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

青青藤教育


這個問題挺值得大家思考:現在太多孩子不想學了。

為何孩子現在如此排斥學習甚至厭學呢?

我認為大概是這幾點原因:

1、缺乏學習興趣。

2、缺乏自主選擇的機會。

3、不明白學習的意義。

4、學習任務安排太滿,沒有閒暇時間。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應該是孩子學習的時間安、內容幾乎全部是由家長和學校安排,家長和老師都只思考:孩子需要學什麼?這孩子怎麼不願意學習呢?卻沒認真思考過:孩子想學什麼?孩子為何不願意學習?

我認為如果孩子一直處於“要我學”的被動地位,他的內驅力就無法被激發,他的認知就會一直處於被動吸收狀態,他的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都會處於消極狀態,孩子肯定會把學習當成負擔,也會越學越厭倦。

如果孩子能夠有機會以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來自己把握人生的航向,他就能夠在學習中得到滿足,獲得自己和他人的認可,他的內驅力就會持續不斷,並且越來越堅定而有力。這樣孩子就可以進入“我要學”的狀態。

那麼如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呢?我認為應該做到這幾點:

1、捕捉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各種學習興趣。

太多家長眼中只有課本和成績,不重視孩子課堂之外的學習興趣,豈不知興趣廣泛的孩子求知慾更強,也會更願意學習。

2、培養自信心和好勝心,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如果學習的感覺不是疲憊和厭倦,而是一種挑戰和好玩的感覺,孩子怎會不愛學習?

今天我教孩子們學習十幾減幾,為了增加他們的興趣和自豪感,就教了他們三位數的減法玩,我跟他們說:只要你們找到規律,知道加法是個位+個位,十位+十位;減法是個位-個位,十位-十位,那麼加減法就難不倒你們。爸爸媽媽肯定很奇怪我們怎麼這麼厲害呢,其實只是我們知道了加減法的秘密。

書寫時要求:做完規定題以後,自己任意選擇是否寫三位數加減,寫錯了不扣分,寫對一題加十分。

孩子們聽了異常興奮,只有極少數不敢嘗試。

我班絕大多數孩子聽到學習新本領就興奮的,這比強迫學習效果好的太多了。
(這個男孩給自己增加難度,掙得了翻倍加分)


如果學習是一場好玩的遊戲,孩子怎會不樂在其中?

3、瞭解學習對於自己現階段成長和未來人生的意義。

現在許多孩子雖然學的精疲力盡,但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太多孩子學習的理由就是:我爸媽讓我學的!

如果每個孩子都能認識到:現在的努力學習,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選擇機會,可以換來更美好的人生,孩子應該會更有向上的動力吧!


媽咪老師


做了12年的心理記者,我看到最有用的,激發孩子學習內驅力的方式,就是父母本人也熱愛學習,熱愛閱讀。讓學習和閱讀在家裡是一件自然而然,特別普通、特別正常的事兒。

在我看來,買學區房。千方百計的把孩子送到重點中學、花好多錢請家教、上課外輔導班、苦口婆心掰開了揉碎了講道理,都不如父母本身就熱愛學習、熱愛閱讀,給孩子帶來的變化大。

很多年前採訪過山東的一家人,媽媽是個下崗工人,爸爸是個基層公務員。女兒學習一直有點兒吃力,下崗之後,媽媽就想,怎麼能幫助女兒提高學習成績呢?

思來想去,這個媽媽的做法,就是自己開始學英語。媽媽是高中畢業就到工廠當工人了,這時候40多歲,對英語已經一竅不通了。

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更沒有外教,就是跟女兒一起,從初中英語開始學的。女兒當時十二三歲,學的比她快多了。為了不被女兒落下,她做飯也學,洗衣服也學,就連晚上做夢的時候都在學。

三年之後,女兒升高中的時候,媽媽的英語已經很不錯了,都開始做高考英語捲了。

媽媽是拼命學英語的時候,爸爸也沒閒著。爸爸中專畢業,也沒上過大學,但一直有個寫作的夢想。爸爸開始大量的閱讀,逼著自己開始寫東西。剛開始,一天寫100字都跟要了命似的。都是這麼堅持每天練每天練,每天至少閱讀三個小時,寫作三個小時。竟然出了第一本書,一本描寫當地鄉村,他小時候生活環境的小說。

他們家裡根本沒有電視,每天下了學下了班吃完飯,三個人就一起坐在書桌旁邊。媽媽學英語,爸爸看書寫作,孩子寫作業。

按父母的說法,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天資一般,成績也屬於中間靠後。但自從一家人,開始集體學習之後,女兒的成績就慢慢追上來了。最關鍵的是女兒覺得學習看書,是一件特別正常的事兒,應該做的事,也是讓人享受的事。

最後,女兒考進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英語專業;媽媽開始給周圍的初中學生當英語家教;爸爸的書,已經出到了第三本。

這是一個完全真實的故事。他告訴我們,想讓孩子有學習的內驅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家庭中有學習的氛圍,所有人都在學習,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是一件愉快又自然的事。

自己一邊兒打著麻將,或者一邊兒刷著抖音,一邊訓斥孩子不愛學習、不求上進。孩子怎麼可能有主動學習的願望和動力呢?

