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加緊制裁伊朗之際,敘利亞政府軍不斷收復失地,看似毫無聯繫,是這樣嗎?

新文化街男孩


特朗普不願意在中東加大投入,又不斷開闢新的戰場,當然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了。現在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點是圍繞著制裁和圍堵伊朗展開的,已經基本放棄了敘利亞。俄敘聯軍利用這一機會加快收復領土,當然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經過多年的內戰,現在巴沙爾政府已經大致統一了敘利亞,只有三塊領土還在外國支持的反對派武裝控制之下,一塊是伊德利普地區,另一塊就是幼發拉底河東岸的庫爾德武裝控制區,東南部地區還有一塊由美軍直接控制。從2018年底開始,特朗普就宣佈要從敘利亞全面撤軍,敘利亞迎來了恢復統一的大好時機。近期,敘利亞政府軍正在全力攻打伊德利卜地區,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無瑕顧及,目前主要是土耳其在獨力支持伊德利普地區的反對派,與俄敘聯軍對抗,統一伊德利普的難度比過去小了很多。


土耳其雖然對俄羅斯支持巴沙爾政府軍攻打伊德利普非常不滿,但是埃爾多安也明白自己最主要的對手還是美國,收復伊德利普只是時間問題。至於收復美國人支持的庫爾德武裝控制區,應該是俄羅斯和巴沙爾下一步的目標,而且很有可能選擇在美國與伊朗關係更為緊張時刻使用,用以牽扯美國在中東的行動。

應該說,戰略和策略有實力倍增器的作用,但是再好的戰略也不能完全代替實力。美國一方面在進行戰略收縮,減少在中東地區的投入;另一方面還想繼續在中東各個方面通吃,顯然是做不到的,也許伊朗就是捅破美國的中東“畫皮”的關鍵節點。


衝擊時評


去年9月土俄伊三國德黑蘭峰會上,普京與埃爾多安在伊德利卜問題上分歧很大,並未達成協議。幾天之後埃爾多安親赴索契與普京面談,最終促成了“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區備忘錄”的達成。土耳其承諾清除伊德利卜境內包括HTS在內的極端組織成員,讓他們離開或者接受改造,換取俄、敘、伊聯軍停火。雙方在伊德利卜控制線之間建立1-3公里的非軍事隔離區。然而經過了八個月相對平靜的時期,自4月下旬伊德利卜局勢再度緊張起來。

(埃爾多安與普京)

哈瑪北部伊德利卜南部攻勢

在4月份在阿勒頗省發生了一起襲擊造成了22名政府軍和親政府民兵武裝人員喪生。這是衝突爆發的導火索,自此開始俄敘聯軍便開始針對哈瑪北部以及伊德利卜南部的地區展開進攻,截止目前為止政府軍已經從反對派武裝手中奪取了至少六個村鎮。持續的空襲和炮擊也造成了不少平民傷亡,據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表5月9日週四通報稱,在過去的兩週時間內有大概108名平民在俄敘聯軍的空襲和炮擊中喪生。他呼籲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能夠協調採取措施,停止轟炸,恢復停火。拉夫羅夫則只是回應稱:“當天早上的空襲已經結束。”這個說法明顯是在敷衍,表明俄敘準備對伊德利卜南部區域將會有大動作。

(伊德利卜南部的Hebit鎮)

伊德利卜的重要性

伊德利卜省位於利比亞北部偏西,北部近鄰土耳其,西部靠近沿海的拉塔基亞省,西鄰敘利亞第二大城市阿勒頗省省會阿勒頗市。敘利亞的橫跨北部地區的M4和直通南北的M5,這兩條交通要道在其境內交匯,並可以通過北部其他公路直通土敘邊境口岸。可以說伊德利卜所處的戰略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反對派控制伊德利卜直接阻斷了敘利亞北部地區的交通。據去年埃爾多安與普京達成的協議中提到會保證該地區的交通暢通,2018年底允許民間車輛通過該控制區並開放北部邊境口岸。然而至今這些協議都沒有落實。

(伊德利卜戰事)

