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要推崇王鐸而貶低書聖王羲之?

蘭亭軒主人


對於作了類似降臣的知識分子,如趙孟頫、王鐸、鄭孝胥等人,內心一定是矛盾而痛苦的,這一點在他們的書法上也是有所反應的。



就王鐸而言,其字外形上與王羲之是有較大差異的,但其本人卻一直強調和標謗自己是“二王”的正宗傳人,有句很粗俗的話可能正好說明其心理:既想當什麼,又想立牌坊。

就書法流派而言,王鐸應該算一位明代的書法家,他活了61歲,在清朝僅8年。但明亡前,他的書藝似乎並未達爐火純青的境界。反而是入清後,他雖居高官,但實際未獲信任和重用。


於是,他和趙孟頫一樣,將興趣轉向學術與藝術。降清後心情並不舒暢的王鐸,其書法卻日趨成熟,並自成一派。

王鐸標謗自己是二王傳人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他的書法受《淳化閣帖》影響極大,儘管此帖錯誤叢生,又經多次翻刻,筆法全失,但對他來說,範本質量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書法特有的形式規律的領悟和把悟。

也許王鐸沒有董其昌那樣的財力和機遇去收集、去借閱大量的晉唐書法真跡,所以他似乎並沒花費更多精力去追究筆法方面的精妙,而是在字形、章法、墨色等方面,去提煉和強化自己的面目。

王鐸從《淳化閣帖》入手後,將興趣轉向了米芾,在1641年前後,他的作品無論從外觀特點,還是精神氣質上,簡直就是米芾的翻版。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王鐸與傅山,本是明末書法變革派的代表,但晚年的他,逐漸失去了明末飛騰跳擲、縱橫淋漓的放肆。也許,王鐸帶著鮮明的明末變革色彩的書風,與剛剛入主中原的統治者所需要的口味不太協調,於是不得不自覺地收斂和調整。


總之,王鐸的書法,是晚明變革書風的產物,在明清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隨著朝代的更替,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文化環境消失,王鐸本人及其書法於是成為清朝文化鉗制政策的犧牲品。

至於日本人“今王勝先王”的言論,一是日本人的書法雖源於我們,但近代書法審美已與我們有所差異;第二,也許日 本鬼 子還想利用王鐸貳臣的身份,進行文化侵 略。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日本人推崇王鐸不假,但並沒有貶低王羲之。王羲之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地位超乎我們的想象。


王鐸得到日本人的追捧,是他臨寫二王書法的一本叫《擬山園法帖》的字帖。這本字帖傳到日本以後,引起了日本書法界的巨大反響。以至於驚歎小王勝大王這樣的感嘆。

日本書法從遣唐使到中國學習時,便以王羲之書法作為他們的取法對象。空海和尚,是遣唐使中傑出的書法家。享有日本的王羲之美譽。王羲之的名字,在日本象徵著至高無上的尊榮。對於優秀的書法,都會拿王羲之來衡量。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日本一千多年,當其見到了還有人學習王羲之書法產生出別樣韻致的王鐸書法,他們的感嘆,一個原因,是審美疲勞。一個是王鐸在學習王羲之書法的取法中,是以往日本人所見識過的。並不存在有貶低王羲之的意思。


中國清朝末年,碑學的興起,也是基於帖學在歷史上的統治地位。當人厭倦了這一千年不變的書風,推出了碑學強健粗獷的風格時,便如烈火般迅速蔓延。碑學的興起,並沒有貶低帖學的地位,只是在書法大家園中增添了一種形式,豐富了書法的多樣性。日本人推崇王鐸,也是這樣的道理。並不是要以王鐸去取代王羲之。

日本人向來有學習吸引外國優秀文化的傳統。對於外國優秀的東西,他們都能謙虛的去學習。別把日本人推崇王鐸,就是懷有不可告人的陰謀。王鐸書法盛行日本之時,小日本還不具備與大清對抗的實力。



子衿書法


首先說日本書風與王鐸書風的相似處

首先說明一點,不帶任何偏見的說:日本書法之所以言王鐸勝先王,是由於其書法的“先天不足”所造成的。

如果能瞭解一下日本書法的追求,其實是很好理解為何王鐸比較受歡迎的。

大家如果看過日本書法的話,可能會覺得他們的字已經沒有了中國書法的文學性,不具備那種“文化底蘊”“文人”式的感覺,當然這並不是空穴來風,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日本最出名的“三筆三跡”。

