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在網上看過一段視頻,一個小姑娘要參加聖誕夜的詩歌朗讀,媽媽在家裡和她一起做準備,但是媽媽無時無刻不在拿著手機。

給小姑娘熨禮服的時候,媽媽或許是在和別人分享這件事吧,一直用臉夾著電話說個不停;熨好衣服,小姑娘在吃飯,媽媽一邊喝咖啡,一邊忙著看手機和電腦;然後,她們一起出門,在電梯裡,媽媽一隻手牽著孩子,一隻手拿著手機一直在看;之後,她們坐上了公交車,媽媽依然一手摟著她,一手拿著手機不停地看,孩子無奈地看向窗外…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當他們下車,來到禮堂時,媽媽幫小姑娘打扮,打扮好了之後她們一起走進了演講室,小姑娘站在舞臺上開始朗誦詩,一直笑容滿面的看著媽媽,直到媽媽拿出手機錄製孩子朗誦的視頻,小姑娘臉上的笑容不見了,鏡頭也切換到媽媽這裡,原來 ,媽媽只顧著盯著手機屏幕看,卻對站在眼前的孩子視而不見。

這時候,小姑娘打斷了朗誦,說要換一首詩:

媽媽在家嗎?

不,她不在家

媽媽到網絡上去了

媽媽只和網上的人說話

這世界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喝咖啡也盯著屏幕

這世界究竟怎麼了?

媽媽,我有一個答案

我就是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啊

說完,小姑娘離開了舞臺,飛奔到媽媽懷裡,抱著媽媽說:媽媽我太愛你了,請你不要忘記我好嗎?聽著孩子的話,媽媽淚流滿面......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看完這個故事,又感動又愧疚。孩子的愛是那麼的純粹,在他們眼裡,媽媽就是一切;可我們在陪伴孩子時,卻常常三心二意,人在孩子身邊,心卻給了手機...

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缺乏對孩子的陪伴,兩者之間容易缺乏情感依賴和親密的情感溝通,孩子在某些方面不願意接受父母的教育。所以,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父母從一開始就要注意高質量的陪伴。

麼什麼算陪伴?僅僅是親子陪伴嗎?怎樣的陪伴才是高質量陪伴呢?下面我們來深入瞭解一下陪伴教育的相關內容。

1

常被誤讀的陪伴

(1)陪伴≠陪伴:常看到爸爸媽媽亦步亦趨地跟在孩子左右,散步、逛商場……孩子在哪裡,爸爸媽媽的身影就跟在哪裡,孩子仍然是一個人自言自語或許自個玩,爸爸媽媽如同沒聽到孩子的說話,在想自個的心思,人在心不在,更沒心境體驗陪伴孩子的高興,這麼的陪伴不算陪伴。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2)看守≠陪伴:爸爸媽媽緊緊跟在周圍不斷地提示孩子這個不可以,那個不行,替孩子做這做那,懼怕孩子摔著,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走彎路……沒有看到孩子不一樣年齡階段的需求,更沒跟著孩子長大,不斷擴展他的獨立生長空間,一天下來,爸爸媽媽疲乏,孩子辛苦,這麼的陪伴,充其量是保姆的照料,不是陪伴。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3)物質滿足≠陪伴:許多爸爸媽媽為補償疏忽孩子的愧疚,偶然有時刻陪孩子,就用豪爽地花錢代替陪伴,不管孩子要的、不要的,都買給他,最盛行的名牌、最貴的幼兒園,可讓爸爸媽媽自個心裡平衡,卻無法添補孩子心裡短少愛的虛空。這也不屬於陪伴。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4)說教≠陪伴:許多爸爸媽媽非常珍惜與孩子在一起,藉機不停地講各種道理,講許多自己的辛苦,說這全部都是為孩子,說自己這麼做都是對的,用最有傷害力的這兩句話,以為能激起孩子的快樂,卻不知被“愧疚和負罪”培育大的孩子最無力,他們只有自我否定,只有自我糾結和掙扎,沒力氣改變,孩子懼怕這麼的“陪伴”。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5)只有媽媽的關照≠陪伴:許多家庭以為關照孩子是媽媽的本分,爸爸擔任主外養家嫌錢,爸爸成了“不回家的人”。媽媽只能給予孩子母性的愛,而自傲、力氣、與國際的聯絡和聯合,這些是需求爸爸的引導和演示的,這怎麼可能只是媽媽的關照可以代替呢?中國是個內斂的民族,爸爸尤其是緘默沉靜、不善表達愛的,如果再加上日常日子中的邊緣化,多少孩子是在巴望父愛的痛中長大?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2

