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提到過萬元起步的移軸鏡頭,這通常用於建築攝影以防止透視失真,或在景觀以及產品照片中來控制焦平面,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最關注的是它可用於現實微縮攝影效果,讓全尺寸人,汽車,建築物等等都變成了迷你版本。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手動傾斜和移動相機鏡頭選擇性地對焦和失焦圖像,從而產生類似於微距攝影的淺景深。如果您不是職業的建築攝影師,但是卻喜歡這種微縮攝影效果,那麼花費萬元去選擇一顆移軸鏡頭真的值得嗎?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前期的一些準備,以及後期的處理,並且不需要任何預算的情況下實現它。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的瞭解,如何使用移軸模糊來實現微縮效果。

簡要了解移軸鏡頭的微縮效果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沒有技術上的要求,移軸照片本質上是一張照片的一部分看起來非常清晰,然後其餘部分逐漸模糊的效果。當圖像被賦予這種效果時,它可以給圖像增加深度,類似於一種有趣的3D效果。它還可以使圖像看起來偏向卡通風格。許多移軸的照片也使照片中的物品看起來更小,甚至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移軸效應”。因此,你所看到的絕大多數的移軸微縮效果的照片都是由上而下拍攝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喜歡使用移軸鏡頭,但我非常喜歡它的微縮效果,因為當我們在一個城市高點,它會給我們帶來諸多的拍攝創意。

移軸微縮效果的前期思考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移軸攝影沒有定律,你喜歡怎麼用就怎麼用。事實上,打破規則有時會產生更加有趣的圖像。然而,總的來說,為了獲得最好的結果,堅持以下規則是相當重要的,至少在你學習的時候是這樣。

  • 找一個高點:較高的拍攝位置可以獲得最佳的效果。
  • 找一個好主題:雖然我的例子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會更加引人注目。地平線上的建築,體育場,人或任何你想突出的東西都可以成為這個主題。
  • 找一個合理構圖:最佳構圖通常在拍攝照片的中間約有2/3的拍攝對象。
  • 找一個合適時間:在攝影的“黃金小時”拍攝效果是無可替代的,靠近黃昏或黎明總能提供最好的光線
  • 最後保持穩定:移軸微縮效果對中心畫質有較高的需求,確保穩定的相機並獲得良好銳度的畫面很重要。

移軸微縮效果的後期製作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如剛剛我們所說的,這種效果最好選擇高處拍攝的照片,並以一定角度俯視拍攝對象。你還需要整張照片都保持在一個銳利的狀態,因為我們將自己調整景深。

第1步:複製背景圖層: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讓我們像往常一樣開始製作我們原始照片的副本,該照片將作為我們圖像的工作副本,因此我們最終不會對原始照片進行更改。我們可以在“

圖層”面板中看到我的原始圖像位於背景圖層上,通過快捷鍵Ctrl + J(Win)/ Command + J(Mac)快速複製背景圖層。如果我們再次在“圖層”面板中查看,我們會看到圖層的副本,Photoshop已將其命名為“圖層1”,位於原始圖層上方

第2步:選擇移軸模糊濾鏡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在“圖層”面板中激活第1層(突出顯示)後,通過向上移動到屏幕頂部菜單欄中的“ 濾鏡”菜單,選擇“ 模糊畫廊”,然後選擇“移軸模糊”。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這將打開移軸模糊

,照片出現在佔據大部分屏幕的大預覽區域中。我們在此預覽區域中可以找到調整模糊效果所需的大多數控件,但您還可以在右上角的“ 模糊工具”面板中找到更多選項和控件以用於“移軸效果”。

第3步:調整模糊量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覆蓋圖像的點,線和圓都是同一個引腳的一部分,用於控制模糊效果的各個方面(它被稱為引腳,因為我們可以“固定”它的多個副本到圖像)。

在畫面的中心點,你會看到它周圍的外圈。這個外圈就像一個錶盤,讓我們只需將錶盤朝一個方向轉動即可調節模糊量。將鼠標光標移動到環上,單擊並按住鼠標按鈕,然後順時針或逆時針繞環旋轉,以增加(順時針)或減小(逆時針)模糊量。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如果您願意,還可以使用右上方“模糊工具”面板中的“ 模糊”滑塊調整模糊量。向右拖動滑塊可增加模糊,向左拖動可減小滑塊,滑塊和刻度盤相互連接。與錶盤一樣,Photoshop可以在拖動滑塊時實時預覽效果。

