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強權人物,中東強人基本被推翻,為何巴沙爾卻笑到了最後?

毛小暖


同樣是強權人物,中東強人包括薩達姆、薩利赫、穆巴拉克等基本都被國內外勢力推翻了,唯獨看似文弱,習慣了拿手術刀的巴沙爾卻活了下來,很可能還要笑到最後,這是因為他手上有兩個關鍵法寶:“民心”和“朋友”。

民心讓他挺過了“阿拉伯之春”最初的4年,“朋友”則助扛過了後敘利亞戰爭的4年時間,而這兩樣東西恰是薩達姆、薩利赫或是穆巴拉克這樣的中東強人所不具備的。

關於“民心”,有些小夥伴可能會質疑,當初敘利亞為何會暴發“阿拉伯之春”,不正是因為巴沙爾強權、專制、獨裁、不民主,搞得民憤滔天才給了敘利亞國內外反對派可趁之機嗎?

說的沒錯,當初巴沙爾的確失了一大部分民心,但也有一些核心的民心卻從未拋棄他。

在小編看來,對於巴沙爾而言,不同歷史時期,“民心”對他來說,有三重不同的內涵。

首先,“民心”最內核的是阿薩德家族及其家族的黨政軍高層支持者。

不論是“阿拉伯之春”的最初,還是到今時今日,這個小集團對巴沙爾的堅定支持是其政權得以維繫的根本原因。

這個最內核的小集團其實並非由巴沙爾一人打造,而是得益於他老謀深算的父親哈菲茲·阿薩德。作為統治敘利亞長達半個世紀的強權人物,哈菲茲不僅在國際、地區事務中玩得一手合縱連橫的戰略好戲,還在國內打造一個鐵桶一般牢固的統治集團核心。

這個統治集團成員既包括阿薩德家族成員,也包括軍方高層的阿拉唯人將領、情報部門的最高層負責人、也包括政府核心部門的文官,通過分享特權與利益,使他們成為既得利益階層,與阿薩德家族的統治牢牢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正是這套機制之下,“阿拉伯之春”爆發後,敘利亞內部並未出現大規模反水,相反這種情況在伊拉克、利比亞都曾發生過。

其次,“民心”第二層為拉塔基亞山區的阿拉維人,人口總數約200萬。

對於他們選擇只有一條,堅定支持巴沙爾,一旦巴沙爾下臺,身為敘利亞少數派(什葉派)的他們就可能招致占人口68%的遜尼派的血腥報復。畢竟當年老阿薩德的血腥鎮壓,也欠下了遜尼派不少的血債。

第三層“民心”則是革命之後,看透反對派與國外勢力真面目,希望重回革命前和平生活的遜尼派民眾。

在革命之初,一大部分遜尼派穆斯林民眾的確看到了“翻身作主人”的機會,因而,加入了反巴沙爾的陣營,但很快殘酷的內戰現實便讓他們明白“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的現實,因而,隨時局勢的發展,這些民眾的心思也慢慢發生了轉變。特別是從革命後的第4-5年之後,這一部分的民眾轉而支持巴沙爾的人數越來越多,可以說,民心逐步又回到了巴沙爾的手上。

關於“朋友”,中東強人們大多霸道、飛揚跋扈、恃強凌弱,與鄰國相處得好的都少,更難有困難時拔刀相助的朋友,比如卡扎菲、薩達姆就是這樣的典型。

然而,在巴沙爾這裡,他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通過父親與自己的努力成功攏住了兩大關鍵朋友:

  • 一個是通過什葉派宗教的緣由成功拉住伊朗進而也得到了黎巴嫩真主黨的支持;

  • 另一個是通過戰略意義交換成功爭取到俄羅斯的政治、外交與軍事支持。

可以說,巴沙爾近4年來形勢日漸好轉,與自己的戰略抉擇及這個“朋友”密不可分,而能否笑到最後最終還要看他手上積攢的民心夠不夠多,夠不夠堅定。


陳一諾


因為巴沙爾和他父親都是聰明人,聰明人就有聰明的活法,小國有小國的活法。要想活到最後,其一,本國人得支持你,其二,國際社會得支持你。而薩達姆,卡扎菲就是作死的角色,薩達姆上來就和伊朗開戰,然後入侵科威特,屠殺庫爾德,襲擊以色列,真是劣跡斑斑,所以被美國直接派兵推翻了。

卡扎菲有點不同,沒有直接入侵鄰國,也沒有屠殺,但是他盲目和美國交惡,製造洛克比空難,得罪西方。而且不積口德,口水戰把聯合國五常全得罪了一遍,所以反對派發難的時候西方積極來轟炸,中俄也不會幫他,肯定也是死。

