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安進寶山—“三部尚書”後裔地

詔安進寶山—“三部尚書”後裔地

詔安蔡氏家廟

詔安進寶山—“三部尚書”後裔地

貴盛堂

蔡姓,在全中國漢族姓氏中排第44位,在漳州位列第10,而且在漳州,是除陳、林兩姓外,出進士最多的一個姓。

但在詔安這樣一個“沈半縣”的地方,蔡姓人口卻很少,總共只有上千人,散居於西潭鎮的岑頭村、建設鄉的馬頭村進寶山自然村和白洋鄉的搭橋村匏靴山自然村。

從縣城出發,沿詔平公路驅車來到了建設鄉的進寶山,車程約十幾公里。進寶山,當地人習慣稱“深表山”,是建設鄉馬頭行政村下面的一個小自然村,進寶山、北記和馬頭三個自然村共同組成一個行政村。

進寶山在公路旁,原先這裡還有個國營建設農場,如今場部早已荒廢。而進寶山原先有個寨子,也早已拆毀了。全村單一蔡姓,人口約三四百人,大多外出務工,整個村落顯得很安靜。

村口有一座清乾隆二十七年,進寶山村蔡氏族人為褒揚該村三位義士義勇、義烈、義敏而建的墳墓。墓碑上還有一副黑字對聯“勇士千古銘,敏烈一族恩”,橫批是“慷慨赴義”。

沿著水泥小路來到村中,面前出現一個好幾百平方米的寬埕,進寶山蔡氏家廟便坐落於寬埕後,家廟後是一大片樹林。

蔡氏家廟坐北朝南,呈現內凹式構造,面闊三間,是三山式懸山頂建築風格,屋頂飾有丹鳳朝陽、飛禽走獸、古裝人物等造型的剪瓷雕。牆上砌有古裝人物造型的瓷磚,門前屋簷下掛著一對大紅燈籠。

從大寬埕沿五級臺階上來,只見石門匾黑底金字“蔡氏家廟”,一對大門扇,紅底黑字“濟陽家聲遠,西林世澤長”,“濟陽”是蔡氏郡望,在河南,蔡氏之根在中原河南;而“西林”在雲霄,表明進寶山蔡氏一脈,自雲霄西林開基而來。蔡氏家廟兩側還另開兩個邊門(子孫門),左邊門扇紅底黑字“文昭、武穆”,右邊門扇紅底黑字“祖德、宗功”。

蔡氏家廟由門樓、天井、兩廊、拜亭連大廳組成,面積不到200平方米。天井鋪規格石,門樓、兩廊、拜亭和大廳的地面都鋪紅色方磚,拜亭和大廳連成一個整體,整座家廟在2015年重新翻修一遍。

門樓內有一對方石柱,柱子上雕鐫一副金字楹聯“漳水柳江同玉海,雲山進寶系濟陽”。漳水當指雲霄漳江,柳江在廣西,聽蔡氏族人介紹,進寶山蔡氏一脈,後來又開基到廣西柳州。兩廊有兩對方石柱,其中一對也同樣雕鐫金字楹聯“認祖歸宗嗣裔幸,追根溯源子孫福”。拜亭上有一對方石柱,柱子上金字楹聯是“國朝明清三進士三部尚書,詩書禮樂四文魁五封侍郎”,這副楹聯是清朝嘉慶帝師、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兼太子太師、漳浦人蔡新所撰。其時雲霄尚屬漳浦管轄。

從牆上碑記得知,蔡氏的入閩開基始祖,乃是唐初文學家、銀青光祿大夫蔡允恭。明朝末年,雲霄(時屬漳浦)西林蔡氏出了一個“三部尚書”——蔡思充。

蔡思充(1559—1642),字寶卿、號元崗,出生於雲霄西林,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應鄉試名列第二,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中進士。官至南京工部、刑部尚書,死後崇禎帝又追封兵部尚書、太子少保,因而被稱為“三部尚書”,是雲霄歷史上職位最高的官員。其夫人張鶴娘,誥封一品夫人。

明朝天啟元年,蔡氏家廟“致敬堂”始建於雲霄西林,明朝崇禎末年,“致敬堂”分支到詔安進寶山開基,建了蔡氏家廟“貴盛堂”。由此說來,詔安進寶山之蔡氏,和雲霄西林之蔡氏,乃一脈相承,進寶山蔡氏,源自西林。

進寶山蔡氏家廟的大廳上,還有兩對圓石柱,柱子上均有金字楹聯。其中一副是“長髮其祥望出西林芳接遠,永宏斯譽脈延桂臺祚頻添”,另一副為“貴宗瑞繞喜光輝棟宇,盛祖香生賀錦繡陽春”,上下聯各取首字,即是“貴盛”堂號。

整座家廟裡,共有12根石柱,均帶柱礎。

大廳後左邊有盞立式紙紅燈籠,上寫“工部尚書”字樣,右邊也有盞紙紅燈籠,上寫“蔡府”字樣。大廳後側橫樑懸掛著一塊碩大的牌匾,黑底金字的堂號——“貴盛堂”。在大廳左側橫樑上,同樣懸掛著一塊黑底金字牌匾“睦族榮宗”,這是漳浦縣蔡新紀念館和西湖蔡氏宗親會共同敬賀的!

大廳後的供桌上,正中擺放一塊較大的神位牌,黑底金字,從上往下依次寫著“始祖顯考蔡公妣蔡母之神位”,在這塊神位牌的左邊,同樣是一塊黑底金字神位牌,內容跟村口那座墳墓的墓碑一樣,也是為清乾隆二十七年蔡氏三位義士義勇、義烈和義敏而立。

大廳後牆上掛著“三部尚書”蔡思充和他的誥封一品夫人張鶴孃的畫像,畫像下還有崇禎皇帝敕封的內容,畫像兩側一副對聯“雲山漳水同千古,萬曆崇禎第一人”,此聯在歌頌蔡思充。

進寶山蔡氏一脈,從雲霄西林開基至此,已有近400年曆史了。不承想,在這偏遠的小小山村裡,卻世代居住著明末赫赫有名的“三部尚書”蔡思充的後裔子孫,這大概也算得上是塊“寶”了!(本文源自《閩南日報》 沈益群 文/圖)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