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伊朗!美國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星誠軍情


美國從1979年伊斯蘭革命勝利後,美伊關係就開始惡化,美國就一直想要收拾伊朗,這一晃過去40年了,美國也沒有把伊朗收拾完。這已經說明一個問題,美國很難將伊朗徹底收拾服軟,這不僅僅是美國目前沒有這個能力,而且也是美國不敢真正的收拾伊朗。讓美國最擔心的就是伊朗會成為下一個阿富汗或者伊拉克,而且更為擔心的是伊朗會變成N個阿富汗和N個伊拉克。一旦如此,那麼美國就將徹底失去這個世界,更談不上下一個目標。



目前的伊朗石油危機同樣如此,美國製造伊朗石油危機,也是為下一個目標在做準備。首先美國要完成的是這個目標,也就是製造伊朗石油危機,挑動國際油價上漲,進而達到為美國能源大老增加收益,為特朗普2020年選舉奠定基礎。而長遠目標就是為了石油美元的霸權利益,為美國獲得中長期的收益而做的努力。至於是怎麼回事我們慢慢道來,你看看美國的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美國,這次製造伊朗石油危機,目標是要限制伊朗石油出口為零。目前,伊朗的石油出口在三月份才達到190萬桶/天的規模,而美國在4月19日對外出口原油都達到了269萬桶/天。從這樣的對比來看,伊朗的石油根本不足以影響美國,更何況現在的石油出口已經降低到了100萬桶/天的水平。美國的所有動作都是在逼迫伊朗做出過激的反應,繼而達到封鎖波斯灣的目的。這樣美國就會擁有合理的理由與伊朗在波斯灣展開拉鋸戰,那麼大家可想而知,國際油價會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狀態。


國際油價上漲對於美國傳統能源就是一個利好消息,未來到2021年美國將成為一個石油淨出口,顯然就會給美國傳統能源大佬帶來豐厚的利潤。目前美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生產國,每天的生產能力高達1220萬桶,未來這樣的產能將會得到更大的釋放。而打擊伊朗石油出口,就可以控制整個歐佩克產油國。目前在歐佩克產油國當中,只有伊朗和委內瑞拉是與美國作對。這也是美國為什麼要製造伊朗危機和委內瑞拉危機的原因?畢竟拿下伊朗和委內瑞拉,美國就可以影響世界石油價格。一旦迫使國際油價不斷上漲,而且美國已經成為了石油出口國,那麼油價上漲到100到150美元,可想而知誰會成為待宰的羔羊呢?


這回再想想,美國下一個目標會是誰呢?一旦控制伊朗和委內瑞拉石油的產出以後,美國就可以利用國際上的高油價,逼迫世界國家來購買美國的石油。這樣美國就可以悄無聲息的來敲詐世界那些能源需求大國,而羊毛就是這樣被大刀闊斧剪掉的。而且你還毫無怨言,必須還得求美國,這就是美國長遠的戰略格局,也是美國的石油戰略計劃。尤其是亞洲國家已經建立起來了人民幣石油期貨交易,這顯然是挑戰美國石油美元霸權。美國必定要想辦法去坑害石油人民幣,那麼打擊能夠與人民幣結算的石油,就是釜底抽薪的絕招。這回大家知道美國為什麼要逼迫伊朗石油出口為零了吧?因為伊朗用人民幣作為石油結算,這動了石油美元的蛋糕!


