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樂+超級現場》,全方位“開啟”頂級大明星

《大音樂+超級現場》,全方位“開啟”頂級大明星

“我一直在不同世代裡去追趕,不會鬆懈。要追上我可能可以,但是抓不到我”。

這段類似立Flag的話出自羅志祥,但出現在《大音樂+超級現場》節目中沒有絲毫突兀感。因為這段話並不是即興的豪言,而是作為環節中的引子,它引出的正是羅志祥全新專輯《NO IDEA》中的歌曲《Nobody Can》,歌詞裡有一句高度呼應的話:Nobody can judge me。

“沒有人能評判我”,這位樂壇老將,在以自己的方式在表達自信。

《大音樂+超級現場》,全方位“開啟”頂級大明星

而這同樣可以視作是“王者歸來”的底氣,暌違樂壇三年,羅志祥終於攜新作迴歸音樂。迴歸通常會遭遇到的難題即是,如何跟時代保持同頻。針對於此,他解決的方法很直接。

首先,在作品中採用潮流元素,歌曲《Nobody Can》就是基於EDM範式。同樣是在節目中表演的曲目,《No Joke》是EDM跟Rap的融合,《No Love》雖是本格派的R&B,但其中仍有足量的電音成分。這三首在節目中被戲稱為“三NO部曲”的作品,將羅志祥有意識通過音樂跟時代進行關聯的訴求清晰呈現。這位老牌“亞洲舞王”,在當下依然能夠駕馭住時代的舞動節奏。

《大音樂+超級現場》,全方位“開啟”頂級大明星

其次,選擇《大音樂+超級現場》作為推廣新作品的平臺。節目的定位是國內首檔音樂人的Live Show。看似尋常,但其實蘊藏著豐富內容。這不是簡單的音樂Live Show,其中有對於時代精神的反饋。最核心的玩法是由在線觀看直播人數來決定何時解鎖演唱舞臺。這種設置正是符合網絡時代的互動機制,即,用戶決定內容。由此,本質上節目是提供了高規格的互動場景,在這裡,歌手能夠獲得回饋粉絲的滿足感,粉絲獲得擁有決定權的參與感,兩方都受益。

攜帶時代風味的作品加上富有時代精神的節目,羅志祥此番完成一次非常高效的迴歸“造勢”。本次《大音樂+超級現場》可謂是全面“開啟”羅志祥,讓路人群眾詳細瞭解他,讓忠實粉絲更徹底追隨他。放置於行業來講,這檔頗具創新意義的節目能夠很好地服務於羅志祥這般的頂級大明星。

《大音樂+超級現場》,全方位“開啟”頂級大明星

服務的具體方式就是層次鮮明地全方位進行“開啟”,我把這次種“開啟”具體分解為三點。

其一,“開啟”歌手的音樂作品。此次節目主題很清楚,宣傳羅志祥新專輯《NO IDEA》。但在具體環節設置方面非常講究,沒有讓推新成為流水賬式的歌曲聯唱,《大音樂+超級現場》為羅志祥訂製了一臺精妙的音樂劇。

《大音樂+超級現場》,全方位“開啟”頂級大明星

關於設計我從頭講起。節目開始是羅志祥親自打造的男團C.T.O上臺表演,正式開Show前各位偽裝成工作人員上臺打掃,此處的意味是,清掃舊塵,迎接新生。對於羅志祥而言,正好貼合“迴歸”的主題。

《大音樂+超級現場》,全方位“開啟”頂級大明星

舞臺解鎖完畢後,羅志祥上臺表演上文提及的“三NO部曲”,每首歌曲的舞美都極具設計感,《No Joke》開場設置一面牆,演出開始,群舞們破牆而出,這裡頗有破壁的衝擊感。《Nobody Can》的引入文章開頭已經表揚過,同樣是巧妙的設計。《No Love》的部分,開場是對談,具體講就是以羅志祥採訪羅志祥的方式來展開愛情的話題。此處的巧妙是讓羅志祥粉飾兩角,這是對其超強綜藝感的挖掘,同時也有自己跟自己達成和解的意味。

在我看來,《大音樂+超級現場》裡這些巧思設計除卻銜接環節外,還具備完成對歌曲拓展詮釋的功能。由此,節目的所有設計都是服務於音樂內容,即便是娛樂性質的互動環節,也不會脫離音樂主線。

《大音樂+超級現場》,全方位“開啟”頂級大明星

通過節目“開啟”,專輯《NO IDEA》的相關內容也基本劇透:這是一張快慢歌結合的作品,快有典型的EDM風味,慢有R&B式的Ballad。專輯主打單曲是《No Joke》,由羅志祥自己創作。按照他自己的話講,在嘗試過諸多由其他創作者提供的歌曲後,他還是決定自己來。專輯裡還會有諸多優秀音樂人參與,胡彥斌就為其創作了一首歌曲《羅志祥》,完全可以成為“舞王”的新名片。經由節目現場的步步解鎖,新專輯的期待值也同步走高。

