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裡的人生:心情不好的時候,全靠它們清除負面情緒!

從小在鄉村長大,每到夏天用電高峰期,村裡就會停電。夏天的夜晚,酷暑難耐。睡不著覺時,媽媽就搖著蒲扇給我們講故事。故事是媽媽隨意編的,但我聽得卻入了迷。

故事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就像哈利波特里的九又四分之三車站,帶我穿越到幻想世界。

故事裡的人生:心情不好的時候,全靠它們清除負面情緒!

在臺灣也有一個最會講故事的人,他就是吳念真。

如果你不知道吳念真是誰,那你肯定聽過歌壇大姐大蘇芮的《一樣的月光》。很多年前當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並不知道歌名,但是一直對裡面的歌詞念念不忘。

一樣的淚水,一樣的笑容,一樣的我和你;

誰能告訴我,是我們改變了世界;

誰能告訴我,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

歌詞唱出了多少人的無奈和彷徨。

吳念真,1952年出生於臺灣省臺北縣瑞芳鎮,小時候家境貧寒,自幼在礦區長大,他的父親也是一名礦工。1965年從金龍中學初中畢業以後就到臺北工作,1976年在輔仁大學夜間部會計學汽修。

故事裡的人生:心情不好的時候,全靠它們清除負面情緒!

他雖是自學成才,但卻文采菲然。他身兼多職,是臺灣著名的導演、編劇家、作家、演員、主持人,可謂是多才多藝。

朋友給我推薦吳念真先生的《這些人,那些事》,他說如果你非常喜歡讀故事的話,這一本絕對不可以錯過。

我非常好奇,全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有那麼"玄乎"嗎?還是誇大其詞了?於是我翻開書,一個接一個的讀下來,看到<遺書>章節的時候,我的眼淚已經控制不住流下來!

<遺書>講述的兄弟手足之情,讀完以後感覺就像歐.亨利的短篇小說,笑中帶淚!

弟弟為人幽默風趣,出手大方,贏得公司一大幫人的喜愛和追捧,但是因賭博一次次的誤入歧途,編著各種理由找哥哥借錢,讓人恨鐵不成鋼。

同樣在貧困的家庭長大,同樣初中畢業後當學徒,哥哥就較為輕鬆的找到半工半讀的工作,並順利的考上夜間大學,而弟弟在學徒階段不是遇到苛刻的老闆,就是遇到兇狠的師傅。哥哥想起小的時候遇見一個相面大師,那個算命的先生就說弟弟是給哥哥提包的。

因為幹活動作慢,弟弟被兇狠的師傅打了一個耳光,當時就聽不到聲音了,想去看病又沒有錢。半夜從工作的基隆,跑到臺北去找哥哥。哥哥看到弟弟身上穿著不合身的學生制服,袖子褲管都短了幾號,全身上下沾滿了機油,看起來就像是流浪多年的遊民。眼淚一下子掉下來。我的眼淚也忍不住流下來。

故事裡的人生:心情不好的時候,全靠它們清除負面情緒!

想起了我的弟弟。我弟弟初中畢業後也去學習汽修。每天在工廠裡一干就是10個小時,活又髒又累,工資也不高,每次我回家看到弟弟滿臉的油汙,油膩膩的工作服,真是又心疼又心酸呀。

書裡寫母親的細節也讓人記憶深刻。

後來哥哥初中畢業離開家鄉到臺北工作,回鄉偶遇小學老師,老師無意中的一句話:孩子很聰明,愛讀書,有一天都會考到大學的,母親聽了記在心裡,他忽然覺得"像我這樣的媽媽,如果也可以養出一個大學畢業的孩子⋯我可以跪在路邊,跟四方神佛許願說,他結婚那天我一定要快樂的唱歌給大家聽"。

於是在他結婚那天,母親穿著一輩子沒穿過幾次的旗袍和高跟鞋,堅持跪拜一百下,以至最後幾乎連站都站不起來,在簡單的舞臺上用顫抖的聲音給大家唱歌。她唱歌的神情讓人終生難忘。

故事裡的人生:心情不好的時候,全靠它們清除負面情緒!

已故歌手陳百強有首《念親恩》,歌詞寫道:

長空長夜空虛,使我懷舊事,明月朗相對念母親。父母親愛心,柔善像碧月,常在心裡問何日報。

越是在社會最底層,越是能感受到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清風明月陪伴你,打開記憶大門,喚醒內心深處的聲音,生命裡發生的一件件小事,像是一串串珍珠,讓我們遇到最真實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