所以,我們今天才能見到美國胡攪蠻纏不講理的狀態,因為其他所有國家幾乎都在,聯合國的框架下進行正常的使用貿易和結算交易。美國根本找不到下手的藉口,那麼,特朗普上臺以後,見到這樣的狀況。就開始玩起了退群行為,徹底表現出美國的無賴形象,明目張膽退出《伊核協議》,其目的就是打壓伊朗石油出口的同時,也斬斷那些不受美國控制的石油份額。當美國能控制所有的石油出產地,那麼也就意味著世界經濟將被美國徹底所拿捏!(淡然小司原創,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伊朗是一個“外部戰場”,表面上看主角是美國和伊朗,實際上還有更多的國家站在伊朗的背後,其中包括俄羅斯和東方大國,有這兩國的支持,美國不可能打敗伊朗,就算打敗了伊朗,美國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由於歐洲大國不想再受到難民的拖累,不想受到核汙染的威脅,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輕易參與此事的,但是迫於美國的淫威,吶喊助威是免不了的,但要真打,歐洲大國跑得比鬼還快,歐洲大國也想坐山觀虎鬥,而美國並不想大規模的發生戰爭,沒有大規模的戰爭,伊朗就不會失敗!

美國一貫的作風就是欺軟怕硬,既然不能把伊朗怎麼樣,長時間鬥下去,長時間的代理人戰爭也會消耗美國的國力,美國就會撤退,挑軟柿子捏,美國就會把戰線轉移到自己的後花園南美洲,繼續搞委內瑞拉,委內瑞拉有豐富的石油。但問題又來了,美國真的會對委內瑞拉使用軍事手段嗎?美國就不害怕徹底搞亂南美洲,難民都往美國跑嗎?美國不擔心俄羅斯會把委內瑞拉、古巴等國家當作一個戰場,威脅美國的本土安全嗎?美國很擔心,所以瓜伊多自封委內瑞拉“臨時總統”這麼久,美國都不願意出兵解圍!

既然如此,美國就無法獲得足夠的利益,就無法支持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就會加速衰落,而美國的對手都不願意被美國掠奪,沒有辦法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會把目標轉移向美國的盟友。就過就會利用自己的軍事力量來威脅日本、韓國、沙特、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給美國交保護費,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提高几倍,如果美國這些盟友國家不交錢,美國就用軍事大棒來鞭打他們,他們不得不繼續俯首稱臣,乖乖向自己的主人奉上足夠的利益!

美國總統特朗普,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任總統,在特朗普眼裡,盟友也是美國案板上的魚肉,只要美國想吃,美國隨時就可以吃掉,而不用管他們是不是美國的盟友。正因為如此,安倍晉三這樣日本首相在特朗普面前總是卑躬屈膝,為啥?還不是怕捱打,還不是擔心被掠奪!

也正因為如此,特朗普把美國當作獵人,特朗普把盟國當美國的獵物對待,美國盟友才會想著背叛美國,才會想要擺脫美國的控制!所以,美國下一個顛覆的對象,有可能就是日本、韓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等國其中的一個或幾個,不一定就是反美的國家!


老鱷魚觀天下


收拾完伊朗,談何容易啊。別看現在美國咋咋呼呼,又是航母,又是B-52轟炸機,又是F35戰鬥機,這些都是假把式,是演戲給伊朗看的,只能算是心理戰,而離真正的戰爭還遠的很。

▲美國航母戰鬥群緊急奔赴波斯灣海域▲

從經濟層面上講,阿富汗戰爭耗資7830億美元,伊拉克戰爭耗資8050億美元,兩場戰爭就花費了近2萬億美元,面對如此鉅額的投入,美國自然是不想掏錢,於是就靠發行國債,轉嫁給別的國家。但現在這個方法不好使了,因為美國的國債已經到了22萬億,這一數字已經超越了債務的上限關口。如果再來一場耗資數萬億美元的伊朗戰爭,美國財政將不堪重負。而如果伊朗戰爭短時間能夠結束,美國還不至於發生大的危機。但如果伊朗戰爭遲遲打不贏,美國就會被拖入戰爭泥潭,從而產生持續失血,到時候就有可能會引爆美債危機,進而引發經濟危機,美國保持了上百年的第一大經濟體地位大概率會拱手讓人。

▲兩場戰爭花費對比▲

從敵我實力對比上講:現在的伊朗並不是伊拉克,也不是阿富汗,更不是利比亞,伊朗要比上述3個國家面積都要大,人口都要多,實力都要強,外援都要多,人民支持率都要高,面對一個政治上高度集中統一,軍事上有百萬大軍,民心上同仇敵愾的國家,美國是不會貿然發動戰爭的。即使美國要打伊朗,也要等到美國經濟制裁已經產生了足夠的影響力,伊朗政治產生分裂,經濟陷入崩潰,民眾生活極端困難,社會亂局頻發,這才是美國發動戰爭的時候,而在這之前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我們進一步講,美伊戰爭最終爆發了,而且美國獲勝了,這就算收拾完伊朗了嗎?

