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特朗普對伊朗的制裁,英法德歐四方發表聯合申明,對於中東局勢有什麼影響?

蘇鎮兔子


抵制特朗普對伊朗的制裁,英法德歐四方發表聯合聲明。我認為:這是西方對伊朗的公開的、實質性的支持,這將確保伊朗不會重啟核武器的研發,有利於中東地區的穩定。

西方聯合聲明的背景:沒有跟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確保自己在伊朗的利益。


自去年5月,美國撕毀伊核協議以來,歐盟和歐洲主要國家都持反對態度,沒有跟隨美國退出協議。因為自2015年伊核協議簽訂以來,歐洲已經深度投資伊朗,而美國突然退出伊核協議,歐洲無法跟隨,否則損失太大。


為了應對美國可能利用美元結算系統來阻止歐洲與伊朗的貿易往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歐洲與伊朗就在積極建立繞開美元的結算系統(INSTEX)結算機制。


近期,美國加大對伊朗的施壓力度,將伊朗革命衛隊定性為恐怖組織,派四艘航母進入波斯灣,禁止伊朗出口原油。在美國的施壓下,伊朗不會坐以待斃,向法國、德國、英國等亮明態度,將部分退出伊核協議。


歐洲明確支持伊朗:遵守伊核協議,繼續貿易往來。


在這個時候,歐盟和法國、德國、英國等必須明確態度,否則伊朗下一步可能完全放棄伊核協議。那樣的話,歐洲國家將無法與一個研發核武器的國家進行貿易往來。自己在伊朗的投資將會面臨損失,建立的結算系統也沒有實際作用。


同時,伊朗重啟核武器,國際油價將會大幅上漲,對歐洲來講,經濟增長將會受到重大影響,關鍵是伊朗擁有核武器,那中東不排除暴發核戰爭,這對歐洲來講將是災難,將面臨環境問題、難民問題、恐怖襲擊問題等。

伊朗應對美國施壓的措施:有理、有節,贏得除美國外全部常任理事國的支持。


現在伊朗是先禮後賓,告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因美國施壓,不讓其出口原油,那伊朗先部分退出協議。現在歐盟和法國、德國、英國全部表態遵守協議(中國、俄羅斯也都表明將繼續遵守協議),同時還將啟用新的結算系統,這表明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支持,而是實質性的支持。


在除美國外的常任理事國都繼續遵守協議的情況下,伊朗不會退出伊核協議,現在伊朗還針對美國的弱點,聲稱將驅趕幾百萬阿富汗難民,而阿富汗是美國的災難,現在想撤軍,塔利班都不願和美國談,如果這幾百萬難民回到阿富汗,可能美軍被襲擊事件將會倍增。



面對國際社會對伊朗的支持,特朗普又使出蘿蔔加大棒的手法,希望與伊朗進行談判,重新簽訂協議,否則就動武。而伊朗認為對特朗普這樣不講信用的人,無法進行談判。


可以說,歐盟和法國、德國、英國的聯合聲明,確保了伊朗不會全面退出伊核協議。確保了中東地區不會出現核擴散,有利於地區的穩定。


心有主宰33 期待你的 關注!


心有主宰33



對於伊核協議,歐盟與美國的立場本質上是大同小異的,美國的招數是逼,歐盟的套路是騙。這源於美國與歐盟的共同利益:都不希望伊朗在中東地區一家獨大,這損害了他們的利益,都希望消解伊朗的實力,使伊朗伊拉克化,在中東變得無足輕重,甚至是對伊朗實施政權更迭,建立親西方的新政權。

歐盟與美國都是西方世界的中流砥柱,不僅具有相同的價值觀,戰略利益,並且還是同屬於北約這個軍事同盟,他們可是打斷骨頭連著筋。而歐盟和伊朗又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完全沒有任何的共同聯結,彼此間只是泛泛之交而已。在美國和伊朗之間的二選一中,歐盟會怎麼做連腳趾頭都能想出正確的答案。

