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前蘇聯挖地球,為何到12262米停止了?是發現了什麼嗎?

王北顏


題目中說的這個是科拉超深鑽孔,位於科拉半島上,蘇聯在1970年開始挖掘,這是一個科學研究項目。截止1989年的時候,已經挖掘了1.2263萬米,之後到1994年之間基本沒有什麼挖掘,因為蘇聯解體,俄羅斯也沒有足夠的科研經費去挖掘這個坑。

事實上到1983年的時候,挖掘深度已經超過了 1.2萬米,大部分工作都在1983年之前完成,之後只不過進行了一些小規模的挖掘。因此停止鑽探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沒錢了。蘇聯科學家之所以開展這個研究,也是和美國較勁,對地下深度進行探測,看誰先探測到莫霍不連續面。

其實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競爭很廣泛,除了登月之外,還搞了核軍備競賽,囤積核彈頭,在科研領域展開全面競爭,反正美蘇誰也不讓誰。科拉超深鑽孔仍然保持著世界上最深的鑽探孔,有人說這是地獄之門,其實不是,1.2萬米與地球6400公里半徑比起來,完全是微不足道的。地殼的厚度為1.7萬米,因此科拉超深鑽孔已經比較接近地殼的厚度。

但是繼續深挖下去難度就更大了,因為地質層不一樣,岩層更加堅硬,同時溫度也開始升高,鑽頭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成果方面是非常顯著的,比如蘇聯科學家發現9000米以下有一個黃金層,而且含量很高,但我們不可能對這個深度的岩層進行大規模開採。

除了地質上的發現外,蘇聯科學家還創造出可在300多攝氏度環境中工作的耐高溫鑽頭,也算是科技上的進步。無奈蘇聯解體之後,科研更不可能繼續下去,俄羅斯也沒有足夠的資金,連和平號空間站都無法維持。


太空伊卡洛斯


深度達12262米的科拉超深鑽孔是有史以來最深的鑽孔,超過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和海洋最深處馬里納海溝的深度。科拉超深鑽孔位於俄羅斯西北角的科拉半島,靠近芬蘭,直徑只有9英寸,是蘇聯為了科學研究而鑽出來的,這個洞是冷戰時期的遺留物,最初是蘇聯和美國之間一場反向太空競賽的一部分,目的是看看誰能挖到地殼最深的地方。

過去五十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都想鑽一個比以前更深的洞,終極目標是地球的地幔。地幔位於地殼下方,是驅動地球不斷進化的主要引擎,地球的半徑為6371千米,地幔佔了2900千米,而地殼平均只有5到70千米厚。如果能更好的研究地幔,就可以更好了解火山和地震。

1961年,美國科學家通過“莫霍爾計劃”在墨西哥瓜達盧佩附近的太平洋海底鑽探首次向地幔鑽井,但是國會在1966年停止了對鑽探者的資助,那時鑽探者還沒有到達地幔。

1970年,蘇聯地質學家接受了這一挑戰,在科拉半島進行了鑽探,目標深度為15000米,計劃穿過上層地殼,抵達地殼和地幔混合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即莫霍面(Mohorovičić discontinuity;Moho)並取樣。

在接下來的24年裡,他們不停地鑽探地殼,在1989年達到了12262米。此時氣溫上升速度快於預期,井底的溫度達到了180攝氏度,由於太熱而無法繼續,高溫對設備造成嚴重破壞。而且溫度越高,周圍的液體就越多,如果鑽孔延伸到計劃的深度,預計的溫度將是300攝氏度,遠遠超過鑽頭的最高工作溫度,鑽井工作不得不於1994年正式停止。

上圖是科拉超深鑽孔在開挖時期所處的上部結構,聳立的那座巨大的塔實際上是鑽井平臺的所在地。

儘管鑽探已經完全停止,整個項目直到2005年才正式關閉,在2008年,所有的設施和上層建築都被拆除了。

儘管這個洞有12.262公里深,但它只穿透了波羅的海大陸地殼的三分之一,這個洞底部的岩石大約有27億年的歷史,從接近底部的地方帶來的樣本對當時的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的研究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此外科學家們在7公里深處發現了單細胞生物的微觀化石;在幾乎相同的深度,科學家們發現了水。


科學閏土


48年前蘇聯挖地球,為何到12262米停止了?是發現了什麼嗎?

這就是著名的科拉超深鑽孔,不過不知道是記錄有問題還是毛子留在封口上的數字有問題,因為封口上的數字清晰的標註為12226M,當然有圖有真相!