做了12年心理記者,也是管理心理學博士,和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最難認清楚的人是自己,最難管理好的人也是自己。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探索自我,瞭解自我,過上幸福豐盛的人生。

波少讀心


首先我想說明的是,激發內驅力能夠起作用的年齡段肯定是有區別的,一般小學階段以前的孩子很少能真正做到“我想學”,換句話說,這個年齡以前的孩子我們還做不到有什麼辦法能真正去激發他的內驅力!所以我認為,激發內驅力一定是從初中開始的,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在初中之前我們就放任不管了呢?

首先,幼兒園到小學階段是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期,是後續爆發式學習的儲備期,是內驅力因素的營造期,也是孩子專注力形成的不穩定期!

所以,雖然說初中以前的孩子,我們做不到激發內驅力,但是這個階段各種行為習慣的培養,卻是為將來讓孩子能夠水到渠成形成專注力和自我學習力的關鍵期!所以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我們建議各位家長,務必要起到引領示範的作用,在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道德意識等等各方面加強引導,比方說孩子的作業務必要認真進行檢查,千萬不要寄希望於他自己的自覺,再比如考試成績雖然我們不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去爭第一,但是如果成績不理性,必須要認真分析到底錯誤的原因是什麼,問題都出在哪,要確保孩子知道自己的缺陷和不足,這個階段的堅持將會在未來的初中階段得到非常好的回報!

然後,從初中階段開始,大部分孩子都已經到了十一二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十二歲定終身的年齡,這個時候的孩子不論是在學習習慣還是生活習慣方面都已經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這個時候屬於查缺補漏階段,要在良好的習慣養成的基礎上,加強對孩子思想引領的強度!

比如多給孩子一些正向榜樣的刺激、多讓孩子參與體驗一些社會活動,讓孩子在實際歷練當中弄明白自己的學習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不斷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孩子能搞清楚自己的興趣點所在,說不定就能為他將來的升學及就業創設良好的導向作用,堅持這樣的引領,其實自然而然就實現了我們題目當中所說的“我要學”的結果!

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孩子之間的差距到底在哪裡?為什麼到了初中階段,孩子的分化會這麼嚴重,問題是出在孩子身上還是出在我們家長身上,帶著這樣的反思,我們該如何面對我們自己孩子目前的發展現狀?各位家長您對此是否認同,或者您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來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和交流!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所有回答均為葛老師原創,嚴禁轉載用作其他用途,葛老師教育新智匯致力於0-18歲孩子的教育,期待大家的關注,互促共進,共同提升!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好學生,之所以能一直保持著好的成績,一直能以好的學習態度一直上升,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們不知不覺地運用了一個物理定律!

慣性定律!


又叫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簡稱牛頓第一定律。

常見的完整表述: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什麼意思呢?

簡單地說,好的學生之所以能一直保持好的學習態度和成績,不是由於好的學生如何如何愛學習,有什麼樣的學習動力。

而是,對他們來說,學習,已經成了一種慣性,他們會一直保持著這種慣性,只要沒有外力迫使他們改變,他們就會一直保持這種慣性。

學習,對他們來說,無可無不可,慣性,會驅動他們一直學下去。

這種慣性,就是習慣,身體上的習慣,使得他們放學按點回家,回到家裡,到了學習的時間,他們就會下意識地坐在書桌前開始學習,到了休閒娛樂的時間,就開始休閒娛樂,到了該休息的時間,就上床睡覺,這些,都是身體的本能,一慣性。

思維上也有慣性,尤其是學習上的思維,思維、邏輯,已經有了熟練的思維模式,可以應對各種各樣的題型,即使有新類型的題出現,他們也可以已經掌握的思維模式稍作變通,順利解決。

只要學生的父母和學生一起培養出這種慣性,就能一直保持著前進,除非有外力迫使改變!


鋼筆刀


如何激發內驅力,讓孩子變成“我想學”?