什麼叫收拾完,如何才算收拾完,現在的伊拉克算收拾完了嗎,利比亞算收拾完了嗎,阿富汗算收拾完了,這些我們當年認為已經收拾完了國家,現在又怎麼樣了。伊拉克現在是什葉派掌權,和伊朗的關係一直很曖昧;利比亞卡扎菲倒臺後,陷入了八年內戰,到現在還沒有完成國家統一;阿富汗美國走後,塔利班捲土重來,現在幾乎佔領了阿富汗一半的領土。所以,這些我們認為已經收拾完的國家,其實並沒有徹底收拾完。

▲美軍發動伊拉克戰爭▲

因此,現在就說收拾完伊朗還為時過早,而等到真正徹底收拾完伊朗,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那時候的國際社會還不知道發生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我們無法以現在的形勢去預測未來的變化。

從哲學層面上講,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無時無刻都有,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馬上產生,面對如此多的矛盾,哪一個是主要矛盾,哪一個又是次要矛盾,我們無法預測。因為不一定在什麼時候,一個次要矛盾就有可能上升為主要矛盾。比如說,我們現在預測下一個目標是委內瑞拉,但很有可能阿富汗突然爆發新的事件,塔利班準備搶班奪權,而委內瑞拉卻濤聲依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必然會把重心投入到阿富汗。所以說,我們即使預測了,也不一定準確。


大國縱橫


“饞鬼吃肉,貪多嚼不爛”,說的就是當下的美國,從2001年起,它用武力推翻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三個伊斯蘭國家當權者,“輕易”打贏三場戰爭,但沒有為當事國帶來和平,更沒有新國家的塑造,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收拾弱小國家容易,贏得和平穩定艱難,因為美國的行動違逆歷史潮流,假借民主自由道義達到維護自身利益的目的。

收拾伊朗,美國一直在行動,逼其就範、促其變色其終極目標,最終手段當然是動武,可又沒有理由——伊朗擁有核能力在2015年得到大國一致規範與認可,美國此番單邊挑事,自知難有同道,“大棒”之下,釋放對話和解不足為奇。

從對前三個伊斯蘭國家動武結果看,軍事手段只是實現目的過程。因此,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與戰爭邊緣,實現孤立乃至壓垮伊朗最好,耗費無數、時間漫長的戰爭不是美國本意,估計達到西半球限制古巴的狀態並維持即可。因此,美伊博弈會是一個較長的過程。

特朗普的2017年初上臺以來,對外政策更加富於侵略性、主動性且不按常理出牌,它同時樹起伊朗、委內瑞拉兩大顛覆目標,各種手段齊出,欲在中東、加勒比地緣政治博弈中取勝。同時,又在安全領域挑戰俄羅斯,經貿技術領域制裁限制東方大國,看似沒有章法的四面出擊,實則凸顯龐大心魄的主動挑戰:在地緣、安全、經貿、技術四大領域全面發力,意圖止住美國霸主地位下滑的態勢,在新的制高點奪得戰略主動。

