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的美食中,哪些東西讓你永遠忘不了?

貴陽新東方烹飪學院


還真別說,在我吃過的美食小吃裡,還真有幾樣小吃,到現在還忘不了的,首先就是淮安的毛蛋了,這個就是那種外表是雞蛋,但裡面確是末孵化好的小雞那種,而且小雞還是毛絨絨的那種

還記得當時把毛蛋給去殼後,猶豫了好一會還是不敢去吃,但我朋友吃這個比較厲害,他多是蘸點調味料,然後一口吞下去,還嚼的帶勁,說是吃這個最有營養了,我最後可以說是閉著眼睛吃了一點


還有就是烤全羊了,這個是我前段時間去新疆那邊自駕遊的時候,和朋友一起要了這個,用的是那種小羊,肉質非常不錯,烤的直冒油,聞起來多是香味,說實話要到新疆去旅遊的話,烤全羊還是值得大家品嚐的

湖南醬板鴨了,這道菜是我在湖南朋友家吃的滷菜了,這個醬板鴨在湖南那邊,也是比較出名的特產了,說實話醬板鴨吃起來,要比什麼鹽水鴨好吃的多了,吃起來不會有油膩的感覺,不像吃鹽水鴨那樣,吃不了多少就不想吃了


廣式燒鵝了,這道滷菜在兩廣地區,可以說是非常出名的存在了,我到那邊出差的第一天,朋友請我吃飯的菜品中,就有這廣式燒鵝,這燒鵝的做法,可不是滷菜那麼簡單的,這需要專門的燒臘師傅來製作,而好一點的燒臘師傅工資和廚師長是一個級別的

這廣式燒鵝和湖南醬板鴨,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了,口味雖然不同,但多有自己獨特的風味了,其實在我個人看來,所謂的美食就是指適合你胃口那就是美食了,不論它的價格高低,只有對胃口了感覺好吃了,吃過了還能記住了那就是美食了


街角美味


小時候家在海邊,爸爸的單位同事有自己的漁船,一天送來兩條鴉片魚,用一根棍子兩個人抬來的,這兩條魚有接近一人高。

媽媽用它包餃子,刺和魚子燉豆腐,還剩一條醃了曬乾。那味道至今難忘,一條魚的餃子五個大人三個小孩楞沒吃了。還有那時候的調料,就是一點豬大油和鹽啊。

有一年開春旅順🐍島海域上梭織蟹氾濫,用卡車拉著論鐵鍁賣,那鐵鍁是鍋爐房上煤用的大鐵鍁一鍁十八斤五塊錢。買回家用蒸饅頭的大鋁鍋蒸,滿滿一鍋母的全是籽血受。

還有剛入秋的大烏魚蛋裡面全是籽,那時人們釣烏賊曬乾把籽拿出了不要,有人送媽媽一飯盒回家一蒸那滋味現在哪找去?

小時候最愜意的就是燈籠紅蝦下來的時候,家離水產公司的曬場近,工人煮蝦晾曬我一放學就跑到曬場上去《家裡有人在那上班》吃曬的半乾的蝦,現在所有的蝦都沒有那時候的蝦好吃。



73神牛


特別喜歡菌類,尤其對雲南的菌類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情節。比如雞樅。


雞樅是一種來自雲南的珍貴野生菌,雲南人心目中對雞樅還是頗有偏愛的,同樣在《舌尖上的中國》秘境裡有出境的雞樅是寄生於蟻穴和森林的鮮甜味菌類首選。

但是由於雞樅每年只有三個月的時間能吃到鮮菌,且不能人工栽培,而是白蟻培植,生長地點下方通常就是蟻窩極為珍稀,於是當地人就想出了油炸封存的方法把雞樅的美味可以保留長達一年之久,並取名“油雞樅”,這也是那些頂級吃貨們才懂的私藏美味。

