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遠程教育“靶向定位” “特色菜單”服務基層

紅網時刻5月10日訊(通訊員 許昌勝)今年以來,新田縣委組織部黨教中心積極探索符合黨員幹部實際需求的遠程教育工作模式,以“抓、管、學、用”為引領,依託全縣230個農村遠程教育站點,挖掘現有紅色資源,創新提出“菜單式”培訓方案,形成了新田獨有的遠教站“特色菜單”,有力的發揮了遠程教育在服務基層組織建設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招牌菜——紅色教育模塊

新田是一方紅色沃土,革命老區縣,革命遺存和紅色資源豐富,積澱深厚。為傳承弘揚紅色基因,縣委組織部依託蔣先雲故居、小源會議舊址、紅軍牆和新田烈士公園,將其打造成新田黨員幹部紅色教育基地,倡導各單位黨組織組織幹部職工到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讓學員瞭解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蹟,感受到紅色思想的薰陶。

農家菜——鄉村振興模塊

十九大報告前所未有地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解決好“三農”問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指明瞭方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遠教站如何作為?新田縣將這道“農家菜” 烹飪得淋漓盡致,各遠教站組織黨員、群眾到美麗鄉村示範村梘頭雲歐家村、陶嶺周家村,實地踏看“鄉村振興的活實例”,學習鄉村振興經驗做法;在“脫貧樣板村”驥村烏下村,聆聽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胡菁平介紹如何建設新農村,怎樣開展精準扶貧。

地方菜——基層黨建模塊

基層黨建建設是新田縣近年來打造的一道“品牌菜”,新田縣各遠教站依託“新田智慧黨建”雲平臺,突出黨建引領,組織黨員、群眾到龍泉鎮潮水鋪村、龍泉鎮青龍村、陶嶺鎮牛塘村進行現場教學,開展身邊典型講身邊故事活動。通過組織黨員、群眾參觀東昇富硒蔬菜基地、遠宏菌業基地等,全面展示新田貧困村或軟弱渙散黨組織是如何發展成為“新田農村集體經濟領頭羊”的嬗變過程。同時,通過《旭日東昇》《硒望》等專題片,讓黨員和群眾在新舊對比中感受東昇村的鉅變,也展現了基層黨組織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好經驗、好做法。

特色菜——幹事創業模塊

新田是全國有名的“沙發之鄉”,過去,新田人“扛起沙發闖天下”, 在外地創辦的傢俱企業3000多家,年銷售額達100億元以上。新田縣為將這種新的“南有新田”的創業精神更好的發揮出來,各遠教站點依託新田現有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組織黨員、群眾參觀華泰傢俬、德力重工等創業基地,邀請專家和創業元老進行專題講座,挖掘弘揚“南有新田”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為保障“用餐”環境,新田縣委組織部黨教中心要求各遠教站做到“課前聯繫前一步、課中服務深一步、課後服務跟一步”。實踐證明,新田遠教站這種“點餐式”黨員幹部教育模式,為鄉村振興搭建了很好的發展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