由此看來,美國對伊朗,在實現削弱經濟、地區孤立的階段性目標下,特朗普會把矛頭轉向兩方面:對新興大國大打貿易戰,各個擊破;對古巴、朝鮮一打一拉,以求彪炳歷史的偉績。對地區弱小國家,“入眼”成收拾對象的已不多,西半球玻利維亞和尼加拉瓜等待大選自然“變色”;在歐洲利用俄羅斯威脅大做文章,對東方大國它會“加碼”:除了經貿,在安全領域利用南海等問題不斷挑事。


ruixuezhaofeng


美國對付下一個目標的前提是已經消滅了眼前的敵人,可美國並不能在短時間內覆滅伊朗,這就矛盾了,現在就為美國尋找下一個目標有點扯遠了。

美國對付對手的步驟一般是先鋪墊後總結。也就是說,在美國對別國下手前,必須先對全局進行佈置,可能是外交輿論(例如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可能是扶持代理人(例如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一切準備就緒後再給予雷霆一擊,對付伊朗同樣是這樣。

美國在伊朗身上鋪墊了40年,40年來不斷的對伊朗的經濟進行制裁,對伊朗的外交進行打壓,現在更是已經到了封鎖伊朗石油,限制伊朗石油零出口和派遣航母打擊群進行軍事威脅的地步了。即使這樣也沒見美國顛覆了伊朗,即使是顛覆伊朗的希望都看不到。可見伊朗的確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如果美國無所顧忌強行踩下去,伊朗這顆釘子勢必會扎穿美國的腳掌!



美國也不願在伊朗身上消耗太多實力,經歷過殘酷的越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美國並不想讓伊朗將自己拖入深淵。一旦美國軍事侵略伊朗, 所耗費的物資和經費將是一筆天文數字,一旦美國實力下降太多,被美國壓制多年的那些國家難免會生出其他想法,牆倒眾人推一向是歷史真理,美國也不得不考慮這種嚴重的後果。


假設美國真的消滅了伊朗,那麼美國必定元氣大傷。美國的下一個目標可能會變成自己選擇和被動選擇兩種。

第一種是被動選擇繼續對抗的目標。美國一旦受了伊朗的內傷,俄羅斯和歐盟不趁火打劫才怪,那時正是兩方勢力擴大影響,掠奪利益的絕好機會。美國不可能認慫,只會硬抗,然後更多的國家參與進來,美國就陷入一個死地般的惡性循環,直到美國被拖垮或者屈服,但這種可能性不太大。第二種是選擇讓美國可以恢復實力的目標。戰爭打得永遠都是真金白銀,美國要想打掉伊朗就必須要用自己的經濟去填,戰爭結束留下的巨大窟窿怎麼補就成為問題。到時候美國肯定盯著“有錢人”下手。於是美國就有了以下幾個選擇,分別是日韓、加拿大、歐盟、沙特和委內瑞拉。


首先排除歐盟和日韓,這些國家雖然有錢但不見得肯乖乖俯首“奉獻”,再加上軍事實力都相當的不錯,可能讓他們的美國主子鎩羽而歸,美國也清楚不會自討沒趣。加拿大屬於白人國家,是美國本土大門,國防一直被美國控制,但美國一旦下手太狠會導致兩國國內動盪,也可以排除。

至於沙特和委內瑞拉是最大可能的,其中沙特可能性更大。先說委內瑞拉,石油豐富軍事薄弱是個好對付的對象,但開採能力不足,國家又窮又是美國後花園,一旦搞掉委內瑞拉豈不是寒了南美其他國家的心?到時候人人自危,一個不穩定的難民大後方絕對會讓美國吐血,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美國不會從委內瑞拉抽血。最後就是沙特,沙特可是國際知名土豪,又接近伊朗,美國可以直接從伊朗出兵,再配上以色列和土耳其,沙特那些老爺兵根本不堪一擊,而且沙特遠離美國本土,根本不用擔心難民什麼的,或許還能靠難民牽制歐盟,絕對是最優選擇。



當然,上面都是一時興起的紙上談兵,小李還是認為美國不會和伊朗爆發戰爭,即使開戰了美國也難以全身而退,美國最好別搞東搞西,不然可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李氏縱橫