對於伊核協議,歐盟,尤其是法國、德國、英國三個大國的立場表面上看起來跟美國大相徑庭——反對美國單方面退出,全力支持伊朗留在伊核協議。這樣的聲明歐盟,以及法國、德國、英國發表了一次又一次,幾乎如出一轍,好像抄襲似的。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一年來,歐盟以及法國、德國、英國拿什麼支持伊朗?除了聲明,什麼也沒有。不僅歐盟的企業、資本全部撤離了伊朗,歐盟的任何成員也沒有誰再進口伊朗的石油了,歐盟與伊朗去年的貿易額下降到5億多歐元的難堪境地,簡直可以忽略不計。而所謂的歐盟與伊朗的貿易結算特別機制(INSTEX)至今仍然是隻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歐盟對伊朗留在伊核協議的支持全部是口惠而實不至,如果更精闢的形容,那就是一個字:騙!這種行為本質上跟騙*炮如出一轍,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於歐盟及法國、德國、英國永無止境的忽悠,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幾個月前憤怒地表示“歐洲人是騙子”。

不僅對於伊核協議,而且對於伊朗在中東的地位,以及伊朗的命運,歐盟與美國的認識、立場與政策是高度一致的,就是絕不容許伊朗成為地區霸主,必須千方百計打壓成西亞病夫,搞成第二個羸弱不堪的伊拉克,甚至推翻伊朗的教士統治集團,建立親西方的新政權,使伊朗成為美歐的附庸,而不是挑戰者、敵人。

美歐對伊核協議採取所謂的不同立場,那是純粹忽悠人的,實際上是在演雙簧——美國唱白臉,歐盟及法國、德國、英國唱紅臉,讓伊朗左右為難,進退失據,最終上鉤,伊核協議成為美歐套在伊朗脖子上的一根繩索,伊朗不聽話,美歐就勒緊繩索,讓伊朗窒息。至於讓美國,還是歐盟來勒緊繩索,根據分工的需要來決定誰出手。

5月8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宣佈伊朗部分退出伊核協議,並要求歐盟在60天內滿足伊朗的經濟需求,繼續進口伊朗的石油,保障伊朗的金融通道的暢通,否則就重啟核武器計劃。

面對伊朗的勒索,歐盟及法國、德國、英國立即現行,露出了廬山真面目。5月9日,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與法國、德國、英國外交部長髮表了聯合聲明,態度堅決地表示歐洲不接受伊朗的最後通牒,並嚴厲地要求伊朗必須依據聯合全面行動方案(伊核協議)徹底履行承諾,避免採取任何升高態勢的行動。這份聯合聲明使伊朗再次寄希望於歐盟及法國、德國、英國的企圖又失敗了。至於對中東局勢的影響力,那就是伊朗在中東更沒影響力了,因為自身難保。

同時,法國、英國、德國相繼警告伊朗,若退出伊核協議,就重啟對伊朗的制裁!在美國已經對伊朗實施了全面制裁,若歐盟跟進,也對伊朗進行全面制裁,那基本上對伊朗的經濟、財政收入判了死緩了,因為面對美國與歐盟的制裁,比伊朗強大許多的俄羅斯也扛不住,經濟大幅衰退,民生凋敝,至今還沒緩過勁來。

俄羅斯對於伊朗部分退出伊核協議的態度,除了支持伊朗繼續留在伊核協議外,至少與歐盟及法國、德國、英國稍有不同,5月8日,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會見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時怒斥美國:“由於美國的不負責任行為,導致圍繞核協議的局勢變得複雜。”

事實證明,歐盟與美國對於伊朗是同穿一條褲子的。美國退出了伊核協議,西方(包括美國、法國、英國、德國)就停止履行伊核協議規定的責任與義務,而歐盟及法國、德國、英國逼迫伊朗繼續留在伊核協議,繼續履行伊核協議規定的責任與義務,造成西方與伊朗的責任與義務完全倒掛,不對等,不公平,純粹是聯手逼迫伊朗當傻子,伊朗稍有反抗,美歐就高舉霸權大棒敲打伊朗,直到伊朗乖乖就範為止。

但依然今天的絕境也怨不得別人,誰叫伊朗關於伊核協議的命運,甚至伊朗的國運一心一意地寄希望於歐盟及法國、德國、英國呢?不到黃河心不死,九頭牛也拉不回,就像電信詐騙中的那個大媽,任憑好心人勸導大媽你被騙了,可大媽偏不信,仍然執著地給騙子匯款、轉賬。