伊朗與伊德利卜戰事的關係

說到伊朗與伊德利卜戰事之間的關係,就不得不說伊朗在敘利亞內戰當中所扮演的角色。總體而言,阿薩德政府的主要援助國其實就是俄羅斯和伊朗。這其中伊朗所提供幫助的時間上早於俄羅斯,而且力度上甚至也高於俄羅斯。伊朗不但提供了必要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保守估計在100億美元以上,而且還協調了大概將近10萬什葉派民兵直接參與敘利亞戰事當中。問題的關鍵在於現在敘利亞政府的主要能源供應就是由伊朗提供的,主要是通過陸路經伊拉克運往到敘利亞的。美國在4月22日宣佈了不再給予進口伊朗石油豁免,並且在近期又加大了對伊制裁力度。某種程度上將這可能會影響到伊朗對於敘利亞的重建和戰事的支持,敘利亞政府隨時都有斷油的風險。所以先集中力量在伊德利卜取得突破已經勢在必行了。

(三國領導人)

結語

總體而言,俄敘聯軍想要徹底收復伊德利卜從現在來看可能性幾乎為零,而土耳其則是主要障礙。這其中的原因涉及到多方面,對於土耳其而言,伊德利卜就是隔絕敘利亞內戰的重要緩衝區,也是其勢力範圍。目前伊德利卜有將近300多萬人,而其中大部分為反對派支持者。保守估計,如果伊德利卜戰事開始,那麼將會有至少80萬人會流離失所,湧向土耳其,而目前土耳其已經接受了超過三百萬的敘利亞難民,根本無法再承受更多人。所以綜合看來,土耳其是絕無可能放棄伊德利卜,其會通過包括政治、外交等,甚至軍事和援助等手段來維護自身利益。

(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營)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加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古姿




(和埃爾多安聯繫更大吧!)

很奇怪,反派武裝被困在伊省,只剩下立錐之地,其實已經成了甕中之鱉,能活著就不錯了,怎麼反而不韜光養晦,自己去找死嘛!應該是不可能的吧。

美軍自從去年宣佈撤出敘利亞,俄羅斯和土耳其就一直暗中較勁,想在美軍撤出後獨佔鰲頭,將自己利益最大化。可是,特朗普還是個大嘴巴,說過行動上並沒有大的行動,到現在並沒有真正全部撤出。這樣,俄土雙方的暫時妥協看來又要危機了,都想自己儘快再得到一塊。這不,在伊省這裡,這次敘軍就是在俄安排下,對反派武裝開始下手了。

普京眼前利益算計很清。本來,他是要和埃爾多安妥協的,凡是美國主動讓出或土耳其想主動索要的,他都會網開一面、讓利給埃爾多安。但埃蘇丹貪心不足,一直沒有滿足的時候。這次,美國正在針對伊朗佈局,即便俄敘這裡鬧騰些也是無暇顧及。而土耳其則因為自己就這兩下子,近一年時間始終沒有效果,只好看著人家俄敘來清理了。當然,如果清理差不多,土耳其還是要索取的,畢竟埃蘇丹不是省油的燈,沒有利益是不行的。

敘利亞當前的戰事,應該和美國針對伊朗的陰謀沒有太大關係了。因為敘利亞在特朗普看來,不過是塊雞肋,不準備為它付出太大的代價,何況,也是敬獻給普京的禮物,感謝他對於特朗普當選的關照。當然,這些是私下的意思,不能說的。何況美國自己的什麼特別檢查官也是什麼也沒有調查出來,當然,美國的什麼機構,除了會花錢,真本事一般並不高,吹牛當然都是一流!

