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錯不向大人說對不起該怎麼辦?

幸福媽媽83531


我覺得孩子犯了錯說不說對不起不是很關鍵,關鍵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如果孩子沒有認識到自己做錯了,被逼著說了對不起,也是沒有用的。

我家孩子兩歲多在一次吃飯的時候,孩子奶奶遞給孩子一個饅頭,孩子不知道什麼原因,直接給扔地上了,當時我們都很生氣,孩子也可委屈,嘴裡叨叨著“不要饅頭,不要饅頭”,孩子媽媽要求孩子去把饅頭撿起來,並向奶奶說對不起。孩子一直在哭著說“不吃饅頭,不吃饅頭”

後來我把孩子拉到一遍,輕輕的問他“你是不是不想吃饅頭啊”

孩子說:“是的”,我說:“不想吃可以說不想吃啊,但是扔了就是不禮貌的孩子了,你要做有禮貌的孩子嗎?”孩子紅著眼睛看著我,我想他應該是明白了。

我在學校裡面也見過那種一個同學把另一個同學碰了一下,隨口說出一個“對不起”,然後繼續往前跑,你說這個“對不起”有什麼意思呢。

再說了我們中國人都有點含蓄,就像“我愛你”這三個字,有幾個孩子和自己的父母說過呢。

所以說,當孩子犯了錯誤,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不用過分的在意孩子是否說了“對不起”三個字,我是這樣認為的。


快樂兒童ing


很多的父母都想知道孩子做錯事為什麼不說對不起?還有孩子就會直接的認為說自己沒有做錯,我想這樣的情況很多的父母都會感到很無奈。不僅覺得孩子不好教育,甚至在發生類似問題的時候,父母都不知道怎麼給對方一個交代,有時候還得家長跟對方去道歉。

其實發生這樣的情況也是正常的,因為孩子一般會在兩歲前比較聽話,父母讓說對不起或者其他的話會跟著學說。但是在兩歲以後就不那麼聽話了,就是因為孩子在這時候情感發展有了羞恥心的概念,孩子認為道歉就是承認自己輸了或者說有罪,開始堅持不道歉,所以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教導孩子懂得去道歉。



其實當孩子做錯了,我們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孩子是否懂得道歉,但真正的孩子說了對不起之後,大多數的的媽媽就會說,知錯就好,下次不要再犯了,快去玩吧!這樣孩子真的知道錯了嗎?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孩子只是知道說對不起後,什麼事情都一筆勾銷了,這樣反而會讓孩子以為犯錯誤的時候,道歉就沒事兒了,甚至還會反駁“我都說對不起了,不然要怎麼樣?”其實,孩子說對不起之後重要的是接下來要怎麼處理,比如,當孩子不小心撞到別人道歉後,要幫忙把對方扶起來,這才是負責任的正確做法。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教會孩子面對發生的問題應該如何去處理,而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化語言。雖然是一個簡單的舉動,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做事準則。

希望對你有幫助,關注家庭育兒思維,一起輕鬆育兒。


家庭育兒思維


其實孩子是張白紙,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會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的。反思下,大人也有犯錯的時候,如果大人犯錯有沒有向孩子說句對不起呢?

所以承認錯誤,勇於說對不起其實對孩子來說是勇敢的表現。孩子在犯錯之後,通常最讓孩子害怕的是父母的態度。為了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作為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勇於說對不起,才是反映出他的勇敢和體恤他人的優良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