飛狼


對於2015年伊朗與主要大國達成的解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英法德等歐洲國家是基本滿意的。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這一協議,目的是想進一步收緊對伊朗發展核武器和彈道導彈計劃的限制,對於美國的這一做法,歐洲國家樂見其成,當然也沒有起到多好的作用。


在特朗普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之後,歐洲國家在第一時間表示堅決反對,並提出要採取一切措施維護《伊核協議》的有效性,幫助伊朗正常開展對外貿易,而一開始伊朗也對歐洲國家的這一承諾,抱以很大的希望。但是一年時間過去了,歐洲國家作出的承諾基本上沒有得到落實。歐洲國家對美國的長臂管轄權毫無辦法,2018年5月美國開始對伊朗進行制裁之初,歐洲各國企業就開始紛紛撤出伊朗,給伊朗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歐洲一直承諾的特殊支付渠道,也是遲遲沒有建立起來,歐洲與伊朗之間的石油貿易幾近停滯。


現在對於歐洲國家而言,心理非常矛盾。如果美國能夠通過這一套制裁措施,逼迫伊朗,在核問題和彈道導彈問題上做出更大的讓步,歐洲國家當然會非常滿意。但是歐洲國家也不希望伊朗退出伊核協議,畢竟目前伊朗已有的彈道導彈只能夠威脅到歐洲,而無法威脅到美國,一旦伊朗退出伊核協議,真正擁有核武器,對於歐洲國家的安全影響是最大的。

不過現在伊朗問題的對陣雙方是伊朗和美國。現在歐洲與伊朗的經濟往來已經基本斷絕,歐洲國家幫不上伊朗的忙,就能夠幫上美國了嗎?英法德聯合聲明,不過是歐洲為體現在伊朗問題上存在的一場秀而已,哪怕是歐洲國家徹底站到美國一方,集體向伊朗施壓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衝擊時評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費代麗卡·莫蓋里尼與英國、法國、德國外交部長9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伊朗遵守2015年達成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歐盟對美國重新啟動對伊朗的制裁感到遺憾,將著力維護歐洲方面與伊朗的合法貿易,包括推進“貿易往來支持工”(INSTEX)結算機制的實際操作。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費代麗卡·莫蓋里尼)

看了這則消息後,我對歐盟有一種莫名的同情感。歐盟也夠不容易的,夾在美伊之間是左右為難。一方是自己的老大哥美國,現在的總統叫特朗普,是出了名的又臭又硬。而老大已經發話,誰幫伊朗就弄誰。另一方是剛剛和好的敵人伊朗。伊朗之前總是在歐盟眼皮底下倒騰核武器,看的歐盟是心驚肉跳。為了讓伊朗放棄核武器,2015年費了老鼻子勁,6個國家終於和伊朗達成了伊核協議,伊朗宣佈放棄核武計劃。但沒曾想到出了個豬隊友,美國單方面退群,併發誓要弄死伊朗,伊朗被逼上絕路,於是宣佈暫時退出伊核協議部分條款,又準備在歐盟眼皮底下倒騰核武器,這一次歐盟心驚肉跳的更加厲害了。

(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

面對這麼兩個互不相讓的主,歐盟也是夠了。所以,在5月2日之前,歐盟一直採取裝死的策略,一方面大幅減少伊朗的石油進口量,迎合美國的需求;另一方面口頭支持伊朗,發誓堅決擁護伊核協議。但伊朗不幹了,因為伊朗發現歐盟這是出工不出力,口惠而實不至,這是典型的不作為的表現。所以一怒之下,伊朗宣佈給你們60天的時間,60天時間你們再不進口我的石油,再不幫我弄出一個新的結算體系,避開美國的經濟制裁,我就豁出去重啟核試驗,大不了我們同歸於盡。

(伊朗總統魯哈尼)

這時候歐盟沒辦法了,伊朗這方面是糊弄不過去了,所以才有了題目中的英法德歐四方發表聯合申明,共同維護歐洲方面與伊朗的合法貿易,包括推進“貿易往來支持工具”(INSTEX)結算機制的實際操作。

