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過得挺好”是你裝過最善良的逼

/

從家鄉不遠萬里來上海撈錢的年輕人,過得並不如一個小公務員、一個事業單位基層,甚至是那些深夜載你回家的出租司機……

朋友圈裡的他們,是魔都夜生活的“領航員”、卡座搖骰的“高富帥”、下午茶自拍的“白富美”,用花唄白條買著1:1的高版復刻,蝸居在十平米的小臥室裡,在網紅檯燈下照出一張張的ins名媛風。

名媛風颳的越猛,交房租的心就越痛。


“在上海過得挺好”是你裝過最善良的逼



然而,這些表面上金玉其外的年輕人,可能也在背地裡黑著眼圈熬著夜為了年終獎揮汗如雨,可能也為了升職加薪和同事拼個魚死網破,可能連父母噓寒問暖的電話都不敢接。

因為那句“爸、媽,我在上海過得很好。”,是她們和他們隱藏在心底難以啟齒的柔弱。

相對於把自己的不堪告訴父母,TA們更願意在父母面前開啟靜音模式。


“在上海過得挺好”是你裝過最善良的逼



身邊有一個狼人,她叫V。

高中時期遍對上海有著莫大的期望,如願以償地進入魔都某大學。名校畢業,實習經驗頗多,直接進入當地的一家知名企業,那家企業在陸家嘴。

V的父母高興壞了,總算盼女成鳳,成天遇人就顯擺自己的女兒在上海名企工作,月薪8k。而V的父母並不知道,8k在上海,除去房租、交通、伙食費,已經所剩無幾了。

V也覺得自己很牛逼,每次和家鄉的老熟人老同學聊起天來,就等著別人那句“你在上海啊,好厲害!”“在上海什麼地方上班啊?”

V便驕傲地用手縷縷頭髮,輕描淡寫一句:“陸家嘴兒。”


“在上海過得挺好”是你裝過最善良的逼



“嘴兒”字一定要帶兒化音,並要兒的優雅,頗有一番調侃家鄉北方人的味道。

其實八佰伴南京東路就去過一兩次,逛了一整圈,發現買得起的還是諸如優衣庫H&M系列。沒有喜歡的款式,只好回去刷刷淘寶淘一些百八十塊的A貨撐撐門面。

自己不是很爭氣,把矛頭指向了資本寒冬。每天對外賣配送費5.8元虎視眈眈,打個車一天20個小時要加價,什麼也不敢想,擦乾鼻涕夾起尾巴乖乖地做個金融女民工。

也曾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下狠心去新天地瀟灑一遭,和卡座上的小奶狗談談情,和散臺的潛力股QQ愛。這一瀟灑,就灑掉了下個月的房租。酒醒後,V既懊悔又無助地接起了父母的電話:

“寶貝女兒,錢夠花嗎?不夠就大大方方地和家裡要啊!”

“媽,錢夠花,我吃大餐呢,在這挺好的。”


“在上海過得挺好”是你裝過最善良的逼



掛掉電話,顫顫巍巍地編出一個謊言,拿閨蜜當擋箭牌,問家裡要了三千元房租錢,併發誓馬上還上。

只可惜,V一直也沒有還上。面對爸爸的教導、媽媽的叮嚀,報喜不報憂的她選自了自閉,開啟靜音模式。


“在上海過得挺好”是你裝過最善良的逼


兩年後的某天下班,V看見公司樓下兩個清理垃圾的老婆婆為了爭一個礦泉水瓶用地地道道的上海話大罵了十幾回合,吵得方圓幾公里都聽得到。

她覺得,沒有人生下來就是一個潑婦吧,而且還只是為了一個礦泉水瓶。

於是,V辭職了,摘掉工作牌的那一刻起,似乎覺得這兩年來,在職場上學會的技能似乎只有:EXCEL的使用、PPT的製作、英文名的讀法,和最嫻熟的兩句“我來check一下”、“我會繼續follow的。“


“在上海過得挺好”是你裝過最善良的逼



面對家裡父母的呼喚,V回應地越來越少。當初留在老家的同學們,通過幾年的打拼已經著手裝修第二套房子了,而V依然在發愁著押一付三。

為了省錢,她搬去了郊區。郊區夜晚的風很大,早上起床變成了一件困難的事。也不再化妝了,因為耽誤一分鐘,就會錯過合適的地鐵,就要在早高峰的陸家嘴排著隊看著表。

每天早上,她都會帶著肯德基的愛心早餐,怕涼,所以踹在兜裡擠上地鐵。等人少一少,才會打開漢堡。

怕被其他的乘客嫌棄翻白眼,她總會跑到兩節車廂連接處的通風口火速吃完,然後把包裝紙揉起來,塞進口袋。


“在上海過得挺好”是你裝過最善良的逼



她偶爾會想起來在家的日子,媽媽每天天剛矇矇亮就起床準備早餐,永遠那麼豐盛。每每回憶這些,她總是忍不住想打個電話給家裡,更恨不得能立刻飛回去。

飛到熟悉的餐桌上,聽著公雞打鳴的聲音和廚房裡嘈雜的鍋碗瓢盆聲。

但是,她不能。

她能做的,就是轉發朋友圈早起的微商勵志語錄,設一個分組:僅家人可見。


“在上海過得挺好”是你裝過最善良的逼



像V小姐這樣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也許看到這一行字的你就是。現在的魔都上海,能有片瓦存身,已經是一種幸事了。我們這些人用盡全力,只為爭得一席之地。

做著不喜歡的事情,受著沒必要的委屈,每天問自己三千遍:“我還有尊嚴嗎?”

二十歲的時候,尊嚴是有個窩,能吃飽,有地方喝酒撩妹蹦蹦迪地,偶爾看個演唱會,沒錢沒關係,年輕就是資本。


“在上海過得挺好”是你裝過最善良的逼



而現在,漂泊了幾年,才猛地發覺20歲的尊嚴就是一種偽文藝青年的優越感,畢竟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用來發朋友圈裝逼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996燈火通明的soho寫字樓、節假日人擠人的外灘城隍廟以及買張門票從東方明珠上眺望的黃浦江夜景,這樣如此輕易地就可以打造一個在農村爸媽眼中無法企及的美妙世界:精緻,但易碎。

壓力太大,還是要跑去酒吧夜店喝酒上頭。

醉了,望著手機裡爸爸媽媽的未接電話,讀著爸爸媽媽發給你已讀三百遍還沒有回的微信,手指也顫顫巍巍地似乎有了自己的想法:“媽媽對不起,忙完這段就回家。”、“爸,我想你了。”、“爸爸媽媽感謝你們的陪伴,對不起。”


“在上海過得挺好”是你裝過最善良的逼



第二天早上六七點,你剛睡下,媽媽就來了電話。你接聽電話的那一瞬間,她按捺不住地激動,不在質問你晚上說什麼胡話,而僅僅是關心你為何這麼晚睡。

你想繼續靜音自閉,卻又不得不借著酒勁和媽媽哭訴哭訴,就像當時考試作弊被抓住了那般。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人,父母砸鍋賣鐵,自己努力二十餘年,只是為了能和你一樣,拎著滾燙的包子和豆漿,穿著起皺的西裝,擠著早上八點半的地鐵。

出了地鐵,都會不約而同地點起煙來猛地咳嗽一聲,大罵一聲“艹,空氣真差。”

其實在這個城市,他們已經把自己的青春燃燒成縷縷炊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