這樣,就看普京準備怎樣收復這一帶。正常普京不會過於急迫,慢慢來反而對它有利。可以避開大家對於俄羅斯的關注。因為在敘問題的關注,可不是我們的粉絲關注那樣帶有善意,而是那種突然覺得失去太多、要後悔,對於俄羅斯的惡意,到時反殺過來也說不上。俄羅斯是有些著急,很想徹底平定敘利亞,班師回去。這樣,最低可以減少費用。但這裡不比別處,有時變化比六月天都快,它也要謹慎些。

這裡的問題是土耳其怎麼辦?當初美國無論做什麼,都把土耳其拉進來,讓它得到好處。而去年宣佈撤軍後,最先告訴的就是曼比季要交出,土耳其也是首先要進入的,只是人家阿薩德也要,雙方還發生一定的爭執。好在普京識大體,沒有繼續硬頂下去,妥協商議吧。而伊省也是和土耳其共建非軍事區,保證這裡屬於共同利益帶。如今如果敘政府軍直接佔領,土耳其方面當然不會幹的,那裡打起來,美國也是願意看熱鬧。所以,下步真有什麼大行動,要看土耳其有什麼反應。

埃爾多安近來很安靜,他可不是綿羊,在敘利亞亂局中,應該時刻看看他的行動呢!


張139558534


看似毫無聯繫,其實有緊密的聯繫。提問者已經把資料說得很清楚,無需多言。

對伊朗的施壓不斷加大,美國還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問題動起了歪腦筋,從而進一步加大對伊朗和俄羅斯施壓,並且在敏感金屬方面對伊朗加大制裁力度,為伊朗走向核武製造障礙。敘利亞局勢越來越走向明朗化,越來越走向和平,特朗普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後悔當初不該宣佈從敘利亞撤軍,使中東變成了俄羅斯和伊朗的用武之地。特朗普本想用戰爭手段解決伊朗問題,以解徐美國在敘利亞的敗局,可是又沒有十分的把握。怎麼辦?經濟手段一直是特朗普的強項,就象對委內瑞拉的極限施壓一樣,對伊朗還得加個更字。

其實特朗普對委內瑞拉的顛覆政策,也是對挽回中東敘利亞敗局的組合拳之一,他的目的並不是南美,仍然是中東。特朗普的目標不可能在南美有所作為,所以委內瑞拉議會議長瓜伊多就成了特朗普在委內瑞拉的犧牲品,瓜伊多現在處於極為危險的競地,特朗普不會在意瓜伊多的命運。可以說特朗普的小算盤打的很精,沒有戰略頭腦的人都被特朗普的組合拳打蒙了,不知道明天還要打向何方。

特朗普最近的一系列動作,都是因為對敘利亞問題的錯判引起的,他不會幹心美國在敘利亞處於敗局,美國在敘利亞處於弱勢,意味著美國在中東的失敗。利比亞的戰局也漸趨明朗,美國也將要失去對利比亞的控制,美國在中東失控已經很明顯,這是特朗普的政策在中東的失敗。加之特朗普在國內的日子也不好過,所以他就重新拿起伊核問題,這個最有影響力的話題做文章,發揮特朗普的長處,瘋狂的向伊朗和俄羅斯進攻,因為俄伊在敘利亞的地位越來越鞏固,相比之下,美國就要靠邊站了,你說特朗普能不急嗎?

綜上所述,美國對伊朗的經濟施壓達到了蹬峰造極的地步,同時不斷的加緊軍事佈署,發出戰爭信號,其實目的並非肯定要向伊朗動武,還是想讓伊朗在敘利亞無所作為,或逼迫伊朗從敘利亞撤軍,以換取美國在中東的絕對優勢。同時,另俄羅斯在敘利亞處於孤立地位,以擺脫美國在敘利亞的敗局。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說,美國加緊制裁伊朗,跟敘利亞政府軍不斷收復失地有十分緊密的聯繫,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大盤棋局所在。這就是本人的看法,謝謝!


賈樹國1


經過敘利亞戰爭的洗禮,伊朗與敘利亞已經成為命運共同體,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敘利亞、伊朗、俄羅斯、美國間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都是蝴蝶效應,怎麼會沒有關聯呢?