美國收拾完伊朗下一個目標會是誰?首先美國收拾不了伊朗,假如美國收拾了伊朗,也沒有下一個,因為伊朗不是“弱不經風”,美國收拾完伊朗後也奄奄一息,要壽終正寢了。所以,美國有些持冷戰思維的專家,學者和智庫對美國現政府不依不撓的和伊朗鬥不滿意。它們認為伊朗會把美國耗死,讓美國成為二流國家。美國應放棄與伊朗惡鬥,趕快轉過身來針對大國與霸權挑戰者才對。這些持冷戰思維的人被驢踢壞了腦子,邏輯混亂思維一塌糊塗。



請問既然連伊朗也收拾不了,怎麼去面對大國,再說伊朗也好,委內瑞拉也好不是正在反對霸權主義嗎?美國的問題不是方向上針對誰的問題,美國問題是根本性方向問題:一直想靠打壓,靠制裁,靠戰爭來解決問題。好好想想:世界上的無義戰究竟解決了多少問題?英法之間有百年戰爭,最終兩國誰也滅不掉誰。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是戰敗,結果在歐盟中獲得領導地位。美國連年戰爭,建國至今只有17年沒有用兵,現在打的自己外強中乾。


所以,美國不用總是想著下一個目標要對準誰,管好自己就不錯了。《紅樓夢》中的一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的性命”,美國應好好考慮考慮。比如對伊朗,設計的那麼好:蠻以為伊朗會跳進進自己的圈套,不想伊朗不按安排走,美國就沒了招。再比如委內瑞拉,博爾頓筆記本上露出一句活“派5000名士兵去哥倫比亞”,就想讓委內瑞拉中招。事實證明:美國高估了自己。


美國還在玩陰謀詭計,制裁了俄羅斯幾十年,忽然發起了“善心”,前幾天特朗普忽然和普京通了電話,聊了一個多小時,緊接著彭佩奧又跑到芬蘭與拉夫羅夫進行了會談,接下來還要在索契會談,談什麼軍控的多邊協議。有點可笑,經貿要單邊的,軍控要多邊的。美國還是把別人當傻子啊!作個大膽的估計吧,美國不退出歐洲,俄羅斯不會退出南美;美國雖然2周發射了2枚民兵3,但也不可能嚇住俄羅斯。美國還是老實點吧!


天太2


美國當然想對付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大國,維持自己的霸權。但是這裡要給美國潑一盆冷水,伊朗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別偷雞不成,反而失把米。美國主要是看哪個國家出現內部混亂,就出手對付那個國家。

伊朗是那麼好收拾的?美國的優勢不再

這句話最大的問題是,伊朗真得那麼容易擺平?從國力上看,伊朗和當年的伊拉克差不多,兩者大了八年,基本上是平手。但是美國出兵海灣,兩次都把伊拉克徹底擊敗。這說明美國的實力遠遠強過伊拉克,也強過現在的伊朗。

但是別忘了,美國的優勢確實發生了改變。一方面美國現在和俄羅斯交惡,美國從2014年以來一直制裁俄羅斯,俄羅斯不可能坐視不管。而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時候,蘇聯內部混亂,無力干預伊拉克。

與此同時,現在的美國經濟也不允許美國開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別忘了美國在阿富汗、敘利亞都是收縮狀態,因為美國感覺花了太多的錢,有損美國的國力。所以,美國真的能輕易擺平伊朗嗎?

美國一直沒放過自己的對手,要把自己的對手逐個擊破

這些年,美國一直奉行一個原則,那就是把不聽話的國家全部擺平。所以先是伊拉克、再是利比亞,後來是敘利亞,還有現在的伊朗和俄羅斯。

首先2003年的伊拉克確實是替罪羊,薩達姆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已經被制裁。而2003年,美國不過是藉著反恐名義,公報私仇,搞掉不聽話的薩達姆。實際上,發動911襲擊的全部是沙特人,而沙特完好無損。

普京很清楚美國一直在遏制俄羅斯

至於利比亞更是讓人唏噓。美國以民主的名義推翻卡扎菲,而後利比亞陷入了長期內戰,至今依然在激戰。反而是敘利亞在俄羅斯的幫助下,穩定局勢,越來越多的地區正在進行重建。