但我們也不要高估了歐盟在幫助伊朗方面的決心,歐盟和美國本來就是穿一條褲子的,雖然現在說兩家話,但歸根到底是一家人。如果不出意外,在美國老大哥的打壓下,歐盟會繼續執行出工不出力的軟抵抗策略,至於幫助伊朗,能拖就拖,能緩則緩,只要不刺激伊朗重啟核試驗,就能耗多久就耗多久。而一旦伊朗被逼急了,重啟核試驗,歐盟立馬變臉和美國保持高度一致,而如果這時候,美國出兵伊朗,歐盟的英法德也少不了會出兵協助美國。


大國縱橫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費代麗卡·莫蓋里尼與英國、法國、德國外交部長9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伊朗遵守2015年達成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歐盟對美國重新啟動對伊朗的制裁感到遺憾,將著力維護歐洲方面與伊朗的合法貿易,包括推進“貿易往來支持工具”(INSTEX)結算機制的實際操作。

(費代麗卡·莫蓋里尼)

歐盟和英法德這個時候來發這個聯合聲明也是迫不得已,歐盟夾在伊朗和美國之間處境極為尷尬,美國是歐盟的盟友,歐盟自然不能忤逆美國的意圖,但是歐盟又不得不取悅於伊朗。但是歐盟迫於美國的制裁壓力,如果去幫助伊朗打破美國的制裁封鎖,那麼自然會被美國穿小鞋,所以歐盟在面對伊朗要求合作的問題上,歐盟反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反對美國對伊朗的單邊制裁,但是在進口伊朗石油和建立貿易往來支持工具上,歐盟是一拖再拖,貿易往來支持工具一年了還沒有實際進展。

歐盟的拖延和敷衍了事令伊朗大為不滿,伊朗於是宣佈暫停伊核協議的部分內容,並給伊核協議的其他簽約國家60天的寬限期,如果60天內其他簽約國家還不能保障伊朗正常的石油貿易,那麼伊朗宣佈正式退出伊核協議,以此向歐盟國家施加壓力。

其實最在乎伊核協議的,除了美國就是歐盟,如果伊朗退出伊核協議重啟核計劃,那麼受威脅最大的就是歐盟國家。歐盟國家離中東地區最近,如果伊朗鼓搗出核武器,那麼歐盟將面臨核武器的威脅。如果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打擊,那麼現在已經飽受難民安置之苦的歐盟國家,將可能面臨數百萬伊朗難民的湧入,當然伊朗境內還有300萬的阿富汗難民,如果這兩部分難民一起湧入歐盟國家,將會使歐洲國家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和安全代價。同時,波斯灣地區是歐盟石油最主要的進口來源地,一旦美國軍事打擊伊朗,那麼勢必會衝擊國際石油供應,危及歐盟國家的能源安全。

所以,面對伊朗要退出伊核協議的警告,歐盟和英法德三國發布聯合聲明,要求伊朗完全遵守2015年簽署的伊核協議,以此來挽救伊核協議。但是,歐盟在美國的施壓下能否真正地為伊朗出力這值得懷疑。如果歐盟能夠頂住美國的壓力,加大從伊朗進口石油量,並幫助伊朗建立規避美國製裁的貿易支付工具,這才能證明歐盟是在幫助伊朗,否則歐盟和英法德只是在拖延時間而已,只要能讓伊朗不退群就對他們有利。如果到時候歐盟不能滿足伊朗的要求,那麼伊朗很有可能會退出伊核協議,既然連自己的生存權利都沒有了,大不了來個魚死網破。一旦伊朗退出伊核協議,那麼歐盟和美國將會再次加大對伊朗的制裁。


銘蘇先生


此次伊核危機,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中東局勢。從目前的脈絡表明,很可能是一個影響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

1,很多朋友都在網上問過,如果美元不再跟原油掛鉤,如果美元不是世界貨幣,又怎麼怎麼樣。而這次美國製裁伊朗。就為全球性金融體系的歷史便割開了一個頭。幾十年來美元一直主導國際金融市場。然而此次美國退出全面協議鼓勵了歐洲,俄羅斯,中國印度,土耳其等國家使用本國貨幣與伊朗進行貿易。這必然削弱美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主導地位。

