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半路“甩客”,PSA接盤捷豹路虎?“七折虎”命苦啊!

據英國聯合社(Press Association)援引一份洩露的文件報道,捷豹路虎即將被出售給法國汽車製造商標緻雪鐵龍(PSA)。不過,捷豹路虎的所有者塔塔汽車卻於日前否認即將把英國豪華汽車品牌捷豹路虎出售給標緻雪鐵龍集團(PSA)的傳聞。

塔塔半路“甩客”,PSA接盤捷豹路虎?“七折虎”命苦啊!

日漸式微的捷豹路虎

儘管塔塔汽車否認了要出售捷豹路虎,但事實上,捷豹路虎正日漸式微。

據相關數據統計,捷豹路虎2018年全球銷量達到592708輛,同比下跌4.6%。全球市場的下跌其實不算什麼,在中國市場的暴跌更顯示出了捷豹路虎面臨的真實困境。去年一整年,捷豹路虎在華銷量為11.48萬輛,同比暴跌21.6%。要知道的是,去年在華的大多數豪華品牌都是逆勢增長,甚至有品牌的增長率達到了30%以上。

塔塔半路“甩客”,PSA接盤捷豹路虎?“七折虎”命苦啊!

而在今年2月,捷豹路虎公佈了其最大的季度虧損。此前由於中國需求下滑,該公司被迫減記了31億英鎊的投資。當月晚些時候,該公司宣佈計劃從其全球員工中裁員4500人,其中大部分是在英國考文垂(Coventry)和蓋登(Gaydon)等地的管理職位。

塔塔半路“甩客”,PSA接盤捷豹路虎?“七折虎”命苦啊!

與此同時,塔塔汽車也遭到了牽連。在捷豹路虎母公司印度塔塔汽車發佈的2018年第三財季財報當中顯示。第三季度,塔塔汽車營業收入為7700億盧比(約753億人民幣),淨虧損額度高達2700億盧比(約264億人民幣)。其中,捷豹路虎第三財季營收為80.6億美元(約546億人民幣),虧損為40.6億美元(約275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塔塔集團目前最大的虧損項就是捷豹路虎。

塔塔半路“甩客”,PSA接盤捷豹路虎?“七折虎”命苦啊!

不少車企"虎視眈眈"

捷豹路虎的現狀自然讓不少車企對其很感興趣。

所以在今年3月份,彭博社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標緻雪鐵龍首席執行官卡唐唯實(Carlos Tavares)正在尋求一項交易,以擴大該公司在歐洲以外的業務。上述知情人士說,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CA)因其在美國的業務和擁有高端Jeep品牌而對PSA具有吸引力,但唐唯實也認為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都是合適的選擇。

塔塔半路“甩客”,PSA接盤捷豹路虎?“七折虎”命苦啊!

不僅是PSA,就在幾月前,長城有意收購捷豹路虎的消息也是傳得沸沸揚揚。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長城就已經和FCA傳出"緋聞"。而後,長城也表態說自己確實有意收購FCA旗下的Jeep品牌。儘管這個大手筆海外併購的動作最終並沒有實現,但也側面證明了長城對於海外品牌的收購,是有意向的。畢竟相比起自身品牌的影響力以及技術,豪華品牌捷豹路虎自然還是更勝一籌的。而收購了捷豹路虎後,也會為省去打造高端SUV和高端跑車品牌的一大筆費用,顯然買賣還是很划算的。

塔塔半路“甩客”,PSA接盤捷豹路虎?“七折虎”命苦啊!

"七折虎"命運會改寫嗎?

事實上,捷豹路虎被收購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大家也不得不承認,捷豹和路虎這兩個英國品牌,它們的身世經歷一直都比較坎坷。

塔塔半路“甩客”,PSA接盤捷豹路虎?“七折虎”命苦啊!

先是在1989年,美國品牌福特正式收購了捷豹。而在1994年,德國寶馬正式收購了路虎,路虎開始了在寶馬的發展。到了2000年,福特又全系收購了路虎,並在2002年正式將捷豹與路虎業務合併成一個部門。不過,幾經週轉後,印度塔塔集團在2008年3月26日出資23億美元,收購福特旗下的捷豹和路虎兩大品牌,在國際車壇引起震動。直到如今,捷豹路虎頻頻傳出"賣身"消息,而它們的命運是否又將改寫呢?

塔塔半路“甩客”,PSA接盤捷豹路虎?“七折虎”命苦啊!

從捷豹路虎以及塔塔的現狀來看,兩者要是再呆在一起,其實並沒有什麼好處。因為從捷豹路虎的銷量來看,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它們當前表現都非常不佳,甚至處於嚴重滑坡的泥潭中。而再回歸到塔塔汽車身上,也不難發現受到捷豹路虎的銷量下滑影響,其虧損金額也不容小覷。一個是奄奄一息,一個是無奈被拖累。所以與其再吊在塔塔汽車上,還不如換個"金主",重新讓捷豹路虎變得鮮活起來。

塔塔半路“甩客”,PSA接盤捷豹路虎?“七折虎”命苦啊!

況且,如今爆出接觸捷豹路虎的車企,基本上都是在高端品牌影響力上比較缺乏的。而對於這些車企而言,收購捷豹路虎之後,獲得他們的發動機技術、生產線、造車平臺等等,這無疑是一個捷徑。所以若是捷豹路虎在今後的狀況越來越差,那麼這些車企肯定還會不斷表達意向。畢竟捷豹路虎如今是奄奄一息了,但其生命力還是存在的。

PSA如若真的能夠收購捷豹路虎,先不說捷豹路虎的在技術上能帶來什麼,就是兩者的影響力,也會讓PSA在現在的位置上更上一步。當然,兩者之間是否能夠像如上所說還並不清楚,畢竟車市變化無窮,最終誰和誰將會達成共識,或許都是一瞬間的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