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破格提拔魏延,並寵信有加,為何夷陵之戰卻不讓魏延參與?

dafu2322


戰爭初期,蜀軍所向披靡,一路高歌猛進,深入吳國境內五、六百里。年輕的東吳大都督陸遜臨危受命,採取誘敵深入之策,針對空國而來、長驅直入的蜀軍,指導吳軍且戰且退,最後退至夷陵猇亭一帶據險堅守不戰,與蜀軍對峙、相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劉備見吳軍久不出戰,遂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為防吳軍抄其後路,他命軍隊棄船登岸,在江岸險峻的山道上樹柵連營四十餘座,綿延七百餘里,聲勢駭人。陸遜等待的就是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他指揮吳軍在猇亭發起反擊,並縱火燒營,劉備大敗虧輸,蜀軍傷亡數萬,損失慘重,劉備僅率少數殘兵敗將突圍回到白帝城。從此,蜀漢的勢力被牢牢鎖在長江上游,再也無力東顧。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有人說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但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夷陵之戰才是促使三足鼎立的奠基之戰。

夷陵之戰可謂攸關蜀國的國運 。若勝,則有望奪回荊州,甚至可以直搗吳國腹地,佔據長江下游地區;若敗,對於實力相對弱小的蜀漢來說,不論從哪方面看都是難以承受之重。按理說,這麼重要的戰事 ,劉備怎敢馬虎,他應該盡遣精銳,將蜀漢那些能征善戰的名將全部帶去,可事實上他以傾國之力伐吳,隨徵的似乎都是二流將士,那幾位久經戰陣、大名鼎鼎的宿將大都沒有從徵。

彼時的蜀漢,人才濟濟,堪稱武將若雲,謀臣似雨,是其國曆史上最鼎盛的一段時期。

蜀漢的“五虎上將”威震三國,都是英雄榜上排名靠前的人物。雖然戰前關羽、張飛相繼罹難,但趙雲、馬超、黃忠都是戰力超群的猛將,隨便那位都是身經百戰、成名已久的虎賁,都夠吳國喝一壺的。那麼,劉備禦駕親征伐吳前在人事上到底做了哪些準備與安排呢?

劉備伐吳的軍事安排是這樣的:“......遂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劉禪)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陣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虎威將軍趙雲為後應,兼督糧草;黃權、程畿為參謀;馬良、陳震掌理文書;黃忠為前部先鋒;張南、馮習為副將;傅肜、張翼為中軍護尉;趙融、廖淳為合後......(後衛)”。

足智多謀的諸葛丞相沒有隨徵,而是保太子守兩川(亮兄諸葛瑾是東吳重臣,所以諸葛亮不去似乎也有避嫌的考量 ),這本無可厚非。

而身為“五虎將” 之一的馬超“助”魏延守漢中,這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因為馬超勇冠三軍,是蜀漢“五虎上將”序列裡的人物,論地位、論名氣、論武功,魏延都不能與其相提並論,他怎會去協助級別遠低於自己的鎮遠將軍魏延守漢中呢?應該是魏延協助馬超守漢中才對。

魏延雖不是上將,但他也不是泛泛之輩。史載,魏延出身部曲,屬典型的“猛將發於卒伍”,他隨劉備入川,屢立戰功。劉備慧眼識才,破格提拔了謀勇兼具的魏延。魏延在劉備時期屢獲重用,被劉備攫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他上任後,採用正確戰術,將兵力部署在漢中外圍,以“守險不守郫”之策,將戰略要地漢中守得固若金湯,令虎視眈眈的曹魏毫無可乘之機,是蜀漢當之無愧的國防中堅。

魏延軍事才能出眾,長於奇謀,論軍事業務水平,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諸葛亮。譬如,後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提出了一條令後世軍事家擊節讚歎不已的“子午谷奇謀”,就是從漢中兵分兩路,一路出子午谷,一路出斜谷,神不知鬼不覺地直搗長安,全取關中。

只可惜用兵過於謹慎的諸葛亮屢次否定了魏延的奇策,採取穩紮穩打的保守戰法,一次次兵出祁山,又一次次鎩羽而歸......叫人不能不為魏延扼腕嘆息。

可以這麼說,在知人善任上,諸葛亮遠不如劉備。那麼,劉備親征孫吳,為何不帶上他一手提拔、有勇有謀的魏延一起隨徵呢?