2,在過去60年裡,美國一直主導著歐洲,並且是中東地區的霸主。然而特朗普的單邊主義做法和全面協議的未來改變了這種情況,特朗普在跨大西洋盟友之間製造裂痕,是北約和美國出現了分歧。讓歐洲以及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等地區大國走得更近。此外,全面協議為其他的世界大國。特別是歐洲,中國,俄羅斯和印度。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維護國際協議鋪平了道路。再加上特朗普奉行的孤立主義(這是法國外交部長對特朗普外交政策的評價)。使得世界將從以前美國所主導的體系,變成一個地區角色發揮更重要作用的多極世界。


金融分析局


在本月9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與英、法、德外交部長髮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在聲明中呼籲伊朗能夠遵守2015年簽署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與此同時,歐盟對美國重啟對伊朗制裁表示遺憾。歐盟將會著力維護與伊朗之間的合法貿易,繼續推動“貿易往來支持工具”(INSTEX)結算機制的實際運作。

(歐洲各國代表)

歐盟聯合英、法、德的這則聲明其實是對伊朗在一天前宣佈將會部分退出伊核協議決定的直接回應。伊朗在其決定聲明中強調其退出部分都是“自願條款”,包括“重水和低密度濃縮鈾的儲存”和“恢復生產符合協議要求的低密度鈾濃縮”。伊朗還為後者設置了60天的窗口期,條件是“其他五國”能夠結束美國對伊金融和石油制裁的方法或者達成新協議。這其實也就是說能夠確保伊朗的貿易和金融不受美國製裁的影響。歐盟所謂的“貿易往來支持工具”(INSTEX)主要目的就在於此。

(魯哈尼)

INSTEX是在今年1月份由德法英三國努力之下建立的一個結算所,其總部一個位於英國,一個位於法國,結算所的主管則由德國人Per Fischer擔任。這個結算工具主要是為了維繫歐盟國家與伊朗之間的貿易,在伊朗金融機構被國際銀行電訊協會SWIFT拉黑後還能夠實現資金的結算。然而INSTEX目前只能用於支持食品、藥品等人道主義物資的交易結算。這無法滿足伊朗方面提出保護貿易和金融不受美國製裁影響的要求。這個INSTEX頂多算是一個歐洲版的“石油換食品計劃”。

(INSTEX)

那麼為什麼INSTEX不能用於滿足與伊朗進行全面貿易結算?這答案其實顯而易見,它不能,因為其本身也擔心受到美國製裁。這個系統的運作同樣也需要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進行支持才可以,而歐洲的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是不可能甘願冒風險參與與伊朗之間的交易的。要知道自2010年以來已經有15家歐洲銀行因為違反美國的制裁禁令而被美國罰款,總金額高達185億美元之巨大。其實不僅僅是銀行不敢,就是那些歐洲石油公司、汽車、電子、航空製造等企業也敢於違反美國的制裁與伊朗進行貿易。因為一旦被發現,不但同樣面臨鉅額罰款,而且相關的業務也會受到影響。

(寸步難行)

歐盟的聲明也僅僅是一種政治表態而已,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無法徹底改變美國對伊全面制裁的決定。畢竟在去年五月美國未退出之前歐洲三國就已經做出了很大努力,而當前美國的制裁已經全面展開的情況,想要勸美國回頭絕無可能。特朗普本身就並不認同多邊談判這種方式,效率太低,而且效果也並不明顯。為了實現其中東戰略,兌現競選承諾,他根本等不了那麼長時間。

(特朗普與莫蓋里尼)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加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古姿


首先應該看到英法德三國以及歐盟發表的聯合聲明,這是對於5月8日伊朗總統魯哈尼講話的回應,魯哈尼表示要部分退出伊核協議框架。不過儘管如此,英法德和歐盟反對美國對於伊朗的制裁,還是值得肯定的。特別是對於伊朗來說這個行動非常重要,這是歐洲國家在聯合起來向美國說不,歐盟與美國過去都是一個調門說話。




(歐盟高級代表莫蓋里尼)

