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詞或文章寫作,引用古詩詞,有利於古詩詞的發揚和傳承,你怎麼看?

東庭雨竹


現代詩詞或文章寫作,引用古詩詞,有利於古詩詞的發揚和傳承,我認為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一、什麼是引用?引用是指在說話或寫作中引用現成的話,如詩句、格言、成語等,以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辭方法。引用可分為明引和暗引兩種,如能恰當使用,可以使文章增加不少光彩。

第二、引用古詩詞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引用,可使所表達的語言簡潔凝練和生動活潑,增添感染力。

(二)引用,對說理表情達意都很有幫助,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論據,增強說服力。

(三)證明你的確是讀過很多書,理解其意思並且可以融會貫通使用,方便文章出彩。

(四)可以激活語言表達,彰顯文章底蘊,使文章散發出濃濃的書卷氣和文化氣。

(五)有利於讀者在閱讀中產生聯想或共鳴,達到推陳出新,增強生動性的效果,或幽默風趣,增強形象性和畫龍點睛之效,能夠啟人心智,昇華主題。

比如為了表現瀑布的壯觀,可以引用“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寫初春景色時,會用到“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使畫面更加生動美麗,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總之,通過引用引用古詩詞,又促進了古詩詞的背訟和複習,使古詩詞進一步發揚光大,所以這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寫文章快去引用古詩詞吧!


請關注:以文溫暖世界,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魯23高研班學員,以文會友,歡迎交流,討論!


以文溫暖世界


“引用”是一種手法,古典詩詞、名人名言,格言警句,都是可以引用的。但是“引用”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自己文章的感染力說服力,而不是為了傳承古典詩詞。

古典詩詞流傳至今的,是幾千年的優秀詩人去蕪存精,大浪淘沙後的自然結果,能流傳至今,讓後人看到,本身就證明了古典詩詞的價值。

另外,古典詩詞有“趣”而無“用”,是屬於審美範疇的,多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讓孩子沒有那麼功利,這個世界才會減少一些嫉妒、殺戮、傾軋、仇恨,多一些美好、寬容、理解、情趣。

中國傳統注重“詩教”,讀詩多了,自然會對讀者潛移默化,這種收穫可能沒有物質上的回報,但一定能讓讀者的人生更有趣一些。孔子說:所謂《詩經》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中國自古缺少嚴格意義上的宗教,所以文學承擔了一定的道德教化責任。蔡元培先生說:以美育代宗教,就是這個意思。

文學可以讓靈魂得到詩意棲居,而詩又是文學之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