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古今行為乍一看違背常理,實則內含經濟學大智慧!

這些古今行為乍一看違背常理,實則內含經濟學大智慧!

和珅救災論

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的朋友們肯定對和珅關於救災的一句言論記憶猶新:一個地方遭災了,國家開辦粥廠賑災。和珅去視察粥廠隨手抓了一把沙土灑在粥裡,滿臉正義的紀曉嵐問和珅你這是幹什麼?

和珅說,真正的災民飢腸轆轆是不會在乎粥裡有沙子的,來蹭吃蹭喝的就不來了,這樣才能讓最困難的人活下來。

其實,相比於紀曉嵐,和珅才是官場中的大智慧者!

現代社會也有一名經濟學家提出:政府廉租房配公共廁所,而不配獨立的衛生間!

很多人在網上一片罵聲,說他侮辱人權,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之類的言語,其實,仔細想想,這何嘗不與和珅救災一樣的道理呢?

這些古今行為乍一看違背常理,實則內含經濟學大智慧!

火車快餐

火車上吃的賣的貴

做過火車的人都知道火車上賣的食物價格比市場上賣的貴得多~!不少人抱怨說:鐵道部每年掙那麼多錢,為什麼還虧本?

實際上,大家想一想, 如果火車上賣的泡麵同樣是三塊錢一桶,外賣十塊錢一盒,那麼幾乎沒有客戶自己帶食物上火車了,基本上都在火車上解決三餐了!

這樣一來,火車餐廳就會人滿為患,本來就擁擠不堪的車廂,到了吃飯的時間乘客一擁而上相擁前往餐廳,不光會影響乘客的正常出行,餐廳也容納不下那麼多旅客,為了多加幾節車廂用於就餐成本自然會上升,多出的成本不用說會分攤到乘客的票價上,乘客的怨言會更大!

於是提高火車上食物的價格,但是允許自帶食物,那樣,大部分人自帶食物,能吃得上飯,忘了自帶食物的也可以通過高價買到食物解決剛需。


寧願倒了也不賣出去的商品

記得初中時候學習現代史,說到經濟危機的時候,很多資本金寧願把牛奶、麵包、土豆倒了也不以廉價的價格在市場上銷售!為什麼呢?

其實,學過經濟學的朋友都知道,牛奶、麵包這類價格彈性低的商品,無論價格怎麼變化,在市場上的需求是不變的,屬於生活必須品,類似於鹽,無論價格多麼高,都得買,誰家都要吃鹽一樣。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供給越多,市場價格就越低;市場供給小,價格就越高!所以:

這些古今行為乍一看違背常理,實則內含經濟學大智慧!

看了這張圖表,大家就會對這個道理一目瞭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