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紅樓夢》中最好的母親是誰?為什麼?

希望星晨58298869


《紅樓夢》中誰是最好的母親?這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因為“好”的概念太寬泛,也從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人人認同的統一標準,主觀色彩很強。尤其是這個“最好”的母親,更是頗為不易。

一般情況下,每個母親都會覺得自己是最好的媽媽,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孩子好”,比如王夫人怒攆金釧兒晴雯,她是真心害怕自己最愛的兒子被這些妖嬈的女孩勾引,所以她態度堅決,出手毫不客氣。但時常孩子並不這麼認為,寶玉就對母親這份“好”根本不領情;賈母看起來情商智商都特別高,一向自我感覺良好,但她的兒子賈赦卻認為她偏心——如果不論其他,我們也覺得,她確實是有點偏心小兒子賈政的;薛姨媽倒是慈祥親切,什麼事兒跟兒女都有商有量,但她管不住薛蟠,使之成為欺男霸女的“呆霸王”,似乎也難說就是“最好”……

就像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一樣,每個母親都各有優缺點,實在是很難客觀公允地說,誰是那個“最好”。

但如果換一種提問方式,如果可以自己選擇,必須選擇,在《紅樓夢》中,你會選擇誰做母親呢?

綜合各方面因素,如果必須選,那麼,我選擇——李紈。

我的理由這樣的:

首先,李紈出身書香門第,有著家傳深厚的文化素養。她能寫詩,也極有鑑賞能力,毫無疑問,她的文化水平在眾多紅樓母親中,她應該是排在第一名的(不算未出嫁的小姐們)。我喜歡有文化的母親。

其次,李紈對孩子有一份難得的體諒與尊重。22回,元妃省親,賈府舉行燈謎晚宴,人人都來參加,十分熱鬧。賈政進來後,發現孫子賈蘭沒來,於是問道:“怎麼不見蘭哥?”李紈起身笑著回答:“他說方才老爺並沒去叫他,他不肯來。”於是眾人都笑,說賈蘭這個小孩真是“天生的牛心古怪。”在這段描述中,很多人看到了賈蘭的性格偏執,我卻看到了李紈對兒子的尊重。賈府如此隆重的家宴,賈蘭卻告訴母親,因為祖父沒有特別叫他,所以拒絕前來。這是一個一貫被冷漠忽視的單親孩子的敏感,也是期待獲得重視的強烈渴望。李紈深知兒子的心思,也尊重孩子的想法,她自己按時出席,卻並沒有逼著孩子一定來。我忽然想起生活中常常見到的場景,遇到父母的熟人,有些內向的孩子不願意主動問好,母親會在旁反覆教育甚至逼迫。如此對比,真是覺得,李紈這份對孩子的尊重體諒,真是太難得了。

第三,李紈和賈蘭母子關係很好。他們的關係,其實書中並沒有正面寫到。但我們看到,賈蘭是那麼的低調懂事,知道寡母的不易,從來不惹是生非,讓母親煩惱。他不僅認真讀書,也在空閒時習練騎射,希望自己能夠文武雙全,這一定也是母親李紈的心願。賈蘭是個普通的孩子,從他寫的唯一的一首詩中可以看出來,才華不僅不如寶玉,連賈環都不如(三人同場同題“林四娘”)。這是一個沒有天分,悟性也不高的孩子,但是他非常用功努力,除了對自己的期許之外,也希望給母親爭一口氣。母親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努力成全母親的心願,這樣的親子關係一定不會差。

最後,做母親的李紈對自己和孩子的處境十分清醒,對未來亦有明確的規劃。雖然賈蘭是賈政嫡孫,但按照那個時代“有嫡子無嫡孫”的規則,是沒有資格繼承榮國府世襲職位的。同時以他們的邊緣地位,能夠從賈府繼承的財產也不會太多。所以,李紈除了督促兒子努力讀書,爭取考進士之外,便是儘可能地積蓄錢財。錢是人的膽,對於孤兒寡母來說,錢更是最大的安全感和保證。李紈努力看緊自己的錢袋子,輕易不肯浪費一點。那一次,她為了起詩社去找王熙鳳要錢,被鳳姐一頓挖苦諷刺摳門,但李紈卻顧左右而言他——她才不跟誰爭閒氣呢,要來銀子就好。很多人說李紈吝嗇小氣,但對於萬事要靠自己的單親媽媽來說,卻也是可以理解體諒的。

有文化有教養,能夠理解懂得孩子,還能夠理性、現實地規劃好孩子的前途與生活,這樣的母親,讓孩子放心安心,願意與之親近,能夠無條件信任。

當然,做母親的李紈也有缺憾。賈蘭性格確實有點孤僻,這並不是單親孩子的必然;因為萬事要靠自己,李紈也過於緊張,對孩子期待高,做她的孩子,壓力也很大。李紈在教育培養的過程中也有不足之處。