但無論是哪個數字,是蠍子拉屎-全球都是獨(毒)一份了!這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靠近挪威邊境的科拉半島上實施的深鑽孔,是前蘇聯在登月失敗後轉而尋求在地球物理勘探上找回一些場子的系列工程中最為耀眼的“地球望遠鏡計劃”,其實頭十三年也就是到1983年為止,鑽井深度即已經達到了12000M,最後的200多米是從1983年-1993年的11年間鑽進的,看到這裡,大家可能就有個疑問了,前十幾年鑽了整個工程99%,後面十幾年都在磨洋工?還是因為別的原因?

其實大家也不必過多猜疑,傳說中的鑽到地獄或者洞口冒出怪物,這都是無稽之談,大家都是受過教育的人,這可能嗎?沒有繼續下去無非就是兩個原因:

1.經費不足

2.鑽進難度實在太大

工程實施不下去無非就這兩個因素,除了實在沒有科學價值的以外,其他的不是錢沒了,就是難度實在太高!

首先我們從經費角度來簡單分析下 冷戰時期前蘇聯的軍費比例支出是14.5%,而美國則是8%,與美國的市場經濟制度相比,前蘇聯計劃經濟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當然這都挺過來了,但1979年的入侵阿富汗讓這個恐怖的天平開始朝著老毛子不願意看到那一邊傾斜!科拉深鑽孔計劃是在1983年後開始逐漸停滯的,畢竟當時的所有資金都在為阿富汗戰場讓路,一個科學研究計劃,沒有徹底終止也能看出其在前蘇聯多項計劃中的地位,因此經費不足這個理由是可信的!

使用毒刺導彈射擊蘇軍直升機的阿富汗抵抗者

然後再從鑽進的難度太大角度來分析下 井下高溫和鑽頭更換困難是最主要的原因,由於高溫鑽頭磨損很快,而長達十幾千米的鑽桿提升與更換鑽頭重新下井是最消耗時間的,比如在7000米處的花崗岩層就因為鑽桿斷裂無法取出而作罷,而高溫磨損鑽頭則用不了多久就報廢,高達上萬美元的鑽頭更換起來簡直就沒完沒了,而時間消耗則越來越久!

當然最關鍵的是沒有回報,大量的投入沒有任何資金回籠,最終走到了和美國阿波羅計劃相同的境地,當然唯一不一樣的是科拉深鑽孔其實不如阿波羅計劃那麼引人矚目,畢竟入地與上天,明顯是後者來得更榮光一些!

當然美國用天空實驗室和航天飛機以及國際空間站計劃填補了阿波羅計劃終止後的航天計劃,而前蘇聯則將所有的精力耗在了阿富汗戰場上,在更後續的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幾乎所有的科學工程都停滯了,除了基本的民生與高端的科學與軍事領域外,俄羅斯從前蘇聯繼承過來的並不多!

儘管工程已經下馬,但鑽到莫荷界面的科拉深鑽孔是前蘇聯留給世界的偉大遺產,人類第一次窺探到地球的內部,比如到達1萬多米的時候冒出了大量氫沉積物,以及黃金含量直接達到了可開採的水平,當然如此深度人類是無能為力的,另外這個深度的岩層中黃金含量是否普遍也無法驗證,但有一點可以確信的是,人類對地球的內部瞭解實在是太少了,但吃瓜群眾更關心的是,未來還有更深的鑽孔計劃嗎?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48年前蘇聯打算挖穿地球,到達12262米停止了,有著深刻而無法迴避的原因——沒錢了。

那麼到底又發現了些什麼呢?當然是珍貴的地質研究資料礦石材料!

有同學要不服氣了,我美國有外星人科技加持,豈能輸給當時的蘇聯呢?讓我把這個往事好好說一說吧。

地球內部的秘密

如果有人告訴你,地球內部的奧秘,我們今天清清楚楚,早就摸得滾瓜爛熟!什麼莫霍面、液態外核、固體金屬內核都實打實的有證據了哦!這人絕對是信口開河。我們對地球內部直接探索的應用成果,和對海洋的直接探索一樣,連瞎子摸象都不算,只是如同買西瓜一樣,聽了聽聲音,根本沒有任何實際的證據。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科技文明其實真的不堪一提。

美國偷跑,深海莫霍計劃

人類是個好奇的種族,人類組成的國家更是如此。

上世紀兩個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取班長的地位,像兩個有錢任性的小學生,幹了相當多今天看起來匪夷所思又舉世皆驚的事情;我們講講他們開展科學競賽吧。

地球內部究竟是怎樣?這兩位人類世界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絕對比一比,看誰先打穿地球試試!