目前美國在中東面臨的就是打地老鼠遊戲,打這個,那個就露出頭來了,稍有不慎,滿盤皆輸。這是二戰後美國從來沒有遇到的局面,就是在一個地區,讓美國揪心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堆國家。

究其原因,是因為美國這些年的國際戰略比較混亂,霸權主義甚囂塵上,剛好又遇上一個急功近利、鼠目寸光還有點任性的特朗普總統。實際上,美國現在面對的不僅僅是伊朗、敘利亞、阿富汗,還有伊拉克、土耳其,當然,巴勒斯坦、黎巴嫩太弱,我們姑且不講。

土耳其的政治局勢正在全面走向美國不希望看到的方向,但是不以美國的意志為轉移,美國給土耳其施加的壓力越大,土耳其越可能走向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化;第二個是伊拉克,美國辛辛苦苦打下了伊拉克,原以為伊拉克會對美國的統治、美國的制度、美國的大兵夾道歡迎,結果卻是給他們準備了用之不竭的路邊炸彈和反美示威。

最讓美國難過的是他們一手扶持起來的什葉派政府,成了伊朗的準盟友,總體來看,伊拉克為了國內的穩定和發展,不會什麼都依著美國的意願,而是在走一條具有伊拉克特色的民主道路,美國只要一眨眼,伊拉克就會伊朗化。

還有敘利亞和阿富汗,也不會讓美國安心的睡午覺,目前,美國做出一副氣勢洶洶,要收拾伊朗的樣子,敘利亞立即加大了對反對派的嚴酷打擊,並且開始反擊侵略者,不再忍氣吞聲。這實際上就是對伊朗形勢的一個策應,讓美國左支右拙,按了葫蘆起了瓢,疲於奔命。

最危險的情況還不是現在,最危險的是美國一旦跟伊朗動上手,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的武裝分子會進入狂歡模式,那個時候的中東反美勢力會紛紛揭竿而起。他們不是為了支援伊朗,只是為了趁火打劫,騷擾美軍後方,擴大政治影響和政治勢力。

如果美國無暇他顧,土耳其的集權化動作幅度會越來越大,將來很可能在北約內部誕生新的薩達姆;伊拉克的神權運動會越來越深入,美國將扶持起第二個伊朗;阿富汗的塔利班會越來越活躍,甚至這些政教合一的宗教勢力會相互支援和意識形態輸出,連成一遍,越反越恐,將成為赤裸裸的現實。

所以,原本分裂的中東,很可能在美國的努力下團結在一起,最後再誕生一個阿拉伯、奧斯曼、或者波斯一樣的帝國,那豈止是美國的不幸,簡直是鄰居們的麻煩。


明德山人6998


伊朗與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和巴勒斯坦哈馬斯是盟友關係。美國對這些國家政府和組織均採取打壓政策。當一方有難,其它盟友肯定會有所反應。

當前伊朗正受到來自美國全方面施壓,伊朗在敘利亞駐有精銳部隊協助巴沙爾和反對派作戰,不排除伊朗駐敘利亞部隊和敘利亞政府軍加強了對反對派的進攻,以策應和減緩來自美國對伊朗本土的各種壓力。

伊朗是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的幕後支持者,敘利亞政府軍不斷在戰場上取得勝利,除去俄羅斯因素外,其次就和伊朗支持有關,所以在敘利亞,政府軍取得的勝利肯定與伊朗因素有關係,反之也是如此。





王春來342


美國加緊制裁伊朗時敘利亞政府軍不斷收復失地,看似沒有關係,實際上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繫。一是伊朗在敘利亞駐有大量軍隊,在這場歷經近十年的內戰中,俄羅斯主要是空天軍進行空中打擊敵對勢力,地面部隊因敘利亞政府軍教派分裂,有一小批遜尼派軍人脫離軍隊,站到反政府武裝分子一邊,是伊朗的共和國革命衛隊及時派出大批軍官,對政府軍重新進行整合,才構成了實際戰鬥能力的。二是敘利亞政府財政瀕臨崩潰邊緣,也是伊朗提供大批武器裝備,敘利亞依靠這些支持才勉強支撐下來取得逐步勝利的。伊朗在敘利亞設置了軍事基地和彈藥武器倉庫,臨近以色列的倉庫還招到以色列的空襲。三是美國不惜放棄國家誠信而反悔退出《伊核協議》,主要是認為伊朗取消美國製裁以後,大量資金用於什葉派國家的團結上,組成了以伊朗為首,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馬斯和也門胡塞武裝的龐大反美反以軍事力量。而在敘利亞戰場,衝鋒在前的是真主黨武裝敢死隊,它們聽從伊朗的指揮。美國加大制裁力度也有‘圍魏救趙’之意,讓伊朗拿不出資金投入敘利亞戰場,打仗實際上打的是錢。美國不斷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力度,讓伊朗賣不出石油,就是卡住伊朗的財富,不讓伊朗支持敘利亞和其他什葉派國家的戰場,並且一舉改變伊朗反美派別的執政,達到親美人士上臺執政服從美國的利益。所以對伊朗的極限施壓的經濟制裁與敘利亞戰場還是有很大的利害關係矣!


