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農村“家中有客到,婦女不上桌”的陋習?

彝州老趙


在過去農村,特別是我們膠東農村這邊,只要是家中來了客人,婦女是不上桌一起吃飯的。與其說是一種“陋習”,倒不如說是一種“美德”,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平日裡吃飯的時候,都是一家人湊在一起,圍坐在飯桌兩旁,不分男女老幼,都是一起吃。只有家中來了客人的時候,女主人才不會上桌,說起來,也是有原因的。

女人要忙活飯菜,根本沒有時間上桌

我們來看一下農村家中來客人後的分工就知道了,女人根本沒有機會上桌。記得那時候,如果家裡來了客人,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是這個情形:男主人陪著客人喝著茶水聊天的時候,這女主人便開始準備飯菜了。

農村人做飯都是土灶,鍋底燒火的營生一般都是孩子幫忙。這個時候,女主人就開始忙活炒菜。每炒好一個菜,就會端上桌,男主人就會陪著客人開始喝酒吃菜。而來回端菜、上菜基本上都是燒火的去做,燒火的充當了打下手的角色。等菜做完後,就得刷鍋準備飯,有時候是熱熱饅頭,有時候是蒸包子或者下餃子。總之,啥時候做,還要看桌上酒局進行的程度。

等到男主人陪客人喝完酒,開始上飯。這個時候,桌上的菜底兒就會撤下來。一邊忙活著給客人盛飯,一遍就著菜底兒湊合著吃。因為接下來的洗洗涮涮還是女人的活計,這一點無人分擔。

好東西要盡著客人吃,條件所限,女人也捨不得上桌

在過去,由於農村經濟條件落後,所以家家戶戶的物質匱乏。而農村人又以好客著稱,有了好東西,自然是要留著伺候客人。那時候,看著客人吃的高興,主人的臉上也有光彩。女主人知道家中東西的多少,所以也不會上桌。有的人家在突然間家中來了客人,提前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有的時候都會去領居家借米、借蛋,等以後再還給人家。現在聽起來會覺得不可思議,這種情況在當時還不在少數。

受儒家文化影響,家中來客後女人不上桌

山東屬孔孟之鄉,受傳統儒家文化及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影響,女人覺得男人是家裡的頂樑柱,好東西自然應該由男人吃。所以,男人陪客也理所當然。長期以來的習慣下,角色一時半會兒轉變不過來,所以至今還有的女人在家中來了客人後,保留著不上桌一起吃的習慣。

不過,隨著農村經濟條件及生活條件的提高,如今的女人在家中來了客人之後不上桌,不再是條件所限,而是自願選擇不上桌。男人們喝酒聊天,有些話題還是避開一些,我覺得這個年代不上桌,就不是一種“陋習”了,而是一種“美德”,你是否同意我的觀點呢?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建行漸遠


我們都知道,農村跟城市比起來規矩還是多很多的,但是農村這些規矩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呢?很多人都說不習慣農村那些守舊的規矩以及一些說法,往往遇到這些守舊的規矩,農民們又會怎麼看待呢,是直觀面對還是不理會,其實各有各的說法,那麼在農村又有哪些封建思想,農村裡面的封建思想,農民朋友是否遇到過嗎?

比如家裡客人來人女人不允許上桌吃飯,這種情況估計在農村生活的人都是有遇到過吧,不管怎麼樣筆者還是有遇到過的,就拿遠房妻子來說吧,過節日的時候來了,這時候家裡就會到集市上買上幾個好菜好酒擺上一桌,通常做飯的都是女人,而吃飯的時候,家裡的女人都是不會出現在飯桌上的,一開始還會有一些不懂規矩的孩子,還是硬拉這女人上桌吃飯,這時候就會出現很尷尬的局面了,但是難免還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很多年輕人都很難適應農村這種封建的思想,我們也知道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嚮往新的生活,新的態度,所以如果不能理解的年輕人就要多去了解一些農村的習俗了。




鄉下小姚


現在新社會,女人地位也高了,也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婦女能頂半邊天了,所以我們的老觀念都要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