油雞樅的味道到底有多讓人上癮?可以說就這麼一筷子油雞樅放到麵條、米飯裡時,比平時多吃一碗完全是小意思。自從有了油雞樅,冰箱裡的老乾媽就再也沒動過。


來分享一些網上的雞樅的銷魂吃法。


「NO.1芒果油雞樅色拉」製作時間:10分鐘

需要準備食材:芒果若干只,油雞樅

最近正是吃芒果的好季節,松茸君便誕生了把芒果和油雞樅放一起吃的黑暗料理的念頭。

把芒果去核切成兩瓣,每一瓣果肉上劃十字刀,注意不要劃破芒果皮,否則會翻不出芒果花

切好十字刀的芒果肉往外翻開形成芒果花並擺盤

淋上油雞樅即可食用,至於口味嘛並沒有那麼腹黑,芒果的甜伴著雞樅的香,只有吃過的小夥伴才可以get啦。


「NO.2油雞樅燉蛋」

製作時間:20分鐘

需要準備食材:雞蛋2只、鹽、小蔥、生抽、鹽、油雞樅

首先取一大鍋燒水,準備雞蛋2只,加少量鹽打勻

小蔥洗淨去除蔥白部分切末

在蛋液中緩緩加入溫水(水大概是雞蛋兩倍的量),邊加邊攪拌,一定要加溫水不要冷水哦,這樣最後的成品會比較嫩

水開後把蛋液放入鍋中蒸15分鐘,時刻觀察

出鍋後淋上一大勺油雞樅,一小勺生抽,撒上蔥花就可以開動啦。當嫩滑的燉蛋遇上油雞樅的口感簡直太妙不可言,油雞樅可以把再簡單的食材也變得口感豐富起來。


「NO.3秋葵油雞樅炒飯」

製作時間:15分鐘需要準備食材:秋葵一小把、洋蔥半隻、煮好的米飯(最好是隔夜飯)、鹽、油雞樅

取半個洋蔥切末,秋葵去頭尾切成小塊

準備一小鍋水燒開,把秋葵放入

焯水1分鐘後迅速撈出

熱鍋倒油,放入洋蔥煸炒出香味

依次加入秋葵和米飯翻炒,在差不多米飯可以粒粒分明時加入2勺油雞樅和一點點鹽,繼續翻炒均勻

在聞到濃濃的雞樅香味之後撒上蔥花就差不多可以出鍋啦,最後做出的炒飯會帶著天然的雞樅菌香,一口接著一口瞬間一大碗就下肚了,鮮的眉毛都要掉下來啦。


不多說拉,我要去吃雞樅了。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東家APP


油雞樅拯救了我的味蕾

<strong>

01

兩個月前,在和菜頭的公眾號《槽邊往事》裡,我終於搶到了油雞樅,這種被他讚譽為「主食靈魂伴侶」的雲南特產。

搶的過程頗為艱難。可能是製作工序極為繁瑣,迅速大規模量產不易實現,一開始,和菜頭都是在每週的週一,定點放出2000套左右。

好幾次掐著點進入購買頁面,眼看到了付款環節,我正要輸入支付密碼,頁面很殘忍地彈出售罄提示。

這反倒激發出我屢敗屢戰的無窮鬥志,更勾起了上大學時那段有滋有味的記憶。

02

這種記憶主要來自味覺。那時候的我,就像一隻永遠飢腸轆轆的小獸,無論吃下多少東西,胃裡總是空空蕩蕩。所以,一回想起大學生活,我就會忍不住想起那些鮮活的味道。

每年寒暑假返校時,舍友們總會帶來一些家鄉特產,到了吃飯時,慷慨地拿出來,當作下飯菜。這應該算是最早的共享經濟了吧。

我依然記得,在開學的第一週裡,宿舍裡物產豐饒,舍友們面露喜色,有了這些特產佐餐,飯量比平常好了許多。

只可惜,年輕人不懂節制,一週過後,我們又會陷入貧瘠匱乏的生活。到了吃飯點兩眼無光,心不在焉,互相違心鼓勵著,向早已吃膩的學校食堂進發。

這些特產裡,最讓我驚豔的是雲南舍友帶來的油雞樅。

從他那裡,我第一次知道,世上竟然還有雞樅這麼神奇的菌類,只能在白蟻窩邊生長。和松茸一樣,人工無法養殖。當然價格也和松茸一樣昂貴,品質好的一公斤能賣到上千元。

這麼好的東西,我們怎麼會輕易放過,舍友還沒介紹完,一旁虎視眈眈的幾雙筷子早已按捺不住,轉眼間,那瓶珍貴的油雞樅完成了宣傳雲南風土的光榮使命。

總量太少,下筷太晚,以至於我實在難以想起當時吃到的真實味道,只記得那幾雙筷子揮舞時的窮兇極惡,讓我堅信油雞樅是人間美味。

03

連續搶購了三四周,終於付款成功的那一刻,我竟然有了春運期間成功搶到火車票的興奮感。心心念念等了幾天,快遞送達時,這種興奮又一次達到頂點。

連我自己都感到有點不能理解,不就是口吃的嘛,至於嘛。

幾乎是懷著虔誠的心情,我當即從紙盒裡抽出一罐,手指因為用力而微微顫抖。隔了十多年,終於又一次一睹雞樅的真面目。

清亮澄澈的菜籽油下,巧克力色條索狀的雞樅慵懶地躺在一起,安安靜靜,毫不起眼。夾起一筷子,放進嘴裡,細細咀嚼,除了能嗅到菜籽油的清香,和辣椒段炸幹後香而不辣的酥脆,似乎再無其他特別的味道。

