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伊春市人口民族概況

伊春市,黑龍江省轄地級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以湯旺河支流 伊春河得名。轄區東部與鶴崗市毗鄰,東南部與佳木斯市毗鄰,南部與省城哈爾濱市毗鄰,西南部與綏化市毗鄰,西北部與黑河市毗鄰,北部 嘉蔭縣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伊春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周朝,時為肅慎族的活動區域。戰國到南北朝時為貉、扶余、寇“伊春嘎山”漫汗和豆莫婁屬地。1946年,隸屬湯原縣南岔區管轄。1949年,設置伊春鎮。1950年,建立伊春森林工業管理局。1952年,成立伊春縣。1958年,設置伊春市。

黑龍江省伊春市人口民族概況

黑龍江省伊春市人口民族概況

黑龍江省伊春市人口民族概況

伊春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林,號稱為“天然氧吧”。被譽為“祖國林都”、“ 紅松故鄉”。伊春市的市樹、市花和市鳥分別是紅松、興安杜鵑和啄木鳥。[4]著名景點有:湯旺河國家公園、五營國家森林公園、南岔仙翁山等。

2018年10月,“2018中國區域最安全城市排行榜”公佈,伊春市以78.71分在“中國東北十佳最安全城市”中排第9名。

人口

2018年末全市總人口1140938人。其中:城鎮人口923495人;鄉村人口217443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80.9%,比上年降低0.3個百分點。男性人口565199人,佔總人口的49.5%;女性人口575739人,佔總人口的50.5%。全市出生人口4413人,出生率為3.84‰;死亡人口9736人,死亡率為8.4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63‰。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2.7。

民族

全市轄有一個民族鄉,即鐵力市年豐朝鮮族鄉;10個民族村,其中鐵力市有8個朝鮮族村、南岔區有1個朝鮮族村、嘉蔭縣轄有1個鄂倫春族村。有民族中小學3所,其中鐵力市有朝鮮族學校1所、南岔區有朝鮮族小學1所,嘉蔭縣有鄂倫春族小學1所。有朝鮮族文化輔導站一處,民族幼兒園(班)6所。敬老院1處、文化活動室11處,民族鄉、村衛生院(所)9處。

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00年全市有28個少數民族,人口38,488人,佔全市人口總數的3.08%。超過萬人的少數民族有滿族、回族,超過千人的有朝鮮族、蒙古族,其他少數民族人口都在幾人至幾百人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