《三國志·蜀書· 魏延傳》有如下記載:魏延在劉備稱漢中王時,就已“ 領漢中太守”,後來“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漢中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堪稱“蜀漢鎖匙”,劉備之所以把魏延安排在漢中,主要是考慮他能攻善守且善於奇謀,他派地位高於魏延的馬超派去協防漢中也是為保萬無一失,顯然是加了道“雙保險”,因為漢中對於蜀漢的重要性不亞於荊州,假如漢中失守,西蜀也就門戶洞開、無險可守了。

劉備東征孫吳時不帶軍事才幹出眾的魏延一起去,原來是另有重用,命他鎮守漢中。

而《三國志》記載老將黃忠早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也就是劉備取伐蜀益州前一年已經死去,怎麼可能在夷陵之戰中被任為“前部先鋒”並且戰死沙場呢?顯然,小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意為這位戎馬一生的老將安排了一個悲壯的結局。

而黃權、程畿、張南、馮習、傅肜、張翼、趙融、廖淳都只能算二流將軍,一身是膽的趙雲是勇冠三軍的一流戰將,卻被劉備用為後軍,基本沒有發揮作用,馬超、魏延又沒有隨徵,所以劉備在夷陵被陸遜打得大敗而回,除了戰略、戰術失誤外,和他用人不當似乎也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呢?!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鐵馬冰河wu



劉備破格提拔魏延,對其寵信有加,這點毋庸置疑;在劉備的字典裡,魏延無疑是繼關羽之後,蜀國又一能獨當一面的大將;在委派“漢中太守”的問題上,劉備可以說是力排眾議,因為當時的魏延,基本上不被所有人看好;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魏延跟隨劉備的時間不長,從劉備入川的時候,魏延才帶領私兵加入了劉備的隊伍;他算不上劉備方面的元老大將;

第二:魏延投降劉備後,並無更多功績可言;在吞併益州,平定漢中的一系列戰役中,魏延的表現渺渺無幾,功績?完全談不上;

第三:魏延的官職,只是牙門將軍;單按官職論,怎麼論都輪不上魏延;

第四:呼聲最高的是劉備的小老弟張飛,張飛從最初就跟隨劉備打天下,立下的戰功無數,僅次於關羽;在平定益州的一系列戰役中,張飛的戰功,更是名列前茅;這些都是魏延,無法比擬的;就算撇去張飛不說,還有比如趙雲、黃忠、馬超、霍峻等人,都在劉備身邊,這些人的聲望,比魏延高很多;

魏延既不是元老,也無功績可言,劉備為什麼會選中魏延呢?原因很簡單,自信,自信自己的“識人之明”;劉備看準了魏延是個大才,他不管魏延現在的表現如何,他堅信,魏延日後,必定會有一番作為;漢中在魏延手上,不會出任何岔子,這是劉備所堅信的;


那麼?既然劉備深知魏延之才,又對其寵愛有加,為什麼在後來的夷陵之戰中,不帶上自己的信寵魏延呢?

實際上,原因很簡單;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並不是什麼大戰役,兵力投入,也就三四萬而已;劉備當初帶出去的將領,除了黃權,其他的都是小角色,甚至新人;這說明什麼?劉備要麼就是小打小鬧,要麼就是自信過頭,所以才不帶更多的將領;

劉備究竟是自信過頭,還是小打小鬧呢?事實證明,確實只是小打小鬧;在夷陵僵持一年之久,期間壓根就沒有爆發過比較大的戰役,全是小型戰役;別說魏延,甚至趙雲,劉備都沒有帶;要知道,夷陵戰役期間,趙雲就在成都,沒有任何作戰任務;劉備連閒置的趙雲都不帶,有什麼理由把重任在身的魏延調到自己的身邊;如果魏延離開漢中一年之久,被曹魏所察覺,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曹操肯定會大舉進攻漢中,到時候夷陵還沒取勝,漢中就已失了;


所以,讓魏延參與夷陵之戰,只會得不償失,敗得更慘;


愛尚文史


這個問題……我可以說,有點自相矛盾嗎?

