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入選《中國書畫報》論壇“當代書法家知識結構透視”

4月3日,書法家支榮慧撰寫的文章《說說書法家的綜合能力》入選《中國書畫報》論壇“當代書法家知識結構透視”。

考評當代書法家的成就,首先要看書法家的實際創作水平,也就是寫字的能力,所寫的字的美學趣味和藝術感染力;其次要看書法家的文化修養、思想狀態,這是書法家知識結構的直接體現。對當代書法家詬病最多的問題,就是書法家的知識結構問題,僅僅會寫字,缺乏知識,沒有文化視野,是不是很尷尬,是不是還可以稱為書法家?第三,當代書法家的知識結構,是當代書法創作實際狀態的體現。孰優孰劣,知識結構就是標杆,就是計量衡。因此,對當代書法家知識結構的透視,就是對當代書法創作的評估。那麼,當代書法家的知識結構究竟如何,是樂觀,還是悲觀,這是一個大問題,不僅需要關注,還有深入思考。

文章認為,當代書法,常見的一個人擅長一種書體,從成名一直寫下去,都差不多,這也應是大多數人成為一般的書法家,而不能成為大師的道理。看來,要成為大師,至少要精通兩種以上書體,即使其中一種並沒有別的專寫一種書體的人好,但是書法整體水平還是要高出一籌。寫一種字體要寫到爐火純青就非常了不起了,如果還能做到兩種或三種,那要花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太不簡單了。無論擅長几種字體,如果停留在技法層面,只是表象。從古到今,作品能傳世的公認書法大家,字寫得好,肯定是一方面,勿庸置疑,但一定要有文化支撐,都是在文學、哲學等方面有造詣的人,而且學問越多,往往知名度越高。

文章入選《中國書畫報》論壇“當代書法家知識結構透視”

文章入選《中國書畫報》論壇“當代書法家知識結構透視”

文章入選《中國書畫報》論壇“當代書法家知識結構透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