我認為要孩子自己想學東西,就必須要有內在動力,而內在動力的激發,離不開一個人強大的信念。所以要培養孩子強大的不變的信念,才能激發孩子內驅力,讓孩子變成“我想學”。

那我們應該然後培養孩子強大的不變的信念呢?我認為做到這幾點:

一、從小灌輸孩子有價值的人生觀,讓孩子從小就有理想,有目標,有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步實現,不要說孩子想要什麼父母就馬上全部買到位,這樣會讓孩子的觀念扭曲,沒有奮鬥意識,更沒有目標,就更別說追求了。

二、從小培養好孩子的德、智、體全方面發展,讓孩子有身體學習,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身體就別談信念與理想了,所以孩子的發展離不開強健的體魄。強健的體魄不僅使人精神抖擻,更可以讓人的抗壓能力增強。只有抗壓能力強,還能去克服種種困難,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

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所以在父母良好習慣的影響下,孩子的學習也會更主動,父母不斷的學習,孩子孩子也會以父母為榜樣,自己內在也會有一股動力想像父母一樣那樣努力。這樣孩子在這種人為的帶動下和內在動力也提升了。慢慢慢慢形成一種習慣,學的越多,感受的就越多,自然而然就慢慢的逐步形成孩子“自己想學”。

所以要讓孩子變成我想學,我認為離不開這三點:不想給孩子灌輸有價值的人生觀;讓孩子從小德智體全面發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孩子。

🇨🇳我是甜甜,一個教育領域的創作者。

👇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心。

你未來的樣子,\r藏在現在的努力裡\r。

👊縱有疾風起\r,人生不言棄!

→期待大家加入甜甜教育,一起探討未來的教育之路!





甜甜教育


所謂“內驅力”,其實就是讓孩子喜歡學習,驅使自己從事這方面的學習。說白點就是興趣轉化為學習動力。我認為學習知識應遵循從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切勿拔苗助長。要讓孩子在學習中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悅,比如在做一道數學題,從不懂到懂,從初步理解到觸類旁通。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解出答案的時候,往往會帶來一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滿足感就驅使孩子往更深入方向鑽研,增加求知的慾望,激發學習知識的興趣,這就是一種學習內在驅動力。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小學數學廖老師


如何激發孩子發自內心的學習,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孩子的興趣點,興趣一來就,做什麼都會特別好,我們不能去用分數來逼孩子學習,因為這樣只會造成他們的反抗,我們一定要找到孩子喜歡的東西,我相信一般孩子喜歡的東西都不會是壞的,只是說他們的想法很純潔。

應該多多與孩子溝通,利用自身行動來做好表率,讓孩子以自己父母為榜樣,努力成長成更好的模樣,我們先不說如何讓孩子能夠好好學習,我們先來講講如何教導孩子,我們應該以培養孩子興趣為主,通過參與一些活動來提高孩子的自尊力,團結力,耐挫力,創新力,溝通力五大能力,現在已經有很多的工具或是方法,都可以鍛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我相信,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成長了,他自然而然的就會覺得學習是個好玩的事情,就會不知不覺的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還不能提高嗎?





錫山說電影


讓孩子主動學習愛上學習的背後機理就是如何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去體驗到學習的簡單性,因為簡單容易而產生興趣。

從教育的角度上來看屬於育的部分,因為現在的學校大部分都是隻是注重了教,完全忽略了育,既不知道育的內涵和意涵,更不知道育的做法和導向,就不要說標準和目標。

育有四個基本維度,分別是興趣喚醒,能力訓練,傳授技巧,培養習慣。育還有有四大內心方向,分別是情商、品性、心智、規矩。

教只有以知識為主體,以知識點和知識鏈為標的,象徵性的進行模稜兩可的德育和所謂的素質教育。


知識力


內驅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孩子的生活中受到環境,長輩們的影響自然而然的就會形成內驅力,咱們舉例來說如果父母們喜歡打遊戲,那麼小孩子整體在旁邊看,是不是小孩子也喜歡打遊戲?如果父母們喜歡研究天文,天天用個望遠鏡觀察星空,那麼孩子見了以後是不是也會好奇,也想去了解?長輩喜歡研究歷史,經常跟孩子談一先古人的事蹟,那麼孩子是不是也喜歡研究歷史人物?等等,所以想讓孩子形成內驅力,讓孩子自主的想去學習,作為長輩們就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塑造內驅力的一個氛圍


一念我行教育科技


立人者必先自立,達人者必先達己。

孩子是模仿的天才。模仿大人的言辭、模仿大人的口氣、模仿大人的表情、模仿大人的處世態度。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鏡子。你是怎樣的,孩子便是怎樣的。一個整天低頭玩手機刷抖音的你,怎麼可能有一個熱愛學習的孩子呢?

與其跟在孩子後邊逼著他學習,請家教,請保姆,倒不如先改變自己,讓自己從心底裡熱愛學習。俗話說從善如登,從惡如流。教育孩子,務必也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從自身做起,割除自己的壞毛病,帶領孩子一起看書、一起學習。

此為教育之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