其二,“開啟”歌手的現場感染力。《大音樂+超級現場》的Slogan是“有實力,來真的”。很明顯,現場是真的全程Live,不NG,無剪輯,保持百分百純粹。這對於歌手而言是巨大挑戰,難怪節目開始羅志祥要裝作“拒絕”。當然,只是裝作而已,因為對於他,現場並不恐懼,“舞王”的現場表現力有足夠保障。從節目現場來看也確實如此,快慢歌間轉換自若,唱跳配合十足完美。最明顯的就是安可曲舞臺開啟後的三首經典歌曲串燒,《一枝獨秀》、《愛投羅網》、《精舞門》均屬於強消耗作品,但最終全程潤順詮釋,展示出“舞王”的常規實力。

《大音樂+超級現場》,全方位“開啟”頂級大明星

所以,雖然在“燃燒我的求生欲”互動環節表現出對稱體重的慌張,但在舞臺上的羅志祥沒有絲毫“廢退”跡象。他的動作到位,且勝在自如;他的演唱穩定,還有現場的即興處理。在《大音樂+超級現場》節目高強度,嚴要求的場景裡,羅志祥詮釋了“過硬”的定義。

從節目調性上來講,《大音樂+超級現場》最突顯的特質就是“真”,且是實時在線的“真”。如此能夠呈現出音樂最核心的價值:不完美的完美。總體來講,音樂的場景有兩種,錄音室以及現場。前者趨向於完美,但,是人為製作出的完美,我們心裡都清楚,這樣的完美總是附著一層濾鏡。而後者,通常會出現各種不完美,但其實才算是真正的完美。因為正是各種不完美的存在,才突顯出歌手的鮮活,每一次氣息都帶著真實動態,每一次動作都有湧動的靈魂。有活性的音樂才是完美。

從這個角度來講,《大音樂+超級現場》的“大”不僅是製作大,平臺大,流量大,還有音樂為大。

《大音樂+超級現場》,全方位“開啟”頂級大明星

其三,“開啟”歌手的立體型格。配搭音樂Live Show,節目設置多樣化環節來呈現羅志祥的多個側面,現場訪談、VCR、遊戲互動,這些看似“花邊”的環節沒有一樣多餘。正是通過本期《大音樂+超級現場》,羅志祥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質得以展示,他,真的很真實。

關於演出,他大方坦露自己愛忘詞的事實。關於英文,他也直接承認自己英文不好。關於創作,他講相比於獨立創作,他更喜歡跟人合作,這樣才有靈感的碰撞。關於網絡評論,他表明確實比較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諸如此類的耿直實言,一層層褪去讓明星的神秘色彩,最終顯露出最純粹的那個真身。

網絡時代的一大特點即是“去偶像化”,曾經需要仰視的明星如今則是處於平視的地位,他們依然有光環,但我們所欽佩的,是他們身上跟我們一樣的那份真實。在本期節目裡,羅志祥就讓我感受到這份真實。“亞洲舞王”是一個相當響亮的名號,但他並沒有以此抬高身位,他很謙遜,對主持人的稱讚表示過獎。他接連為節目的舞美設計點贊,表示這檔節目讓他感受到被尊重。隨著節目進行,我甚至已經忘記他“舞王”的身份,在我看來,他只是一位正在為音樂傾盡全力的表演者。

《大音樂+超級現場》,全方位“開啟”頂級大明星

這就是由節目“開啟”的羅志祥的立體型格,他不再是扁平的偶像,而是立體、鮮活的“人”。

這個“人”的投入讓我相信他對於即將發行的新專輯非常重視,歸根到底,是他的專業最終說服了我。我想,這也是《大音樂+超級現場》所起到的作用。節目不僅能幫助歌手進行作品宣發,同時也能夠幫助他們進行形象推廣,在節目中,除卻音樂能力,可以看到更為全面的特質。

《大音樂+超級現場》,全方位“開啟”頂級大明星

從這個角度來講,《大音樂+超級現場》是拓展音樂概念的基礎上,為各位歌手提供集作品呈現、創作理念分享、個性表達於一體的平臺。這個平臺可以很好地服務於樂壇,一方面搭建起歌手跟粉絲間的溝通橋樑,以互動的方式增強兩者間的粘性,也讓歌手豐富的側面得到展示。另一方面鋪陳出作品通向目標群體有效渠道,依靠TME強大的平臺輻射能力,作品傳播的廣度跟深度自然有保障。此外現場呈現足可以檢驗一首歌曲的質量,同時,豐富的現場呈現手段也為作品本身充分賦能,促使其擁有無可替代的感染力。

所以在我看來,《大音樂+超級現場》真正在做的事情是以音樂Live Show的形式“開啟”歌手以及“孵化”作品。目前來講,只有這檔由騰訊音樂娛樂打造的節目能將這件事情做到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