巴沙爾則是非常聰明的,巴沙爾本人是留學英國的眼科醫生,妻子也是英國籍美女,本身並未劣跡。所以敘利亞反對派發難,更多是宗教層面。卡扎菲薩達姆也都是遜尼派的,所以遜尼派百姓要推翻他們他們馬上就孤家寡人了。

但巴沙爾是阿拉維派的,敘利亞戰爭更像是遜尼派百姓要推翻阿拉維派的統治,這就有意思了,因為敘利亞畢竟還有四成的人不是遜尼派,也就是阿拉維派,什葉派,還有基督徒的聯盟,堅定支持巴沙爾! 這四成的人都是素質較高武器最好,另外還有伊朗支援的什葉派軍隊,沒有西方和土耳其扶持反對派的話,反對派撐不了幾天就掛了。

但偏偏美國出於私心大力支持反對派,以致培養出一個異類就是伊斯蘭國。一段時間,伊斯蘭國才是巴沙爾最可怕的敵人,但伊斯蘭國沒有如美國一廂情願只危害巴沙爾,而是攻入伊拉克!這樣中東就全亂了。伊朗趁機出兵伊拉克一起對付伊斯蘭國,俄羅斯也光明正大出兵敘利亞對付伊斯蘭國,美國也出兵2000人駐軍敘利亞藉口對付伊斯蘭國。全亂了!

因為俄國也出兵了,加上聯合國中俄兩國力挺巴沙爾,美國就很難效法利比亞畫個禁飛區轟炸巴沙爾的軍隊。俄羅斯則偶爾還炸炸反對派。反對派中有一支庫爾德武裝是美國扶持的,但偏偏同是北約的土耳其最恨庫爾德,於是土耳其也出兵對付庫爾德,反而間接和巴沙爾一個戰線了! 而土耳其因為美國支持的國內政變的原因,和美國交惡,和俄羅斯開始靠攏。所以敘利亞這麼亂,這麼多國際強國在這裡交鋒,真是前無古人。

敘利亞的命運不是他自己能掌握的了。但是巴沙爾已經做到了最好了。目前敘利亞政府有中國,俄羅斯,伊朗,土耳其,伊拉克(感謝美國推翻薩達姆,伊拉克也是什葉派當家,所以支持巴沙爾)的支持,已經勝券在握。巴沙爾目前最大的對手就是庫爾德人,但是庫爾德是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四國公敵,靠美國微弱的支持也翻不了天。


Linux-深圳


中東的權力根據並不是以中東國家自己的力量決定的,而是由世界大國的博弈決定的。中東強人在國內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在國內唯我獨尊,但是他們所在國家的小國地位決定了沒有誰可以真正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這些中東強人需要面對的不但有國內的矛盾,還必須面對本地區大國的博弈。那些被推翻的中東強人,無論是卡扎菲,還是薩達姆,還是穆巴拉克,他們的倒臺,都有不同程度上大國力量的介入,或者裹挾著地區宗教勢力的大國意志,或者是外國力量的直接入侵,這些強人的倒臺只能說明他們在應付國內外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中沒有得當處理,才引來了自己的悲劇。

巴沙爾所在的敘利亞同樣是一個無法完全左右自己命運的國家,這個國家也處於宗教矛盾,教派矛盾,阿以矛盾,美俄博弈的漩渦當中,不過阿薩德家族抓住了主要矛盾,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地緣戰略價值,緊緊得把自己跟俄羅斯的國家戰略綁在了一起,還緊緊得把自己與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勢力綁在了一起,所以我們看到在巴沙爾面臨被顛覆的命運的時候,俄羅斯和伊朗不惜全力介入,力挺巴沙爾。當然,巴沙爾能笑道最後,還有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就是,與俄羅斯的結盟不是他的一廂情願,俄羅斯出於國家戰略的考慮,把敘利亞視為自己在中東地區僅存的戰略立足點,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保住巴沙爾政權。


照理說事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巴沙爾阿薩德政權不僅僅是強人那麼簡單。

一)巴沙爾阿薩德家族都是什葉派中的阿拉維繫;簡單講,這個家族在敘利亞什葉派當中的源遠流長,是整個什葉派中最有影響最有勢力的家族之一;

二)巴沙爾本人的膽識與魄力。自就任敘利亞總統後,小阿薩德一方面繼承父親的內政、外交政策;另一方面銳意改革;釋放政治犯,放鬆言論控制,打擊貪腐行為,並禁止神化領導人;

在經濟上,巴沙爾在敘利亞推行“五年計劃”,並且不失時機的提出了“改革、發展和現代化”一攬子計劃,吸引外資,改善民生 ;這些舉措為他贏得了“大馬士革之春” 的讚譽;

三)不怕死。阿拉伯之春波及到敘利亞以後,敘利亞內戰爆發;面對外部干涉,巴沙爾聲稱,“我已經做好了 戰鬥至死的準備” ,斷然拒絕了外國施加的任何解決方案(比如流放海灣);