三筆指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勢。

三筆時代的書風,是明顯遵從唐代的,學二王,顏真卿,李北海,歐陽詢等,個人認為此時日本的書風,應該是離中國最近的時候,至於到了“三跡”時代,則是有所差距了。

這是嵯峨天皇的字,很明顯的能看到有二王歐陽詢的影子,雖然用筆不甚講究,但是不可否認,寫的確實不錯。你能從這看到很多“寫經體”的用筆,其實這是因為空海和尚,是他的老師,常與天皇“切磋書道”。

 對於嵯峨書法,歷史上早有定評,當然,說到天皇書法,怎麼評定的大概咋們心底也都有數。

《日本記略》天長三年(826)三月十五日條能看到如下記述:“奉為柏原天皇。於西寺限七個日。說法華經。……其經太上天皇(嵯峨天皇)手跡也。紫震金字。玉軸繡帙。一有體有勢。珠連星列。爛然滿目。觀人稱曰。真聖。鍾繇逸少猶未足”云云。

說實話,這種馬屁對一個愛好書法的人來說,真是受用啊“鍾繇逸少猶未足”,聽到這種話,天皇的臉就不用說了,屁股都得樂開花。

空海在《遍照發揮性靈集》卷六中記:“鸞鳳翔碧落而含象。龍螭遊蒼海以孕義。張王擲筆。鍾蔡懷恥……”對天皇的讚譽更是難以復加。

有的時候我也是鬧不清,史官拍能理解,空海這是真排馬屁,你說一個來過大唐留學的和尚,好歹也是“吃過見過”的人,這拍的比史官還666。

所謂的三筆,就到這吧,其實沒啥好看的,像橘逸勢,空海,也都是二王為主,用筆相對來說,肯定是沒中國書法講究細節,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關鍵在於日本三跡時代,才是為何崇尚“后王勝先王”的開始。

小野道風、藤原佐理、藤原行成被奉為三跡。他們的筆法分別稱為野跡、佐跡、權跡。

小野道風是日本式書法的典型代表人物,行筆奔放,幹練,氣勢很足。

其實日本有很多和書派,解釋起來挺亂,就不在說了,我現在也沒鬧明白。你們知道的,日本的關係向來都是複雜的。



楷行草三體摻雜,其行筆上比較自由奔放,講求濃淡乾溼,大小對比,粗細對比、非常富有變化,其實是可以看到此時小野道風對王羲之並非是初級的模仿,從中還加入了空海和懷素的筆法結構點畫。(重點:小野道風是894——966年)

時間上是非常重點的,中國出現這種書風應該是從元代開始,之前沒有類似書風。

藤原佐理55歲筆

以中鋒為主,起筆行筆圓潤遒勁,輕重變化,濃淡變化,偶然豐富,書寫節奏很強的跳躍感。


藤原佐理48歲筆

這個用筆相對來說就比較狂放了,對比矛盾依然明顯,寫的也是非常精彩的。

藤原行成

被譽為水平最高的“權跡”,恕我直言“在下看不懂哪好”,但是“佐跡”和“權跡”是明顯深入去學過小野道風的。

說到這,其實也沒別的了,我在放上一張咋們國展的草書作品。

其實我感覺挺有意思的,國展草書的用筆感覺,居然能和“三跡”有類似之處,但是差距就是中國書法懂得“斷”,日本書法在乎連綿不斷的“線”。

眾所周知,國展是競技型的,以講究技巧為主,其次是形式。日本書法,其實也是講究用筆技巧為主的,相對中國書法,是明顯感覺缺傳統書法那種文化底蘊的。

三跡的書風,其實與平安時代三筆書風,行草上差距還是蠻大的,用筆更加跳躍,對比更加強烈,沒有那種“中庸”“中和”之氣。

顯然二王書法是最講究“中和”的,沒有那種跌宕起伏,很像一個文人雅士,自有一番風流。

反觀王鐸,用筆技巧極為豐富,用筆的頓挫感,取勢,比日本三跡還要豐富。

其實在技巧上來說,這種用筆是比日本三跡要高明的。

在日本書法裡:書法藝術是單純的點於線的抽象造型。執筆者的思想、感情通過富有彈力的毛筆得到具體的反映。為此,要求執筆者具備高超的技藝,強調自由地運用筆墨的超然境地。