但,哪有完美無缺的母親呢?無論如何,為了最愛的兒子,李紈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她不一定就是每個人都認同的“最好”的母親,但看遍紅樓,如果一定要選擇,我願意選擇這樣的母親。


北方麗人讀書觀史


《紅樓夢》中最好的母親非賈敏莫屬,曹公安排了林如海和賈敏這一對夫妻為黛玉的父母,就是用來告訴我們,黛玉是與眾不同的,從小接受過良好的教養的,也是作者心目中特別看重的。

既然說到母親,成功之處自然是對孩子的教育。古代孟母三遷,然後成為一代聖母,不就是因為在教育孩子上有心得嘛!其實,說賈敏是最好的母親,也可以從黛玉身上體現出來。

一、黛玉很孝順。

賈敏生病,黛玉才五六歲,這樣的孩子擺到現在除了玩大概什麼都不知道。但是,黛玉呢?母親活著“侍湯奉藥”,母親去世“守喪盡哀”。這八個字,把小小年紀卻懂事孝順的黛玉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黛玉非但對母親孝順,對父親也一樣。賈敏去世,賈母派人來接。或許換成別的小孩子太興奮了,終於可以出去玩了,舅舅家有那麼姐姐妹妹們可以一起玩耍呢。可是黛玉的表現呢?“不忍棄父而往!”一個“不忍”,道出了黛玉的乖巧懂事明事理。

二、黛玉有修養。

黛玉初進賈府,六歲的樣子,卻事事都考慮周到,各式禮節一樣不拉。拜了外祖母拜舅母,拜了大舅母拜二舅母,大舅母留飯,不行,得先拜過二舅舅二舅母,方才不為失禮。內心裡記著母親的話,不可多走一步路,不可多說一句話。你家裡若也有六七歲的小兒,你去跟她說這一套,你看她能不能做得到。這種修養是自小養成並深入到骨子裡的,不會因為一高興就玩忘了的。

三、黛玉有情趣。

黛玉雖然經歷了喪母失父的痛苦,但是本質上她是一位充滿生活情趣的人。她那個為了爭粽子吃惱了不成的梗令人印象深刻,她說成漁公漁婆了也頗為風趣,她能巧妙地應對鳳姐的打趣,也能和史湘雲開“愛哥哥”的玩笑。這都是她生活中充滿情趣的細節。一個在生活中充滿情趣的人是不可多得的,這是這個人身上綜合素質的反應。機靈、聰明、樂觀、豁達、不流俗……這應該得益於母親的言傳身教。

書中寶釵也很優秀,但是,因為薛蟠的存在,拉低了薛姨媽的指數,所以要說《紅樓夢》裡誰是最好的母親,除了賈敏還有誰?


蘇小妮



我覺得紅樓夢裡最好的母親莫過於是賴嬤嬤了。這個賴嬤嬤有幾樣做母親的好處,是紅樓中大部分母親沒有的。

1.為後代籌謀

賴嬤嬤原本是賈家的家奴,然而到了她孫子那一輩卻已擺脫了奴才身份,成為為官入仕的人才了。這其中的轉變可謂是賴嬤嬤一輩子努力得來的。

賴嬤嬤沒有像其他家奴似的奴性十足。比如鴛鴦就是賈府的家生奴才,她父母都是在外地為賈家看守房產的,職位也很重要,很可能她父母也是這裡的家生奴才。相比之下,鴛鴦的家人已經在賈府為奴多年,卻仍然沒有讓後代擺脫為奴的命運,可見其父輩祖輩骨子裡的奴性。

而賴嬤嬤,能夠教育兩個兒子,讓他們一個擔當榮國府的管家,另一個擔當寧國府的管家,最後更是讓自己的孫子走出了奴才的世界,可見其眼界與用心。

2.懂得如何教育後代

從對待後代的態度來看,賴嬤嬤不像賈家的那些家長們,管孩子的時候不是寵溺就是往死裡打。



在第四十五回中,賴嬤嬤因為孫子選出來了而來請鳳姐和賈家人去吃喜,碰巧看到寶玉,就說了一些教育後代的心得。她對寶玉說到:“不怕你嫌我,如今老爺不過這麼管你一管,老太太護在頭裡。當日老爺小時挨你爺爺的打,誰沒看見。老爺小時,何曾像你這麼天不怕地不怕的了。”這就能夠看出來,賴嬤嬤的兒子管孫子的時候,她是從來不會護在頭裡。不然孩子由著長輩們,一個管一個護的,反倒會像寶玉這樣最後變得管不得的了。

之後賴嬤嬤又說到:“還有東府裡你珍哥兒的爺爺,那才是火上澆油的性子,說聲惱了,什麼兒子,竟是審賊。如今我眼裡看著,耳朵裡聽著,那珍大爺管兒子倒也像老祖宗的規矩,只是管的倒三不著兩的。他也不管一管自己……”

