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僅23位!這三位"兩彈一星"元勳,都出自四川這所高校!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在新中國建設發展的宏偉征程中,有無數個值得銘記的歷史節點——1964年,在世界的東方,在古老的羅布泊,一團巨大的蘑菇雲承載著一個民族不曾消亡的信念在一聲巨響中轟然升起。

包括西南交通大學校友陳能寬、姚桐斌、吳自良等在內的中國專家團隊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及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授予為研製"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學家們"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本期推送,小編就帶你瞭解這三位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西南交大人——

鞠躬盡瘁為航天,德昭日月感後人

共和國僅23位!這三位

姚桐斌(1922年~1968年),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航天材料研究所(對外稱七〇三所)所長,是我國航天材料和工藝的奠基人, 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1945年,姚桐斌畢業於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後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冶金繫留學,1951年獲得冶金學博士學位。此後,在英國倫敦帝國科技學院又獲一學位,同時還在該學院任教和做研究工作。回國後,姚桐斌任航天材料研究所所長(對外稱703所),制訂了我國航天材料近期、中期和長期的研製規劃。

"我回國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把學到的知識貢獻給國家建設。因此,我願意在基層做一些具體事情。願意同大家一起,為我國火箭上天貢獻力量。"姚桐斌先生如是說。

從1961年到1964年,姚桐斌所在的七〇三所共開展了500餘項課題研究和技術攻關,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打破了外國的技術封鎖。

20世紀80年代統計,當年姚桐斌先生主持提出的預先研究課題,約80%已用在火箭型號上了。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為姚桐斌生前在運載火箭的發展與研製中作出的重大貢獻頒發了特等獎,對高溫熱物理性能測試基地的建立與發展頒發了二等獎。1999年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頒獎大會上,姚桐斌先生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2000年,錢學森在姚桐斌銅像落成典禮上題詞:"鞠躬盡瘁為航天,德昭日月感後人。"姚桐斌先生—他將永遠受到人們的懷念和尊敬,他永遠是一座不朽的豐碑!

隱姓埋名幾十載,許身報國建功勳

共和國僅23位!這三位

陳能寬(1923年~2016年),金屬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當年核裝置全面質量的技術負責人之一,為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1946年,陳能寬從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畢業。1947年,陳能寬與妻子考上了由政府資助的自費留學,遠赴美國耶魯大學。在那裡,他僅用了一年時間就獲得了耶魯大學碩士學位,後又獲得了耶魯大學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學位。

此後,他的故事就為廣大人們所熟知。1955年毅然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所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實驗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等職。1960年奉命參與核武器研究,1964年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氫彈爆炸成功、1986年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1988年兼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直至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會堂,他接過"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陳能寬走過了一條許身報國的道路。

陳能寬因特殊的工作性質,隱姓埋名幾十載,在恢復身份後,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之後,每逢重要節慶、校友聚會,只要條件允許,他一定參加。陳能寬也數次回到母校,為師生講學、為交大發展鼓勁。

良師益友教書育人鑄輝煌,自強不息兩彈一星建功勳

共和國僅23位!這三位

吳自良(1917年~2008年),物理冶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吳自良於1937年從天津北洋大學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畢業,後赴美留學,獲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學院冶金系博士學位。畢業後在該校金屬研究所做博士後,1949年任美國錫臘丘斯大學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師。回國後,於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學(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冶金系教授。 1961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副所長、所學術委員會主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後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自良先生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科研事業,由於他對我國科學事業的卓越貢獻,先後獲得了多項獎勵,包括1956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排名第一);1984年國家發明獎一等獎(排名第一);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原子彈的突破和武器化"國防專項的覆蓋項目獎;1989年獲得中國科學院榮譽獎章;1989年被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授予"全國優秀歸僑、僑眷知識分子"稱號;1997年獲得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999年9月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此外,吳自良先生還致力於培養青年科技人才,1990年被中國科學院評為"優秀研究生導師";2008年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授予"傑出貢獻教師"榮譽稱號。

"良師益友教書育人鑄輝煌,自強不息兩彈一星建功勳"。這正是對吳自良先生科學貢獻和崇高品德的高度概括。

一代代西南交大人將繼續學習"兩彈一星"的革命精神,繼承陳能寬、姚桐斌、吳自良三位先生對待科研工作精益求精、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發揚他們自強不息、艱苦樸素的作風,為祖國建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注"西南交通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關於"211工程""雙一流"建設高校—西南交通大學的精彩資訊!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人民網、共產黨員網、維普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