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時候家庭條件才好轉,這個時候開始孝敬自己的媽媽晚不晚?

兵傳媒


孝順從來不分早晚,不看多寡,只問真心。



你有疑惑是好事,說明你其實是個孝順的人。

以前的事情,不能說明什麼,只是條件所迫無能為力。

除了你自己,誰也不會怪你什麼。

如今你提出疑問,算是一種良好的反思,想明白了之後,你會做得更好。

在我看來,你不妨想一想,老人要的孝敬究竟是什麼?

要錢還是要房?

應該都不是吧?

題主如果五十歲了,那您的媽媽最少有七十。

這個年紀的老人,對於物質的需求已經不大。

她需要的,應該是陪伴。

可能你的時間很值錢,但老人的時間更加值錢。

你看新聞上那些老人,為何會買一堆沒用的保健品呢?

她們的孩子以為給錢就是孝順,但金錢卻敵不過陌生人的噓寒問暖。

所以,你現在孝順老人,正是好時候。

這個年紀的老人,大都喜歡叨嘮,得空了你就陪著她聊聊天。

老人都很喜歡聊天,說自己以前的光榮事蹟,數落孩子以前哪哪不好什麼的……

要是你再讓孫子孫女聽她唸叨唸叨,她晚上做夢都能幸福的笑出聲來。


劍嵐山


在我們這個世界裡,母親對子女的期望值可以說是最低的標準,“母愛如水”是我的最大感覺。

何時關愛母親,怎樣愛護母親,與金錢年齡無關。

我記得上學時,特別是供需短缺的年代,母親隨單位挖防空洞,每天她都是起得很早去上班,中午我們放學回來的時候,就能聞到噴香的肉菜,那是母親一面挖防空洞,一面拿“號”排隊買的“2級大肉”,當時是票證年代,1級大肉1.06元/斤;2級大肉0.92元/斤;3級大肉0.84元/斤。

我們兄弟姐妹和爸爸狼吞虎嚥的爭搶吃呢,母親的臉龐露出了滿意的欣慰,我們都讓母親一起吃她卻說:“我燉肉時吃過了,你們好好吃吧。”她要的就是滿意的欣慰,這就是童年時代母親留給我最深的印記。

粉碎“四人幫”以後,恢復了高考,看著其他同學每每被高校錄取的通知書時,我拼命不分夜以繼日經常“挑燈夜戰”,每次都是母親陪著我到最後,她經常自己唸叨著:“這天底下的書那麼多,怎麼能讀完呢?”難題愁死的我放聲:讓你去睡覺說了多少遍,你就是不去煩死人了。

滿足母親心意的禮物很多,不需要多麼奢華昂貴,一份幾樣蔬菜;單位發的油米麵;一件襯衣或是百十元褲子,母親都很珍惜,幾十年過去了,她拿出當年我送給她的部隊分別是毛巾上面鏽著“親愛的戰友,何時再相見?”對我說:“你給我的毛巾,捨不得用我一直留著”。我的激動的看了很久,淡淡的說了句:我都忘了……

這就是我的母親,一個只知奉獻給子女,從不奢望得到的母親。

樸素無華的母親;柔情似水的母親;勤勞操心的母親;無慾無愧的母親;在《母親節》來臨之際,我想對天下的兒女們說一聲:尊敬愛護母親,道一聲“媽媽,節日快樂。”

媽媽,和我一起出去旅遊看看新世界,和我一起出去吃美食啊,和我一起享受夢想帶來的新生活。


思維舞者61


百善孝為先。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家境好與不好,孝順都是每一個為人子女,應該要做且必須要做的。\r有人說,我家境不好,自顧尚且不暇,哪有精力來照顧老人?\r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是給自己找一個藉口罷了。所謂的孝,並非一定要用物質來表現。在更多的時候,精神上的關切,更能讓老人得到滿足。\r當了父母的人才知道,父母對子女,很少有什麼要求。反而子女對父母,要求不少。我買房沒錢你得幫忙,我沒空帶娃你得幫我看著。縱使如此,父母也是無怨無悔地為子女付出著,不求任何回報。所以,不管你家境好與不好,從現在開始,孝順你的父母吧。\r不管你離得有多遠,一個電話,都能讓老人們興奮好幾天。\r如果你時間上充裕,多回家看一看。\r父母永遠是這個世是最疼你的人。


一生284934577


孝順父母對她們來說多久都不會晚,只是對我們來說只有來得及和來不及這兩種情況。父母是這個世界唯一一個不求回報的。您的戀人和伴侶還會要求從您這裡感受到愛,得到愛。您兒女還會要求您的關注和陪伴。可是父母不會,她們不會要求您給予和陪伴。

記得以前有個新聞,劉德華的一個女粉絲,為了追星,逼得自己的父親賣血(因為事件太久了,可能也會和事實有出入)。我不能理解女兒的行為,可是我卻很能理解父母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在他們眼中,自己兒女的任何要求,她們都會盡全力去滿足。

前段時間抖音上比較火的一句話,“你不逼父母一把,怎麼知道父母不會更加有錢(大概是這個意思)”。這也說明父母對子女的無私的愛。

正因為這樣,就算送的禮物不算昂貴,可能就是平時對她們偶爾的關心,對她們來說,都比什麼都好。而且對她們最好的禮物,也是平時對她們的關愛,即使自己生活條件不好,這也是可以隨時能做到。

樓主50多歲了,父母應該也70多了吧。您也有子女,您轉換成父母的角度,應該更加有切身的體會吧。不過您既然這麼問,應該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一直覺得任何時候的關愛都不遲。唯獨等她們不在的時候,那就真的太遲了。



尼尼可採


孝敬父母,沒有晚不晚一說,只有真不真心的問題。

孝敬父母,不是隻有物質上的享受,如果那麼想就顯得有些狹隘了,當然有錢才能吃好喝好玩好,子女沒有錢,吃飯都問題了,還指不定誰“孝敬”誰呢!