由此可知賴嬤嬤在教育子女上的態度:她贊成要管教子女,卻不能像審賊似的,也不能倒三不著兩的。她贊成有理有據、有方向的教育子女,而且很看重以身作則的示範作用。

賴嬤嬤從不像賈家人教育後代時候那樣,只知道棒打喝止,或是損罵一通,又或是不去管教。而她常常是這樣教育後代的:比如,賴嬤嬤提到,她時常就會把孫子叫過來教導說:“州縣官雖小,事情卻大,為那一州的州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你不安分守己,盡忠報國,孝敬主子,只怕天也不容你。”



賴嬤嬤這一番話就給孫子指明瞭為官之道和為人之道。卻不似賈母,她大兒子不好好做官,她也只是背後和別人唸叨唸叨,卻也沒見她什麼時候把賈赦叫過來告訴他,勸誡他要好好做官。

其實教育就是這樣的。就拿小孩子來說,當他做一件事做錯了時,你打他是沒有用的,他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也還是不知道可以怎麼做對。在這種情況下,就是要明確告訴他,正確的路在哪個方向。而這一點賴嬤嬤就做到了。

如此來看,賴嬤嬤的教育理念是很成功的,不然也不會把兩個兒子都培養成兩府的一把手,更不會讓自己的孫子能夠出了賈府去做官了。

3.飲水思源

說實在的,賴嬤嬤的後代之所以如此優秀,都是她教導有方的緣故。而賴嬤嬤也不忘了這其中需要感謝的人,更要讓最後得益最多的孫子也都要記得。



她和鳳姐他們說話時說到:“託主子洪福,想不到的這樣榮耀,就傾了家(指製備酒席請賈府),我也是願意的。”後來她又提到,已經讓孫子朝上磕了頭。想這賴嬤嬤,不僅自己是個能夠知恩圖報的人,在教育孫子時也是如此,想必她教育兩個兒子時也是這樣的。

有人會覺得父母對子女的愛就是“愛之深責之切”,而忘了最有遠見的愛卻是“愛之深,為之計深遠”。我們從賴嬤嬤的話裡,就能夠感受到她為子女後代未來的打算,她對他們品質和行為的教導,而這些都是能夠讓後代越走越遠、越走路越寬的最好教育。


不做惆悵客


劉姥姥雖是一粗鄙村嫗,但是在女兒女婿青黃不接之時,豁得出去一張老臉,去京城八杆子打不著的賈府打秋風,含恥忍辱地討得二十兩銀子,幫女兒女婿度過饑荒。

一個目不識丁的鄉野村婦老嫗,能有這樣的膽量與勇氣,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板兒的爹雖然是個大男人,面對困難之時,他的態度是消極的,事情還沒拿實際行動去做,就認為不可能實現,而打起退堂鼓。

而劉姥姥面對困難,態度與板兒爹的態度正相反,她的態度是積極的,你認為不可能的事,而不去做。但是劉姥姥的哲學是——你不去做,怎麼知道行不行呢?

正是劉姥姥不怕碰釘子,豁得出去臉面,板兒爹認為不可能的事,劉姥姥去做、去爭取了,並且最終得到了一個好的滿意的結果。

劉姥姥不僅僅是《紅樓夢》中的一位好母親,也是一位好岳母,好外婆。


春江水月傾落星河


拋開別的不說,我覺得王夫人做母親還是不錯的。雖然她對丫頭傭人有點心狠手辣,如金釧兒、晴雯等,但我認為她這些都是為了兒子,這也是做為一個母親的本能。





可能有人不同意我的觀點,其實《紅樓夢》裡賈母是個很不錯的母親。但是有一點,她的大兒子賈赦不同意,賈赦有一次在講笑話中說“偏心”,賈母也立刻感覺到話中有話,連忙說看來我要用針扎,把它扎過來。這是一句玩笑話,但是從中可以看出賈母為人總的是不錯,她說話有水平,一句話就顧及了賈赦的面子,又緩解了自己的尷尬。



王夫人是賈政的正室,她有三個小孩。等到書中寫的時候,大兒子賈珠已經去世,姑娘賈元春也去了皇上的內宮,所以只有賈寶玉在身邊。可以說她對賈寶玉是無微不至的關愛,雖然寶玉身在怡紅院,但是她也放了眼線,還特例提高了襲人的待遇。她對所有長得有點標緻的丫頭都有點戒備,這一點雖說是過於謹慎,但也可以看出她作為母親一切為孩子著想的良苦用心。