美國一邊射火箭取得領先,心理優勢之下,這邊打算來個無恥的搶跑,因為聽說海底的地殼比較薄,於是打算從海底直接開挖!

1957年,美國科學家正式提出了莫霍計劃(Project Mohole)。這項計劃預計會耗費1500至2000萬美元,負責鑽探作業的“CUSS I號”鑽井船在墨西哥瓜德羅普島近海3558米水深處鑽了5口深海鑽井。

最終記錄——最深達183m!預算說得再翻5倍,美國國會還沒瘋掉,所以計劃作古。

摸著石頭過河,不如摸著美國過河——蘇聯科拉深孔計劃

蘇聯看著美國的慘狀,快要笑掉大牙。

蘇聯人是誠實可靠的民族,且那邊的海太冷,於是他們計劃超深鑽目標——深度為15000m,打算在科拉半島上來票大的。

不得不說蘇聯人確實一根筋,科拉井於1970年開鑽,1983年,鑽孔首次突破了12000m的深度。而到了1989年,科拉超深鑽孔深度更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2262m。

隨後,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蘇聯破產解體,大家面對一堆珍貴如鑽石的,超深岩石樣本——賣不了錢——但確實在科研界價值連城,都市場經濟啦,沒錢誰給你往下挖啊,於是鑽井也廢棄掉了。

結語和一點畫外音

直到今天,科拉深孔仍舊是人類最深的人造物,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工程。說挖石油破了紀錄的,是不懂挖石油的孔是斜著挖,長度突破了,但垂直距離只有一千多米而已,比起科拉深孔,簡直是個弟弟。

但是科拉深孔和我們當初打算挖穿地球——地球的半徑比比;如果將地球半徑比作籃球之神——邁克爾.喬達1.98米的身高;那麼這個鑽孔不到4毫米深,就頭皮屑的厚度而已!

人類啊,別太傲慢!


貓先生內涵科普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前蘇聯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和美國打冷戰上,雖然當時的世界時刻有著爆發核戰爭的風險,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和蘇聯的冷戰也促進了科學的極大進步,尤其是宇航技術的進步。

拋開向外太空發展的宇航技術不談,美蘇兩國在研究地球方面也是不遺餘力的互相競爭,為了趕在美國之前到達地殼與地幔之間的莫霍諾維奇不連續面(簡稱莫霍面),前蘇聯啟動了由地質部長直接領導的“科拉超深鑽孔計劃”,也就是我們今天熟知的“挖穿地球”



1970年整個工程在科拉半島開始,堅固的鑽頭在轟鳴聲中向著地層深處掘進,等到1983年時鑽探深度已經達到了12000米,在此途中地質人員還發現了黃金含量80克/噸的“黃金岩層”,只不過由於鑽孔太小而無法對其實施開採。

隨著鑽頭的越打越深,高硬度的岩層開始不斷出現並以極快的速度消耗著鑽頭,而每更換一次鑽頭都需要幾十個小時,工程速度因此急劇下降,最後的262米花了10年才到達。



蘇聯高層在看到如此大的向下勘探難度和高額花費之後便暫停了科拉超深鑽孔計劃,而後來隨著蘇聯解體整個工程就徹底停了下來,雖然後來還斷斷續續進行過研究,但2008年時科拉超深鑽孔計劃還是被金屬蓋帽封閉了。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前蘇聯在上世紀同美國展開了從上天到入地的全面競爭,這個12262米深的科拉深井,就是蘇聯在入地方面的成就,多年的鑽探和研究,肯定是會發現一些新現象,在地球深部科學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研究結果。

首先,很多問答配的上圖,並不是前蘇聯的這個科拉深井的照片,這明顯不夠深,是個礦井的圖。對於挖坑來說,想挖到12262米的深度,是利用不斷加長的鑽桿加鑽頭向下垂直鑽探的,不可能挖出這麼大一個坑,不然,後續的鑽探設備往哪裡放。

寫有數字的這張,才是科拉深井的照片,當時前蘇聯在登月等競賽中失利,就利用先進的鑽桿鑽頭技術垂直鑽探,試圖在入地方面全面領先美國,一吐太空競賽失敗的怨氣。從1970年起,在地質部的領導下,集結了大批地質和地球物理的專家,進行鑽探和研究。