孝敬父母,最好是在不缺錢的情況下,能有天倫之樂,能有長幼之間的良性互動。

孝敬父母,沒有時間的早晚與長短,即使臨別的一刻,能夠享受片刻溫馨,瞬間覺得即是永恆!

沒事就琢磨琢磨吧!


朝咕嚕嚕


孝,與經濟條件無關。

有一句古話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世上無孝子;

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我的觀點是,孝順孝順,順即是孝。

我們容易犯的錯誤,往往是自作主張,比如說以為,帶父母去旅遊,給父母買大房子,給父母買金首飾,買貴的衣服,這就是盡孝,實際不然,未必是他們的需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多陪陪他們,多溝通,讓他們內心感覺到被尊敬和關懷,可能比物質上的給予,能給老人帶來更多的幸福感。


巭駝


孝順這個話題,從古至今都是被廣為流傳的,百善孝為先也不是隻有說說而已。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無論你身居高位還是流離失所,孝,從來都是佔據首位的。

哪怕一國之君,威嚴無比,生殺予奪,但是隻要不孝順,那便不算一個明君。哪怕富甲天下,只要不孝順,就沒有人看得起你。就算窮到乞討,但是隻要有孝心,也能夠引起大眾的同情和憐憫。可見中國人對於孝順這個話題,是多麼的看重,多麼的認真。

在我們沂蒙山區,就有二十四孝的故事流傳,什麼臥冰求鯉,齧指心痛,蘆衣順母,都是廣為流傳,讓人津津樂道的。

而孝順,從來不分年齡的大小,更加不用分生活的好壞,這是一份心意,沒有辦法用物質和年齡來衡量。

哪怕你只有幾歲,十幾歲,只要你能夠對父母心存感激,平常幫助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活,那麼父母就很心滿意足了。這天下,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的,無私的。他們並不會強迫你出人頭地,即便那是他們的願望。就算你窮困潦倒,鋃鐺入獄,在他們眼裡,你也永遠都是他們的孩子。

就算年齡大了,成家立業了,孝順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哪怕你過的很拮据,但是隻要經常回家看看,父母就知足了。歌裡唱的那一句: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平平安安。

說真的,現在很多人都是有各種的藉口和理由,什麼工作忙沒時間,什麼混的不好沒臉回家,無非就是自己的虛榮心在作祟而已,父母根本不會太過在意,他們只想一家人團圓,平安就好。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你過的不好。回家後會有七大姑八大姨指指點點,背後嚼舌根,的確,這種情況太普通了。但是所有的地方都是這樣,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就有江湖,你根本就沒辦法阻止別人的說三道四。

很多人都會想,等我混出個人樣來,看誰還敢胡說八道?但是你忘了,你的日子是過給自己的,並不是過給別人看的。在你奔波勞累的時候,惦記你,牽掛你的,不是那些看熱鬧的人,而是你的父母和家人!

誠然,等你生活過的越來越好,那麼有條件了,想要孝順父母,這是好的。但是有句話說的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間不會因為你的奮鬥而停留腳步,父母也不會因為你的努力而停止老去,相反,他們看到你為了生活如此艱難生存,反而更多的是擔心和憂愁,因而增加了他們衰老的速度。

真正等你生活過好了,可能父母已經老了,沒有能力去享受生活了,那麼你所謂的孝順,又有什麼用呢?

還有就是,這不過是你的藉口而已,五十歲生活好了再孝順,那麼前面的五十年呢?能夠以還沒有賺到錢為藉口而去忽略父母嗎?那麼這不就是不孝嗎?即便你有條件了,可是也有了家庭,有了兒女,你還有多餘的精力來孝順父母嗎?

所以說,趁著年輕,趁著父母還健康,能夠多孝順一些,就好好的表現吧,莫要等到時光荏苒,父母逐漸老去,而你還在為自己沒有時間孝順而感到悔恨交加。


by公子語


50歲孝敬父母是最佳年齡段。

50歲之前都應該忙於自己確定的事業,拼打人生不容易,50歲能孝敬母親祝福了!不是晚,是最佳的責任年齡期。50歲之前父母的能力應該都在自理強盛期,自己也是在發展鞏固,鞏固發展期。


光明使者231182166


未晚且喜母康健,跪乳反哺有後人。🌹🌹🌹南無阿彌陀佛!


傳說的華哥1


關愛父母就是孝敬父母和對他們的關注和照顧,何必等到家庭富裕之後才去孝敬二老,氣度是多麼的渺小和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