這完全不是我記憶中吃到的油雞樅的味道。我多少有些失望,只好安慰自己,也許記憶經過時間的修飾,自動加上了美圖秀秀般虛化的背景,油雞樅本身就沒那麼好吃。也許,讓我難忘的只是那段大學生活,和具體的食物並無多大聯繫。

失望之餘,油雞樅在我眼裡,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我把開了罐的雞樅挑出來,倒在小碗裡,加上幾大勺油潑辣椒,在吃飯時當成小菜,時不時來幾口。畢竟是花錢買來的,白白扔掉未免太過可惜。

奇怪的是,辣味滲透其中,油雞樅好像變得更耐嚼,待到辣味退去,口腔裡隱約湧現出淡淡的鮮香,這種鮮香輕微綿長,合住嘴唇,輕輕呼氣,再吸氣,微弱的香味又增強幾分。起初,我沒在意,以為這是心有不甘的自動腦補。

第二天,我在麵條湯裡添了幾勺剩下的雞樅油,麵條下肚時,這種熟悉的鮮香又出現了,柔軟悠長,不露聲色。麵條似乎要比往日更滑膩,下肚的速度也比往日更快,有點根本停不下來的感覺,直到喝完麵湯,我才察覺到這種奇怪的變化。

04

這一定有哪裡出了問題。解決不了問題,就要解決提問題的人。

我仔細想了想,問題出在自己的舌頭上。這麼多年來,我的味覺已經被餐館和外賣提供的菜品鎖死了,重油重鹽,還喜歡吃辣,簡直到了無辣不歡的程度。外出吃飯時,川菜和火鍋是我的首選,對於那些烹飪手法簡單,保持食材原味的菜品,我很難提起興趣。

長此以往,習慣了濃烈油膩的重口味,像油雞樅這樣追求天然和本色的食物,在我的味蕾判斷下,當然沒有絲毫滋味,當然覺不出半點好來。

很快我就打開了第二罐。吃之前,特意漱了口,只就著白米飯。夾兩根雞樅入嘴,再扒拉一小口米飯,鄭重其事,換著兩邊的牙床來來回回慢嚼,像一位掉光了牙齒的老人。

果不其然,乾瘦的雞樅彷彿受到了神秘的召喚,迸發出更為明確有力的香味,舌邊滲出清新的甘甜,讓人忍不住趕緊下嚥,好迎接下一波雞樅登場,在唇舌之間縱情演繹這優雅的熱烈。就像躺在明亮的沙灘上,溫潤的潮水襲來,一浪接著一浪。

正沉醉時,浪頭消失,一切戛然而止,那種懸在半空不上不下的感覺,真真讓人心急。眼一睜,碗空了,罐頭也空了。

狠下心,我硬生生摁住了打開第三罐的念頭。如此不加節制地吃下去,我真擔心會把自己吃破產。

油雞樅於我,雖然沒有達到「主食靈魂伴侶」的程度,但在這寒冷的冬季,它仍然幫我復原了一段溫暖的回憶,喚醒了我還是純真少年時保有的敏感而質樸的味蕾。

我開始承認,世間真正好吃的,還是那些保持著原本滋味,散發露水和陽光的天然食物。

雖然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仍然喜歡吃辣。但一個人望見過大海,他就無法再裝作沒見過。


題圖來源:小天的手機

斷舍離


美食對於每個人來說定義都不一樣,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吃到很多美食,做為80後的我為了生活走南闖北也有些年頭了,不管走到什麼地方對當地美食都是情有獨鍾,那年自己剛來雲南討生活的時候吃了一次當地的美食包漿臭豆腐,從此讓我再也忘不掉這個美味了,分享一下我吃到的包漿臭豆腐。

製作好有點發臭的包漿豆腐,雞蛋液中浸泡2分鐘讓臭豆腐全部沾滿雞蛋液。

鍋中熱油冒煙後臭豆腐下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臭豆腐煎的過程中會鼓起肚子慢慢變圓。

煎好的包漿臭豆腐盛入盤中,蘸上一點雲南特有的香辣蘸水料,味道那叫一個香,那叫一個回味無窮,這個包漿臭豆腐給我的印象最特殊,至今也忘不掉那種特別的味道,說說你吃過的那些美食讓你忘不掉的吧?


