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雄:陽宅風水的“外六事”

今天張博雄老師來跟大家說一說關於陽宅風水的“外六事”

陽宅即房屋,是人們休養生息和工作的場所。最主要的是住房和工作場所。隨

著工業化的發展進程,除野外工作的農民外,人在陽宅中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多。

陽宅的風水格局與身心健康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造成陽宅風水吉凶的因素主要決定於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外部的環境狀況,包括龍、穴、砂、水的情況和地質、來路交通等自然

環境以及各種人文環境,與陰宅即許多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古稱“外六

事”。

其二,陽宅的內部風水佈局,包括立向,通風采光、宅內各功能區的平面設置,

建築尺寸、房屋的形狀、樓層、顏色等等。古稱“內六事”。

其三,陽宅的風水格局與宅主一家的命格是否相適應。

古代陽宅的“外六事”指門外的路、井、廁、牲畜欄、廟、橋六個因子,也就是指

陽宅周圍的外部環境。“外六事”的形狀和所在方位與陽宅風水的吉凶密切相關。

古代陽宅“外六事”所包含的內容顯然與中國長期處於農業社會的狀態和多神信

仰有關。

張博雄:陽宅風水的“外六事”

隨著時代的發展,陽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井讓位於自來水,廁變成了使用

抽水馬桶的衛生間並由宅外移到了室內,牲獸欄和廟宇多數遠離住宅。現代陽宅

的“外六事”的內容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外六事”是指陽宅外部環境的總稱,

包括山川、河流水體、建築物、道路或街道,橋樑、樹木等,包括其所處的自然

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

但萬變不離其宗,“山環水抱、山水有情,藏風聚氣”、“負陰而抱陽”仍然是風水

學的基本原則,陽宅選址必須遵循此原則。雄山峻嶺之真氣舒展降落於平原,四

周遠山環抱,中間一馬平川,斯地陽氣上浮,最適宜建大中城市,堪輿學將其稱

之為“垣局”,垣局的大小決定了城市發展的規模,而城市級別的高低則與垣局格

局的高低相關。正如楊筠松《撼龍經》所述:“大為都邑帝王州,小為郡縣居公

侯,其次偏方小鎮市”。山區陽宅與平洋陽宅、農村陽宅與城市陽宅即有相同的

地方,也有各自不同的特點。經雲:“陰基一條線,陽基一把扇”,適宜建造陽宅

的穴場,要求來龍通過剝換開帳落入平地充分舒展,地勢寬平開闊。溫柔舒緩的

地形地貌最有利於“氣”的凝聚。這樣的地方光照充足,空氣清新,水源充沛,視

野秀美,方便開展各種生產經營活動,是建陽宅的理想區域。

張博雄:陽宅風水的“外六事”

山區陽宅以山為龍,選址和立向原則與陰宅風水的尋龍點穴大體相同,但要求後

山一定要開面,左右有包裹,明堂開闊,前有秀麗朝山,生旺方有秀水朝來或有

水環抱,或有淨水停蓄,水歸庫,水口有關欄,來路位於生旺之方。後山尖、直、

硬、歪斜、氫崩、空破之處不宜建造陽宅。立向原則是坐實朝空。

平洋地區以水為龍,選址和立向的原則是坐空朝滿,宅後地形宜低,前方漸高,

遠前方宜有峻秀朝山。

市井之宅即城鎮陽宅,堂局甚大,龍氣雄厚,沒有點穴之說。城市地下龍氣縱橫

交錯,多數情況下無法格龍,一般按水龍之局尋龍,所立坐向須與四周的砂(建

築物)、水(道路、街道等)相配。“砂”宜端莊方正,忌尖射、直衝、逼壓,宜

生旺方高聳,死墓絕之方宜低;“水”宜環抱有情,忌衝射、反弓,宜從生旺方而

來,從墓、絕、胎方而去。

城市陽宅以建築物高處為“山”,以街道、低處、動處為“水”。消砂納水的基本原

則並不會因城市與鄉村的不同而變化。例如高架橋,凡比宅高者以砂看,比宅低

者以水論。

總之,陽宅的“外六事”,即外部環境,宜開闊、端莊秀麗、乾淨衛生、美觀、有

情,忌侷促、歪斜、醜陋、骯髒、無情。堂局宜均稱無偏,邊重邊輕者必房份不

勻。

人類對居住環境質量的基本要求歸根到底表現在三個方面:生存(即物質生活)

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精神生活的需要。風水術關於陽宅選址的原則恰恰充分地

兼顧了這三個方面的需求。

因此張博雄老師想對大家說:陽宅選址要注意儘量遠離對人類身心健康有害的化

學汙染、電磁汙染、聲光汙染、精神汙染、放射汙染、視覺汙染源以及一切不安

全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