這是圖像在預覽區域中的模糊量設置為25px的樣子。如果我們使用Photoshop的更傳統的模糊濾鏡之一,如高斯模糊,整張照片會顯得模糊,但使用移軸模糊情況並非如此。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實際上,有三個區域由線控制。

  • 保護區域(1):是中心引腳和實線之間的區域。該區域完全不受模糊量的影響,因此它保持清晰且對焦。
  • 過渡區域(2):是實線和虛線之間的區域。模糊從實線向虛線逐漸增長,在那裡達到其全部強度。
  • 完全模糊區域(3):獲得100%模糊效果,因此虛線外的所有圖像部分都是100%模糊的。

第4步:如何移動引腳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默認情況下,Photoshop將引腳放在圖像的中心,但我們可以將引腳移動到我們想要的任何位置。要移動它,請單擊引腳的中心點,按住鼠標按鈕,然後將其拖動到您需要的位置。整個模糊效果(包括受保護的焦平面)將隨之移動。例如,我會在圖像中向上移動我的引腳,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保護區域也向上移動了。

第5步:調整受保護區域的大小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保護區是兩條實線之間的區域。我們可以簡單地通過移動線來調整這個區域的大小。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在每條線的中心看到一個小點。單擊點,按住鼠標按鈕,然後向上或向下拖動點以重新定位線。濾鏡實際上也允許我們旋轉線條,但這通常我們不需要用到,因此為了避免旋轉受保護區域,請在拖動點時按住Shift鍵,這樣可以更容易地向上或向下拖動。

第6步:調整過渡區域的大小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除了兩條實線外,還有兩條靠近圖像頂部和底部的虛線。這些虛線表示模糊效果達到最大強度的點。實線和虛線之間的區域是過渡區域。模糊效果始於實線處的最小強度,然後隨著我們向上或向下靠近虛線而逐漸變強,在虛線處達到完全強度。然後,虛線外的區域具有100%的模糊效果。

要調整過渡區域的大小,只需單擊並向上或向下拖動虛線即可。將它們移近實線會在模糊區域和非模糊區域之間產生更明顯的過渡,同時將它們從實線移開會使您獲得更柔和,更平滑的過渡。

第7步:添加失真(可選)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我們可以在“傾斜偏移”面板中找到的選項是“ 扭曲度”,它可以讓我們為模糊添加輕微的動作效果。默認情況下,滑塊位於中心0%處,這意味著不會應用失真。將滑塊拖動到中心的右側會為模糊添加一點“ 縮放 ”效果,而將滑塊拖動到中心的左側會增加“旋轉”或徑向效果。

第8步:應用模糊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如果您對當前的模糊效果感到滿意,請按鍵盤上的Enter(Win)/ Return(Mac)將模糊應用到圖像,或點擊上方的“確定”按鈕。

步驟9:添加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我們可以通過提高圖像中的色彩飽和度來完成我們的微縮效果,這將有助於提供更有趣的卡通外觀。通過轉到“ 調整”面板並單擊“ 色相/飽和度”圖標(第二行,最左側)添加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的控件顯示在“

屬性”面板中。單擊並向右拖動“ 飽和度”滑塊可提高整體顏色飽和度。拖動滑塊時要注意圖像,這樣就不會太過分。在這裡我們將設置為+20,具體設置根據圖像的實際效果而定。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在這裡,在提升色彩飽和度之後,就是我們最終實現的移軸微縮效果。

結語

大多數通過後期製作的移軸微縮效果基本上都是通過該方式來實現的,但主要區別在於圖像的選擇,您也可以嘗試各種設置和模糊位置,以實現您想要的效果。希望您喜歡這個有趣的效果,如果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在在下面的評論中留言。

這裡是巨人攝影,攝影愛好者心中的“哈佛”,感謝您的關注

技術分享:萬元移軸鏡頭換來的“微縮效果”,後期竟然一招搞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