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龍珠傳說

大龍灘邊有個小村莊


民間故事 龍珠傳說


。小村莊裡住著一個叫楊龍生的青年,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家裡喂一頭牛,楊龍生每天上山割草喂牛。有一天在割草時,意外發現一個閃閃發光的圓球狀的東西,楊龍生把它拾回家,交給母親放在枕頭下面,視為寶貝珍藏起來。

有一天,楊龍生做了一個夢,夢見東海龍王的女兒


民間故事 龍珠傳說


微笑著告訴他:“我是十年前被你救的小白龍,那天你拾到的發光的東西就是我贈送你的東海龍宮中的寶貝——‘龍珠’。如果你把‘龍珠’放在米缸內,只需幾粒米,不一會就會變成滿缸的白米。如果你把‘龍珠’放在黃金箱子裡,一點黃金,就會變成滿箱子的黃金。”第二天楊龍生在大龍潭的灘頭髮現龍女送給他的黃金一塊。他把黃金帶回家和“龍珠”一起放在箱子裡,對著箱子喊一聲“龍女快幫我”,果真就變成了滿箱的黃金。楊龍生把黃金拿到齊樂縣(今丹稜縣)城,換上許多錢回村,救濟村民。“黃金峽”因此而得名。

這個村有一個地主叫王仁貴,聽說楊龍生有“龍珠”後就想霸佔它。於是他想出一條毒計說:“楊龍生的父親死的那年,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沒有錢辦喪事,更沒有錢買地安葬,當時他當眾寫了借條,我(地主)借錢給他家,才辦完喪事。事隔半年,他家裡哪來的錢,哪來的寶貝‘龍珠’,分明是偷了我家的黃金和‘龍珠’。如果你家有黃金和‘龍珠’,為什麼要給我家借錢呢?這不是偷我家的黃金和‘龍珠’嗎?”地主王仁貴到齊樂縣城官府告了楊龍生偷黃金和“龍珠”一事,縣官就將楊龍生家中的黃金和“龍珠”判給地主王仁貴。

有一天,官差和王仁貴隨楊龍生回家取黃金和“龍珠”。楊龍生的母親見這樣,只好讓楊龍生帶上“龍珠”寶貝逃走。官差和地主在後面拼命地追趕楊龍生,楊龍生急中生智,把“龍珠”吞下肚去,憑著水性好潛到水中不見了。當官差和地主以及楊龍生的母親等趕到大龍潭的巖下時,不見楊龍生,只見潭水一片。


民間故事 龍珠傳說


兩個官差和地主的兩個家丁,用打魚豪杆在水中亂戳,想把楊龍生戳死在水裡。說時遲,那時快,楊龍生把“龍珠”吞下肚三個時辰後,突然變成一條白龍,奔騰咆哮,興風作浪,把兩個官差、兩個家丁和地主捲入大龍潭中,打到水底淹死了。楊龍生變成白龍後,又不能與母親說話,只能眼巴巴地離開母親,在離開母親時,滴下二十四滴眼淚,表示對母親的孝順。希望母親用家中黃金好好生活,他為不能孝敬母親而流淚。這二十四滴眼淚變成二十個巨浪,衝出了二十四個“望娘灘”,留在了今天的黃金峽。人們永遠懷念孝順母親和不向官差和地主低頭的楊龍生。

話說那天,楊龍生變成白龍游到黃金峽觀音巖下,正想興風作浪,吞掉兩岸地主的房屋。它張牙舞爪,發起威風來,可是,大龍灘和二龍灘卻平平靜靜,水波不興。原來是白龍抬頭,見岸上有座觀音菩薩像,觀音坐在那裡,一臉怒容。白龍一見,三魂嚇倒七魄,再也不敢興風作浪了。因為它興風作浪,兩岸許多良田、房屋、樹木都會被水沖走,它知道危害百姓是不行的。


民間故事 龍珠傳說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