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和伊朗長期是對手,近期兩國關係為何出現緩和跡象?

峩是一個矛盾體


在中東,除了以色列是伊朗的死敵外,沙特也是其長期對手,目前美國對伊朗實行嚴厲的制裁措施,伊朗外長扎裡夫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沙特和以色列是促使特朗普走向危險的“團隊B”骨幹,美國與伊朗走到今天這一步,沙特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然而,近期兩國的關係似乎出現了緩和的跡象,這是為什麼呢?

沙特不僅在3月底4月初伊朗遭遇水災時,聯合阿聯酋一起提供近百噸救援物資,還在4月下旬對航行在紅海的伊朗遇險油輪進行施救,現在又出現了微妙關係,頗耐人尋味。

其實,仔細研究一下,還是能夠發現端倪的。

首先,美國製裁升級,沙特始料未及。沙特原本希望美國對伊朗採取適當的制裁措施,以使其不再對也門胡塞武裝提供支持,並減弱在中東的稱霸勢頭。誰知,特朗普得理不饒人,不僅要斷掉伊朗石油經濟來源,還要扼殺諸如石化產業、鋼鐵等有色金屬產業收入,這是要把伊朗逼上絕路。而這樣反而會使伊朗鋌而走險,封鎖海峽要道、退出伊核協議、驅逐阿富汗難民等,都將對沙特不利,更要緊的是,一旦爆發戰爭,沙特必然在劫難逃。

其次,要是伊朗石油出口遭到封禁,美國必將獨攬石油定價權。沙特和伊朗都是歐佩克成員國,在世界石油市場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伊朗遭殃,美國一手遮天,那麼石油定價權難免被美國壟斷,美國儘可以利用石油美元霸權來推升或壓低油價,造成國際原油市場動盪不安,這樣沙特將很難承受打擊,也就難以賺得盆滿缽滿。

再次,唇亡齒寒,沙特隱隱感到危機。伊朗的存在,有力地壓制了以色列的擴張,如果伊朗在美國的制裁下瓦解,那麼以色列將沒有了對手而膽大妄為,猶太擴張主義勢必盛行,屆時敘利亞、伊拉克等周邊國家不可能安然無恙,以色列資源短缺,必然對中東石油肆意掠奪,這樣外強中乾的沙特將很難不被以色列盯上。

鑑於此,也就不難理解沙特與伊朗緩和關係的緣由了。誠然,伊朗在中東稱霸沙特不舒服,而真的沒有了對手,沙特也不會獨善其身,甚至處境將更加不妙,兩國改善關係是形勢所需,也是長遠考量。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伊朗和沙特都是歐佩克成員,在維護石油定價權上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歐佩克組織的成立目的就是通過有組織的增加和減少石油的供應量來維持石油價格,準確的說是要把石油價格控制在有利於他們的價位上。

不過現在歐佩克的目的除了把石油價格控制在他們有利的價位的基礎上,還要維持油價的長期穩定,避免他們這些依賴石油收入的國家陷入跟委內瑞拉一樣的經濟困境。

由於石油用美元定價,美國可以通過操控美元價值來影響國際石油價格,而國際油價的劇烈波動很容易讓這些產油國家經濟發生崩潰。

美國和歐佩克之間搶奪國際油價的控制權,已經明爭暗鬥了幾十年。但是由於歐佩克控制石油產量操控國際油價比美國通過美元操控國際油價所付出的代價更小,所以過去歐佩克成員組織一直維持到今天。

美國每次通過美元操控國際油價,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為此美國早就恨歐佩克這個組織入骨,所以要不擇手段的搞垮這個組織。

伊拉克是歐佩克成員,被美國搞了。利比亞是歐佩克成員,被美國搞了。委內瑞拉是歐佩克成員,被美國搞了。伊朗是歐佩克成員,被美國搞了。

美國近二、三十年多年來,把精力都放在搞歐佩克成員身上,想想你就知道,美國為了搞垮歐佩克組織下了多大的血本。其實美國只要把歐佩克這個組織搞垮,他付出的這些代價很容易通過美元金融渠道賺回的。

