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飯也不同?吃貨必看10款電飯鍋橫評

在不少消費者眼裡,電飯鍋是無火煮食,相對於明火煮食更加安全。隨著電飯鍋的功能增多,除了基本的煮飯外,也包括煲粥、燉湯、蒸菜與點心等。所以對於吃貨而言,一臺好的電飯鍋為美食助力的重要度不言而喻,可要想把食物通過機械的方式進行烹煮,想必也有不少學問。雖說電飯鍋早已成為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標誌性家電產品,但面對品類繁多的產品,相信不少用戶在實打實的挑選時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麻煩。

煮飯也不同?吃貨必看10款電飯鍋橫評

那麼為了各位準美食家,由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牽頭,上海家電網提供媒體支持,從市面上選擇了10款主流品牌電飯鍋,從各項性能指標上為消費者提供更為直觀的參考依據。

在評測正式開始之前,相信有人要問了,電飯鍋是由什麼構成?工作原理又是什麼呢?

煮飯也不同?吃貨必看10款電飯鍋橫評

圖1 電飯鍋基本構成圖

事實上,電飯鍋一般由鍋體、電熱元件、溫控及定時裝置組成。鍋體有內、外兩層或內、中、外3層。內鍋體用來盛裝欲烹製的食物,常以鋁合金和搪瓷或不鏽鋼製作,其內表面塗覆聚四氟乙烯以防止食物粘鍋;外鍋體起安全防護和保溫作用,一般均用薄鋼板製作,表面噴漆或塗搪。內外兩層鍋體之間可以是空氣夾層,也可以填充絕熱材料。三層鍋體是在內外兩層鍋體間加有中鍋體,形成蒸鍋並起雙重保溫作用。

將盛好食物的內鍋放到發熱板上,使其底部與發熱板中心的限溫中感溫軟磁鐵貼合。按下琴鍵開關,軟磁鐵下方的永久磁鐵即上升至與軟磁鐵接觸;此時內鍋未升溫,軟磁鐵處於居里溫度以下,呈良好鐵磁性,能被永久磁鐵磁化並將其吸持在高點位置。處於高點位置的軟磁鐵帶動內部槓桿動作,將電路上、下觸點接通,電熱元件通電發熱,鍋內食物被加熱升溫。當內鍋底溫度達到103±2℃(此為軟磁鐵的居里溫度)時,軟磁鐵立即感知而失去磁性,在重力及內部彈簧的共同作用下從高點位置落下,並由此帶動槓桿機構,使電路上、下觸點脫離,電路斷開,電熱元件不再發熱,達到限溫目的。但此時發熱板仍處於高熱狀態,其熱容量較大,可對鍋內食物繼續加熱一段時間,直至食物熟透。

挑選的10款電商熱銷電飯鍋各有不同,加熱方式有IH加熱和底盤加熱,按鍵方式有觸摸按鍵和機械按鍵,內膽有金屬和非金屬,容量從1.6L到4.0升。主要從容量偏差、防粘性、熱效率、待機功率、保溫溫度、保溫能耗等方面進行對比試驗研究。鑑於容量偏差和熱效率涉及到的公式參數過於複雜,這裡不再贅述,評測結果將通過表1進行展示。

相信不少消費者對電飯鍋的防粘性非常重視,那麼先由此進行對比,試驗前對蒸煮容器做以下處理:用浸上植物油的軟布,將油輕揩在容器內側防粘塗層表面,然後用溫水加洗滌劑將油清楚,再用清水清洗乾淨並擦乾,備用;將容器放置在溫度為(150±10)℃的烘箱中,1h後取出,迅速將一隻新鮮雞蛋磕開倒入容器底部,待蛋清基本凝固時,用非金屬鏟取出雞蛋,觀察容器防粘塗層表面是否粘附殘渣;在同一塗層區域,連續進行三次上述操作,容器防粘塗層表面均不應有粘附殘渣現象。

待機功率方面則是將器具通過電能表連接電源,不對器具做任何功能性操作,同時記錄接通電源的時間,保持這種狀態4小時,讀取電能表的讀數並計算出每小時的耗電量,即為待機功率。

