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城裡上班,農忙時會回農村幫母親收割小麥嗎?

泥糖小丫


會的。雖然我家這裡是種植的水稻不是小麥,但是農忙的時候我還是會回家幫助父母的。

雖然你是在城裡工作,但是你也是農村孩子出身,知道農民種地要付出的辛苦,父母拉扯我們長大,非常的不容易,等到我們工作了,父母也是都老了,還看著年邁的父母在地裡勞作,作為我們做兒女的,又怎麼能在農忙的時候不回去幫忙呢。

我們不能想當然的想我們在城裡上班了,就是城裡人了,就不想回家幫父母幹農活了,這個是不對的。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即使是你在城裡買了房,成了家,這也不能算做是家的,只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

我雖然沒有在城裡工作,但是要是我在城裡工作了,也是會這麼去做的。農忙的時候要回去幫助父母幹農活。







快樂淇譯


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會回去。

因為父母年紀都60多歲了,身體不如以前好了,我說轉出去給人家種,他們又不肯,說沒事,閒著也是閒著。每年農忙我都回家,因為我家十來畝地來,又因我經歷過土地承包後的不同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後,知道種地的艱辛。

剛分單幹時,用鐮刀割小麥,用架車子拉,拉到場裡,還得垛起來,怕下雨,那個累沒法說,那時我還小,只是扶扶架車把,推推車子。到後來有了小四輪,就用四輪收割和打場。人光拉就勝不少勁,不過打下麥籽還得揚乾淨,那也是力氣活,比以前要好的多。到最近這十多年,都用上大型聯合收割機了,這樣更勝勁了,割好只用將麥籽拉回家來就行了,不過當時不賣的話,得弄到屋裡去,要裝好袋子搬到屋裡也用勁,年紀大的,一袋麥是不好搬的,所以我每年收打莊稼都回家。

我們老家6月1號收麥,還有20天又回家了。





農村付睿


小時候,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在家裡種了很多田,總感覺我們的家裡有幹不完的農活……。從記事開始,就感覺自己比同齡做的農活都要多。 每天放學回家洗衣服、掃地、煮飯、餵雞餵豬、澆菜。而我的小夥伴每天回家都是父母做好了飯,他們直接吃了就玩耍。在農忙的季節裡,我規規矩矩的跟著父母一起在田地裡做農活。而我的小夥伴只是陪伴著父母在田裡盡情的玩。 那時候最大的心願就是有一天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不用做那麼多的農活。

出來讀書和工作以後,週末回家,父母不會再叫我做農活了。那時內心裡對做農活也有一點抗拒,常常勸阻母親不要種田,別再那麼辛苦了!

後來,漸漸的遠離了農村生活,在城裡呆久了才發覺自己對農村的熱愛,以及對土地的眷戀。回到家裡每當有空的時候,看到婆婆或者媽媽扛著鋤頭到田裡做農活,我都會戴著帽子跟著去。和她們一起到田裡鋤地、拔草、種菜,聊家常。其實更多的是想多點陪伴她們。


大粵妹






農村嘎子哥


會的。回家幫父母收割小麥,並不是說我有多孝順,而是父母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總是不聽勸說,非要種地,我的確放不下父母。母親說:“我們是農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不種地還能幹什麼?”我從小除了上學就是在地裡和父母一起勞動,耳濡目染學會了種地技巧,雖然二十多年沒種地了,但我仍然記得種地過程中的快樂。因身體原因,可能今年過後,父母就不種地了,說起這父母都有點傷感和失落,我就想,父母種不動地了,我種,我可以把父母接到田間地頭,讓父母看我種地,一起分享種地的快樂!

我是農民的兒子,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我驕傲!





海風中衝浪


我和老公都是農村的也知道農民的不容易,為了孩子,為了家,為了生活,我們離開家,到離老家幾百公里以外工作,家裡雖然地種的不多,但是叫父母不種地他們又捨不得,家裡只是沒有種稻穀,還是種了些別的東西,像小麥,玉米,花生,紅薯那些,像成都河南那些地方都是機械不用人工,在四川大山裡什麼都是用人工,父母年齡大了也扛不動了,我們在外打工有閒時間都會回家幫父母幹農活,雖然扛不了那麼重,回家煮煮飯那些還是能行的,父母還是多高興的,只要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回去幫他們的,父母年齡大了也想兒女回家多陪一下,多交流交流父母就很滿足了。

這是我心裡說的話,父母養我們小,我們照顧父母老




鄉村的小成


我的答案是會的, 先來說說我家的故事。

我和我老公都是農村出身,也深知農民的不易。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和我們工作方便,我們在離家20多里的市裡居住。

我們家現在還有十多畝田地,因為父母年紀越來越大了,我們多次勸爸爸媽媽不要種了,把土地承包出去,兩個人該享享清福了。但是他們不願意,因為他們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土地在他們眼裡,就是農民的命根,對生活的希望。用父母的話就是,如果每天不去地裡轉上幾圈,總感覺渾身不舒服。

河南是中國的農業大省,許昌處於平原地帶,雖然小麥、玉米、都是機械作物,但是這幾年種玉米的不多了。我們這裡種辣椒的比較多,所以手工活比較多。從育苗到栽種、採摘、收割,雖然是僱人,但還是有好多活要做。我和我老公都屬於自由職業,時間上也比較多。所以只要家裡需要,不管是澆地,還是農忙,我老公都會回家幫忙,星期天或是放假我們都會回家,哪怕是幫他們做頓飯,父母心裡也是開心的。

父母們年紀大了,養育我們不容易,作為父母的兒女們,又怎麼能在父母最需要的時候不去幫忙呢。




李小枚在創業


會的,以前麥收幾乎每年都會請假回家。

現在都機械化收割作業,大大減少了勞動力。還記得小時一把一鐮刀一鐮刀的人工割小麥,然後用架子車拉回碾好的麥場地晾曬秸稈,在用手速拖拉機拉個石滾碾麥子,起秸稈跺垛,揚叉楊麥康分離麥子曬麥子,真是不忙活一個月不算麥忙。

現在好的太多了,有大型收割機一兩天就麥霸啦,有知道麥霸啥意思的麼?😀


鄉小周



楊樹林鄉村記


我是個農民,為了生活能夠過的好點,我每年都要到外地打工掙錢補貼家用,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北京,天津,瀋陽,烏魯木齊等地都去過,包括自己承包工程的時候,也沒有忘記每年農忙時候回家幫助父母收割莊稼。我愛我的父母,更愛這片養育我的土地,即使工作再忙,我也會想盡辦法地離開幾天,因為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了,看到他們緩慢的步子,看到他們滿頭的白髮,我怎麼可能忍心再讓父母農忙時候操勞。錢可以不去掙,但父母怎可以不管不顧,百善孝為先,莫讓自己錯過報答父母恩德的時候,後悔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