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喜歡足球,四川有錢的大企業也很多,可為什麼它們都不願意介入職業足球呢?

川湘遊子


因為中國足球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差。


首先是成本,現在投資一支球隊太貴了。廣州恆大2018年的財報顯示,俱樂部虧損超過18個億人民幣。貴州恆豐2018賽季投資十億人民幣,結果落得個降級的下場。不說中超,就說四川隊所在的中甲。2016年,大連超越投資5000萬元,但只是倒數第二,降級。中乙也好不了多少,寧夏隊三年投資一億元,在賽季開始前險些解散。就這投資力度,有幾個老闆玩得起。


其次是政策,中國足球的政策這些年可謂是朝令夕改,一拍腦袋就是一個新政策。又是U23又是限薪限轉會費,讓人燒錢都沒地方燒。這樣一來,一些想要通過燒錢來達成一些目的的企業自然就沒必要進來摻一腳了。


要說限這限那只是限制了一些投機者的投資熱情的話,那軍訓集訓隊政策就是連正常玩足球都不讓玩了。想象一下,球隊費心費力培養起來的球員,還沒給自己踢幾場比賽,就被上面一個招呼給招走了,弄的自己沒人用不說,還拿不到應該有的回報。上賽季大連、泰達什麼的,都因為有主力球員參加集訓而落得個險些降級的下場。這樣下去,誰還培養球員?甚至說,誰還買賣球員?


就這樣的環境,我有錢的話,我也得好好想想。


JamesTalk詹姆斯說


<strong>很簡單啊,燒錢燒腦唄!中國足球再創百年也許可以稍微沉澱下來,否則經濟再強大也玩不過政治!

四川有足球氛圍,球迷眾多,也有足壇名宿,但始終就是難再現昔日風采,反而籃球發展得不不錯。為什麼呢?足球太燒錢啦,現在玩箇中甲球隊,一年下來的支出都不是隨便那個企業可以承擔得起,關鍵還是隻出不進,這也是當前很多球隊的大問題。

中超球隊尚且生存艱難,何況是中甲、中乙、中冠,俱樂部壓根就沒有什麼收入,或者是收入甚微,只靠企業來燒錢,誰也沒那麼傻!

再說,在這樣的中國足球環境下,燒錢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效益也可以,但是又非常燒腦。計劃不如變化快,上層管理者時不時就來這個那個政策,朝令夕改,想真正做好一個俱樂部,實在是太難太難啦,軟硬件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搞不好,別說給企業帶來什麼效益,說不定還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這就何苦啦!在中國玩足球的,能有幾個說是成功的!或許會有,但也帶有某些特定的色彩吧!真正愛足球且玩得轉的,例如河南建業,事實也是舉步維艱啊!反而是摧毀不少投資人,撤了一批又一批!心都快涼透啦!

一個“半桶水”的職業聯賽,能夠帶來多少好處,又有多少艱難困苦,心裡都明白得很!只是某些人在吹而已,什麼世界第六大聯賽,真是敢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難產!!!


常夢長樂


觀點:

核心原因是:四川缺乏開拓全國大眾消費市場的品牌。

在中國玩足球,需要結合自己的品牌,覆蓋全國市場,足球會對品牌有很好的拉動。足球上賺不了的錢,通過全國性的消費品牌提升和市場佔有,獲得商業回報,才能良性發展。

比如,恆大、蘇寧,都通過足球很好地推動了自己商業業務的發展,使得集團整體處於良性回報中。恆大不必說,很容易感受到。而蘇寧。我個人的感受是,以前所有數碼、家電幾乎都是京東購買,今年,幾乎都是在蘇寧買的了,主要被影響原因就是來自蘇寧的足球和pp體育的影響)。

有人可能說五糧液,實際上五糧液的品牌地位很成熟了,而且白酒企業玩足球的時期已經過了。但是五糧液公司的性質,如果在政府促進下,也是有可能接手的?而且還傳出五糧液要造智能汽車,如果真是,這個可能性還增大了(參考重慶斯威)。

也有人希望劉家的新希望集團接手,我也說過新希望接手的話,以後牛奶只喝新希望,可是新希望牛奶的市場也沒有廣泛覆蓋,按照他們企業過往的風格,也不會向恆大那樣高舉高打。也有希望藍劍接手的,那個豆奶,也並沒有真正進行品牌提升進入尋常百姓家,更多還是在餐飲場景裡。

在四川,除了四川FC,另外還有兩支典型球隊,一支被曼城的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團收購,但是參考該公司除英國外其他地區球隊,該球隊前途未可知。(當然,足球是中國龐大體量球迷的痛點,能解決的話,結合商業模式可能能解決好,畢竟中國球迷基數,接近整個歐洲吧)

另一支更加值得期待、有穩定預期的是成都興城,它的背後是成都的國企成都興城集團,就我有限的瞭解,這是一家以地產為主的公司,品牌當然也不是覆蓋全國廣大消費市場。但是這個俱樂部是成都政府牽頭、由興城具體運營成立的,目的是配合成都的城市戰略之一——建設國際性賽事之都、解決本地球迷痛點(四川球迷的痛點,可以說是非常的痛)、提升市民幸福指數(對擁有中職業球隊非常渴望)。

目前,成都的國際性賽事之都發展戰略正在逐步從藍圖走向現實,例如、世界警察大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興城集團,作為本地國企,積極參與該建設之中。興城足球隊有穩定的計劃,中短期目標是進入中超,目前已經升入中乙。同時還在打造鳳凰山體育中心,包括一座可容納6萬人的“專業足球場”(國內很少),和一個世界一流標準的綜合體育館,預計2022年投入使用。願那時興城已經衝超成功。

十年的成都普通居民,業餘回答。見諒。


朝如青蔥暮成爺


從國足失利,到川足再生波瀾。中國足球不過是政客的工具,投資者的橋樑而已。球迷應該放好心態,順其自然。憂天不如渡己。

四川沒有千億級企業,中國的小俱樂部如果不能做到自己養活自己,未來的聯賽發展仍然是病態的。俱樂部收入(門票、贊助、轉播費、商業活動、球衣等銷售)以上貌似中甲以下的球隊都做不到,或者收效甚微,只靠企業輸血真的是個短命俱樂部。



四川三個職業球隊都在成都。這似乎有些困難,畢竟一個二線城市我是比較懷疑能否容納三個職業球隊,你看上海三個球隊,上海申鑫就很少人看。北京三個,人和北控都少,人和不錯的時候還有一萬多北控就更慘了兩千人左右,球迷和球票收入還抵不上場地租金。 四川真正想佈局,我建議應該分流。不要都擠在成都,主場也儘量不要放靠近的位置


夏天手冰涼


四川人這點就聰明瞭,哈兒才投資足球。回報少少,投入巨大。得力不討好。當年全興酒廠唉!生產一瓶酒才多少利潤。一個球員工資一個月要用幾大車酒才夠!


步步跋涉


不投資足球是好事情,想想看,有什麼邏輯支撐投資行為呢?


方輝1978


關鍵是黑呀!


用戶6943746924448


因為中國足球很黑


28657214


中國足球只有國企和房地產企業才玩的起。其他人就別想了!


WY1927558


說明那些企業是有眼光的。不能花錢去養一群香港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