巴沙爾還說,堅決消滅恐怖分子、保護人民是敘利亞政府的責任 ;而敘利亞政府最重要的目的是維持國家的統一 ;

四)控制敘利亞的精英階層。眾所周知,巴沙爾不單單是三軍總司令,而且還是敘利亞阿拉伯復興黨的總書記;他牢牢控制著敘利亞的知識分子和政治精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內戰八年,而首都大馬士革基本上都很平靜的原因;

五)俄羅斯的支持。由於敘利亞阿拉伯復興黨和執政理念非常接近蘇聯(俄羅斯),因此這兩個國家傳統友好的關係是有基礎的;

敘利亞內戰以來俄羅斯對巴沙爾的支持除了利益交換以外,俄羅斯人幫助也是巴沙爾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是唯一的原因)。

簡單講,家族的影響力;巴沙爾本人的性格;阿拉伯復興黨的改革計劃;敘利亞精英對巴哈爾的支持;俄羅斯的力挺這些綜合因素讓他笑到了最後。


閒看秋風999


阿薩德笑到了最後?敘利亞和平了嗎?統一了?穩定了?繁榮了?

在我看來,阿薩德已經淪落為一個傀儡,不僅受到俄羅斯控制,還受到了伊朗的裹挾,敘利亞現在已經不是阿薩德說了算了,他的情況可以類比晚清的溥儀,只不過現在俄羅斯伊朗兩國對他的支持比當年日本對溥儀的支持力度更大!

目前來看,俄羅斯與伊朗自身情況也不樂觀,還能給阿薩德輸血多久還不能確定!反對派只是撤退,並沒有投降,還有庫爾德人佔據著產糧區跟產油區,而庫爾德人受到了美國的庇護,即使是俄羅斯也不敢越雷池一步!還有土耳其支持的一些地方!....阿薩德,還沒到高枕無憂的地步,自然也笑不出來!

以我的觀點,目前阿薩德所掌握的全國60%的地盤也不是很牢固,暗藏著反對派武裝隨時等待時機出擊,如果阿薩德無法得到國際的認可支持,僅僅依靠俄羅斯、伊朗這兩個國家的武力支持,遠遠不夠的!一個需要他國軍事力量維持的政權,如何能笑到最後?


手機用戶54723033985


敘利亞強人巴沙爾能躲過暴風驟雨暫時安定下來,首先得益於阿薩德家族對軍隊的絕對掌控,軍隊在暴亂中堅決捍衛了國家尊嚴,而反對派沒有絕對實力推翻現政府;其二敘利亞沒有大量石油資源不是美帝覬覦的主要對象,在戰爭中美帝僅僅扶持反對派並沒有攻擊敘利亞部隊;其三在於敘利亞複雜的地理環境,境內有高山河流,不同與伊拉克沒有戰略要地的平坦沙漠,美帝不敢在複雜地理條件下出兵進攻;其四危機時刻力邀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在最困難之際靠毛子背水一戰,挽救了巴沙爾政權;在整個內亂中,敘利亞老百姓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不得不逃亡歐洲,未來敘利亞重建之路遙遠漫長,儘管取得勝利巴沙爾未來前途渺茫!





君山自在遊


外部環境優劣和內部民心穩定是決定性因素。戰略選擇、戰略決斷的正確有力是前提條件,發展方向的正確性及能力轉換成國防能力的本領是底蘊。一個國家的運作能力很簡單:一是發展工業增強制造業能力,技術務必先進,並使工業製造能力轉換成國防能力;二是抓好教育,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並使人才具備愛國意識;三是打基礎強產業惠民生,真正為人民服務,而不是坑民、掠民、壓民,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制度先進,杜絕腐敗,縮小收入差距,民富國強。而不是用GDp、高房價、賣土地支撐起一個稻草人似的"強國"。


文學者277


薩達姆、卡扎菲等都已經成為“歷史人物”,為什麼巴沙爾卻可以活在當下,而且還能如此穩固的掌握敘利亞政權,很簡單,巴沙爾抱住了普京的大腿。

巴沙爾與普京視察軍隊

敘利亞的局勢在俄羅斯軍隊入駐之前是飄忽不定的,當然俄羅斯入駐敘利亞並不僅僅是為了幫助敘利亞,可以說俄羅斯也是本著利益去的。先不管俄羅斯的目的怎麼樣,我們就單單談一談俄羅斯軍隊給敘利亞戰爭造成的影響。

敘利亞政府軍聯合俄羅斯軍隊經過八年的努力終於把反政府軍和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武裝組織全部趕到了邊境的城市,如果不是反政府軍主動叫停,想必俄敘聯軍已經對其相應的藏身地點進行鋪天蓋地的轟炸了。