經過十餘年的進展,已經突破到地下12000米,逼近人類鑽探技術的極限,此深度地下溫度已經達到三四百度,對於鑽頭等技術要求極高。在1983年以後的十年間,才繼續進展了200多米,達到我們現在看到的12226米深。一方面技術已經達到極限,一方面,從國家層面上,當時已經沒有經費來支持這樣的一個競爭項目。

科拉深井是人類挑戰入地的最佳紀錄,後續發表了很多對地球深部研究的報告,發現了很多新現象,例如發現在接近萬米的地下,黃金的貴重金屬的含量較豐富,但這個深處,也只能看看,無法開採了。

當然對於科拉深井的關閉,還有其他的解釋,例如什麼挖穿地獄,釋放出惡魔什麼的。還有很多人認為地球是空心的,科拉深井打通了地下世界,於是被封閉起來。問題來了,這些都貌似一本正經的解釋,你相信那個呢?


量子實驗室


其實有一些地質發現,但是並沒有像網上盛傳的那樣發現了什麼奇奇怪怪的生物以及死了多少多少人,項目停止的原因,是多個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應該是沒錢了。


1970年,前蘇聯在科拉半島附近進行了一項科學鑽探,其中最深的一個孔打到了地下12262深,曾一度是世界上最深的鑽孔。前蘇聯當時出於和美國進行軍備競賽以及科研的目的挖掘了這口井,有意思的是,這恐怕是冷戰時期最為奇怪的一種競賽。

冷戰時期,前蘇聯和美國的軍備競賽是多方面多種形式的,太空競賽方面前蘇聯搶先一步,但是後來被美國迎頭追上,接連失去多個太空競賽的第一,太空競賽方面前蘇聯自知很難再贏回美國,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地球上。科學家在1970年開始鑽探,為的是搶先於美國,先探測到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也就是理論上的堅硬的地殼和充滿岩漿的地幔之間的分界線)。


開始科研的時候整個隊伍熱火朝天,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中只有少數的有機會參與此項研究工作,可想而知的是待遇該是有多麼豐厚,所有參與這項鑽探工作的科研人員全部都在莫斯科分得了一套公寓住房,其工作期間的月收入竟然有大學教授一年的工資那麼多。鑽探現場還成立了16個實驗室用來對岩心進行分析,整個研究是在前蘇聯的地質部部長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可見前蘇聯對於這項任務的重視性。

鑽探用時13年之後,鑽井深度達到了12000米,但是其後的十餘年間,深度僅僅推進了262米,而項目最終於1994年正式停止,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項目被叫停呢?官方的解釋是經費不足,其實這個解釋沒有問題,因為到了1994年,前蘇聯已經解體好幾年了,支離破碎的國家哪來的那麼多的經費去給地球打個洞呢?其次,技術的限制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當鑽頭打到了一萬米的深度的時候,溫度已經達到了幾百攝氏度,在這個溫度下,鑽頭根本難以承受,鑽頭不是熔化就是跟鑽桿分離,所以很難向下推進了。但是鑽探的過程中,是沒有發現什麼所謂的地下生物的。


鏡像宇宙


48年前蘇聯挖地球,為何到12262米停止了?是發現了什麼嗎?

題主說的這個事指的就是1970年前蘇聯在其國土的西北角,即有著深水不凍港之稱的摩爾曼斯克西北約130千米處開展的用於在莫霍面接近地表處的科研項目,因這項工程位於科拉半島上,故而簡稱“科拉超深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時間應該是49年前。

其實縱觀上世紀70年代世界的格局不難看出,科拉超深井項目是一個與美蘇太空競爭相呼應的入地工程,畢竟既然要比上天入地方方面面就都得比劃比劃。

而且前蘇聯之所以開啟這項入地工程,與其在太空競爭中相對處於劣勢有一定的關係。雖然在太空競賽的初期前蘇聯略佔上風,比如前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以及1961年4月12日成功將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簡直賺足了人氣。但是1969年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使得美國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卻將太空競賽推向高潮。

