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說,改革開放80年時,至少三分之一諾貝爾獎應該被中國所有,這種可能性有多大?

耕然夫


對於諾貝爾獎,其實正常來說是世界上的最高獎項,最初的時候是設立給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的一種巨大貢獻的認可,後來在慢慢變化成為了多元化的獎項,比如說什麼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文學獎等等這些都是後期家進去的,其實這些獎項沒有認同感和說服力,遠遠沒有科學技術領域方面有價值。

世界上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絕大多數是西方人,其次就是跟西方關係親密的日本,對於這些獎項我們中國人只有兩個人獲得,一個是楊振寧的諾貝爾獎一個是屠呦呦的諾貝爾醫學獎,嚴格意義上來說當時楊振寧得獎並不是我們中國人,只是在他晚年的時候重新獲得了中國國籍,所以才算是我們中國人的獎項。

作為泱泱大國為什麼諾貝爾獎獲得的人那麼少,難道真的只是因為我們跟西方國家的陣營不一樣所以被特殊針對而沒有獲得這些獎項嗎?其實這並不是主要的原因,我們獲得這些獎項少並不是真的跟政治相關,而是在這些領域上我們並沒有真正的一些行業貢獻出類拔萃的人,也就是說我們缺少走在世界最前端給世界帶來貢獻的領頭人和科學貢獻者。

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很少有人能獲得諾貝爾獎,其實並不是說我們中國人沒有人才,而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導致的我們的才華沒有獲得最大的發揮,裡面有環境影響的原因,有歷史遺傳的一些原因影響,還有就是一些個人方面的原因影響,並不是說沒有能力,而是因為我們的能力被一些特殊的東西限制了沒有獲得真正的釋放。

為什麼怎麼說呢?其實這個不難理解,我們先不說那些沒有什麼含量的特殊領域的諾貝爾獎,我們只是從科技領域方面去看,比如說物理數學化學生物以及科技這些去說,這些都是一些實用領域方面的東西,但是在我們這裡有一種特殊的現象,就是實幹的人不如關係好會討好上面的人受到重用和獲得好的待遇,所以會造成了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和發揮才華的餘地,有的人選擇離開有的人被排擠埋沒。

這是屬於現實社會環境的因素,也包含了一些傳統的人際關係的因素在裡面,我們太過去喜歡講關係好拉幫結派,說白了就是勾心鬥角的心態太嚴重,花大量的時間去拉幫結派勾心鬥角,怎麼還可能有精力去搞研究,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哪一個不是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做研究和實驗,哪裡像我們過年的這些專家教授整天做一些調研報告,根本沒有花時間去做實幹,這種現象太過普遍怎麼會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出來。

屠呦呦之所以能獲得諾貝爾獎,其實就是她對自己的領域的全方面付出獲得的回報,她沒有參與拉幫結派勾心鬥角,所以她有大量的時間去做研究,也就是她這樣才沒有獲得那些人的見待,所以當時六次申請院士都沒有成功,直到獲得諾貝爾獎以後獲得了院士的職稱,可以想象是什麼制約了我們的人才的發揮,還不是環境的原因,在這種熱衷於玩權勢關係的環境下,能有真正做得科研的人其實並不多。

當然並不是說我們國內沒有厲害的科研人員,在一些軍工科技領域有非常多的人才在為國家付出,但是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默默無名的付出,付出的方面屬於國家方面的成果,並不是能隨便用在其他對世界科技有進步幫助的領域,所以沒辦法去評選諾貝爾獎。

當然我們國內的高等院校在科技領域的投入也是原因之一,國人絕大多數喜歡追求能快速對自己獲得大量好處的領域和職業,對於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很難有成果的科研領域,真正願意去學習的並不多,絕大多數的都是喜歡參與到跟商業有關的領域,這就是環境導致的結果,儲備人才方面的問題也非常嚴重。

對於俞洪敏說的改革開放八十年的時候,中國的諾貝爾獎會佔世界的三分之一,這個說實話可能性並不高,雖然說我們國內現在許多方面的進步非常大,但是很少有能站在世界前沿的人,最主要是我們在教育方面的確還有一些不足,而且環境因素和熱衷權勢關係方面的現象不減少,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全心全意做科研的,理想是好的現實卻有太多不確定性因素,畢竟諾貝爾獎並不是人口基數大獲得的可能性就大,最主要的是看能力,而能力都是在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下會有改變,我們的環境不適合這種真才實學的東西。