感悟77741162


敘利亞內戰從2011年就開始爆發,至今已有8年之久。敘利亞的內戰是一個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讓伊朗有機會進入該地區。目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力度正在不斷的加大,從2018年5月份開始美國宣佈退出之前奧巴馬政府簽署的伊核協議。

國家政府軍隊,叛軍武裝和極端宗教武裝的打擊,在2018年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這個是與俄羅斯的支持分不開的,俄羅斯軍隊在2015年開始進入敘利亞。俄羅斯軍隊的協助之下,敘利亞軍隊不扭轉了戰局。到目前為止在敘利亞境內只有伊德利卜和敘利亞南部地區的坦夫還在叛軍手中。



在美國伊朗加大制裁的時候,這是跟敘利亞的局勢沒有任何關係的,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是長期的。美軍中東地區部署了B-52H戰略轟炸機,另外還有12架F-35A閃電II戰鬥機的首次實戰部署。


美國從2014年就開始介入敘利亞的內戰,當時美軍在敘利亞的北部地區駐紮有超過2000多人從2019年開始美軍逐步撤離敘利亞,但是敘利亞的內戰還沒有結束,敘利亞北部,庫爾德武裝控制了絕大部分的範圍。


航空視界


敘利亞戰爭經過說明了美國的霸權也不能在世界上暢通無阻了。阿薩德在敘利亞人民和俄羅斯,伊朗的支持下,漸漸地站穩了腳跟。慢慢地在收復國土當中。美國在敘利亞的失敗在次證明,侵犯主權國家制造混亂是美國中東政策的失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犧牲別人國家安寧是霸權的做法。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反對,造成的難民是非常不人道的。目前美國又在中東軍事威脅伊朗,航母,轟炸機全部部署到位,一點火星都有可能引發美,伊戰爭。敘利亞在此難得美國無法抽身投入到敘利亞戰場之際,收復國土重建家園到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阿拉伯國家各自為政,不能團結一致對抗美國。在美國搞掂伊朗後回過頭來又會挑起敘利亞的內鬥。美國人就是靠發動戰爭,賺著帶血的軍火美元維持美國的霸權。特朗普的執政團隊就是劊子手,殺人機器。中東各國何時能擺脫美國的盤剝好像遙遙無期呢!


先見之明51先見之明51


美國基於全球戰略,制裁分裂伊朗的意圖很明顯。這種圍而不攻極限施壓的策略符合美國長期的戰略利益,所以主動權握在美國手裡。以全勝戰略去謀劃局部,達到不戰屈人之兵。

但作為極為被動伊朗卻不能不重視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因為伊朗輸不起。而與戰爭相反的: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制裁手段從某種角度對於伊朗現政權而言可能比戰爭還要可怕。所以伊朗若不想倒向美國,擁核是唯一可以信賴的保障。但問題是伊朗能否堅持到那一天。如當下美國航母戰鬥群在中東給了伊朗很大壓力,這種壓力不只是戰爭壓力,更多的是封鎖零制裁的壓力。

為了緩解這種壓力,可以進行戰略牽制。因為敘利亞堅定的反美抗爭已然成為伊朗的戰略緩衝國,使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目的束縛了手腳。所以在美國製裁伊朗之際,敘利亞政府軍不斷收復失地,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牽制美國,為伊朗解壓,另一方面也是趁亂收復失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