劉備為什麼重用魏延?因為魏延確實是將才。漢中之地是魏蜀都想得到的戰略要地,拿到手的一方絕對丟不起,所以必須派大將防守。守將人選也必當慎之又慎,關羽鎮守荊州,剩下一個最近的就是張飛,可是此君時常做一些出人意料之事,實在是極大的隱患。守徐州沒幾天就丟了,此事不可能不讓劉備產生心理陰影。

剩下的人選中,趙雲隨時做為貼身保鏢,不可輕動。馬超自從歸順就不怎麼受待見,這種要事似乎輪不到他頭上。黃忠年邁,不適合。而魏延的能力當屬蜀漢武將第六人的存在,個人能力也沒得說,他去最合適。

魏延被委以重任,鎮守漢中,效果相當理想。反正曹魏沒敢來嘚瑟。

討伐東吳,劉備親征,帶兵直入吳地,一路勢如破竹。在這種情況下,任誰可能都會產生輕敵思想,劉備也不例外。在他眼裡,東吳除了周瑜,似乎沒有可怕之人。陸遜不過一書生,東吳實在沒人了,才把這個黃口孺子推上前臺。似此,何怕之有?所以連大保鏢趙雲都沒帶,更不會帶魏延了。

而且,不帶魏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只要魏延離開汛地,難保曹魏不會趁機攻打漢中。荊州老巢已經丟了,要是再丟了漢中,益州也大大的危險。益州這塊根據地要是再丟,那他劉皇叔又得到處打游擊嘍!所以說破大天,劉備也不敢讓魏延離開防區。這應該是最根本的原因。

把此要地交與魏延防守,不能輕動,又怎麼會讓他跑去參加夷陵之戰?所以說問題自相矛盾,就在於此。


禁街虎1


夷陵之戰背景是基於襄樊戰中失荊州,羽被殺以及大部將領攜城叛逃的前提之下的,整個川蜀對外的兩大門口即為荊州和漢中之地,且漢中防務主要針對曹魏政權,所以不可能傾巢而出,更不可能調魏延離崗!

在劉備入主川蜀之後便破格提升魏延領漢中太守,督漢中軍事(相當於漢中地區最高軍政長官,就差領假節了😊ི),我們要知道在初期絕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個職位是非張飛莫屬的(由此可見漢中的重要性,以及蜀漢核心管理層對於魏延的認可)

魏延在漢中經營多年,大興土木構築防禦公示。以至於曹魏在諸葛亮和魏延相繼死去,整個蜀漢人才匱乏的情況下,都未能佔到絲毫的便宜。

很多人說諸葛亮同魏延不合,以及魏延所謂的天生反骨,實際是很荒謬的!我們要知道魏延在蜀漢正確的得寵,並不僅僅是劉備在世之時,即便諸葛亮把持朝政的歲月裡,魏延依然是丞相府領導班子裡的最高軍事參謀,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蜀漢政權的軍事第一人!只不過是政治智商有點低,所以才導致最終悲催的結局!

諸葛亮識得魏延,劉備更識得魏延!所以夷陵之戰,如果調魏延上場,相當是對曹魏門戶大開了!別說劉備不會這麼做,整個蜀漢核心政權也不會這麼做!

最後補充一個小插曲,就明白魏延在漢中構築的工事有多強了,鍾會能打進蜀地,完全依賴於姜維把漢中佈防工事全部拆除,並且帶領部隊屯田,才給了對方可趁之機!想要通過正規途徑過漢中,那是相當難的!


jason82514159


史言劉備“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按劉備既以漢王朝的繼承者自居,照理說他即位後應立即進兵討伐篡漢的頭號敵人曹丕,可是劉備卻硬是要伐吳,“群臣多諫,一不從”。連劉備的親信將領趙雲都說:“國賊是曹氏,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可是劉備不肯聽從。他這樣作,既輕重倒置,也違背了聯吳攻魏的既定方針。孫權聞備將來伐,遣使求和,備不許。吳南郡太守諸葛瑾給備來箋說:“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來自吳人的議論,只能引起劉備的更大反感,而不會有何效果。

從劉備的態度看,好像是把替關羽復仇做為首要之務,實際也並非如此,從史書上看,劉備所最得力和喜愛的要員,首先是法正和龐統。他們死後,劉備都難過得流涕數日。《三國演義》說劉備聞關羽死訊,痛不欲生。