所以,美國只是需要藉口,他不會放棄打擊這些對手的機會,只要這些對手給美國機會,美國就會採取行動。

關鍵是哪個對手暴露弱點,美國就會對付那個國家

大家發現沒,美國採取軍事行動是需要找藉口的。2003年是藉口反恐的名義,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11年,利比亞陷入混亂,美國讓反對派先出頭;在敘利亞也是同樣的模式,讓反對派先出頭。

一國出現反對派,就會被美國利用

總之,美國其實是在找對手國家的弱點。事實上,許多國家都有弱勢的時候。比如今年法國爆發了黃馬甲抗議,如果法國是美國對手,這就會被美國利用。同樣,英國近幾年蘇格蘭一直謀求獨立,只是美英關係比較鐵,美國反而是維護英國。

總之,美國的下一個目標,是國家出現了比較重大的事件,讓美國有機可乘了。


風雲世界觀


美國短期內不可能收拾完伊朗,不管是繼續軍事威懾和經濟外交封鎖,還是大動干戈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但不論是美國哪一種對伊朗策略,都不會在短期內迫使伊朗妥協和認慫,然而即便如此,也不會不會影響美國的全球戰略繼續實施!



實際上相對於全球戰略來看,美國針對伊朗的軍事威懾和經濟封鎖不過是開胃菜,美國的真實的大國策略還是扼制全球的競爭對手,確保美國一家獨大的超然領先優勢!



實際上美國的這種全球扼制競爭對手的策略是連貫的,早在冷戰結束後就已經明確並在歷屆美國政府中實施,不過每一屆美國政府的實施方式和路線稍微不同,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罷了!特朗普政府不過是將這種策略實施的更加極端而已!不過這也說明美國已經從心裡感覺到了危機!



美國扼制的幾個潛在對手有越來越試圖以組團發展的歐洲、仍然擁有與美國匹敵駭人核武庫的俄羅斯、看似對美國畢恭畢敬點頭哈腰的日本及新的經濟大國!



策略也非常明確,儘可能的阻止歐洲形成合力,並試圖通過北約東擴壓制俄羅斯並捆綁歐洲,繼續高強度的困住野心勃勃的日本及孤立封鎖新的經濟體!



對於美國與伊朗衝突問題,不過是這種大戰略之下的一種戰術措施,也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石油的控制權和地緣政治的目的,當然這種戰術措施也是連貫的,徹底迫使伊朗認慫只是為美國地區盟友提供可以控制地區的機會,當然若地區有新的力量繼續幹擾美國地區盟友的控制權,美國也會毫不猶豫的繼續打擊,這一方面土耳其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美國在中東的打擊對象!



這種戰略與戰術的取捨問題是很明顯的,即便美國雙航母戰鬥群陳兵波斯灣,也不耽擱美國繼續搞大規模的貿易戰爭,甚至明確的知道與伊朗衝突可以讓俄羅斯在石油貿易中獲得巨大利益,也要堅持實施,間隙美俄領導人還會來一段親密互動!



不過擔心是多餘的,美俄之所以沒有成為戰略盟友,只是沒有一個讓美俄都擔心的競爭對手而已,此時的美俄領導人親密互動,或許會有一些讓人心寒的苟且交易,但俄羅斯心理非常明白,短期內對俄羅斯有致命威脅還是美國,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戰略調整!


涇水書生


收拾誰?美國收拾伊朗?開玩笑!