在美國針對伊朗的經濟打壓政策進一步升級之際,歐洲國家集體發聲支持伊朗而反對美國,這是歷史上沒有過的事。歐洲三國和歐盟不僅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聲明,而且還聲稱要繼續推動與伊朗的合法貿易,這就是建立以歐元結算的石油貿易體系。怎麼樣來看英法德和歐盟發表的聯合聲明,有這麼幾點分析:

(莫蓋里尼和伊朗外長以及英法德外長)

一、首先應該肯定英法德和歐盟能夠公開發表這樣的聲明,這是面對美國公開支持維護伊朗的政治立場。因為伊朗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符合歐洲的利益,一個戰亂不斷的中東將是歐洲的威脅和夢魘。這個四方聯合聲明能夠代表西方媒體主流輿論,剝掉了美國在伊朗問題上的自私和虛偽,沒有人再相信美國以極限施壓手段制裁伊朗,有什麼樣的正當合法性。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以色列表示支持美國打壓制裁伊朗,美國製裁伊朗的行為反而是孤立了自己。美國只能代表自己,美國為了自身的利益已經眾叛親離,四方聯合聲明是直接的打臉美國。發表聲明的四方既需要伊朗的油氣資源,也需要伊朗這個市場的經濟利益,唯一不希望的是在伊朗爆發戰爭動亂。



二、四方聯合聲明力挺伊朗,也是為了維護伊核協議的繼續有效和合法性。但這對於伊朗來說僅僅是一種安慰,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英法德和歐盟心裡更加害怕的是,伊朗在一怒之下真正的退出伊核協議。魯哈尼的講話,給了國際社會60天的時間來協調美國經濟制裁伊朗問題,尤其直指共同在伊核協議上簽字的中俄英法德這5國。

中俄沒有任何問題,仍然一如既往的保持著與伊朗的石油貿易,而英法德和整個歐盟實際上都沒有履行伊核協議要求。在去年5月8日之後,歐洲在伊朗的跨國公司如法國和道達爾和德國的西門子等,很多的經濟集團公司因為害怕美國的制裁,一個個都從伊朗溜走了。英法德和歐盟表態支持伊核協議,事實上而控制不了這些企業從伊朗的實際撤離。

在伊朗的危難之際,這些歐洲國家既沒有堅持住在伊朗的投資,又沒有膽量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只是在口頭上表示支持,不起任何作用。歐盟表示要建立的石油貿易結算系統,還停留在方案階段,對於伊朗是遠水不解近渴。如果英法德和歐盟拿不出實招來支持伊朗,不解決實際問題,伊朗將是退無可退和別無選擇。

三、英法德和歐盟發表的聯合聲明內容很好,但是對於美國來說不會理睬,打壓制裁伊朗仍然是依然如故。對於伊朗也是一張空頭支票,英法德以及整個歐盟不可能像中俄一樣,保持定力繼續維持與伊朗的經貿關係。魯哈尼總統的講話,要求中俄英法德在60天之內解決伊朗目前經濟被制裁的狀況,只要英法德和歐盟能夠公開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問題就解決了。可是,現在發表聯合聲明的四方,能夠頂住美國壓力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嗎,估計沒有這個可能性。

綜述、英法德歐四方聯合聲明,對於抵制美國打壓制裁伊朗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僅僅是輿論上的影響。而伊朗在美國石油出口禁令的制裁下,能夠堅持多久就很難說了。魯哈尼給了5國60天的協調時間,如果英法德歐在這個期限內改變不了伊朗目前的困局,哪伊朗除了選擇核開發將是無路可走。

四方聯合聲明對於中東局勢的影響,關鍵就是伊朗的安危,英法德歐已經說得很多和很好了,關鍵的是要真正的伸出援手進口伊朗石油。如果伊朗在美國的極限施壓制裁中倒下去,哪中東政治格局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出現極為混亂的局面。可以繼續觀察英法德歐四方在聯合聲明之後,還有沒有什麼實際動作出來,幫助支持伊朗。


亦新湖



5月10日,歐洲和英法德四方發表五點聯合聲明,概括起來有三個意思:一是歐盟和三國繼續履行《伊核協議》,並推進歐洲結算體系落地。二是呼籲美國(非締約國)剋制,呼籲伊朗繼續留在《伊核協議》框架內。三是判定伊朗是否違反《伊核協議》標準在原子能機構。