正史並無此記述,只言備“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劉備之所以這樣做,主要原因不是“忿”,而是“驕”。他一貫對吳估計不足,所以當他令關羽進攻襄、樊時,對吳戒備不周。根據避強攻弱的道理,他要攻吳而不聽群臣諫阻。願意跟隨劉備伐吳的主要將領只有張飛。那時張飛鎮守巴西,他本準備從閬中率兵萬人與劉備會江州(今重慶市)。但飛在臨行前,被其帳下將張達、範強刺殺。趙雲因諫阻徵吳,劉備未令他同行,而留他督江州。從劉備此次出征帶領的文武官員看,其中既無卓越謀臣,也無知名宿將。只有一個黃權,原為劉璋部將,曾勸璋勿迎備入蜀;又不肯在劉璋降備之前投降。因此備對權甚為歎賞。後黃權向備獻策進取漢中,取得了勝利。這次權向備獻言:“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①。備不從,只遣權督江北軍,以防魏師。這樣,權雖出征,亦未得發揮多大作用。這是為什麼?只因一個“驕”字佔領了劉備的腦海,他認為自己伐魏,雖不能克,但對付吳還是滿可以的。

從以上分析,劉備的“驕”佔據了腦海,提反對意見的一率不帶,聽不進良言;所以別說魏延了,連趙雲這樣的猛將也沒有能進入他的視線,失敗已經註定了幾分!


辛勤立業


首先,魏延這個人三國演義塑造的與歷史上的是截然不同。我們討論是歷史內容,不是演義,演義裡面把夷陵之戰描繪得非常精彩,給劉備最後悲壯的謝幕。

但是夷陵之戰其實一開始已經註定了結果,因為最高指揮官劉備輕敵,歷史上輕敵的沒有好下場,老名將成為新名將踏腳石的例子比比皆是。從歷史唯物主義看雙方統帥分別為劉備和陸遜,參戰將領蜀國:吳班,馮習,張南,沙摩柯,黃權;吳國:潘璋,朱然,徐盛,孫恆。從參戰人員看,無論是統帥還是將領,吳國質量均強於蜀國,勝利是必然的。但重點來了,當事人不知道,劉備戎馬一生,對上陸遜,認為乳臭未乾,黃口小兒。曹操死後,跟劉備一個時代的基本死絕了,孫權看見劉備其實也得叫叔叔。所以劉備這個大號準備帶小號刷等級的,沒想到陸遜這個小號滿身神裝。

魏延當時鎮守漢中,這個位置太重要了,北伐起點,據守曹魏,這就是蜀國的政治正確,不可輕動。話說劉備眼光還是很毒辣,漢中守將選擇時大家都認為是張飛,但劉備提拔了魏延,想想張飛的死法,如果被人殺了獻城……

題外話魏延之死,魏延和楊儀都在各自領域很專家,但是兩個人情商都捉急,而且互相看不對眼,文武互輕。諸葛亮死後,魏延還想打,楊儀主張退,兩個人都想繼承蜀漢丞相,所以發生政治鬥爭,情商更差的先死,一年後另一個也死了,哥倆繼續地下鬥。

諸葛丞相是謹慎的,因為劉禪太豬隊友,所以蜀漢丞相政治力要高,情商要高,武力是次要因素,蔣琬才是最好繼任者。


甬津先生


這個問題,著實有點外行。

一個國家也好,一個割據勢力也好,斷然不可能做什麼事情傾巢而出,那樣做的只能稱之為流寇。

回到這個問題上來,眾所周知,魏延可以說是劉備一手提拔起來的悍將,劉備看人用人的眼光還是很好的,他力排眾議,把魏延放到漢中這個對蜀漢來說至關重要的位置。當時劉備的戰略明顯是攻吳御曹。

打仗更多的時候打的是雙方的後勤、忍耐力,當時不光魏延沒有來,諸葛、趙雲都沒有參加,這是蜀漢國內政治和軍事戰略的需要,不是說誰比誰厲害,而是每個人需要守住各自的職責而已。


自由無業許多年



懷揣影視


劉備帶著黃權就夠了,可惜自己把黃權支走了


王琦


魏延坐鎮漢中,馬超防守陽平關,都是提防曹魏背後偷襲,所以兩位大將都沒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