從蘇聯解體後美國一直在收拾人。先收拾了薩達姆,接著收拾了塔利班,後把南聯盟給收拾了,緊接著是利比亞,敘利亞收拾了個半半拉拉,現在輪到委內瑞拉和伊朗了,世界被美國攪得“周天寒徹”。

結果呢?南聯盟到是真正被美國收拾掉了,旦那不是美國一家的成果,其中歐盟起了很大作用的,南聯盟分裂後的穩定主要是歐盟努力的結果。其它國家就不是美國想要的結果了。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等,哪個國家被美國徹底收拾掉了?除了留下一個爛攤子外,便是死死拖住了美國的後腿,讓它“含著是塊骨頭丟了是塊肉”,深陷進退維谷。

現在又開啟了委內瑞拉和伊朗模式,要向這兩國開戰。其實,這只不過是一種虛張聲勢,一方面是兌現川普競選承諾,另一方面是川普商人本性的體現,為了多賣美國石油,改善美國經濟,搶佔委內瑞拉和伊朗的石油市場的一種政治訛詐。

川普自己都很明白,與伊朗開戰他是佔不到任何便宜的。伊朗不是伊拉克,也不是阿富汗。伊朗主體民族和主體信仰從內部團結同仇敵愾上要強於其它中東國家,是頗具戰鬥力和持久力的。

美國的對伊政策,嚴重傷害了世界其它國家特別是歐盟國家的和益,歐盟正在整合起來對抗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等國就不提了。

在這種四面楚歌的情況下,美國要收拾伊朗?做清夢去吧!


塵垚4


一旦伊朗被美國擊垮,那麼對於美國來說最顯而易見的目標就是俄羅斯。

因為俄羅斯和伊朗一樣是一個嚴重依賴油氣資源的國家。

(美軍B-52戰機已經抵達卡塔爾)

美國此次對伊朗發動的石油戰爭就是利用手中的美元霸權,對伊朗這種嚴重依賴石油貿易的國家進行打擊。在打擊伊朗的過程中,美國進一步拉攏了自己的海灣盟友沙特,讓他們通過增產來填補伊朗留下的缺口,還能杜絕油價上漲的情況。

可以說,美國是在對伊朗進行一場以經濟制裁和封鎖為主,以武力威懾為輔的戰爭。伊朗並沒有實力達到他們長期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目地,在這次交鋒中,伊朗完全處於下風。

而一旦伊朗向美國投降,在核問題,巴以問題和伊拉克,敘利亞問題上妥協,那麼不僅僅是包括俄羅斯,敘利亞,委內瑞拉,伊拉克,土耳其甚至印度在內的各國都將受到一場嚴重的打擊。他們或者需要伊朗提供軍事和政治支持,或者需要進口伊朗的石油。

(巴沙爾總統將受到來自伊朗石油問題的衝擊)

實際上,俄羅斯和敘利亞已經逐漸感受到美國對伊朗實施石油戰的影響。作為一個處於戰亂之中,又不是石油出口國的小國,敘利亞從去年秋季以來就斷絕了來自伊朗的石油援助和伊朗銀行的貸款。這導致了大馬士革等地出現用油荒,不少擁車者不得不前往黎巴嫩高價買汽油。

哪怕是在印度,由於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各地油價出現了上漲,儘管印度政府一直在實施燃油補貼政策卻也無法制止不斷出現的抗議油價上漲活動,而印度是伊朗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甚至美國的盟友韓國也受到了嚴重影響,這個完全依賴中東進口石油的國家不得不尋找新的賣家,他們試圖在非洲和澳大利亞尋找替代者。
(伊朗石油)

作為與美國長期對峙的大國,俄羅斯也受到了衝擊。2014年以來的低油價已經給俄羅斯經濟帶來了不少干擾,而一旦美國擊敗伊朗,完全控制了全球石油貿易的主導權,那麼俄羅斯將在競爭者處於不利境地。畢竟俄羅斯是一個非常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的國家。

除此之外,伊朗如果被擊敗,俄羅斯面向西亞的廣大南方腹地會遭受巨大的安全壓力。這是普京極力避免的結局。在過去的幾年裡,美國和俄羅斯在敘利亞,烏克蘭的博弈還沒有結束,美國希望用石油戰擊敗伊朗,並由此掏空俄羅斯的錢袋子。

畢竟,一個大而強的俄羅斯遠比伊朗,委內瑞拉和敘利亞對美國更有威脅。
(普京)

受到石油戰威脅的國家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困難,就必須進行“去美元化”的行動。然而,這非常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