懶廚子


1.西雙版納香茅草烤魚的味道,超超超好吃的貧民美食,幾塊錢一條的羅非魚做成的。價格跟藍鰭金槍魚,長江刀魚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但是我不覺得這道美食輸於價格昂貴的魚。

羅非魚在西雙版納是入侵物種,繁殖力極其強大。並且在當地的我水體裡,並沒有多少造成土腥味的放線菌,這樣就有了大量食材。

把羅非魚淨膛之後放上當地的特殊調料(刺芫荽,香蓼,蒜,辣椒)用香茅草捆紮起來,至少醃製半天,然後放到炭火上面烤熟。香茅草那種檸檬香氣混合香蓼和刺芫荽的味道,簡直是最美的烤魚。



2.甜筍的味道,

最大個頭的竹筍之一,只要切絲清炒就很好吃。脆嫩多汁,還有放了糖一樣的鮮甜味。根本不用放其他調料。如果奢侈一點用來煮火腿,那也是相當讚的。

就講一個故事,曾經帶研學活動,小盆友們都不吃甜筍,第一天很開心,和幾個帶隊老師把每桌上剩的甜筍都打掃了。第二天,這個行為被小盆友注意到。

第三天,我們桌的甜筍被打掃了😄



3.靖江超級大的蟹黃湯包,

至今吃過的印象最深的包子,餡料裡面除了皮凍就只有蟹黃和蟹肉。一個就能放一小籠。

真不是花哨,因為吃的時候太開心了,咬開一個小口吸湯的我時候,就感覺是在喝一大盆螃蟹湯啊。

喝碗湯之後,蘸著醋姜吃包子更是有蟹肉餛飩的感覺,真的是美到冒泡。



4.鯡魚罐頭的味道,

這個我無論如何也忘不了,

就講一個事兒,某天吃完了一條臭鯡魚,我隔壁桌的同事是帶著口罩工作了一下午。

天地良心,我都刷了兩次牙了。



5.一碗牛肉麵和五個烤串,

最最最忘不了的是牛肉麵和烤串,當年剛到北京上學的時候,囊中羞澀,牛肉麵和烤串就成了打牙祭的我必備之選。面一碗五塊,烤串一塊一串,正好十塊錢。

後來有了生命中註定的那個她。他在國貿,我在香山,每個週末見一面。分別的地點總是在蘋果園地鐵的那個只有三張破桌子的牛肉麵館。

轉眼十五年過去了,那個麵館早就不見了,但人還在,感謝陪我吃牛肉麵的面的妹子,感謝孩兒他媽😄


植物人史軍


忘不了的就是小時候在老家村子裡面,在小溪邊翻石頭抓小螃蟹,之後回家拿麵粉裹著放在大鐵鍋裡面油炸,很好吃,不用放那麼多調料,就放鹽。

還有就是在老家村裡上山抓野兔,野兔個頭都很大一隻野兔4-5個人吃,加上老人小孩,紅燒野兔非常讓我忘不了。或者是小時候第一次吃,從來沒吃過這東西,所以直到現在我都能記憶猶新。

總結:小時候的味道是最好的,無可取代!


周隅


吃過了大魚大肉後,有一天和外婆一起去了真佛山做義工,和和尚們一起吃了一回齋菜:一碗飯,一碟青菜,一分泡蘿蔔。我的天!當第一口還沒下肚的時候,我就感覺到這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最難忘的一頓飯。

最簡單的東西才能觸動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生活源於點滴,難忘因為簡單。


大咖小v


我記得94年上大學時,有個同學的媽媽給他送來了一鍋清燉豬蹄,然後用麻油,小米辣,泡菜的鹽水做調料,吃的我汗水直流,嘴巴辣的直吐舌頭,但是就是不想停嘴!宿舍的六個同學就如猛虎下山般,一鍋豬蹄,不到十分鐘就洗完了!吃完了,各自咂著嘴,期待下次還要!


高山上的豬


貴州梵靜山的冬筍尖做的筍乾,遵義的臘肉,川菜的烏江魚、回鍋肉、麻辣肥腸、燈影牛肉、擔擔麵,淮揚菜的蟹粉獅子頭、醉蝦,上海菜醃篤鮮、紅燒肉、紅燒小河蝦,舟山的清蒸帶魚、熗蟹,杭州的東坡肉、龍井蝦仁、醬鴨,寧波湯圓,福建的鮑魚宴,廣東的咕咾肉、豉汁蒸排骨、盤龍鱔、金絲炒麵,香港的海鮮、魚頭滾豆腐,黃山的石雞石耳,徽菜的煙燻筍乾燒肉,黃橋焼餅,溫州的蝤蠓,東北的酸菜白肉,內蒙的手把肉,雲南的竹芽,還有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