沙特和伊朗雖然在宗教問題上是有矛盾的,但是這種宗教矛盾兩派都已經爭了上千年了,不是一時半兒可以決出勝負的。現在美國要搶奪關係到他們命運的石油定價權,這種宗教上的歷史恩怨可以暫時放一邊的。

他們現在需要聯手對抗美國對歐佩克組織的瓦解,畢竟歐佩克瓦解了對他們兩家都沒有好處。更何況中東其他國家的想法也跟他們一樣,希望這時候團結起來,共同維護歐佩克組織的利益。

卡塔爾已經放出威脅,假如沙特增產,卡塔爾就退出歐佩克組織。卡塔爾的意思很明顯,就是逼沙特不要聽美國的話增加石油產量,不然的話歐佩克組織將會毫無意義。


其實除了維護歐佩克組織的利益之外,沙特和伊朗關係緩和與以色列因素也有很大關係。

美國不但要幫助以色列把耶路撒冷定為首都,還強行的把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劃給以色列,美國霸道的行為深深的刺痛了這些中東國家的內心。

要知道耶路撒冷也是他們伊斯蘭教的聖城,如今被美國上行推給猶太教,然後他們卻無能為力。而敘利亞怎麼說也是一個伊斯蘭國家,如果敘利亞的領土被人家拿走,他們也無能為力。

總得來說現在中東伊斯蘭國家民眾的情緒都有點低落,有一種被別人欺負的感覺。為此阿拉伯聯盟硬了一次,開了一個會,決定每月給巴勒斯坦一億美元的援助。

巴勒斯坦每月有阿拉伯國家這次錢支撐,那麼在抵抗以色列上他們就有了更多的底氣,至於“阿盟”給這筆錢巴勒斯坦幹嘛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總得來看,在美國的不斷打壓下,中東國家有走向團結的趨勢。


一號風手


其實對沙特來說,頗有兔死狐悲的淒涼。雖然他們近年來一直在中東鬥得你死我活。

曾經你死我活

伊朗代表的什葉派和沙特代表的遜尼派纏鬥多年,他們爭執的是執政的合法性,所以水火不容,伊朗近年來大舉對外輸出霍梅尼思想和打造什葉派之弧,將黎巴嫩真主黨、什葉派民兵、哈馬斯武裝、阿富汗僱傭軍和也門胡塞武裝都網羅成小弟。

伊朗支持的也門胡塞武裝將也門總統薩利赫打死後,雙方矛盾升級,胡塞武裝先是對阿聯酋的核電站發射巡航導彈,後來胡塞武裝發射的彈道導彈穿過三層防護,差點攻擊到了沙特王宮,在第四層才被擊落。

導彈在頭頂炸開,就算再沒有血性也知道該怎麼做。沙特為此組織了海灣合作國家以及埃及、蘇丹、巴基斯坦共組聯軍殺向也門胡塞武裝,雙方展開血拼。

(沙特土豪軍)

如果伊朗真的倒下

其實如果有一天伊朗真的在美國的制裁下倒下,雖然是去除了臥榻邊上的一強敵,但是對沙特來說並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首先,伊朗倒下後,他的小弟也會相繼倒下,中東會出現太平,國際油價也會暴跌,不排除跌回30美元附近,這對OPEC頭號產油國沙特來說,就是噩耗;

其次,伊朗倒下後,美國在中東就成為執牛耳者,西方MZ下一個要攻克的堡壘就輪到沙特。

所以在眼看著伊朗即將倒下,沙特不由得悲從中來,有兔死狐悲的淒涼。

我是“天下會會天下”,為您提供多角度觀察時事要聞,歡迎您的關注!


天下會會天下


很簡單,伊朗倒了下一個美國對付的就是沙特,沙特是唇亡齒寒才緩和與伊朗關係,兩國鬥而不破沙特與美國才是盟友


朗逸-2016


唇亡齒寒,沙特和伊朗是中東問題,加上美國就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中東問題了,直接上升到國際問題


酒酒傀異


什葉派阿拉跟遜尼派阿拉是同一個嗎?


顆逼沾唔溼


世界苦美國久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