她驅趕晴雯,雖然導火線是繡春囊,是邢夫人和王善保家的,但是三人成眾,襲人這邊的情報更為重要。她看到晴雯長得漂亮,又能說會道,認為晴雯像個狐狸精,像個病西施,這樣的有病的身體是她顧忌的,這樣的風流伶俐更是她顧忌的。因為她怕勾引了寶玉,寶玉的對象是要門當戶對,在她心裡早已內定了薛寶釵,侍妾也只有襲人莫屬。王夫人從趙姨娘那裡吸取了教訓,對那些模樣好的要重點提防。



至於王夫人對金釧兒也是一樣,開玩笑可以,不能太過分。特別是金釧唆使賈寶玉去東院裡捉拿賈環和彩雲的事兒,王夫人聽了更是火冒三丈,起來給她就是一巴掌,並罵她是小娼婦,並趕出了賈府。王夫人對待跟隨了自己十幾年的丫頭,說翻臉就翻臉,這也是作為一個母親,從保護兒子出發。真是為了兒子,什麼也顧不得了,一些封建制度禮教等都拋到了腦後。



但是作為母親,王夫人也有她的缺點,那就是對自己的孩子過於溺愛。過於溺愛從另一方面看也是對自己孩子的傷害。比如金釧兒事件,實際上是自己的兒子寶玉挑起來的,但對寶玉一句批評教育的話也沒有。還有在寶玉捱打裡,王夫人對賈政一味的威脅和抱怨,對賈寶玉一味的袒護等,這些都是溺愛的一種表現。

還有兒子的婚姻選擇,在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的重大問題上,隱瞞兒子,採用掉包計,寧可犧牲兒子的愛情。最後良好的願望實得其反,造成賈寶玉出家,薛寶釵守寡。這裡的母愛性質,就不展開講了。


捲簾人88


我認為《紅樓夢》中最好的母親是李紈。

李紈,她很早就守寡了。雖然她作為榮國府的大奶奶,沒有拿到管家大權,但她也不是任人欺負的。記得起詩社的時候,為了經費,她去找王熙鳳,剛開始王熙鳳不肯,還說她摳門,結果被她一通懟,最後王熙鳳都甘拜下風。作為母親,她若混得不好,那她的兒子也不會好過,就別想安安靜靜地讀書了。

這裡我們來作個比較,雖然兩人不是一個階層,但在有些方面還是有可比性。這裡要說的就是趙姨娘,雖然是個妾,但她畢竟不是寡婦,老爺賈政還在呢,而且剛開始賈政對她還是蠻喜歡的。如果她能像李紈一樣,低調做人,一心一意地調教好兒子,也不至於落到人人討厭的地步,何況她還有個那麼精明的女兒呢。但就是因為她混得不好,她的兒子賈環也跟著遭殃。當然,賈環自己也不是個什麼好東西,但這全是她教的呀。女兒探春從小就不在她身邊養,反倒還好些。

不過趙姨娘對兒子教養不好,也是因為出身問題。她是從家奴到丫頭,再到通房,最後做了姨娘。像這樣的人,心智還是有的,要不也爬不上來,但學識不夠,眼光不夠。而李紈就不同,她是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雖然那時她父親並不十分認真讓她讀書,但她畢竟是讀過書的。記得她們起詩社的時候,賈寶玉曾對她稱讚過:“善看,又最公道”。說明她的學識也是不低的。

另外,李紈很能隱忍,不隨便得罪人。王熙鳳病倒的時候,王夫人讓她和探春一起協理榮國府,她雖然是大嫂子,但卻以探春為主,她只是在旁邊協助。其實她並不是沒有管家的能力,她只是樂得清閒,做一個大家眼中的“老佛爺”。

李紈平時除了在詩社裡和姑娘們玩耍,其他時間就是督促兒子讀書。賈蘭不但學文,還習武。記得二十六回裡有這麼一個鏡頭,寶玉看到賈蘭手裡拿著一張小弓,又看到山坡那邊小鹿在跑,就說賈蘭淘氣,好好的射它作什麼?賈蘭就說他這會子不念書,在那裡演習演習騎射。而且,最終賈蘭沒有辜負她的母親,金榜題名科舉高中。在賈家被抄家的時候,他卻讓母親李紈成了誥命夫人。


翩翩起舞一片雲


書,我沒看完,不過說母親的角色應該不多吧,

王夫人

薛寶釵的母親

賈母

林黛玉的母親不久就死了。

其他,好像就寫到寶玉Y環的母親

紅寫的不是乾淨的兒女情長,是社會。

所以,我看不出裡面的母愛多好。


牛在看你


應該是薛姨媽,薛姨媽為人善良大度。性情溫柔。典型的慈母形象。


蠟筆小新278022226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file_sign": "189a7fd6a41caed1f7e503f55803ba31\

陽光依舊35405


,《紅樓夢》中最好的母親是李紈她教子有方,讓孩子讀書上勁,從不參加家族中的一些奢侈糜爛生活和各種活,她本身也是以身作則,守婦道行善良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