在整個敘利亞解放戰爭中,如果敘利亞戰場中只有反政府軍,或許敘利亞還可以藉助伊朗和土耳其兩國的軍力解決掉他們,但是敘利亞戰場還牽涉到了美國、英國、法國和以色列,若是單單依靠土耳其和伊朗的軍事力量,敘利亞政府軍將寸步難行,因此巴沙爾選擇了求助普京,想要用世界上最強硬的國家來對抗美英法三國的軍事壓迫。


俄軍入駐敘利亞

俄羅斯的作用是立竿見影的,不僅給敘利亞提供了S-300防空系統,幫助敘利亞擋住了密集的導彈雨,更是提供了先進的軍事武器和實用的戰術指導,使敘利亞政府軍的作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俄軍的入駐也讓美英法等國家的行動變得躡手躡腳,比如在美國想要轟炸大馬士革的時,俄羅斯提前把巡邏兵安置在了美國可能轟炸的位置,讓美國不敢輕舉妄動,因為美國不敢在敘利亞戰場上招惹俄羅斯,不然若是正面衝突,美國損失也將十分慘重。

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戰爭代理人,本來如果沒有俄羅斯參與敘利亞戰爭,以色列的打擊目標肯定就不再僅僅是伊朗,一定會包括敘利亞,但自從俄羅斯軍隊入駐到敘利亞境內之後,以色列的打擊目標都儘量避開了敘利亞的軍隊,只針對伊朗的軍隊,因為它也怕誤傷俄羅斯軍隊。

伊、俄、土三國就敘利亞問題結成聯盟


通過以上分析,不得不說巴沙爾選普京是找對了人,俄羅斯的強硬給敘利亞樹起了“庇護傘”,讓敘利亞挺到了最後,也讓巴沙爾也保住了自己的政權。

其實,俄羅斯軍隊對巴沙爾本人也有保護作用,普京在巴沙爾身邊設立了安全小組,畢竟巴沙爾隨時都有被刺殺的風險,俄羅斯的情報部門也曾截獲過美國要在巴沙爾的一項軍事視察活動中刺殺巴沙爾的情報,幫助巴沙爾逃過了一劫。所以,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巴沙爾為什麼可以笑到最後,因為他有普京和俄羅斯軍隊的支持。


黑先生1998


中東的所有亂象是美國[德無道九☆一統天]過程中的必然。之所以巴沙爾能笑到最後,是因為普京的強大支持。往後看,在中東這片土地上,國界線已經喪失了意義,繼伊拉克、利比亞實質上亡國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會被抹掉。國際法,已名存實亡。進一步從中東到整個世界,都將變成一片叢林,秩序消亡,美國打造的人肉磨坊,順者倡逆者亡,邪惡代替正義。

當這個世界無法建立起一個新的正義文化道德體系引導人類與美國引導的叢林法則無德文化體系相抗衡時,美國擴張,天下大亂,美國退縮,同樣天下大亂。


公二私一


巴沙爾能夠鹹魚翻身,堅持下來(不一定笑到最後),不能不說既有有自己的精心籌劃,也有運氣的成分。



巴沙爾自己的靜心籌劃,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精心打造自己的忠誠集團,二是關鍵時刻拿出籌碼換取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而其運氣成分,則主要是聯合國未能通過軍事幹預方案。



首先,巴沙爾接手父親老阿薩德以阿拉維派小圈子、復興黨嚴密組織體系和家族親友集團為核心打造的忠誠集團和指揮團隊,並進一步精心培育,圍繞自己建立了牢固的經營團隊。這一團隊的基本盤在巴沙爾最艱苦的時候都沒有渙散,成為巴沙爾挺過八年內戰的關鍵依靠力量。



其次,巴沙爾帶領自己的團隊與眾多國外勢力支持的反對派勢力周旋多年以後,地盤越來越小。在危急關頭,巴沙爾果斷以出讓部分國家利益為代價,邀請和允許俄羅斯空軍和伊朗地面部隊進入敘利亞作戰,一舉扭轉了戰局,重新控制了三分之二左右的國土面積。



第三,巴沙爾之所以沒有像卡扎菲那樣身首異處、功敗垂成,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國際軍事勢力沒能大規模軍事介入。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和俄羅斯接受利比亞的經驗教訓,堅決不同意聯合國安理會通過軍事介入敘利亞內戰的決議,另一個原因是美國前幾年一直沒能在形形色色魚龍混雜的反對派中找到可以代表美國利益、值得美國扶持的軍事政治組織,遲遲不願單獨軍事介入。後來找到了比較溫和的庫爾德武裝,但伊斯蘭國已經崛起,美國的主要精力被吸引到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上了。



不得不說,巴沙爾很努力,運氣也很好,終於頑強的挺了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