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是朱元璋最早根據地,朱元璋當皇帝后為什麼不把都城定在滁州?

付遵毅


關於明朝都城的選址問題,朱元璋也是耗費了腦力,甚至一度創置了“兩京一都”制(兩京分別為汴梁和應天,一都指中都臨濠),但最終還是將都城選定在了應天(南京)。



至於為何朱元璋不把都城定在滁州,我們不妨將滁州與“兩京一都”作一個簡單的比較,來看看滁州的劣勢。 與南京和開封相比,滁州的風水沒有任何可比之處。

古代都城選址非常講究風水,風水師勘察一個地方是否具備成為一朝都城的資質,首先就看這個地方有無“龍氣”。

開封作為“八朝古都”,“龍氣”肯定是不少的,而作為“六朝古都”的南京,雖然坊間一直傳聞定都於此的政權都是“短命王朝”,但相比從未有過都城歷史的滁州來說,其“龍氣”也一定更多。


軍事戰略位置上,對比開封易守難攻的地勢和深長的腹地,滁州地處淮河平原,且更靠近海洋,不僅難以憑藉天然屏障阻擋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蹄南下,而且更容易受到東南沿海倭寇的侵襲。

而南京雖然地理位置更偏向東南,但因為有長江作為天然屏障,反而比滁州安全性更強。 君臣個人情感上,對比中都鳳陽,滁州雖是朱元璋的最早根據地,依然沒有可比性。

眾所周知,朱元璋的家鄉情結是非常重的,作為一個平民皇帝,他與漢高祖劉邦一樣——都想有朝一日能夠榮歸故里,光宗耀祖。另外最早一批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武將,很多也是來自於鳳陽、定遠一帶,等到這些人相繼成為開國元勳後,就逐步形成了淮西士人集團。


所以在朱元璋和淮西士人集團的強力支持下,從來沒有都城,歷史的鳳陽成為了“中都”,而相距不遠的滁州因為無人支持就沒有這份機遇了。 一個城市或地區能否成為一朝都城,既看實力,也看機遇,而恰恰這兩者滁州都不具備。


夏目歷史君


環滁皆山也。

這一句話可以說明滁州的貧瘠。都城除了要養皇帝以外,還有很多辦事機構。在過去運輸不發達的情況下,滁州是養不活那麼多人的。

另外,滁州地域狹小,不利於大兵團展開,戰略腹地太小。在軍事上也是不安全的。別說滁州了,就是當年劉邦建議在洛陽定都,張良都以洛陽地區太狹小,不安全為理由,讓劉邦放棄。

再就是風水,都城得有王氣啊。中國朝代很多,但是有王氣的就那麼多啦。

除了以上原因,朱元璋還得考慮團結其他人。不能什麼都是自己老家的啊。做皇帝的,格局得大。


東東歷史


兩個字,地理。雖然老朱發家,滁縣。您看下地勢圖,往北都是平原,易攻難守,往後方退的話是長江天塹。逃命都不好逃。而且古代外敵基本來自北方。

再看西安,關中,全是高山防護,只有潼關一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看北京,北京本身地理位置就是戰爭守衛的制高點。把地圖看成L北京是L的中間拐點。

其他不再贅述,看地形圖就明白了。




王柳王柳


因為朱元璋小時候被滁州人拐賣 朱元璋說滁州人坑蒙拐騙偷說滁州人壞事做盡 朱元璋說滁州人喜歡吹牛


呵呵噠CCTV


跟滁州有關係麼?濠州人,今鳳陽人,怎麼也不會定都滁州,搞笑


講話噻


明朝建國後,百廢待興,沒有財力、精力大興土木建造皇城,再者南京保存完好,具備建都所要條件🙄


白天鵝是我楊超


有幾個把都城建在老家的,首都要有條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