無法超越的足跡


俞老師這句話有成立的基礎。隨著我們國家在教學,科研,經濟等多方面的發力!諾貝爾獎頻頒我們國家各類人員是有可能的,就舉個例子,奧運會。96年我們申辦奧運會當要揭曉申辦國名單的那晚上,我們焦慮而激動的等待!我記得在我們學校廣場上火炮煙花都準備好了只等宣佈:舉辦權為中國北京!結果奧主委宣佈:悉尼(五眼聯盟之一)。我們的心情啊!悲動得淚水打轉!連抱煙花的勁都沒有。而現在怎麼樣?很多國家想辦奧運會奈何經濟吃不消,前期經費投入扛不住!只有我大中華可以,有那個財力物力人力舉辦!這不?我們隨便遞一個名字上去!2025年世界奧運會舉辦權:中國-成都。多麼響亮!!中國成都。這就是實力!也是大國定力。隨著我們全方位發力,俞老師的預言會成真的!!


ZGH8693666


太把此獎看重了。

西方目前還是比中國講意識形態些的。中國在西方看來就是一怪胎,顛覆了他們認知,與他們常識不合和。

只有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他們不那麼在意及不那麼講意識形態了,才會把此獎公平地落在中國人的頭上。

科技本身不講意識形態也沒國界,然那卻是有國界有地域有意識形態的人操作的。沒有所謂完全不帶意識形態的政治經濟軍事與科技包括辦學和獎項的。

中國沒有得此獎,也快速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科技大國,並正以強勁的速度與力量向強國邁進。

此獎雖也反映了某一方面,然不是全部,這也不必與西方價值認同並與之亦步亦趨。


一草29


搞出些震驚世界的理論知識,創造出造福全人類的高科技,這種諾貝獎才有意義,其它的獎都是嚴重的摻水,沒有那麼重要,嚴格來說,我小學就被教育,愛迪生啊,牛頓啊,愛因斯坦等等之類,可見這種人得獎才是實至名歸。認清不足,承認不足,才能迎頭趕上,或者超越。我們模仿能力超級強,組織能力特別強,但是這遠遠不夠成為一個超級強國條件,再說下去很多人就不愛聽了,我不僅要問,我們連承認不足的勇氣都沒有?非的給這種人冠上一個長他人志氣的頭銜,更有人說是漢奸走狗賣國賊……!這頭銜我不要,給那些阿諛奉承,欺上瞞下的人吧,我相信中華民族會超越美國,但不是一時半刻的,因為我們更勤奮,但缺失一些獨立思考創新的條件。中華民族此時此刻是歷史上最強大的時刻,無論人口規模,安全自由民主問題,前所未有,也必將必須更加自由……


天網濛濛


諾貝爾獎中除了“和平獎”和“文學獎”與政治傾向性有關外,它的物理、醫學、數學、化學及生物工程等理工類科學獎是目前世界上最權威最可信的大獎了,中國科學家僅屠呦呦獲得此榮,那還是毛主席時代培養的科學家,說明我們科研技術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科研水平差距還是很大,繼續加大投入和培養人才必經之路!


春光明媚花開始


你想得太簡單了,諾貝爾獎早年就被美英法德日等國注資承包了,根本不可能有你的份,中國會與日本人研究中藥嗎?中國出本,日本人出資,獎金每人一半。這就是屠呦呦為什麼只一半獎金的原因。你懂嗎!


宇宙空間研究


中國的科技為何要一個科技弱國(瑞典)去頒獎承認呢?怎麼這麼沒有5000古文明大國的自信!沒有諾獎,中國不照樣在超級計算機、火箭、全球導航系統、第四代核電站、核武器、人工可控核聚變裝置、載人宇宙飛行、5G通信技術、大型相控陣雷達(宙斯盾)、高鐵等等人類尖端科技方面擠身世界第一梯隊嗎?反觀頒發諾貝爾獎的國家-瑞典,現代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人類尖端科技貢獻給人類呢?


Kk254004298


特別是李彥宏院士是諾貝爾醫學獎當仁不讓的獲獎者……


霧裡看花199017007


俞先生,說這些幹什麼呢?有點"嫌葡萄酸"的味道。這麼有聲望的實業家務必說實在話。要做到講實話,唯有"不忘初心"。供參想一


楊奇深


有也沒有用的,就像一塊玉,不毀了它不知道它是真的玉。就像嫖妓一樣,價值在於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