保溫溫度上,我們向鍋內加入額定容積80%的水並通電加熱;將熱電偶測溫點固定在以內鍋底部中心為圓心、直徑為50mm圓的正上方、距離鍋底20±5mm的位置上;待水溫達到90℃時強制使器具進入保溫狀態,在第4h、4.5h、5h三個時刻點分別讀取溫度值,取三次讀數的平均值,即為器具的保溫溫度。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之後,我們得出了表1的測試結果。

表1 電飯鍋評測結果彙總表

煮飯也不同?吃貨必看10款電飯鍋橫評

從表1可以看出,容量偏差方面,根據電飯鍋行業標準對蒸煮容器的實際容積規定不應低於額定容積的95%,經計算實際比對結果得知有2款偏差率低於該數值;防粘性方面,也是2款產品存在塗層表面留有殘渣的現象;熱效率方面,所測試的10款電飯鍋熱效率值均高於各自明示的數值,最高高出6.5%,最低也高出1.6%,說明在熱效率明示方面,各品牌都嚴格按照電飯鍋能效標準執行,符合各自產品能效等級對應的熱效率數值;保溫溫度方面,該項目主要考察電飯鍋整體保溫效果好壞的指標,在電飯鍋銘牌中並沒有明示該數值,以保溫溫度不低於60℃為判定依據,10款產品中最低值也有63.7℃,說明在保溫方面,各品牌研究產品滿足了標準規定的最低要求;保溫能耗方面,以偏差率絕對值大小來評定,數值越高,說明距離該產品的明示值越遠,相對能耗也就越低,絕對能耗可以通過5小時內的總耗可知,最高耗能達到190W•h(7號樣品),而最低只有63.5 W•h(2號樣品),品牌之間的能耗差異較大,對於喜歡長期將電飯鍋保溫的消費者來講,實測高保溫能耗產品電費就大一些了,然而對於各品牌實測值與明示值的對比而言,均低於明示值不少,說明在保溫能耗方面,各品牌都給予了更大的保溫能耗空間;待機功耗方面,只考慮觸摸式按鍵的產品,符合該要求的4款產品實測值均低於明示值,而且4小時能耗最高也就4.4 W•h。

在經過一系列對比測試之後,相信各位準美食家對電飯鍋也有了更深度的認識,那究竟如何選購呢?

個人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看品牌

知名品牌的電飯鍋在質量和售後服務方面有著一定的保障,同時工藝也是比較先進的

看外觀

漆膜要堅韌,無脫落,各種配件完好,無破裂、起泡等現象,鍋蓋和內鍋的配合要嚴密,精密塑膠完好

看磁鋼限溫器

一般磁鋼限溫器安插在電板中央圓孔內,在彈簧的作用下,鋁導片應貼在內鍋的底面上。用手按動鋁導熱片,應該上下活動自如,沒有任何卡住的情況。

品類繁多的電飯鍋產品在功能和材質上也令人眼花繚亂。雖然電飯鍋各種內膽材質的基本是圍繞著怎麼不粘鍋展開的。比如常見的有遠紅外、黑晶、黃晶蜂窩、釜膽、陶晶、合金、黃金內膽、不鏽鋼等。不過,只要電飯鍋內膽塗層材料是安全無毒的,電飯鍋內膽材質不粘鍋就可以了。

功率方面,功率大的耗時短,功率小的耗時長,一般電飯鍋的功率與電飯鍋的容量有一定關係,如4L容量的功率在600W-800W,IH電飯鍋會比普通電飯鍋功率要大一點。如果想要為美食加熱均勻,就要考慮電飯鍋的加熱方式,其中三維立體加熱可以保證電飯鍋較好的對食物進行全面加熱。

當然,挑選適合家人使用的容量也很重要,市面常見的容量1L-2L合適1-2人使用,容量3L-4L適合三口之家用,容量5L-6L的則適合4-8口人的家庭。

那麼除了一般傳統式機械電飯鍋,還有更適合年輕人使用的的微電腦式智能電飯鍋可供選擇,這種產品功能多,可24小時預約時間及選擇合適自己的烹煮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