眼看上天難以佔據上風,倒不如在地質勘探方面做文章,於是這項向地球深處進發的工程就浩浩蕩蕩的開啟了,最多是現場有16個實驗室,科研人員多達數千人。

實際上在科拉超深井鑽探的初期進展還算順利,從項目開始的1970年至1983年就已經向地心方向掘進了12千米,離最終的12262米僅差262米,但是這最後的不到300米卻足足耗費了10年的時間,並且鑽探工作於1994年終止。這一方面與地殼深處地質結構有關,越深鑽探難度越大,另一方面與科研經費有關,畢竟上世紀80年代開始前蘇聯一直在走下坡路並於1991年解體,而並不存在像有些人說的是受到某種神秘力量的威脅而關閉。

同樣與鑽探有關,1971年前蘇聯地質學家在土庫曼斯坦達瓦札進行鑽探時,由於地面坍塌形成巨坑併吞沒了鑽探設備,因擔心有毒氣體蔓延,科研人員決定將洩漏的氣體燃燒掉,沒想到這一把火一燒就是48年,從未熄滅過,因此被人們形象的稱為“地獄之門”。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地理那些事


科拉超深鑽孔是人類歷史上,最奇怪的科研項目之一,當時蘇聯之所以要挖這口礦井,其目的並不是基於科學研究,而是要搶在美國之前,找到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這樣蘇聯就可以在冷戰的科學競賽中壓過美國一頭,於是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蘇聯在1970年的5月24號,正式啟動科拉超深鑽孔項目。

整個鑽探工程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從1970年到1983年,這十三年的時間當中,蘇聯向下鑽探的深度達到了12000米左右,第二部分從1983年到1993年,這十年施工人員僅把鑽探的深度提高了262米,這是因為隨著鑽探深度的增加,地殼深處的高溫會讓鑽探變得格外的難。

所以到了1994年的時候,科拉超深鑽孔項目被人為終止,但終止的原因除了是因為鑽探的難度太大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蘇聯的解體,蘇聯的解體直接導致了大量的科研項目失去了資金的注入,於是這些項目就慢慢停止了,那麼科拉超深鑽孔就是諸多終止的科研項目之一。

最後到了2008年的時候,科拉超深鑽孔被正式廢棄,科學家們用一塊金屬製成的井蓋,永久的封存了這口礦井,那麼蘇聯花費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最終幾乎沒有獲得任何的收益,蘇聯不僅在冷戰的競賽中輸給了美國,連強大的國家都四分五裂了,所以蘇聯的前車之鑑告訴我們,一定要把錢花在刀刃上,而非一些無關痛癢的科研項目上....





進行奇怪冷戰競賽,


種植恆星


這個是蘇聯當時舉國之力搞出的鑽井:科拉超深鑽井。該鑽井在當時是世界上最深的鑽井,也是鑽探時間最長的鑽井,達到了破天荒的23年。由於當時人們對於地球內部認識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很多有關地下的傳說。而速率的科拉超深鑽井,傳言就很多。有說鑽探時聽到了地下恐怖的叫聲,似是惡魔。有說鑽探到了地獄之門,甚至有惡魔跑了上來,所以蘇聯緊急關了鑽探工作。但其實這些說法都是一些獵奇小報杜撰出來的,根本就沒有這些超自然現象。而蘇聯停止鑽探,也屬於無奈之舉。



蘇聯這個超深鑽井開始於1970年。當時收到了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刺激,覺得自己和美國在太空競賽中丟進了面子,為了不讓跟著自己的下面的一些小兄弟們信心動搖,所以,蘇聯向探地發起了挑戰。既然我在太空輸了,那麼我就在探索地球內部勢必要找回來面子。不過,蘇聯沒想到的時,鑽地並不比上天難度小。地下隨著深度的增加,溫度也快速增加。基本上達到一萬米的時候,溫度就高達三四百度了。而且1萬米的高度,連地殼的皮毛都不算。



另外,越往下壓力越大,鑽頭越難以工作。所以,蘇聯在剛開始的時候,鑽探速度很快。可是後來就不行了,13年時間,到了1983年也才鑽探了12000米。而此時很多人對於繼續鑽探已經失去了興趣,因為鑽探地下並非神速,而且也沒有什麼重大發現。所以相對於登月來說,鑽地基本上沒啥好吹的。而且,鑽到12000米之後,鑽頭基本就難以工作了。所以,之後的10年,蘇聯只是把深度增加了可憐的200多米。




當然,這期間還發生了蘇聯解體,到1991年之後的鑽探工作,都是由俄羅斯完成的。考慮到該項目的意義,當局覺得已經沒有什麼理由在繼續做下去了。所以,最終超級鑽井被擱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