在日本,書法是一種“線性藝術”,用筆墨的變化去表現他們所追求的“道”,總的來說,還是在追求用筆的豐富性,整體的矛盾感。

王鐸在這方面自然是高明的多,運筆的跌宕起伏更加強烈,線條更加有跳躍感,所以在日本受到推崇,是很正常的。

因為王鐸所表現的,是日本書法在極力追求的。

日本書法是沒有追求“字外功”的,他們追求的都是“由技入心”,相比劍道如此,茶道程序也很繁瑣,棋道開局定式也大多類似。

我感覺日本書法,沒有中國的“孔孟老莊”之道,不懂“中庸”“無為”,雖然他們也學這些文化,但是真的沒有在書法中表現出來。

而且,王鐸作品傳入東京時是中國清朝,日本的書法流派還是比較傳統,還是遵循“三筆三跡”的,沒有現在這麼複雜。

如果是今天傳入,以今天多如牛毛的日本流派,多半日本是不會產生“后王勝先王”之論的。

由前文空海拍天皇馬屁可知,在日本王羲之的地位在書法領域還是非常高的,否則也不會用王羲之去對比(王羲之字帖在當時是皇家嫁妝)。空海則被稱為日本王羲之,大概意思也是王羲之的書法地位就是宗師級的。

所謂“后王勝先王”

個人認為還是日本書法因為沒有“文化根基,底蘊”,所以產生了沒有“字外功”,以技求道的追求,在這種追求下,王鐸用筆的豐富性,線條連綿跌宕的表現力明顯是高於二王的,所以也就被認為“勝先王”。

中國書法講“中和”“中庸”,所以二王的書風“即儒雅又風流”,所謂在文化的認同感下,是不可超越的。

今天的日本書法

朋友們,喜歡的點個關注吧

這種分析文章,看得人少,點讚的少,轉發的少,想有幾十萬閱讀量是不可能的了,幾萬都不會有的,說句大實話至今相對專業一點的文章還是沒有超過一萬的。

希望大家支持一下我,點個關注

讓我兩個小時的努力能換得一點收貨,感激不盡。


梁宇航


這個問題我覺得不要去論什麼筆法什麼的,這觀點都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意識,並非日本人觀點。要回答這個問題肯定要從宏觀角度去回答。也就是要從世界藝術學發展觀點來回答。如果以中國書法觀點回答,過於侷限了。



首先,王鐸的書法大約16世紀左右傳入日本。就是比較著名的《擬山園帖》。16世紀的日本藝術發展,除了受中國影響外,更多的受到西方美學藝術的影響。尤其是藝術創新思維與西方觀點雷同。講究破舊創新,當然也是在前人基礎上的創新。而這一點,恰好那個時代的王鐸做到了。有一句評價說的很對,王鐸既效大王,又鍾老米,有後王勝先王之說。同宗共祖,一脈相承,既有血緣之同,又有時代之異,行草技法之集大成者,三王(二王加王鐸)一米而已,餘者或其澆漓,或醜怪惡札也。



當時的日本人正是看透了這些,才提出這個觀點。而且王鐸的藝術創新觀也很符合西方藝術學觀點。這或許就是王鐸的一種藝術態度吧。

王鐸對“二王”書風的繼承與發展,並不是簡單的增加亂頭粗服,點畫狼藉的狂怪用筆,而是大膽的注入了自己的狂放的豪氣,使章法極盡歪斜,縱橫之能放,造成字勢的傾倒緊迫,氣勢奔放,勢不可當。他把縱列種的橫筆突出與大小粗細的提按縱放想結合,造成恣肆任性,擺動強烈的鮮明對比。墨色的濃淡、乾溼與結構的疏密、聚散相互為呼應,含蓄多變,風神灑脫。

“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這無疑是對於王鐸書法地位的最佳評價。

還有,日本人並沒有貶低王羲之,自王羲之傳入日本以來,一直受到追捧。地位猶如神明一般。直至王鐸書法傳入日本,其書風契合王羲之,而且創新意識超越王羲之,當然這是時代決定的。如果王羲之也有這樣的時代,其創新思維應該強與王鐸的。



其實推崇誰並不是問題,最關鍵的是我們所有人都應該認清文明文化,包括藝術總歸是要向前走的,不能原地停留不懂,傳統書法藝術確實是神一樣的精品,古人已經達到巔峰,而我們也無法超越,既然不能超越傳統技法,為什麼不另闢蹊徑,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化的創新或者類似於技法的創新呢?是沒自信嗎?還是懼怕藝術批評?


