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接壤,位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是长治市北部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县总面积为1315平方公里,属黄土丘陵山区,全境地形四周隆起,中部低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拨1000米,最高点为位于西部的棋盘山,主峰海拨1745.5米,最低点为南池乡的二神口,海拨高度为916米。全县辖6镇7乡 306个行政村,总人口17.8万人。

沁县风光秀美,迤逦迷人!

古牌楼,也是进入县政府必经之道!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从二郎山远看西湖河道景色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夜色也很迷人哦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从二郎山远看湖滨小区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俯瞰县城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环湖路边绿化带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沁县好名,三点水驻在心畔,诗意盎然。沁县好地,天然水乡清泉流淌奔涌,亘古不停,在常常因涸而瘠的北方有这么块宝地,是上天莫大的恩泽。  

走过铜鞮、沁州、沁县三个命名阶段,沁县历史的天空色彩斑斓。沁县最初作为军事需要而设,殷商为阏与国,春秋始称铜鞮。

沁州延续了铜鞮的军事文化,从它的设置到地位的晋升都浓浸刀兵之气,2500多年来,一直是上党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北朝烽烟、宋金对垒、满清入关,这里在战火中繁衍生息,传承文脉。辛亥革命成功,沁州改名沁县使用至今,1882年的铜鞮县,1122年的沁州,再续新篇传奇。

沁县儿女赤胆忠肝,十万人毁家纾难,在家门口创立起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无愧民族脊梁。

远处就是半岛小区哦,西湖苑!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浊漳河日夜流淌着,叮叮咚咚,如环佩,如金鼓,在四季的交变中,绽放着由衷的美丽。自然,淳朴,宁静,悠远,飘荡着人类幸福生活的芳香,生长着与日俱增的和谐之梦。

西街地球仪广场,现在成了大家歌舞的好地方!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二郎山南涅水石刻馆雪景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很早以前拍摄的,荷花,二郎山!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远望二郎山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石波,沁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沁县新闻主任。对于沁县的水,他曾深情地描述道:“天赐一水,地嵌九湖。漳河源头、漳源湖、景村湖、北海、迎春湖、西湖、南湖、铜鞮湖和千女湖,如同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百草丰茂,万鸟声喧。”

荡舟西湖,好不惬意!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下曲峪红叶,美呆了!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玉华山秋色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夏日玉华山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有一次正月十五在玉华山拍摄到了美丽的云海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云雾弥漫,好不迤逦!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玉华山春色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太行太岳两山的断裂带蕴藏的丰富地下水,在沁县这个小盆地四周,成百上千处上升泉沿着地缝冒出地面,全境大小支流126条、633公里,湖泊湿地62处、10万余亩,泉水270多处,形成河流的上升泉有76处,水资源总量2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使得沁县“半城之域”都在碧波涟漪之间,轻轻摇曳、悠悠荡漾,无怪乎被称为“千泉之县”。天然地表水在沁县被精心收集起来,建起了一座又一座水库,个个温顺,沉默,平静而淡泊——大的水量充足,一眼望不到头,小的淙淙而过,即便规模不大,也是自由奔放的活水。不管大水小水,河岸皆柳树成林,杨树静立,或婉转缠绵,或挺拔清俊,颇有江南水乡的情致。

圪芦湖秋色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圪芦湖景色宜人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南湖公园雪景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从二郎山远看南湖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县城一角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北海湿地,风光无限!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景村湖湿地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有好水的地方,生物多样性自然十分丰富。有统计数字表明,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野生动物63科20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9种。这些野生动物中,以珍稀鸟类资源最为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金雕、大鸨,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大天鹅、苍鹰等等。

上百只灰鹳的家园,好不壮观!

我与心如止水在俺村对面拍摄的!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一年一度的端午民俗文化节,赛龙舟是主角!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到处风光迷人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采撷景色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红叶美呆呆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沁县特产——干馍,老少皆宜,干馍文化也是源远流长!!

沁县干馍是山西省沁县的汉族风味小吃,色泽微黄,外脆里香。是用温水和面,在案板上反复揉团,用轱辘锤将面擀成碗状,中间着香油调料捏成面饼,放于围有大铁圈的焦炭火上烘烤而成。冷热都可以吃,存放三至五个月脆香味不变爱吃熟肉、热糕的人,把些许猪头肉或热糕装在干馍内,吃时别有一番滋味。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传说隋朝末年杨广荒淫无道,听信谗言将大臣李渊赶出长安贬为晋阳留守。李渊前脚出长安,贼臣杨林后脚追杀,要将李渊全家斩尽杀绝。追至沁县时,李渊率领儿子和随从人员同杨林浴血奋战 ,终因寡不敌众,被杨林兵马围困在沁县月岭山上。

山下徐村的徐茂公听说后,率领徐村的百姓前去助阵,击败了杨林。李渊奋战几日兵困马乏,饿得昏头转向,徐茂公见此情况急派百姓支锅做饭,可是锅、碗、灶具全被打的粉碎,皆成瓦片。于是徐茂公让大家垒好炉灶,将和好的面团揪成小剂制成小饼贴在锅片上,放入灶中烤成干饼,送给李渊及士兵们充饥。

李渊吃后感觉喷香、酥脆,便问徐茂公这叫什么饼子?徐茂公说,此饼无油无盐,是用小火干烤而成的,我看就叫“干馍”吧。故在沁县、武乡、沁源民间一带流传下来。

清康熙35年,一品宰相刑部尚书吴王典的母亲进京看望他时,亲自做了很多干馍。吴阁老见母亲带的家乡特产,如获至宝 ,亲自送“干馍”到后宫让皇后、嫔妃们品尝,食后个个翘指称赞!!


北广场,大家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河道里不乏是孩子们夏天游乐的好场所

沁县,你藏的太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