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突然明白,致親,致疏都是夫妻……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讀到李冶這首詩時感悟頗深!“至高至明日月”,日月高不可測;遙不可及,這個道理很淺顯,詩人作此句,應當是意在引出下句。

前三句雖屬三個範疇,而它們偏於物理的辯證法,唯有末句專指人情言之,是全詩結穴所在——“至親至疏夫妻”。

今天我突然明白,致親,致疏都是夫妻……

從肉體和利益關係看,夫妻是世界上相互距離最近的,因此是“至親”,但另一方面,不相愛的夫妻的心理距離又是最難以彌合的,因此為“至疏”。如果說詩的前兩句妙在饒有哲理和興義,則末句之妙,專在針砭世情,極為冷峻。

原本陌生的兩人,因為愛情牽手,成為夫妻,在我們生病住院,事關生死的時刻,法律賦予我們為對方簽字的權力,我們連命都曾交付彼此,還有什麼是不能一起面對的?這時,我以為至親是夫妻可以到永遠。後來才明白,一地雞毛的瑣碎可以消磨掉所有的美好,說好的一起面對,回過頭卻發現兩人努力的方向不一致。

今天我突然明白,致親,致疏都是夫妻……

金錢、利益、房子、教育都會成為分歧,曾經的精心呵護也會變成形同陌路,20年後,我終於明白,至疏也是夫妻。最遠是你,最近也是你。最近也是最遠的是東西;最深也是最淺的是清溪;最高也是最明的是日月,最親密也是最生疏的是夫妻。

今天我突然明白,致親,致疏都是夫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