書法影響力


日本人推崇王鐸不假,但並沒有貶低王羲之。王羲之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地位超乎我們的想象。

王鐸得到日本人的追捧,是他臨寫二王書法的一本叫《擬山園法帖》的字帖。這本字帖傳到日本以後,引起了日本書法界的巨大反響。以至於驚歎小王勝大王這樣的感嘆。

日本書法從遣唐使到中國學習時,便以王羲之書法作為他們的取法對象。空海和尚,是遣唐使中傑出的書法家。享有日本的王羲之美譽。王羲之的名字,在日本象徵著至高無上的尊榮。對於優秀的書法,都會拿王羲之來衡量。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日本一千多年,當其見到了還有人學習王羲之書法產生出別樣韻致的王鐸書法,他們的感嘆,一個原因,是審美疲勞。一個是王鐸在學習王羲之書法的取法中,是以往日本人所見識過的。並不存在有貶低王羲之的意思。

中國清朝末年,碑學的興起,也是基於帖學在歷史上的統治地位。當人厭倦了這一千年不變的書風,推出了碑學強健粗獷的風格時,便如烈火般迅速蔓延。碑學的興起,並沒有貶低帖學的地位,只是在書法大家園中增添了一種形式,豐富了書法的多樣性。日本人推崇王鐸,也是這樣的道理。並不是要以王鐸去取代王羲之。

日本人向來有學習吸引外國優秀文化的傳統。對於外國優秀的東西,他們都能謙虛的去學習。別把日本人推崇王鐸,就是懷有不可告人的陰謀。王鐸書法盛行日本之時,小日本還不具備與大清對抗的實力。



萬堤方


一、問題的問題

看過諸位答主回答後,深受啟發。所以也來冒昧探討一下這個“有趣”的問題。

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本身存在的邏輯預設,很少有人關注。顯然,大家都是默認了這一問題存在的普遍性和適用性,在日本,后王勝前王這個說法確實存在的。然後,基於這樣的認識,開始了進一步的探討。

但是,我還是比較關心這個問題是怎麼來的。

答案恐怕是很複雜的。

二、熱潮下的驚語

有王鐸熱作為背景,有人高呼“后王勝前王”也就不足為怪了。

但是究竟這個說法僅僅是一小部分人的偏激之論,還是普遍共識呢?

如果這不僅僅是日本人的想法,而是很多人的共識,不侷限於日本人,那麼我想,日本人這個限定詞就加的有點譁眾取寵、標題黨的意思了。甚至故意和日本人拉上關係,並且在行文中有意無意的對日本來那麼點小諷刺、嘲蔑、看不起,就很能迎合所謂大眾心理了。

這個說法,僅僅是日本人這樣說?或者說僅僅是日本人是這樣喜歡王鐸的?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四、網絡文化下王鐸的雙面形象

在網絡上隨便鎖定“王鐸”“日本人”“王羲之”這幾個字,都能看到到處類似標題黨的信息,一個比一個驚悚,日本人看傻了、驚呆了、橫掃等等驚悚的標題,似乎都在告訴你這樣的事實:

一個叫王鐸的中國人,用書法征服了日本。

看過後滿滿的驕傲感、征服感。自足自大的天朝心理油然而生。

對於這句話到底存在多少合理性、確定性,真實性,這些文章的作者是不在意的,不思考的,甚至不關心的。

唯一看到比較中肯的解讀文章,是首都師範大學的曹利華教授的文章:

論王鐸——試論“后王勝前王”

五、荒謬的貶低

這個問題一共有兩個帶有情感色彩的詞語。一個是“推崇”,一個是“貶低”。

貶低這個詞與推崇這個詞形成的落差,在不同意這個觀點的人看來,他們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的是怪罪於日本,而很少有人想到去質疑這個問題的提出者,懷疑這個人是不是在瞎編一個問題。

在對於書法藝術的理論學習上,我們自然是有超過王羲之的可能,但是這不是說我們在貶低王羲之啊!

