾恨過。其實孩子們都懂,誰好誰不好,不敢呵斥學生的老師,實質學生並不真正的喜歡,反而更不尊敬。有些事畢竟是個別老師與個別學生及家長之間的個別矛盾,並非群體性的。而是某些不作為者,出了家校矛盾就對教師群體施加壓力,變個人矛盾為集體矛盾,過去的有些教育管理人員不當管理難辭其咎。對老師始終懷敬畏之心,甚至崇拜的,比如我把很多學生是崇拜著的,甚至成了他們未來職業的理想。



鋸沫老樹的粉絲


由於每個人的成長時間不同,對事物的接受不一樣,但總歸會變成有規則性的成年人。

沒有發覺的都還處事不深,沒觸碰過社會的嚴厲,步入社會後,你不好好表現,回饋的可能要比為師者批評的深的多,亦或者不簡簡單單是批評那麼簡單。被社會批評一次,以後對待批評的理解可能完全不是過去輕描淡寫的一筆。

步入社會的任何時刻都要符合規矩,端正態度,求學時有為師者的諄諄教誨,都是出於一種精神一種敬業,引導步入社會少些錯誤。

感激當年的教育和批評,如果沒有端正的規矩約束,可能你完全沒有現在的長遠的進步。


熊貓林J


感恩和報仇這兩者之間選擇的話,往往大都數都是隻記得報仇,因為報恩是自己要付出而且是要分出去自己的利益,報仇是讓別人付出而自己從中得到利益和精神大腦會獎勵自己的快感,至於報恩也就嘴上說說就算報恩了,因為思想上是感謝的,行動上受各種條件的制約而無法完成,在當下嘴上能報恩說出來已經是讓人欣慰的事了,有的人從不承認別人有恩於他,心中很坦然,所以付出就不要想回報,要不然痛苦的是你自己,君子之交淡如水,人情是紙張張薄。


芳芳老師543


那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籠統下結論。我想可能會分三種情況回答你提的這個問題。第一,可能當時確實自己做了錯事,老師提出了批評,自己當時也認識了錯誤。第二,可能當時自己做了錯事。老師批評了自己。而自己當時感覺老師批評的不對。心裡不服氣。第三種情況就是老師批評的不對。冤枉了自己。綜合三種情況,不論老師批評的對錯,都要對老師感謝。老師也不容易,管理那麼大的班級,那麼多人。不可能每件事都做的十全十美。老師的願望都是好的。沒有一個老師不希望他的學生都能健康的成長。她們的初衷都是好的。請多多理解老師,感恩老師。


用戶59173001236


小時候下課去買電影票回去就遲到了,三個同學,被語文老師一人一腳蹬在門外。到現在還記得,沒有恨過老師,非常尊重他。快五十年了,同學們都記得語文老師。


泓力12


幾十年了,想了想,都忘了名字了


飛象H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只要老師嚴厲的本意是為了學生學業上進步,嚴厲的教導我也是心存感激的。老師為了學生不辭辛苦,耐心教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