如何更好的陪伴

(1)跟孩子做遊戲: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多在學習一些有趣的親子游戲,跟孩子一起做遊戲是很好的增進親子感情的方式。家長可以選擇類似”捉迷藏、下跳棋”等趣味性較強的智力型遊戲,在遊戲中不斷的提高遊戲難度,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2)與孩子一起運動:在親子相處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孩子一起進行一些需要團隊合作的運動比如“足球、籃球”等球類運動。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還有利於培養孩子團隊合作的意識。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3)帶孩子到外面遠足:在週末的時候,可以多帶著孩子出去走走,接觸大自然。教孩子認識新的植物動物。這樣能夠擴寬孩子們的知識面,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但是注意到戶外以後不是放任孩子一個人玩,而是應該帶著孩子一起玩,增強有效陪伴。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4)和孩子一起堅持親子閱讀:建議父母們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認知、故事、習慣養成類的繪本,堅持每天和孩子共同閱讀,從小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5)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注意配合親密的肢體語言,不要總是擺著一副長輩的嚴肅樣,讓孩子不想親近。應該多和孩子說話,注意配合一些親密的肢體語言。不管有多忙,應該抽空跟孩子談天說地,讓孩子依偎在你的懷裡,說說他們心中有趣的事情,盡情地享受溫情一刻,然後給他們每天至少講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學到知識和道理。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6)尊重孩子的意願,對於3歲以後的孩子,自我意識很明顯,可以表達自己的願望和喜好。當你和你的孩子在一起時,要先問他:“你想做什麼?”家長陪伴孩子的時候,不要先把自己想好的規劃馬上實施,可以先問問孩子此刻的想法和意願是什麼。如果孩子也沒有什麼主意,再跟孩子說:“那我們現在玩這個遊戲怎麼樣?”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到大人的尊重和愛意,增進了感情,還提高了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7)陪伴孩子需要細心,而不是熟視無睹,粗暴簡單。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大人就像一個服務者,只有細心呵護,才能讓其茁壯成長。細心的關鍵在於察言觀色,畢竟成長的旅途隨時都會接受來自生活的種種洗禮。細心的大人,絕不會輕易的下結論,而是在瞭解了一件事的來龍去脈之後,才去做出正確的判斷。大人傷害孩子的最常態方式就是誤解,老是喜歡高高在上,似乎孩子只有屈服於自己,才算滿意。俗話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孩子們無論過著什麼樣的日子,最討厭的莫過於被無禮冤枉。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8)出生在到1歲之間的嬰兒,語言和身心都在發育,他們不能理解單詞,不能有效地交流,他們的運動能力相對較低。即使他們各方面能力不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注意力和安全感的要求也更高,父母需要及時的反映孩子的需求比如哭泣。同時,當爸爸媽媽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家長可以試著和他們交流,如果他們不能,找一本故事書給他們讀。與此同時,親密接觸是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的主要方式,擁抱孩子或躺在他身邊聽兒歌。或者,給予孩子心理(擁抱、撫摸等)和生理上(餵奶、換尿布等)的幫助。比如,我們在給孩子餵奶、換尿布時,目光和話語都應是滿含愛意的,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傳遞。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家庭教育是校園教育永久的底色,而爸爸媽媽是這底色最主要的製作者。在教育孩子的疑問上,爸爸媽媽將自己看得怎樣都不為過。爸爸媽媽不會教學不怕,不明白教學也不要緊。對孩子而言,他們需求的不是豪華的物質享受,而是孤寂時有人陪伴,利誘時有人指引,成功時有人鼓舞,失利時有人瞭解。陪伴不僅僅是形隨,更主要的是心隨,是爸爸媽媽的心跟著孩子的心一同生長,一同相伴。生命不行逆轉,也不會逗留於昨天。陪伴是最長情的表白,他的優點、他的思考、他的願望、他的煩惱、他的需求,爸爸媽媽若一直陪伴他左右,歲月會通知您這些。請繁忙的爸爸媽媽們要多抽一點時刻,陪孩子一同漸漸長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