歐盟和英法德三國的聯合聲明,回應了5月8日伊朗總統魯哈尼關於暫停履行《伊核協議》部分內容,以及批評歐洲三大國不履行承諾,言行不一的問題。

對伊朗打出部分退出《伊核協議》、甚至驅逐幾百萬阿富汗難民的凌厲反擊,打到歐洲和三大國的痛處和軟肋。於是快速形成共識,予以回應。

聯合聲明對中東局勢肯定有影響,但影響有多大,取決於各方的博弈。有三種走向:

一是歐洲及三國能夠頂住美國的強大壓力,實打實履行協議,推動結算體系落地,伊朗繼續執行《伊核協議》,美國製裁大打折扣,雙方形成僵持和平衡。

二是歐洲及三國繼續執行協議,落實結算體系,美國迫於形勢,與伊朗進行新的談判,各國開始漫長等待討價還價,形成新的協議或妥協。

三是歐洲及三國迫於威脅和壓力,落實不了結算結算體系,60天內無法達成協議,伊朗重回核試驗,美歐一體再加大制裁,形成中東局勢輪番升級。


總兵哥哥


從美國在5-2那天,正式宣佈,要讓美國的石油出口為零的時候,整個中東都感覺到美國的壓力,而且很多小國都在觀望這場戰爭的一個走向,但是一個石油緊缺的國家,實在等不下去,像印度這樣一個那麼大的國家,沒有石油的話,那麼印度怎麼開掛呀,而土耳其行為需要石油,而且對美國的仇恨,第一進口石油開支持伊朗,還有作為美國死對頭的俄羅斯,但是俄羅斯方塊時候也不少,他們也是石油的出口國家,他們只能通過通過商品交換這種方式交易,其他中東的國家都不敢再有其他的動作,他特別是之前伊朗給敘利亞運送石油,被炸掉了三分之一之後,更多的國家更加恐懼,就算以前伊朗的同盟國都只能觀望了,因為得罪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不是一個小國家可以接受的,美國要是打你的話,他們只要隨便找一個藉口就可以出兵了,美國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對於石油國家和政治戰略的國家,他們總有藉口出兵的伊拉克和越南朝鮮就可以看出美國的本性,想美元制霸、軍事制霸,讓別人都臣服他們。



英法德和歐盟發表聯合申明,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就是可以安撫伊朗堅持伊核協議,如果伊朗也退出協議,開始研發核武器的話,那麼這場戰爭估計就會有很大的改變,可能給世界帶來很大的災難,因為現在中東的出口石油是世界最多的,如果伊朗和美國發生戰爭,那麼出口石油就會大大減少,那麼世界上很多需要石油來維持的機器就會停擺,這個對經濟發展和日常交通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可能會直接造成社會的動亂,如果伊朗聯合歐佩克組織,停止出口石油的話那麼這場戰鬥的局勢就非常緊張了,而且如果封鎖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那麼到時候石油的價格就會直接上漲的,這個不符合利息的追求。


第二也給中東國家更大信心,歐盟和英法德的聯合申明,給他們更大的信心,讓他們更加團結,只有中東和歐佩克更加團結,美國就不敢輕舉妄動,因為中東的面積不找,如果美國發動戰鬥的話,就可以拖垮美國,在越南戰役之後,美國對於這種消耗是非常非常恐懼了就算美國佔領了伊朗,那麼美國的戰後處理就會面臨很大的問題,美國現在處理伊拉克就已經很困難了,如果在陷入伊朗的話,美國俄羅斯肯定是最大的贏家,那麼到時候美國可能會面臨俄羅斯的打擊,還有一些在別國的駐地軍事基地都被摧毀的。

這次聯合申明也是對美國的一個批判,對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這種討伐,對伊朗的一種支持,現在美國已經失去人道主義,而且受到聯合申明的壓力,那麼美國之前對伊朗銅、鋼、鐵等等的制裁已經沒有過大的作用,這個也是給美國下一個臺階,雖然這份協議對美國的作用不大,但是對於伊朗之前簽訂協議的一種安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