事實上,一直強調書法古韻,推崇“晉書”的王鐸,對於王羲之自然是推崇備至的,其書法自然更多的繼承了王羲之技巧和風格。

肯定王鐸,就是肯定了王羲之。何來貶低?

這是一個可悲的問題,可笑、無知又無聊。


松風閣書法日講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日本這個國家,日本是一個極重儀式和規矩的國家,待人接物辦事都有成套的儀式,一絲不苟,近乎呆板,比如圍棋定式,日本人就執行得近乎變態,開局幾乎一個樣,直到吳清源的出現,打破了規矩,橫掃日本棋壇,遂被日本人尊為棋聖,後無來者。這種習慣直接影響了其對藝術上的審美標準以及這種美感被打破後所帶來的震撼。王鐸以前,日本接觸的幾乎都是晉唐書法,尤其以王羲之為至尊,右軍書法秀雅飄逸,法度嚴謹,一直是評審書法的標準,這一時期日本所尊崇的書家都是源出羲之一派。

直到王鐸的出現,王鐸書法源自右軍,兼涉諸家,至晩年方成自己風格,其書風雄健,筆沈墨濃,結字奇險,節奏多變,尤其是草書,下筆老辣剛勁,如老藤纏樹又如瀑布飛流,漲墨的運用更讓整幅書法動人心魄,極具視覺衝擊。這樣的書風一下打破了日本固有審美標準,王鐸書風的雄強剛勁又與喜歡劍道,武士道的日本人的尚武精神暗合,實在是想不喜歡都難。

固此,日本人喜歡王鐸是非常自然的事,甚至超越右軍。


小林探花


關於兩個王的書法的水平,評判權、話語權在中國,而不是日本人!

王羲之的書法可以用“術道魂”兼備而論,王鐸更多“術和道”層面。

書法這件事,就像乒乓球一樣,中國說了算!中國分分鐘鍾碾壓日本,在中國老祖宗面前,日本人沒有話語權!



日本人這麼評價很正常(他們不太懂嘛),因為他們不懂中國士大夫書法之“魂”。

就像有人喜歡館閣體,有人嗤之以鼻,就像有人喜歡陽春白雪,有人喜歡下里巴人……鑑賞力不同的人,評判觀點會截然不同。意思你懂的……在下雖然也挺欣賞王鐸的,但日本人說王鐸勝過王羲之,那簡直就是胡說八道,簡直是青光眼!

王羲之“不激不厲,風規自遠”,越看越耐看;王鐸有點“用力過猛”,野氣多了些,並不符合士大夫的儒雅中庸取向。

說到底,鑑賞者自身的眼力,文化哲學觀等等,都影響到他們對藝術的評判,有些時候(很多時候),鑑賞力不足的人的評論,本身就是誤導性的。

書法這個藝術門類,中國人水平高出日本人很多籌,所以,不能被日本人的觀點所左右。日本人派出他們最高水平的書法家,也塞不進中國的前30位。

所以,這件事的解釋權,話語權在中國!!!是日本人聽中國人的,而不是我們聽他們的!

你說對吧!


神秘烙劍許建鋒


日本在唐宋時期才學習了咱們漢字和書法,所以古法中書聖二王所謂的“小伎”,大道根本就不知道是個啥。加之晉人的豁達風度,清談論玄所洋溢的君子之風,散懷一丘的韻味,是他們沒法理解的。





而王鐸早年學宋,尚意信筆,晚年尚力,(大有用力過猛,不管筆的死過)的野蠻,也比較契合日本人的性格。所以呢,有“武士道”感覺的書法,他們就捧,這點上,要留心的。

當然,咱家年輕時還是臨過王鐸的帖子的,包括拓碑,主要特點就是用力用大力,然後把宋人的信筆再合上去,就差不多了。

當然,王鐸比任何一個日本書法家寫的都好,也是真話。


三寶居士007


不要問為什麼,別有用心。不要是路人皆知的問題你還在問,不顯得渺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