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生死戰輸無杜勇士原因在哪?貫穿整賽季的防守弱點依然沒解決

火箭生死戰輸無杜勇士原因在哪?貫穿整賽季的防守弱點依然沒解決

今天火箭主場再輸小分差比賽,以113-118不敵勇士,2-4止步西決半決賽,5年內4次被勇士淘汰。本場勇士杜蘭特缺陣,庫裡上半場0分,勇士這樣的不利局面,火箭也沒能把握住。全場湯普森三分13中7砍下27分,庫裡下半場回暖狂砍33分,水花兄弟60分是足夠給力,但這就是勇士晉級的全部原因嗎?筆者簡單梳理一下火箭G6輸球表現出的問題。

先看基本盤,火箭進攻端問題肯定有,比如卡佩拉終結和局部策應中轉能力都不夠,全隊低級失誤偏多,但全場打完百回合116分的答卷,你沒辦法指責更多。畢竟勇士已經是防守強隊,就算杜蘭特不打的情況下,豐沛的防守資源也足夠火箭喝一壺,這種情況下火箭的進攻表現已經接近完美了。所以問題可能都要來到另一端:火箭為什麼百回合能丟121分,導致最後惜敗?

看看勇士大體的進攻進階數據,就能發現問題。在進攻四要素裡,勇士前板率高達36.4%,每出手3次,就超過1次能撿回來重新打。勇士有效命中率接近60%,除了水花兄弟和伊戈達拉進了16個三分(全隊所有三分進球來自這三個人),三分線外效率逆天之外,球隊籃下4尺內的禁區是21中17,命中率81%!

這兩個數據其實都指向了一個方向:火箭籃下保護太差了。整個系列賽,把法裡埃德出場的5分鐘忽略,卡佩拉場均28分鐘,內內場均7.3分鐘,因此每一場比賽,火箭都有超過一節時間要擺出無中鋒的迷你陣容。這陣容因為射手多,經常能和勇士瘋狂對轟,進攻是有保證的,不過防守端還是出血嚴重。這類陣容裡,火箭平均身高被勇士碾壓,就算勇士不擺大中鋒,有伊戈達拉、追夢和杜蘭特(前五場)在場的“死亡五小”,比起火箭的五小也已經夠大了。

而在生死戰裡,火箭用卡佩拉的階段,籃下卡不住人,被爆前場板;不用卡佩拉的階段,防守侵略性會繼續加大,但格林和魯尼順下處理多打少冷靜,局部小配合打穿了籃下。而且火箭侵略性提起來的弊端,是後續輪轉跟不上了,籃下防守出現真空被上空籃的鏡頭時有出現,即使輪轉做好也會因為身體天資不足被硬剛打進。雖說勇士籃下出手比重沒有多逆天,但這種終結把握度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所以是火箭最後一戰防守集體短路,被所謂的心態、決心、季後賽經驗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決定了表現嗎?可能都不是。常規賽後半段,在哈登歷史級的得分表演下,火箭一路飆升的戰績多多少少矇蔽了一個打到季後賽可能暴露的深層次問題:火箭的防守毛病很大,而且沒有解決辦法。第一輪遇到爵士空位三分突然打鐵,火箭還算漂亮的防守效率可能並不是自己防多好,這一點在第二輪遇到勇士終於“現原形”,他們限制對手前板率、對手籃下命中率都非常差,而常規賽呢?火箭限制對手前板率聯盟倒數第2,僅高於擺爛大軍太陽;限制對手籃下命中率倒數第2,僅高於另一支擺爛大軍騎士。

所以火箭G6輸球,防守端表現糟糕的形式,並不值得你大跌眼鏡,自從去年夏天放走關鍵自由球員,本賽季遇到卡佩拉防守大幅下滑後,這已經是火箭策略上無法調整的地方了。陣容配置就長這樣,用卡佩拉保體型,需要接受他進攻端拖空間,不會處理球的毛病;不用卡佩拉保進攻,就要接受籃下被對手統治的風險。防不住水花的一些小神仙進球,這部分比賽內容是沒辦法批評火箭的,但放出那些籃下簡單進攻機會呢?可能只是火箭常規賽防守問題的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